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翻譯“第八個習慣”演講帶心情隨筆
2007/02/08 11:28:00瀏覽739|回應1|推薦4

前幾天接了一個演講帶字幕的翻譯“第八個習慣”,《與成功有約》作者史蒂芬‧柯維的新作,這本書在2005年5月31日就已經有中譯本出現了(天下文化、遠見出版),所以客戶要求我要使用書中所有的專有名詞以及語法。

在我之前,已經有一位譯者翻譯過這篇演講字幕稿了,可是慘遭客戶退稿,甚至被批說,連中英文的字幕都對應不到。翻譯社請我幫忙修改,然後再依我修改的比例來支付稿酬。

我的回答是:謝謝妳的提供, 不過我沒辦法幫人修改, 因為我的方式幾乎是重譯,其實修改別人的東西還是一樣要全部下功夫,對我來說反而比較慢,而且我也沒辦法忍受從我手中出去的東西有很多不良的部份;我不知道妳能不能了解我們譯者對自己作品的執著,不過這就是我的工作態度,請妳多包涵!

結果他們答應讓我重譯,並支付我全部的稿酬。我私下其實蠻同情那位譯者,他/她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去工作,說不定還一毛錢都領不到,真是可憐!不過如果我慘遭退稿,我也一毛錢都領不到。其實那位譯者的中文文筆不錯,可惜與原稿相差甚多,而且也自由發揮到超出翻譯的極限,我應該深以為戒。

所以我的工作就變得倍加艱辛,先要讀一本三百多頁的書,然後還要做筆記紀錄以便翻譯時可回來查詢;簡直就像把全身的骨頭拆散之後,再重新分組編號一樣。只要碰到演講帶中有引述到書中的部分,我都會回去翻找,常常翻來找去,有時候還真的很難找到那一小段他說的話,再說內容也並非一模一樣,我的翻譯比較像是使用書中資料的用詞和筆法做總結和摘要,這遠比我自己翻譯還要耗時費工。

客戶還以為有書可以參考應該更簡單才對,其實剛好相反,每句英文其實都有上百種以上的翻譯方式,為了符合其他譯者的風格和翻譯筆法,事實上就像要求一個演員去模仿其他的演員去演原版角色一樣的困難。如果要達到高水準的要求,事前的準備工作與研究遠比實際作業的時間還要長很多,對這個工作外行的人是無法了解的。

我們翻譯時,每個用字都要細心地挑選,以最貼切的字句來表達,光看成品時,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些用字都很簡單,其實要讓一篇翻譯作品讀起來流暢又忠於原著,基本上,已經經過很多道思考的步驟,因為我們已經排除了很多不適合的字眼,最後才決定使用那些令人讀得舒適又自然的字句。

在經濟效益上,翻譯這篇演講帶是很不划算的,但就精神效益來說,從中學習到的東西卻是金錢無法估量的。我的用意在澄清大眾對這項專業的誤解,以便讓大家能了解何謂好的翻譯,還有使大家能對譯者的努力給予適當的尊重。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ula0816&aid=728730

 回應文章

紅塵‧一曲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認同字句、有時會誤解觀念
2008/10/03 19:25

認同字句、有時會誤解觀念...有時詮釋不同、卻又能殊途同歸

翻譯外文 ... 與 翻譯古文、 詩詞歌賦、佛經...一樣 應該都會遇到這種相似的問題 單單在「字句上」琢磨時 很容易與原文作者的本意...差之千里

曾經做過一個比較 如果李白與杜甫 在不同的詩中 用了相同的字句時 他們要詮釋的意境是不同的 ... 筆鋒、要的是「勁」、表達、要的是「境」...所以 妳會覺得前一位翻譯有點可惜

我的方式 工程比較浩大 但每每會有出於意表之喜 ... 供妳參考

「流暢與勁道」是翻譯一定要做到的基本要求...「意境」的鋪陳 或許先從三點來收集資料 不急就章的急於一字一句的去表達...這一點 很重要

我會收集?什麼資料呢....一是 作者的時代背景 二是作者的成長過程 三是作者的個性揣測...當然時代久遠的 就不可能收集完整 ... 但第三項 ~ 作者的個性揣測 是一定要做的 因為 它是整個翻譯中 無形的大方向 這一點做對了...  有時詮釋不同、卻又能殊途同歸 因為 妳知道作者的個性 性情 所以 懂它要表達的 心意 ... 這就是 「境」

以上 無冒犯之意 純粹經驗分享 ... 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