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2/01 13:41:51瀏覽1001|回應0|推薦3 | |
嚴復說:「用漢以前字法語法,則為達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則求達難。」那是因為他本身受的教育背景之故,所以他慣用古文表達,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自然覺得用白話文比較容易達意了。加上時代變遷很大,現在有多少人能讀懂古文的語法呢?翻譯還是需要配合當代讀者的閱讀習慣而改變,就像法律應該要配合風俗民情和順應時代趨勢來修改一般。 「一名之立,旬月踟躕。」可見嚴復譯事之鄭重,值得學習。藝術是無止盡的,似乎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我們也常常會受限於時間,不得不暫作此譯,期望以後有機會再做修改。 看了嚴復九種重要譯著的類別,可想而知,他在這些領域上一定下了很多功夫去研究,而且旁徵博引之後才能達到「融會貫通」。譯者若有疏忽或是少部分的缺陷,我們也不該太苛求,畢竟一個人要通曉這些學問,需要耗費多少的歲月和精神啊! 感謝嚴復先生引進這些西方的思想,開放了當時知識份子的思維,他還獨創了許多專有名詞如:物競、天擇、名學、邏輯……因此一個譯者在本國文字找不到貼切的專有名詞時,常常得自己創造,所以翻譯不能只當作是一種語言的轉換技巧而已,它所佔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且其影響也很深遠。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