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0/02 02:02:55瀏覽1209|回應9|推薦80 | |
上圖: 我工作的陽台和後院 但是我出國前除了忙著安排出國事宜之外,還讀了好幾本中國的歷史書籍,做好翻譯這本歷史推理小說的準備。這本《盜圖賊》(暫譯)裡面不但有中國明朝的歷史,還跨足葡萄牙和義大利中世紀的歷史和海上冒險,除了有一大堆葡萄牙和義大利的人名地名不說,還要把以英文寫出來的中國人名、地名和歷史資料,還原成中文。 前幾天為了查紫禁城一扇偏門的名字:Gate of Luminous Virtue 順貞門,就查了一個多小時,我上網查博物館中英對照的紫禁城地圖,只能查到重要的神武門和太和殿之類的,本來很想放棄,想叫編輯幫忙找專業人士到圖書館去查書,可是查了這麼久,不查到又很不甘心,後來終於查到最接近的名稱了。 雖然我翻譯的是小說,但是,既然跟真實的歷史有關,就不能隨便敷衍了事。還有明朝的司禮監(Imperial Ceremonial Directorate )和美國的文化遺產執行法案(Cultural Property Implementation Act),諸如此類的名詞比比皆是,我也不敢保證這些翻譯百分之百正確,因為網路上的資料,或是維基百科也不見得禁得起歷史專業人士的考究。雖然我有很多電子字典和百科字典,但是這種名詞一般的中文百科字典又查不到,好在有無遠弗屆的網路,這樣就不用背著一大堆字典旅行了。 除了專有名詞很傷腦筋之外,這本小說的英文,有些地方也不大好懂,因為作者以前是律師,後來又修了中國的考古學,所以有的地方語法艱深,英文生字也很多,查完一堆生字之後,還要細細推敲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除此之外,還要顧慮到不同的時代背景,要用不同的文風筆法來寫,有西洋中古世紀和西洋現代的風格,還有中國明朝和現代的小說體也要做區別。我本來就不擅長古典的筆法,翻譯起來備感吃力,可能得先翻完再回去多潤稿幾次了。說完這堆抱怨之後,大家就不會覺得我的生活真的很愜意了。 今天早上我男友也很忙碌,處理完文件,還要練習法國號,暖身一下。這個禮拜他有四場秀要表演,這樣還不算多,旺季時幾乎每天都有表演,一個禮拜八九場秀算很正常的。除了正式演出,還有秀前排演,在家裡也要每天練習,才能保持一定的專業水準。 除此之外,他還在麻省理工學院兼差擔任會計,處理那個部門的所有財務;每週要上班十七個半小時。他已經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十六年多了,有一個多月的年假,而且工作時間很彈性,不但可以自由上下班,忙的時候,還可以在家裡上網工作。碰到音樂旺季時,可以請年假,年假不夠的話,還有病假可以請,所以調配時間很方便,跟自由業差不多。會計和音樂家這兩種職業截然不同。會計要個性沉穩,工作細心,音樂家要感情澎湃,活力充沛,兩種職業似乎天差地別,可是他卻可以自然地隨意變身。 他的工作很特別,不是每一場秀都很累,曲目不一,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很簡單,有時候坐在台上的時間遠比吹奏的時間多。上一次我去聽的那場管弦樂音樂會,提琴組的人兩個多小時都在忙碌不已,拉得死去活來,他卻只要適時點綴一下就好。大部分的時候,就坐在台上發呆,聽別人演奏。說發呆好像有點誇張,聽說他們有的時候,曲目熟了,還可以邊演奏邊看報章雜誌,輪到他們的時候,手一放下雜誌,可以馬上分秒不差、準確無誤地跟著別人一起演奏。 因為大家都是專業人士,大部分的時候,只要排練一兩次就夠了。這個禮拜他幫朋友代班,演奏百老匯的音樂劇,昨天他才開始練習,還抱怨說,這個曲目這麼難,那個找他代班的人應該要早點把樂譜和碟片寄過來才對。他沒有參加排練,今天下午直接去音樂會現場,坐在旁邊觀摩那個人的吹奏風格,晚上就要直接上場表演了。這個百老匯的音樂劇曲目為期一週,一共表演八場,由於他的朋友同時有別的表演,忙不過來,於是找他代班四場。我這個週五晚上會去觀看這場音樂劇,下週還可以看到芭蕾舞劇。以後有空再寫文章詳述好了。~待續 下圖一: 麻省理工學院一景 下圖二: 波士頓的海港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