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0 22:28:11瀏覽774|回應1|推薦21 | |
98.12.20 從家族排列看「七月聖誕」故事 最近在看「刺蝟的愛情」這本心理治療故事,對第一章沒什麼感覺, 倒是看第二章「七月聖誕」這個案時有點感覺, 有些治療的提醒,讓我可以從不同的治療角度檢視家族排列。 治療師: 黛博拉.安娜.盧普尼茲(Debor Anna Luepnitz), 「刺蝟的愛情」作者,猶太裔的天主教徒。 個案: 茱蒂絲,十一歲少女,在小三時罹患了第一型糖尿病, 她完全遵照醫囑飲食和學會自行注射胰島素, 由於超級不穩定的糖尿病發作,經常有嚴重的夢魘, 被小兒科醫師認定有壓力的因素,轉介給心理師黛博拉。 家庭和心理相關背景: (1)茱蒂絲是個「穩定、關愛、非常棒的六口之家」的老大和獨生女兒。 (2)下面有三個弟弟,他們完全不做家事,平時都是她負擔家事, 發病後才由弟弟們負責,她覺得在學習和家事受到不公平對待。 (3)父親是一位猶太教長老拉比,對猶太教傳統非常堅持, 對於子女的學習只有指導兒子,並沒有教導茱蒂絲。 (4)母親有一隻腳有小兒痲痺的後遺症, (5)貼心的她在家裡和學校是母親和老師的好幫手。 (6)外祖母跟她非常親密,她為外婆寫了七本故事,弟弟繪製插圖。 (7)她有位密友梅莉安,是優秀的大學生,可以談心並指導她希伯來文, 滿足她學習和說真心話的需求。 (8)因梅搬家失去學習的機會,她認為說出需要家庭教師是自私的行為。 (9)祖母年老想搬來同住,知道母親擔心樓梯多,還有可能無力承擔。 (10)同學心態幼稚,無法融入同儕。 (11)祖母曾入納粹集中營,她對這戰爭這部分很在意。 (12)她對製造麻煩影響大家生活而深感歉意,譴責自己。 治療師與家庭的期待落差: (1) 父親期待治療師是個猶太教徒,有相同的信仰和價值觀。 (2) 治療師認為夫妻溝通有議題,其實仍需要後續治療, 還好他們經過數次談話治療後已經能夠坦露心意, 只願意進行短期談話治療,既然夫妻能夠說出真心話, 茱蒂絲就不再需要擔心任何家庭成員,而以發病轉移焦點。 治療目標: 因為個案家庭沒有接觸過心理治療,加上小兒科醫師推薦, 期待能在短期會談之後,讓茱蒂絲解除壓力,恢復正常的血糖控制。 治療的關鍵~同樣也是系統排列的重點: (1)因為個案年齡幼小,初期以家族治療,全體出席為主, 讓其他成員了解治療的關聯與重要性,與青春期有關部份, 則採個別治療與家族治療交替進行。 (2)治療師要說能讓個案、家庭成員聽得進去的話。 (3)個案要相信父母有能力處理自己的煩惱。 (4)說清楚自己的願望,並做好在必要時妥協的心理準備。 (5)看清楚學習對茱蒂絲是獎勵增強,而非壓力來源。 (6)請父母重新分配分擔家事的責任,重視手足之間承擔的份量。 (7)也給個案向父親學習的時間,讓她能與父親連結, 以順利轉換進入青春期。 (8)追憶談論並懷念逝者(外婆)。 (9)與重要的密友(梅莉安)恢復連結。 (10)討論文化民族中的重大創傷(納粹以及集中營的經驗)。 找到自己的生涯定位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