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0-2-27] 再說說佛家
2010/03/01 20:01:01瀏覽679|回應2|推薦6

.

有感而寫。欲知脈絡,請至原處。

*****************************************************
http://blog.udn.com/GolfNut/3799432?raid=3178005#rep3178005
再說說佛家
回應文章:GolfNut 的部落格》文章創作》東西哲理偶思雜感
發表時間:2010/02/27 19:04


生則有死,死了就滅了,而生時多苦。相信靈魂存在的印度人還普遍相信生命輪迴,於是有一批印度人又進一步造出因果業報之說,以神識為業報和輪迴的主體,而這神識依普世觀點就是靈魂。這些說詞中有一套以神識無明(即昏昧)為萬苦(生死諸苦[包括種種肉體之苦與種種精神之苦]+輪迴之苦+惡報之苦)之源,還以萬法皆空(即凡造作而成者皆歷成住壞空故皆非永恆故皆非實存)為宇宙諸物人世諸事和人生肉體精神諸事的本質,然後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解脫前後相續諸生之單一恆存神識本體在時流中無盡之萬苦】,就必須先在理智分析研究判斷認識的層面上完全同意並接受這個空性論點,然後靠修練(主要是修定)來讓自己的神識觀照到(即心靈在無思無念不感不覺的狀態下自發地看到)這個空性 -- 這時神識(這裡特指第八識阿賴耶識)徹底脫離昏昧(即無明)狀態從而使這個修練者成為覺醒者。覺醒者徹底悟空,不再造作,看山是真山,看水是真水,無所執著,所遇皆樂,兼且不再造惡業,惡業報盡之後神識不入輪迴,達到永恆之樂。這個修練的目的簡言之就是【了脫生死,離苦得樂】。雖然佛家以修練為苦功所在,上面這些就是佛家道理的大旨。

如此這般的修練目的說白了就是【求永福】。求永福是基本人性,源於趨利避害這個基本動物性。永福在手,則無一苦相侵,好事佔盡,壞處絕無。耶穌教也求永福,但是所許諾的永福之精采比不上佛家,所論說的人生之苦也不如佛家之深沉,不過耶穌教教理中對道德的重視和闡發宣說遠在佛家之上。耶穌教是有神論,真神唯一,就是本教尊神,可憐的人要靠神力救濟。佛家是有神環境中的無神論,神多極了,但都不重要,可憐的人自力救濟而達“類神”之境。

佛家的“類神”就是前面所述說的“覺醒者”。這一整套東西是一種人本主義,根本不同於耶穌教的神本主義。在另一方面,耶穌教的道德論述足夠充為一個社會的道德根基,佛家在道德論述上則大致衹是好人好事而已。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Ftw2&aid=3815087

 回應文章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3-1] 說說佛家的“慈悲”以及“大慈大悲”
2010/03/01 20:52

.

有感而寫。欲知脈絡,請至原處。

*****************************************************
http://blog.udn.com/GolfNut/3799432?raid=3181667#rep3181667
說說佛家的“慈悲”以及“大慈大悲”
回應文章:GolfNut 的部落格》文章創作》東西哲理偶思雜感
發表時間:2010/03/01 01:22


佛家講究慈悲。在漢語詞義,慈是善,是愛,悲是憫,是傷。在佛家專指,這個慈的意思是給別人快樂,這個悲的意思是為別人解除痛苦,慈與悲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這是佛家最主要的道德主張。

悉達多對門徒所宣講的都是後來被稱為小乘的道理,大乘是佛家後來的哲學化新發展。大乘佛家要普度眾生,認為小乘的道理和修練衹求自我解脫(即自度/自了),出息不大,然而悉達多所傳授的無非【使自己得永福】的方法。小乘衹說慈悲,大乘講究大慈大悲,最出名的教語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大慈是沒有條件也沒有倫理關係等差的慈善施與,這個大悲是基於迷者(即無明者)覺者同其法身(即空性/佛性)而自然生出的救苦驅動。“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這樣的稱號和這樣的神明在悉達多的教理裡頭是不可能存在的。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乍看之下會以為意思是沒來由的大愛以及因同為人而生出的悲憫。這個直觀解讀非常能感動解讀者自己,卻不是大乘佛家的正解。

.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次說在這裡~~~
2010/03/01 20:18

X

SCFtw2(SCFtw2) 於 2010-03-01 20:19 回覆:

.

[2007-10-21] SCF佛學初識
最新回應時間2007/11/28 14:02
知識學習其他 2007/11/17 11:29 |瀏覽 567|回應 3|推薦 5|引用 0

.

[2007-10-21] SCF佛學初識
回應文章佛理屬於理智範疇 (SCFtw2)
市民SCFtw22007/11/28
00:34
15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