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3-7] 耶穌教的救贖概念與信仰邏輯在馬斯洛的人生需求觀點裡的位置
2009/03/31 02:17:56瀏覽806|回應0|推薦6

.

http://blog.udn.com/SCFtw2/2625901

[2009-2-6] 我就是個業餘的而且不入流的音樂欣賞家
2009/02/07 18:43:17 瀏覽324|回應11|推薦7


Lohengri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Hey, I am old, but not that old.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03/03 21:46
Recently, I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Mahler's #3 again.  The last movement is brooding. 

Wagner's stuff isn't all about tragedy.  The main theme is redemption.  The chick redeems the guy in Dutchman and Tannhaeuser.  Meistersingers is a comedy although it isn't really funny.  Parsifal is a typical Christian redemption story and is really fulfilling.  I am usually not religious, but always am at the end of Parsifal.  Some day I might acquire faith and if I do, it will be the Catholic faith.  The Ring is a tragedy, but isn't really sad.  The couple sort of redeem the whole world and it is quite optimistic.  The only tragedie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re Lohengrin and Tristan. 
SCFtw2(SCFtw2) 於 2009-03-07 19:09 回覆: 刪除

耶穌教的"救贖"或許是世界宗教教理中最難纏的概念。"三位一體"是個空殼子,有點"不得不"的味道,在"宗教崇拜"上不得不然。這個"救贖"比較像哲學理念,這個理念從神與人的關係的始源延伸到這個關係在耶穌教信徒的"認信"思感中所佔有的核心位置,這是一套怪異的"愛的邏輯", BUT, as always the case in Christianity, 此"愛"無"信"則不立,這是個立足於"信"的tautology --- 信什麼?信神。

馬斯洛的說法有道理,我補充一下耶穌教的信仰邏輯在馬斯洛的人生需求觀點裡的位置。溫飽和安全之後人需要"愛與被愛",然後是追求自我實現什麼的。"愛與被愛"這個人生需求是"永恆的""宗教誘惑"的來源,科學能解惑,但每一個實踐中的人(包括心與行)都不由科學道理控制。在社會中,一個人的實踐經常會影響甚至宰制他人,而且在這種影響個案中人經常是在某個意義上不平等的。人有時可以理解他人的種種實踐,但經常不容易釋然,或者不能安頓自己,但是耶穌教教導你在某種"永恆的大愛與永恆的被大愛"中放下。耶穌教導人要博愛,但最關緊要的是人要愛神 --- 因為神愛人 --- 而這一切起源於伊甸園的神話。這神話很有趣,卻不過是猶太人編造出來滿足自己的東西,猶太教與耶穌教的"原罪"概念由此而出 --- 但沒有人挑得出毛病的邏輯重點是:人要是沒有這原罪就不需要神來施恩救贖。你沒事對人說"神愛你",人家會對你嗤之以鼻:"神沒事為什麼愛我?"。人有了吃蘋果的原罪,神愛人就師出有名了。在需要大愛需要被大愛的那些心靈不得安頓的人,接受"吃蘋果原罪"概念可以是展開"沐浴在神恩中的新生命"的起點。耶穌作為猶太教異端而被處死,耶穌教徒應該立一個"七愛碑",神捨愛子以贖人,人無一物以報神,愛愛愛愛愛愛愛~~~這些信仰者最大的心靈需求其實是"被愛",而耶穌教的神提供了永恆的、可靠的、人間沒有的、巨大無比的愛,但先決條件當然是你要信祂。

.

SCFtw2(SCFtw2) 於 2009-03-07 19:14 回覆: 刪除

我想聽馬勒的時候,拿出第三的機率高過第二。第二太嚴肅了~~~ ^_^

.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Ftw2&aid=28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