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然科學書籍的翻譯(一)
2021/06/10 21:56:20瀏覽558|回應0|推薦3

一、緒言

翻譯是將某種文字以另一種文字,作完整忠實的呈現;以便使用另一種文字的讀者,能與閱讀原文的讀者,獲得同樣的瞭解與感受。這樣看似簡單的要求,卻是不容易達到的;因為任兩種文字間都存在著表現方式的差異,故此完整忠實與表情達意之間,不一定是個等號。這就是有人希冀以翻譯機來進行翻譯,常要鬧出笑話的原因。從事翻譯工作者,必須對兩種文字,以至於兩種文化,有相當的掌握,才可能是稱職的翻譯;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翻譯雖不是創作,但常比創作更難,因為譯者的思路想法,必須亦步亦趨地跟著作者走,不能另闢蹊徑。這一點也常是問題所在:有時跟得太緊,寫出來的句子便不像中文;有時跟得太鬆,文意又與原文差別太大。最致命的是,譯者完全跟丟了作者,寫出不知所云的文句來。再來看錯原文、望文生義、張冠李戴等等,也都是錯誤之源。

二、科學書籍

所謂「科學書籍」,包括在課堂上使用的教科書,及給一般大眾閱讀的「科普書」在內。同時本文著重「自然科學」,以研究物質世界(physical world)的學問為主,醫學也包括在內。

一般人對自然科學教科書的印象,大概都是以硬邦邦的文字,進行事實的陳述,以及對現象及實驗結果的分析與推論;因此許多人一早的些許興趣火花,還沒來得及燃燒起來,就被這些教科書的寫法,以及隨著應付考試而來的教學法給澆熄了。我想這是很多在臺灣接受中小學教育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經驗:背了一堆名詞解釋及公式運算,但不知原理何在,也不曉得如何應用在生活當中。

科學論文的寫作,有幾點講究:正確(accuracy)、精準(precision)、清楚(clarity)、客觀(objectivity)、完整(completeness),以及扼要(succinct),是基本的要求。因此之故,科學寫作給人有硬邦邦的印象,不是沒有其道理。但是入門的教科書、給大眾閱讀的科學雜誌,以及科普著作等,在寫作方式上,就可以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正確與精準的要求不變,但在細節上可有所取捨;清楚與客觀是絕對重要,但可酌情省略某些非主流的講法;至於如何交代得既完整又扼要,在在考驗作家的功力。

我這一代的人,只有在上了大學,接觸了國外的教科書之後,才曉得教科書也可以是圖文並茂,循序漸進,讓人讀得津津有味的;至於在專業教科書及參考書之外的科普書,除了少數本行人士寫的幾本之外,自己讀過的並不多。近年中譯本的大量出現,其實也拓展了自己的眼界。縱使自己讀原文書已有好幾十年的「功力」,但同時有譯成「母語」的書籍在旁,讀起來還是暢快得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個人初讀原文教科書的經驗,常是挫折大於喜悅感;因為沒看幾行,就碰上個生字給打斷。就算整段的生字都查了中文,有時也不見得完全瞭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一個晚上下來,看不了兩三頁,是常有的事。這只怕也是許多過來人的經驗。等自己升上大三,專有名詞記得夠多以後,閱讀原文的速度才加快起來,對於當時所讀的生理及生化教科書,才真正有融會貫通之感;之後讀起專門科目的原文書來,也逐漸駕輕就熟。因此個人以為要想在一門學問裡登堂入室,這種從閱讀中得出對該學門知識的融通感,是絕對必要的。

二、三十年前的台大學生,大都有「一流學生,二流老師」的感歎。雖然指定的教科書都是原文,但一來老師上課常不按書講(或是整學期教不了半本書),二來老師講的與書上寫的,常有所出入。當時個人就有所懷疑,是不是每個人對於同樣的一段文字,都有相同程度的瞭解。同樣的,對於一些中文版教科書的可信度,我也產生了疑問:譯者是否真的讀懂了原文?

從以上個人的經驗,我想對尚無能力逕讀原文、自行取經的學子,以及非本行的讀者來說,有深入淺出、敘述生動的科普讀物可供選擇,是引發興趣、增廣見識,甚至於改變人生觀的最佳之道。也由於這樣的理念,個人對於坊間出版的科普書籍,有更多的期許,也有較高的要求。因為好好的一本書,如果被譯走了樣,讓人看不通,就不能讓讀者曉得該門學問的精妙處在哪裡;如果誤譯的部分不幸造成讀者錯誤的觀念,就更是罪孽深重了。

三、科普書籍的定位

有人表示,很多科普書讀起來就像教科書一樣,裡頭也多的是事實的陳述,看來「枯燥乏味」得緊。還有人拿理查費曼的兩本自傳性散文為例,質問為什麼其它的科普書不能寫得一樣有趣?我想這裡頭可能有些誤解。這些人或以為科學的內容,一放進以「科普」為名的寫作裡,所有複雜的成分就不見了,只剩下好玩有趣的部分;實情當然不是這樣。科普書籍的寫作有好些種形式,科學家的傳記只是其中一種;科學家的隨筆雜文,也是一類;針對一個重要的學門、理論或發現,從頭娓娓道來的,更是主要的成員。不管是哪種類型,不論執筆者是否具有科學家的身分,科普著作絕對少不了科學的事實與發現,以及理論的陳述與闡釋,少了這些,也就與一般的創作無異,算不得什麼科普著作了。閱讀科普書籍,雖不必正襟危坐、畫重點、作筆記、反復誦念,像準備考試一樣,但也絕不像讀言情及武俠小說一般,可以一目十行。這一點,只怕是讀者心理要有的準備。

閱讀科普書還有一點要克服的,是「文字障」。各門學問發展到後來,常難以彼此溝通,專有名詞及行話的充斥,是阻撓瞭解的因素之一。個人念大學的前兩三年裡,每門課都要記上數百到上千個名詞生字,有分類的、有解剖的,有生理、生化、胚胎、遺傳、生態,及微生物的。就像某人來到陌生的國家定居,得學當地的語言,是一樣的道理。當然我們可以說,我對你的語言沒興趣,不想學;或是想學也學不完,因此放棄。但以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為例,許多原本是純學術的玩意兒,已經影響到我們的民生及醫療,動不動就上了報紙頭條;身為知識份子,我們能不關心嗎?我舉下面一段話為例:

現代的分子遺傳技術使我們可以更快確認出一個基因,並決定出它的初級序列;接下來的挑戰,是把基因和它們的產品進一步連接成具有功能的通道、線路和網路。分析調節網路,例如涉及信號轉導(signal transduction)和轉錄調節級聯(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cascade)的網路,能夠解說組合性的行動,比如應用到數位邏輯、類比數位轉換、串音(cross-talk)和絕緣,以及信號整合的技術(1)。

先不談這段譯文的優劣,一般人要想看得懂這段話,得先要瞭解不少的名詞;好比:基因、初級序列、信號傳導、轉錄調節級聯……等等,而這些名詞在原書裡是沒有多加解釋的,好像一般的美國知識份子都能瞭解(其實不然)。翻譯成中文,只怕更是沒幾個人全看得懂。

1.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知識大融通》(Consilience),梁錦鋆譯,天下,2001p. 133 & 183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jenntser&aid=1636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