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02 22:51:35瀏覽484|回應0|推薦3 | |
之前寫過一篇〈英雄所見不同〉,談外國人名的音譯問題,另外還有一個相似的情形,是中文(包括日文、韓文)姓名的還原問題。這種情況在科普翻譯中相當常見,因為成名的華(日、韓)裔的科學家為數不算少,在可能的情況下,中譯本當然都希望以其漢字原名示人。這一點,常是分辨「內行」與「外行」的考驗;所幸如今網路發達,除了Google一番多有所得外,通常以一封電郵相詢,也可獲得答案。 之前讀過國內出版的翻譯小說《直覺》(Intuition, by Allegra Gooodman, 遠流,2007),卻發現另一種情形。該書人物裡有位來自大陸的博士後研究員Xiang Feng,給譯成了「范翔」,對此我有不同的意見。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中國大陸以英文字母取代注音符號的漢語拼音系統,已成為全球通用的系統,就算我們不用,也應了解一二,尤其是從事翻譯工作者及編輯,更是無從迴避(注)。以Xiang Feng的譯名「范翔」為例,我認為譯者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姓與名倒置,另一是Feng的譯音有誤。 東方人名姓在前、名在後,西方人名則反之;因此,在國外待得夠久的華人都會自動把姓名顛倒過來,以符合西方習慣。只不過來自中國大陸的人,許多卻不那麼做,仍維持姓在前、名在後的稱呼,從鄧小平(Deng Xiaoping)、胡耀邦(Hu Yaobang),到譚盾(Tan Dun)、姚明(Yao Ming)等都是例子。因此,以Xiang Feng而言,Xiang應該是姓,而非名;最有可能的譯名是「項」,另一個則是「向」。 至於Feng的eng發「ㄥ」而非「ㄢ」音(an才發ㄢ),所以譯成「范」是明顯的錯誤,應該是「鋒」、「峰」、「風」、「豐」、「楓」,甚至是「逢」或「鳳」。原書裡對Feng的發音還有一段敘述,值得一提: His full name was Xiang Feng, but he went by Feng, which Marion only gradually realized was pronounced Fung. Feng himself had been too polite to correct her. (p. 24) 就算不懂漢語拼音的人,看了這段敘述,也該知道Feng不發「范」音。 當然,也有可能作者使用西方習慣,把性與名倒了過來,那麼Xiang Feng的譯名就有可能是「馮祥」、「馮翔」或「馮象」,但絕非「范翔」。 不過作者在書中借一段新聞稿,對Xiang Feng的家世還有進一步著墨: Raised in a remote northern village in China, Xiang Feng had little idea what a university was, let alone scientific research. He lived in a two-room apartment with his parents—Cheng, 58, a retired chemist, and An-Ling, 56 a school guidance counselor. (p. 125-6) 這段介紹裡提到了Xiang Feng父親及母親的名字Cheng及An-Ling,而省略了姓。由於美國人習慣以名相稱,所謂first-name basis是也;實驗室成員稱呼Xiang Feng為Feng,顯然Xiang是姓,Feng是名。譯者把Xiang Feng的父母譯成「范誠」及「林安」,則錯上加錯。An-Ling以hyphen相連,明明是雙名「安玲」,而不是名加姓。至於Ling發音「ㄌㄧㄥˊ」(「玲」、「翎」、「凌」),Lin才發「ㄌㄧㄣˊ」(「林」)音。 當然Xiang Feng是虛構的小說人物,作者也不見得懂中文,但要我譯的話,我會譯成「項鋒」,父親是「項誠」,母親則是「項安玲」。
注:以英文字母當成注音符號使用,方便固然方便,但也製造許多問題,好比ㄒ是x、ㄑ是q,ㄓ、ㄔ、ㄕ是zh, ch, sh,ㄗ、ㄘ、ㄙ是z, c, s,都是英美人士不會發的音。我兒子有位同學姓「曹」,拼成Cao,大家都唸成Cow;我教兒子正確的發音,他反而說連他同學都接受了「靠」,不用改了。我一早看到齊齊哈爾給寫成 Qiqihar,硬是想半天才猜出來。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