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19 06:14:27瀏覽352|回應0|推薦2 | |
比賽與演出 我高中三年都在合唱團,一直沒有退出,我的一批好友也都跟我一起堅持到底,這在當年升學壓力下算是異數。竹中畢業時有頒發音樂獎章一項獎勵,那年畢業生獲得的人數特別多,大都是合唱團的團員。 我在合唱團三年練過不少曲子,也參加過不少演唱會,值得一記的事不少。像民國五十七年我高一剛加入合唱團時,就感受到一股壓力,因為來年春天我們便要衛冕第十次的全省高中合唱比賽的冠軍寶座。蘇老師為此編了兩首曲子,一是陸華柏作曲的「故鄉」,一是民謠曲「玫瑰花為誰開」。前一首蘇老師一早就差不多定稿,我們練習得也還可以,而後一首蘇老師改了兩三個版本都不滿意,最後一刻決定放棄,改唱十六世紀作曲家Palestrina的聖歌「Hodie Christus natus est」(基督今夜誕生)。 喜歡合唱的人不可能不接觸聖樂,而蘇老師對其情有獨鐘,早些年便唱過不少拉丁文聖樂,而Palestrina的曲子也不是好唱的,中間各部交錯,相當的複雜。那年的比賽在台中中興大學的惠蓀堂舉行,我是新生,並沒有與會,所以不知實際比賽的情況如何。我也不知道多年比賽下來,蘇老師得罪了多少人,其中有多少內幕;我只知道那一年竹中合唱團被評為第三名(前兩名是南一中和中一中),飲恨返校。那時有多少人為竹中打抱不平,包括中廣「音樂風」的主持人趙琴,但也都無濟於事。蘇老師只告訴我們唯有來年捲土重來,再接再厲。 我高二那年參加比賽的選曲是青主作曲的「大江東去」及美國福斯特(Stephen Foster)的創作名謠「Ring the Banjo」。這兩首曲子蘇老師早些年就編過合唱,也公開唱過,算是舊作重唱,但改動了一些。關於選曲還有一段趣事:蘇老師特別拜託在南部念大學的校友,前往刺探軍情,看看去年的冠軍隊唱什麼曲子。結果校友遲遲未有消息,蘇老師也沉住氣等著。離比賽不到兩周,消息才傳回來,對方唱的是「大江東去」。 「大江東去」原是獨唱曲,早些年蘇老師就編成合唱曲,其中澎湃激昂處,亦有婉轉隱約,是蘇老師少數流傳較廣的編曲。得知消息後,蘇老師以最快速度又重新改動了一些,讓我們連夜加緊練習;但已讓許多關心人士捏一把冷汗。至於Ring the Banjo則仿美國羅勃蕭(Robert Shaw)合唱團的編曲,加入蘇老師自己的一些風格,是相當討好的曲子。我一直記得為了練其中的歌詞發音、以求唱得快而不亂、蘇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同我們邊打拍子邊唸歌詞的情景。 那年比賽在台北國際學舍舉行,結果我們如願以償地拿回了冠軍的寶座,雪了前恥。再一年,主辦的單位便不要竹中合唱團參與比賽,說是讓其它學校沒得好比,我們便以示範觀摹的角色作演出。之後,這種比賽就不再分名次,而以等第代表,目前似乎還是如此。由此經驗,也讓我瞭解到,一個在團體中太過突出的人物是容易遭忌的,如果不懂韜光養晦、明哲保身之道,遲早被小人抓住把柄,到時怎麼吃得虧都不知道。 我高二那年,合唱團除了練比賽歌曲外,還多練了十來首歌,包括「踏雪尋梅」、「道情」、「谷關之夜」、「星之海」、「諧謔小夜曲」、「Ave Maria」等曲子,多數是蘇老師自編自作的曲子,因此獨力開了幾場演唱會。首先在全省比賽獲得冠軍後,全團就浩浩蕩蕩殺到台中,在前一年的傷心地-中興大學的惠蓀堂舉辦了一場演唱會;據蘇老師說是為了前一年答應過在中興的校友們:「We shall be back!」。此外我們在新竹社教館及清大附近光明新村的禮堂也各舉辦過一場。 那一年,中視成立不久,我們曾應趙琴之邀上過電視,演唱一曲「滿江紅」,同時也在李抱忱先生的音樂會中演唱過該曲。李先生曾特地到過新竹中學,聽我們練唱,並指揮我們唱了一遍他編曲的「滿江紅」。李先生長住國外多年,退休後回國一心想提倡樂教;只可惜他不知台灣多默默工作者,需要有識之士的肯定與支持,但並不需要外人領導。我回想當年蘇老師默默在鄉下耕耘多年,已有一定根基,雖然也希望得到外人的肯定,但他絕不會刻意去巴結別人。同時他們兩人的脾氣不對,終究也沒有什麼深交的可能。 我高二那年,竹中合唱團還有一場盛會,就是聯合了新竹四所高等中學(竹中、竹女、竹商及竹工)的合唱團及竹中的管樂隊在社教館演唱了吳伯超的「中國人」、劉德義的「反攻復國歌」、及劉德義作曲、蘇老師編曲的「討毛救國歌」。這三首曲子規模都相當龐大,我們從暑假就練起,為此還到過新竹女中一次。但當年自己實在害羞,心裡雖想,但也沒敢同哪位竹女的說上一句話。音樂會成功結束後,一切也就歸於平淡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