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3 14:53:40瀏覽1203|回應3|推薦16 | |
引用文章:台灣的民主選舉與社會變遷 看了這篇文章有些感想,也兼回應「紫氣東來」兄的各個問題。 田園火雞兄已經回答過的就不再重複。 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時,為了盡快穩定局勢,多半都尋求了 「地方賢達」的幫助,所以造成一直都有地方派系的問題。就以 基隆市為例,我念書時就有「蘇」、「謝」兩派,後來陳正雄當過市長後, 又多了「陳」派。雲林縣就有「山」、「海」兩派;高雄縣就有「黑」、 「白」、「紅」三派。〔註:以上為親自拜訪當地所得,如今應有變化〕 其實幾千年前晉室南渡建立東晉,原來的王、謝、袁、蕭(又稱僑姓) 各世族,也要爭取江南地方朱、張、顧、陸(又稱吳姓)等的支持。 國民黨以前也一直為此頭痛,所以輪流「坐轎」、「抬轎」已成習慣。 或者「縣長」、「縣議長」分屬兩派也是有的。好壞見仁見智,照說 你好歹要拿出「像樣」的人,但結果還是魚龍混雜。國民黨、民進黨 都買他們的帳,所以台灣地方派系直到現在,還是相當有「影響力」。 對「民主」這個東西,兄弟就有些想法。 首先,第一是觀念:「民主」就是「合作」(Teamwork)。 西方的態度是先「開會決議」,然後就一起好好做事。 中國人的麻煩就是:不聽我的?好,那我就袖手旁觀,更爛的就扯後腿。 也許是因為幾千年以來,都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習慣了上令下行, 一群人就「不太行」了。 第二,一定要有些制度,大者譬如如何「選賢與能」? 參考「民主老牌」英國的發展史,當年有人有了「觀念」, 一點點提出新制度。在有些關鍵時刻如1832年選舉法修改時, 「掌權者」願意退了一步以避免流血,制度才有重大改變。 1833年工廠法保障勞工權益。民主與社會制度兼顧。 內容現在看沒什麼,可這就是好的開始,別國還可以學。 馬克斯在英國窩了那麼多年,沒有搞清楚「勞工政策」和 「社會運動」,不必只是對抗,也可以「相輔相成」, 枉為一代宗師。小者如「開會決議」,有程序有章法如國父的 「民權初步」所云,「決議」的結果大家才會服氣。 台灣的「民主選舉」,早期也聽過許多故事,像賄選就有許多招數, 例如: 1.一個人多少$,一家共多少$,叫你投給某人。 2.一個人多少$,一家共多少$,收走你們的身分證 (這招在鄉村特別有用,一票都跑不掉)。 3.幫對手買票來抹黑對方。 這些招數雖老還是有人用,警察兄弟們就辛苦一些吧。 聽說以前連投票所都可以動手腳,有刻意把票變成「廢票」,突然 「停電」然後如何如何。可是慢慢地有些招就不行。至少在投票所 你別想作弊,兩邊可都有「監票人」(不白做有錢拿)。綜合來說, 「選舉」看來熱鬧,其實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熱鬧過去日子 還是要過。「成就」是有,究竟如何就由「客觀」第三者來說吧 (不流血的革命,自然有人拿錢出來研究研究)。 有個想法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大陸同胞眼中所看的「民主」, 其實是「民主」、「法治」、「自由」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所以,街頭有遊行,你們會害怕,我們是支持的支持,其他的 旁觀或覺得討厭而已。因為,這不是第一次,也絕對不是最後 一次。照理說討論、申訴的管道不只一個,可就有人要‧‧‧。 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真是傷腦筋。 還有台灣真有很多人主張「台獨」?難說。 記得2000年民調支持「台獨」應該沒有超過25%,2004年 增加到33%左右。問題是2008年民進黨還是輸的「很難看」。 所以主張「台獨」的人還是會「變」,以「合作」代替「對抗」, 結果就會是好的。 我個人如何「投票」?年齡不同過程有點不同,要看幾個原因: 主要條件是候選人本身,包括他的學經歷,有無發表言論等 (可以聽政見發表會,或看發表的文章或著作)。 總統大選還有電視辯論(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都有, 也難怪沒有許多$$玩不起)。 國民黨、民進黨有無推薦者,與其人選如何。 (討厭的一定不投,早期民進黨還有些人,地方口碑不錯)。 和同事、朋友討論(決定多半在這階段)。 親友推薦(偶爾。我的確特別同情剛「出道」的)。 「蔣經國」時代讓人懷念,因為有「具體成績」, 更早期的「白色」時代,大家就「忘了」。 但也許我這人比較「計較」,我很不相信沒有XXX就不行。 「時勢造英雄」可是「英雄也會造時勢」,看多了歷史就會 覺得,終究有時代的「局限性」。一個人有成就就有過失, 而且當時的「時代背景」就是你的「劇場」。人非聖賢 但人死了,有人一直講好話,有人一直講壞話,就覺得很煩。 「小蔣」是一個被「造」出來的「英雄」。他的確有許多貢獻。 他貪污盯很緊,選出來的人才也都不錯如孫運璿、趙耀東等, 又不貪又能幹,這就難得了。尤其是開放報禁、黨禁,關鍵時刻 別人反對,「小蔣」堅持要退這一步。但最後他的健康狀況, 實在讓人覺得「大位」對他只是「折騰」。偏偏國民黨也是 一個「列寧式」政黨,領導者要撐到最後一刻,接班人都要 「鬥」一下才能「上位」。現在的總統大選讓人覺得很累, 人人關心到可說是我等「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但是這沒辦法 美國也是這樣,不過台灣現在很知道選錯人要付「大代價」。 國民黨、民進黨有沒有得到「教訓」還有待觀察。 對大陸網友回應我另有些看法: 一、不管用那一個名稱,以前是「一人獨裁」,現在是 「寡頭專政」,如果能夠轉變為「集體領導」更好。 二、我們所謂的「西化」,事實上應該稱為「現代化」, 只是這件事發生在歐洲,然後再傳播到各地。 對人類這是一種進步,但是同樣也會有許多新問題產生。 例如,「愛因斯坦」前輩那時,可沒有「愛滋病」。 可以多看看多學習,每年那麼多人出去留學不是假的吧。 三、大陸已經是「現代化」社會的一份子,就要學著使用和遵守 「現代化」的規則辦事,就如這次對「封鎖若干網址的過濾軟體」 可以「邀請」和「歡迎」使用,而不是「限時內強迫」‧‧‧‧。 註:已有網友報告:下載、安裝再移除OK。 又:1924年當時明明就是「聯俄容共」,李大釗說了當時共產黨員 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所以是「跨黨」,而非「黨內有黨」。 唉!共產黨任意「改寫」歷史太多次了,自己也不知道在說什麼了。 嗚呼! 回幕影:路雖迢迢但非長夜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