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1 14:42:58瀏覽739|回應0|推薦10 | |
引用文章: 教育》孩子 讓生命留點空白… 看到上面的文章覺得陳老師真的很有熱忱,而且的確看到了要點。 我們想「塞」給孩子太多東西了。有感而發,接下來就談一點, 這個生命的空白,孩子可以如何去補足或至少不遺憾。 台灣的教育一向偏重「智育」,也許是「科舉」的遺毒太重。 造成教育觀念就是:“會讀書,考試成績好“ => “事業成功前途好”。 偏偏有過調查結果,好像是「天下」雜誌:教育程度高,平均收入高 (有差一點點)。正好支持這個想法。 結果就是,許多家長也偏愛成績好的孩子(成績好的可以不做家事)。 另一種瘋狂是「不要輸在起跑點上」,聽起來熟悉嗎? 學前教育(幾歲學ㄅㄆㄇ,幾歲學ABC)《對不起兒子,我也發瘋過》。 問題是同一個方法,未必適用於不同的學生。 可是那一對父母,願意接受我的孩子「不一樣」? 不重視病根,只在藥方上動手腳是沒用的。 專家們無用的建議多的是,例如: 中國人無法治療之病根 一 ~ 愛比較病。 這個治不了,由國內到海外都是這樣子(大陸同胞也一樣)。 逢年過節親戚見面你就知道了。 二 ~ 望子成龍病或由想孩子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 還有我們傳統或現代的教育,碰到像這些觀念: 「Be Yourself!」(譯:做你自己﹝意:你可以不一樣﹞) 「Everybody is different!」(譯:每一個人是不同的 ﹝意:你會有些不一樣的長處﹞) 「You may failed!」(譯:你可以失敗﹝意:你還可以再來﹞) 此地可以或願意接受? 有點難耶!現在應該比以前多啦! 父母和孩子的互動影響蠻大的,父母先要把自己放低一點。 如果我們的教育體制真的願意留點空白,然後呢? 文章中也提到:「尋找自己的興趣與未來,」 這個事實上和家庭環境有「很大很大」的關係。 父母要從旁觀察和他討論,甚至幫他一把。 每個人都像一根彈簧,有時緊有時放鬆才好。 例如:就算他很喜歡「拉小提琴」,也要渡過一段好像在「殺雞」的 時段。小提琴一把接著換一把,每天聽他練琴。隨便玩玩就算了, 到一個階段後要考試。每天練琴要能變成他「自己」的「習慣」。 做父母的,問問自己對這一些付出,「Are You Ready?」 我說的可不是丟給一個又一個老師,做父母的要「參與」。 做父母的開始學著由「決定者」變成「夥伴」「隊友」 (Teammate),就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陳老師的文章最後一段還提到:「去國外國工或當背包族,」。 不用遠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由身邊開始吧。 各位「小朋友」或該說「同學」,你們該不該「變」一「變」? 也要吧。 「幫忙擺餐桌、洗碗。」 你要開始參與,你要有能力「縱橫天下」,你的人生最後才不會是空白。 國外的如何如何都是由小時候,由家庭、學校、社區開始的。 各位年輕朋友,你也準備好了嗎?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