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7 08:24:18瀏覽629|回應0|推薦22 | |
金剛經讀經淺得 14 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佛陀已經再三提示「不住相」,為了確定我們這些行者真懂得「不住相」否,用「東方虛空可思量不?」驗證一下。東方虛空若有相,即屬有限量而能數算。 「不也,世尊!」須菩提給了正確答案,但未說明為何如是。因為須菩提未說明正確答案的理由,因此佛再問第二次: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須菩提仍然給了正確答案「不也,世尊!」,也仍然未說明正確答案的理由何在。這表明在這段談話中須菩提尚未抓住真意。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因為前兩次的回答,佛知須菩提尚未抓住重點,所以佛陀再次強調「無住相」,佛教行菩薩道的行者,住「不住相」。 何謂住「不住相」?就是當行者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住相」佈施時,剎那之間行者自知「住相」時的那個「知」、那個「察覺」,套用圓覺經的說法,知住相即離,離住相即覺。 末學有一次帶孩子到一個半山上的飯店裡的溫水游泳池游泳,因為忙於自己的工作先行離開,飯店的門房卻拜託我順便帶客人下山,我想順路無妨,何況這是做善事。哪知那位客人一拖十五分鐘,末學心中不耐煩阿。那位客人上車,聲音真難聽,我心中非常厭煩,當那剎那,我頓悟,哇!原來這就是住聲生心,當我們「自知」住相時,就有可能「不住相」行於布施。 佛陀要菩薩們保持在「察覺」,保持「如實知」,而這就是佛陀所教的「無住相」住。 「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陀以自身的經驗說明,從善慧行者經歷了十萬劫,往事歷歷每件事都神奇阿!真是福德不可思量。我們有佛陀十萬劫的經歷否?若同樣經十萬劫,我們的福德為何不如?是否因為我們沒有「無住相布施」阿! 祝法界吉祥 隱士合十頂禮敬安祝福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