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5 18:26:48瀏覽611|回應0|推薦13 | |
金剛經讀經淺得 12 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愛徒老師 佛陀為何提起佈施? 在金剛經中,佛陀曾提及當他的前世「結髮行者善慧」(紀錄在佛本生經)遇見然燈如來授記。 善慧行者將祖上七代以來的財物全佈施了。但重點在於善慧行者要找到一個能貫穿三界,穿越時空的 「那個」。善慧行者看出了財物的虛幻,而追尋那帶到三世的「真實者」。 行於布施? 思益經云:佈施於諸法能捨。善慧行者的佈施,非大家誤解的福德生滅的布施,若從外行來看,與大家體認的佈施相同;就內思來看,則大為不同。 善慧行者看出了財物的虛幻,而追尋那能帶到三世的「真實者」。一般學佛行者看「佈施」,是將「我所有」的分給他人與人共享。在心深處仍是那個本是「我所有的」,現在願意與人分享。在修行的事上,已屬上好。 然而佈施的真了義,思益經云:佈施是於諸法能捨。法有心法、色法等,故法指一切。而心法與色法這兩者,從「真如本體」的角度來思量,心法與色法皆是真如的投影,不是「空無」,在個人的時空內,都屬「虛幻有」。因為色空兩法皆是緣起,屬生滅變異。所以菩薩應不住相,因不住相故,能捨離。故曰:菩薩應不住相佈施。如善慧行者如是佈施七代所累積的財富,而找到一個能帶到三界的。所以佈施的真了義是捨掉虛幻,恢復真實。若只是單純的捨,而未恢復真實,這稱為「功虧一籄」。 所以佈施非佈施,是佈施也。真正的佈施是對自己的身心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在生活中真性起用,希望在人、事、物的變幻中,生命特質〈心地〉得以更新而已。 若能真認清佈施的重點在於能離。離舊觀念、離舊行為、離色聲香味觸法即是佈施。這是佈施的操作面。 有些學佛行者,論到「修行」就提到炁脈、明點、拙火、能量、七輪。這些「 虛幻有 」有一個特點,皆依附於四大五蘊合成的身心。圓覺經普眼菩薩那段最精采,請見【註】 還好末學有那麼一次經驗,炁飽足到能任督二脈週流不停,而心意要其停止時,炁即能停。有了那次經驗才知圓覺經說的 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生命本來面目,不是指這個生物電、能量場說的。末學不追求炁,所以未陷入這泥沼。 大家想想,當我們在人間,停下了呼吸,生物性運作停止。四大五蘊各離時,那時中脈在哪?明點在哪?又當我們進入色界天,或無色界天。我們的身體在哪?那時根本無中脈、七輪。但有「覺 -- 本來面目」而已。 至於本來面目是何形狀?末學現在不知。現在末學只知「 自性覺 」 貫穿三界,穿越時空。 在此時此刻,末學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好。因為在 扮演好自己角色的當下,就是這覺性的大用。 這個是回得去的。也是善慧行者當時佈施所有不能帶得走的財物,而下定決心要找到帶得走的那「 種子 」。 所以善用佈施 -- 遠離法則,終於找到一個怎麼都遠離不掉的本來面目。這就是佈施的真了義。是故「 佈施 」是善慧行者發現的第一種成佛之道。 我們平日所體會的佈施,與思益經所說的;與善慧行者所示範的,為何有那麼大的差距?因為內思不同也。凡夫思「福德回報」,菩薩見「永恆生命」,所以差別在價值觀所產生的選擇,「孰輕孰重?」要常在我們心中響起。 【註】圓覺經普眼菩薩段: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當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祝法界吉祥 隱士合十頂禮敬安祝福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