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融】【戰略】金融史觀(二)當前局勢
2023/11/21 00:02:36瀏覽40517|回應44|推薦10

金融史觀下的可見未來

當前的美國經濟在歐盟和中國的無私犧牲奉獻之下,已經成功軟著陸,其GDP成長率在未來兩三年内必然會是已開發國家中的模範生;甚至連底層勞工在忍受了30多年的真實收入零成長之後,也終於獲得實質加薪。然而這個現階段輝煌表象的幕後,卻有著極爲嚴厲的隱憂;簡單地說,美國雖然渡過了兩年前的急性通脹危機,卻依然面臨著無可緩解的慢性通脹壓力。其核心問題,在於引發通脹的諸般沉疴,不但沒有真正解決,反而在加速惡化之中。這些美國金融經濟的隱憂,强大到足以在未來幾年威脅其殖民帝國霸主地位,構成世界歷史的重要轉折,值得我們詳細探討於下:

首先是美方出於金融史觀下地緣戰略考量而硬要强制推動的中美脫鈎。雖然Obama的原版本考慮過本身經濟現實,只企圖將中國產業鏈轉移到其他國家,以避免引發美國内部的通脹,Trump和Biden的兩次加碼升級,卻極其急速粗暴,强行逆轉了1980年代用來根治其國内通脹的全球化外包風潮,完全無視經濟成本和效率。現代美國社會的秩序混亂、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問題,在盲目複製產業鏈的過程中,造成極大浪費無可避免;而終於開始復蘇的勞工群體維權意識,則必然趁機攫取更多利益分配,進一步推高通脹壓力。

其次是長期利率與財政赤字的交互作用。美聯儲只直接控制短期利率,長期利率雖受量化操作所影響,但仍然必須反映金融市場對未來通脹率的預期。因爲債券交易商對慢性通脹危機的認知在過去一年逐步加深,美國30年國債的等效利率已經從2020年下半的1.52%爬升到當前的5.11%,對應著舊國債的價值跌落53%(假設息票Coupon=2%,則3年前面額100的國債發售價格為110.2,現在購買卻只值52.3,52.3/110.2=47%;零息票債券Zero-coupon bond則更慘,損失65%)。這不但是今年四月硅谷銀行等幾家中型銀行倒閉的原因(根據FDIC統計,四家銀行共承受來自長期債券的損失達3600億美元,所有美國正規銀行總損失大約1萬億),也讓全球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承受了數以萬億美元計的隱性損失(Unrealized Loss,無須記錄在會計賬目上),其中當然以占比25%的人民銀行遠遠最爲慘重。

上述美債長期利率的波動,是收割模式D的最新體現。然而美方的收割獲利主要反映在既有債券的低廉利息上,例如當前高達33.7萬億的聯邦國債平均利率只有3%。從今而後的新發國債,利息支出所享有的外國央行隱性補貼將急劇減少。與此同時, 2023財年的赤字已然高達1.7萬億美元,其中佔1萬億的利息支出,因利率上升和國債指數性成長將繼續急速增大,再加上社會保障年金信托基金(Social Security Trust Fund)在6年後預估年損失會由1千億提高為4千億美元,可以簡單推論美國在5-7年後就將面臨每年3萬億以上的結構性赤字,超過GDP的十分之一。這不但不是任何新總統所能緩解,而且必將反饋囘債券市場,從而進一步推高長期利率和通脹率。

第三是美元所占的國際外匯儲備份額,雖曾在2012年成功打壓歐元之後,由61%短暫回升到66%,但從2017年Trump上臺開始,又一路下滑至當前的59%(參見下圖)。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美聯手沒收俄方主權和私有資產,引發第三世界對美元和歐元的高度不信任,必將推動兩者所占份額的進一步降低。其中因爲歐盟自願承受對美國的資本、資源和產業輸送,短期内歐元將負擔大部分損失,但長期來看,國際社會逐步替代美元已成定局。這將180°扭轉本世紀初國際外匯儲備的大幅擴張,對美國國内通脹所帶來的强大分攤舒緩作用,使美聯儲不論選擇量化寬鬆還是緊縮,都必須面臨收穫減小而副作用加劇的尷尬。

這裏最理想的脚本,是反殖民陣營能夠推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加速上述對美國財政和經濟的擠壓效應。然而上一次通脹危機醖釀並逐步惡化,自打破Bretton Woods到上圖中1980年美元份額驟降達九年之久,國際主要經濟體才達成替換美元的共識;這一次如果沒有及早協同,那麽從2021年的新冠財政刺激法案引發通脹起算九年間隔,可能也要等到2030年之後,才會出現全面自發的撤離美元浪潮,這顯然賦予美方打擊中國、收割世界的額外時間和機會,不是中方和人類社會的最大利益所在。

短期内的直接應對方案

在美國成功渡過急性通脹危機之後,其不擇手段維護殖民帝國體系的剝削性本質卻也圖窮匕見,新一波反殖民運動引領世界潮流,包含俄烏戰爭、Niger革命、金磚擴員、以巴戰事、以及還將不斷發生的新響應,短期内國際情勢演化方向已成定數,基本不需要中方主動求變,只要維持既有的外交站位和戰略方針,不隨内外噪音起舞,繼續為第三世界反殖民鬥爭的第一綫提供後勤和道義支援即可。換句話説,對美方不排斥交流、不幻想和解、不接受詆毀、不相信承諾,遇有真金白銀的衝突,則固守理想和原則,堅決爭取合理合法前提下的最大利益。

這裏唯一的例外在於前面所提的建立新國際儲備貨幣。美元是金融殖民體系的最重要基石,對其做淘汰替代時卻必須逆經濟自然趨勢(亦即Network Externality網絡外部性,或稱Demand-Side Economies of Scale需求方規模經濟,指主流物品往往物美價廉,難以撼動其市場份額)而行,曠日持久又刻不容緩,所以必須儘早、儘快、主動、積極地推動。

原本去年歐美對俄國所作的經貿制裁和資產侵占激發了國際公憤,奠定了中俄聯手建立新儲備貨幣的基礎,然而雷聲大雨點小,遲遲難產。究其原因,在於中方執行單位所堅持的戰術選擇和專業細節,事先就可以簡單斷言為不合理、不實際、不可行(事實上筆者也的確如此明確預言過),簡直猶如有意怠工、抵制、搞砸(Sabotage)一般。這裏的所謂錯誤戰術選擇,指的是試圖以整個金磚集團爲平臺,賦予每個成員國若干份額,而不是由財務健康的小核心團隊來迅速構建,然後再以金磚作爲宣傳推廣的管道。金磚集團不但人多嘴雜,而且包含了印度、巴西和南非三個雙赤字大國,根本不可能提供新貨幣所需的財政和金融基礎,更別提其中印度在地緣戰略上也居心叵測。

至於專業細節,我們必須先瞭解爲什麽人民幣本身不適合直接替代美元。國際儲備貨幣的主要職能有三:1)國際貿易的媒介;2)大宗貨品的定價;3)外匯儲備的構成。其中前兩項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副作用,但最後一項卻是本文剛剛詳細介紹過,讓美國走上金融殖民帝國這條不歸路的原始誘因。正因爲美元占有了國際外匯儲備的大半份額,又在1971年放棄對黃金的錨定,所以不事生產反而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產業虛擬化、空心化和金融化就成爲必然。財政紀律抛諸腦後也依舊有廉價資本市場可供借貸,借貸稍有不順還可以無限印鈔,哪個總理/總統還會擔心赤字和國債的指數成長呢?但這些不勞而獲的好處並不真是憑空而來,它們來自對全世界的間接收割剝削,中國的民族復興能建立在全人類的痛苦之上嗎?此外,美元取代英鎊的過程中,Soros式的金融掠奪還不存在;現在人民幣若是自由兌換,豈不是對國際金融大鰐自我撤防?

所以從貨幣理論的專業角度來看,人民幣必須繼續作爲保護中國實體產業不受外來金融掠奪的防洪堤,絕對不能放任自由兌換和無限流動。那麽應該用來替代美元的,當然正如俄國中央銀行行長Nabiullina在2022年所公開倡導,就只能是一種全新的合成貨幣;並且如同1944年Bretton Woods會議中凱因斯所提議,專門只用於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定價和儲備;而不是人民銀行所提的各式各樣不切實際妄想和藉口,例如數字人民幣等等。中方的金融貨幣主管,該在貿易和定價上多用人民幣的時候,各種拖拖沓沓;上級要求替代美元儲備功能時,就拿出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方案要求“開放金融”,實際上是金融撤防、引狼入室的藉口,以圖利美國金融財團,對替代美元只會有反作用。

【後註一,2023/11/30】正文中提到美國國債的平均利率才剛達到3%,正在繼續上升之中。下圖是這個平均利率的歷史曲綫,可以看出在2008年開始量化寬鬆,美聯儲所針對要操控的,正是長期利率,尤其是國債所負擔的長期利率,很快將其壓到2.5%左右的水平;然後在新冠疫情衝擊下,新一波四倍速的量化寬鬆,進一步把這個利率降到驚人的1.5%。這些放水固然最終通過各種金融管道流入全球經濟體系,由全世界消化買單,但最大、最初始的受惠者,顯然是美國財政部,得以超低利息大幅舉債消費。正文中所預測的,未來幾年國債平均利率達到5%,其實只不過是回歸歷史正常範圍,而且是正常範圍中的低端。届時下圖將會有一個從2008年到2030年的大深谷,對應著美國從其他中央銀行搜刮到的約25萬億美元;這還只是量化寬鬆作爲潮汐式收割的許多手段之一,所得利益中最直接、最立即的部分。

【後註二,2024/02/17】最近三周,留言欄和《龍行天下:全資開放美國投銀,中國歷史性錯誤!》所討論的開放外國金融資本全資持股議題,引動許多噪音,包括有人宣稱這是五六年前的舊事,還有人斷言“銀行”不含投銀。這些無法或不願自行搜索事實的巨嬰言論,在博客都依照規則被立即刪除,但因爲他們又跑到《龍行天下》去散佈謠言,爲了幫助新讀者解惑,在此澄清:引發這個話題的消息,來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於1月25日在國新辦記者會所作的工作匯報,參見《金融监管总局:已取消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外资可持有银行保险机构100%的股权》,尤其注意那句“《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裡關於金融業的相關限制措施目前已完全清零”。

【後註三,2024/02/18】雖然從三年前的博文《我對引入美國投行的一些看法》至今,博客針對開放金融的討論用詞一如既往地追求精確,但我素來不喜歡囉嗦,説的很簡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非專業讀者關注這個議題,不一定具有原先我假設為理所當然的背景知識,所以特地在此澄清一個關鍵論點以避免誤解,也就是我論證出不能開放的並不是所有金融業,而只限於“High Finance”“高等金融”,包括投資銀行、Private Equity、對衝基金、以及定制衍生品(亦即除了最簡單基本、在證券交易所公開常態交易的Futures期貨和Options期權之外的所有金融衍生品)等等超巨額錢上滾錢的機構和花招。事實上不只是不能對外開放,除了最基本的上市股票和發行債券等等直接為企業融資的業務之外,本土的金融機構也不應容許其涉及。至於提供存款服務的Retail Banking零售銀行業(又稱Consumer Banking)、疏通貿易的Commercial Banking商務銀行業、以及同樣直接面對大衆的保險業和Mutual Fund,反倒符合博客所説的“簡單”、“透明”、“從屬於實體經濟”等原則,是值得引進並發展的方向;但也正因它們不涉及搜刮和暴利,美方才意興闌珊,一些舊有的名額都沒有用完,甚至有好幾個進來又退出的案例,例如花旗銀行,參見《Citigroup to Pull Out of Consumer Banking in China》

【後註四,2024/04/09】正文論證了美國通脹壓力將會長期存在,這一點雖然被美國學術界的“經濟學者”和金融界的“股市專家”矢口否認,普遍强烈要求降息以重啓泡沫,但實權在握的大佬卻有不爲五斗米折腰撒謊的餘裕,偶爾會透露實話,昨天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就是一例(參見《Jamie Dimons Letter to J.P.Morgan Shareholders》)。Powell和Yellen當然也心知肚明;然而正如博客反復提過,美國本身的政治和經濟現實不容許他們對遏制通脹做出實質努力,真正的護欄始終在於歐盟和中國的自願犧牲奉獻。Yellen之所以在2023年以來頻繁來訪,很明顯是爲了確認中方新内閣中的經濟和尤其金融管理階層,能夠繼承前任的意識形態和政策取向,以便維持忠犬祠的持續擴張。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ngyuanWang&aid=180084896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薛丁格的貓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30 15:40
一、外資100%控股、門還要越開越大、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125701809-430801

二、2023.11 轉增持美債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7726791

三、近年實際上幾乎沒有減少美元資產(國債+機構債+繞道盧森堡持有)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1127700053-439901

中國金融管理機關的中高層執行人員,真的是讓人無語問蒼天了。看來唯有破格拔擢才有機會翻轉了~(前提是池子裡至少還有”非精神美國人”)

關於一,只能寄望退守第二道防線,嚴審或不准相關金融機構推出對金融安定影響較大的商品(例如台灣境內不可承作與台幣有關之NDF商品);

至於二、三,除了繼續大聲疾呼並傳播真相,好像已經沒招了………………(淚)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4-01-31 05:51 回覆:
好不容易以正理説動了最高層,而且幾個思想中毒的關鍵高官又剛被替換,我也沒想到金融政策居然急轉直下,一路衝下懸崖。
十年前剛開始寫博客時,國際上普遍預期中國的名義GDP會在2028年超越美國。我曾經有個私下的野望,在不損害隱性發展品質(貧富不均、金融失衡、環保、教育、風氣等等)的前提下,依舊保持名義GDP的快速提升,滿足2028年的目標。後來美方以中美脫鈎為原則、金融打擊為手段,一趟組合拳下來,原本可以依博客的建議借力打力、趁機超越,前任總理治下的内閣卻不但左支右絀,甚至到了反復自我傷害的地步:先在外交戰略上被“中美夫妻論”耽誤了幾年,然後在貨幣金融上居然一再割肉喂鷹。現在成功遙遙無期,連内部改革也是進一步、退兩步,即使多年後依賴既有的動量繼續上升、外在國力終於明顯超過美國,隱性指標也必然腐朽不堪。這裏區區一個15年前吹出的房地產泡沫,就拖到現在還無法完全解決,反而灰頭土臉;金融全面走上歧路的麻煩更高更廣一層,再加上更隱晦的學術風氣問題仍在急速腐化之中,中國的未來盛世只怕難以長久。這些長期隱性的大毛病病徵初顯卻不儘快解決,等到諸般惡果一並爆發之時已經沒我這代人什麽事,只可惜你們年輕一輩和子子孫孫届時背負大山、無力扭轉乾坤,再怎麽悲哀,也找不到易綱和潘建偉這些始作俑者來算賬,反倒必須眼睜睜看著他們的子孫坐享搜刮的成果,就如同當代美國年輕人對80年代强勢奪權的財閥階級那般。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取消银行外资股份比例限制
2024/01/28 22:55

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已取消外资参股、收购、增资金融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允许外资持有银行保险机构100%的股权,实现完全控股

王博士对此有何看法?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4-01-29 02:00 回覆:
分析足夠深入,結論就應該有較長的壽命,而不是每次出一個新消息換一個口徑。
針對這個議題,我在三年前的《我對引入美國投行的一些看法》一文中,都已經完全說清楚了;中方的金融主管執迷不悟,繼續利用專業壁壘欺瞞最高層,不是我一個人能扭轉改變的。

MAXWELL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25 00:49

      请问博主,之前恒大和中植系暴雷,有人爆料恒大和中植系高官拿了天价年薪,比如2021年、2020年,夏海钧在恒大集团的薪酬分别高达2.02亿元和2.04亿元。恒大集团执行董事、总裁肖恩:2022年薪酬为2452万元,2021年他的薪酬是4414万元。有无可能考虑追缴这些高官的年薪来补窟窿?总不能先富带后“负”(债)吧,财富留给个人,债务留给社会。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4-01-25 04:58 回覆:
三年半前開始的整頓,正應該從這些人的資產著手,結果卻被市場派高官放任財團自己處理自己,否則許家印哪有機會轉移給在美的家人?

小玫瑰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17 15:49

非常感谢王老师的详尽解释,把实操中各个层面的问题都讲清楚了。Totally understood. 但其实如果考虑实际利率可能为负,短期美债也并不是好的投资标的,也因此王老师之前的建议也用了“最不济”三个字。而且从国际政治经济角度,我始终觉得即使实际收益率很高也不应该买美债,其根本是助纣为虐资敌行为。应该从问题的最根本考虑,真正的战略性资产好东西美国人怎么可能会卖给你,他们想让你买的东西才要三思有什么猫腻。

另一方面,王老师的建议中可以看出能够提早两年判断超级大通胀要来而因此提前做好布局以获利的内功要求非常人所能,这就更加不可能指望他们能有“超越整个行业的独特眼光”了。从社会现实情况的常理来说,如果他们能有这本事,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自己做hedge fund manager赚大钱,没理由给公家做苦力。这就牵扯到国内的整体氛围和制度内的“奖惩机制”了。从实际结果来推论,很明显人民银行并没有合理的奖惩机制,也就是干得好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经济上的好处(给腐败创造动机),干得不好也不会有什么真正损失(给无能创造土壤)。所以我们反腐从来都事后,很少从制度上思考如何提前预防减少,仅仅强调党的思想教育是完全不够也不现实的。这其实是整个官僚体系很大的一个根本问题。阿根廷比索瞬间跌掉一半价值,我想王老师看他们做事应该就像学霸成天看学渣答题一样的感觉。答案直接告诉你,都判断不出来是正确答案要抄。

之前主要讨论收益率,最后我想就流动性请教一下王老师。在《从SWIFT制裁俄国,看中国的对应之道》的评论区里王老师有这么一段描述“人民银行虽然不怕存户挤兑,但美国的敌对态度不断升级,若是台海形势有需要、或者层峰下决心出手反击,这些美元资产必然要在一夜之间换成现金,届时就连名义上的会计账目都无法遮掩。”可见流动性需求也还是很高的,那么像农地、矿产这样的投资标的也并不是好的选项,像巴菲特那种操作我们应该也是难以进行的吧? 另类资产理论上流动性一般也不好,又加上美国各种法规和协定对我们购买各种战略资产的限制,我想求教的是实操上人民银行的投资标的选择是不是其实也是较为有限的? 因为要兼顾收益率和流动性。

再次感谢王老师真诚无私又耐心地传道受业解惑,向世界传播真理和正义,真正功德无量。望先生多保重身体。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2-18 03:43 回覆:

全球外匯儲備都這麽高,基本原因是作爲抵抗1997年式(模式C)搜刮的壁壘;這一點在正文裏特別强調過了,請用心理解。所以至少一小部分必須是相對流通性較高的資產,短期國債尤其合適。

當然不能指望高層領導如人民銀行行長能夠自己懂金融達到提早兩年預測50年一次大轉折的地步,但體制内外的專業討論總該注意一下,這也是幕僚、參謀和智庫存在的意義;例如我這十年來寫的文章,並不只在公共論壇上流傳。

那句“一夜之間換成現金”,指的是若臺海開戰,怕被歐美扣押。其實幾萬億美元的央行資產當然必須多元化:有些追求長期保值,有些必須靈活備用;前者可以設法躲開官方,後者沒辦法(除非替代美元),只能盡可能壓低規模。1950、60年代開始,英美金融精英開啓了專藏黑錢的新管道來和老牌瑞士銀行競爭,成長至今的規模完全可以輕鬆容納央行對“Alternative Assets”的需求。如果堅持要直接投資實體資產,挪威、沙特、新加坡等國的國家財富基金也早就開路過了,沒有藉口。


小玫瑰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08 13:42
“在利率曲綫即將倒挂之前改用短期債券” 其他抗通胀的assets没有问题,想和先生对一下bond,教科书上有这么一段A duration-neutral flattening trade involves a short 2-year bond position and a long 10-year bond position. This portfolio will realize a gain if the slope of the yield curve—t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yields—declines. Yield curve inversion is an extreme version of flattening in which the spread between long-term and short-term yields-to-maturity falls below zero. 总之教的就是利率曲线倒挂的时候债券策略应该做多长期做空短期,因为大家预期yield curve即将倒挂一般会flock to long-term Treasury这样会导致长期债P↑r↓。所以我在想他们是不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即使知道要倒挂了还是继续持有长期国债。
另一方面王博说的我也能理解,王博这里说的应该是改成3个月国债以获得较高名义收益率吧? 因为As long as yield curves stayed inverted, money market instruments delivered the highest returns.选最短期的到期后不停的rollover(尤其在预期Fed会继续加息时) ,以获得最大的策略灵活性和收益。是这样吧?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2-09 01:50 回覆:

金融獲利手段如果被寫入教科書,一般是錯誤或已經失效才會發生。就算原本還沒有失效,一旦公開,大家一起爭取這個價差,立刻就會將“獲利機會”抹除並扭轉。這有點像把“我曾在某地撿到一張大額鈔票”寫進教科書,然後讓大家一起到那個地方等鈔票出現。能長期獲利的例外手段,背後必定有一個永不退縮的“凱子”,這若不是中央銀行,就是公衆。所以不管是炒股達人或金融教科書,你在閲讀他們的獲利指南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必須是“凱子是誰?”如果答不出來,那麽你自己就是。

至於你所引用的這個特例,只要看到“做空”兩個字,就應該知道這是在唬零售客戶,和中央銀行的政策選擇無關。原因有二:1)幾千億的資金運作,而且是官方的錢,根本不可能搞大規模做空。2)利率變動對債券剩餘價值的影響,與其期長(duration或者term)成指數關係;換句話說,對短期債券的價值影響極小。所以做空短期債券,交易成本極高,而獲利極小,先天就不在中央銀行的考慮範圍之内。

我之所以說應該買短期債券,是因爲這次的利率倒挂並不是普通刺破泡沐的Generic Event,而是源自幾十年的通脹壓力一次爆發,所以可以預見倒挂的過程中,是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一起上升(而不是長期利率下降;一般刺破泡沫之後會有經濟衰退,引發通縮,從而壓低長期利率),只不過前者先行一步而已。我說在即將倒挂就動手,也考慮了幾千億的資金運作需要很長時間(一年以上),必須預留足夠時間;剛好短期債券的損失在利率上升過程中無關痛癢,而上升之後卻能提供合適的回報,所以是值得考慮的手段。

這裏還有幾個細節值得解釋:第一,判斷通脹時代來臨,比判斷即將倒挂難多了,更別提要提前兩年;畢竟前者是50年一次的例外,後者是經濟周期中的常態;所以遵循我建議的利潤也遠高於一般的利率曲綫買賣運作。這是因爲競爭者少,不但價差大,而且量足。不過這裏靠的,正是超越整個行業的獨特眼光,所以也就不可能在行業内尋得。第二,長期美債流通性並不高,買了之後要賣出很不容易,特別容易套牢;短期債券沒有這個問題,反正賣不出去也可以等它到期。第三,流通性不高的問題,對中央銀行這種動輒几千億的投資客戶尤其重要;一般金融系“學者”以爲反正可以做空或甚至更複雜的Derivatives,其實流通性低還硬要去做交易,就代表著極高的交易成本,使用Derivatives不但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Derivatives的發行方會在這些交易成本之上,再加上幾倍的利潤,買家吃虧更大,只不過經過Derivatives的包裝隱藏,會計報表上看不出來罷了。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07 12:54
Putin在10 月中旬與中方最高層單獨會談,之後一週最高層親自視察人行。不到兩個月,Putin接著出訪有美國駐軍的沙特,也與王儲單獨會談。這很難不讓人聯想Putin在親自操盤替換美元的戰略。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2-08 06:12 回覆:
我不認爲Putin會在那種級別的會議中,討論長期美債損失這種金融專業細節;這更可能是體制内理解美國金融操作的幕僚所提起的,畢竟國務院剛剛換新。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07 04:04
我弄懂了. 债券的当前市场价格, 相当于把未来到期后的本期总收入, 扣除市场估计的未来通胀损失以及其它投资的机会成本, 折算到现在. 换句话说, 按照当前的市场估计的通胀以及机会成本, 就算你现在不按市场价兑换, 浮亏也会在到期后由于上述因素变成差不多一样的实亏. 这个当前市场价实际上已经反映了未来这些因素. 凭直觉一不小心就想错, 专业人士恐怕能搞出百倍的花样来忽悠外行. 再次感谢王先生.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2-07 04:54 回覆:
債券和股票還算是最基本的“Underlying Assets”,一旦開始玩Derivatives,那就連發行方都無法完全瞭解其風險,更不用提買家了。

大一統理論18洋芋片好吃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07 01:30
只要美元霸權還在美國手上,不管採取什麼策略都只是減少被吸血的程度,如果美債持有到期帳面上即使按票面價值給付沒有浮虧但還會有通貨膨脹吃持有人的購買力,加上現金流周轉的問題,如突然升息會導致的融資規模縮小很多在寬鬆期間加了槓桿經營的企業倒閉,而且美元的貨幣政策什麼時候寬鬆和緊縮主動權和時機都是掌握在美國手裡,所以什麼時候被剪羊毛很難準確預判,只能從美國國內經濟情況推測可能的時間,而且如果不推翻美元霸權不要期待美國會因負債太高最後財政赤字太大而破產,因為美國債務佔GDP的比例一升高,通貨膨脹實際上卻跑的比美債利息率還高也就是用通脹把債務給稀釋掉,所以實際上是全世界用實質負利率借錢給美國,所以美國國債的實質投資報酬率必然是負的,美國越欠越少錢長期來看負債比不升反降,導致美國長期借錢負債佔GDP比例反而沒有義大利和日本這些國家高,越欠越少的奇葩情況....

舉例來說在3年前川普任期結束疫情剛結束時美國國債佔GDP比例就已經到130,經過拜登繼續擴大舉債,結果因為通貨膨脹美國GDP從2020年的21兆美元膨脹到2022年的25兆美元,這當然不是因為美國實質經濟成長19%,而是通脹造成的數字變大和虛高,但是負債比例反而還因為通脹降了一點,等於之前借錢給美國的都是實質負利率

那麼會不會因為各國看到美元投資報酬率是負的就大家不持有美元?答案是在美元霸權體系下也無法這樣做,否則看壞美元的國家只要升息主動權還在美國手上,美國突然升息殺各國一個回馬槍那麼美元儲備少的國家一樣會死,所以不論進退都是吃虧,只有推翻美元霸權能夠解決這個惡性循環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2-07 03:40 回覆:
是的,利用美元超發來做剝削的模式A,50多年百試不爽,除非國際社會集體替換美元,否則沒有徹底解決方案。所以我一再解釋,易綱真正的罪過不在於那幾千億美元的Unrealized Loss,甚至不在於沒有對美國通脹危機落井下石、使其無暇對中俄搞事,而在於對新國際儲備貨幣的暗中破壞,從基本層面維護了美國搜刮全球、維護殖民帝國體系的能力,使中國的外交、内政、經濟等等都必須面對額外十年的强大逆風。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06 06:41
我不太懂经济, 问个外行问题, 请问美联储加息会造成美债的实际市场价值低于票面价值, 即浮亏(unrealized loss), 但是如果不抛售美债, 也不买新的, 而是将旧债券坚持等到到期按照票面价值加利息兑付, 浮亏是不是就不会变成实亏了? 当然, 这里没有考虑滥发钞票和通胀等等造成的美元贬值损失. 如果把贬值损失纳入计算, 是不是就算坚持到期, 还是会亏? 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贬值, 无论你坚不坚持, 最终都躲不掉这亏损?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2-07 03:11 回覆:

如果堅持持有至到期,那麽損失體現在所得利息遠遠低於通脹,所以實際價值大幅縮水,幅度至少等同正文中所提的50-70%。

2019年我已經精確預測通脹即將來臨,完全有足夠時間將資產配重轉移到抵抗通脹的類別,包括農田(例如Bill Gates)、礦產和Utilities(“Alternative Assets”,過去幾年有許多Private Equity和Hedge Funds投入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資金)、黃金、或者揩美國殖民地的油(例如Buffett玩的發日圓債炒當地股的游戲)等等,最不濟也可以在利率曲綫即將倒挂之前改用短期債券,總之就是不應該在長期國債上被套牢。


大一統理論18洋芋片好吃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1/30 13:52
美國底層人民為什麼不是美國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三次分配的對象呢?

也就是他們做為美元霸權體系的受益者真正的現金流向可能是如下過程
1.美國的金融業在潮汐掠奪低買高賣全球資源和印鈔產生的收益,以及高科技網路等壟斷性產業的收益,有一部份會被白領階級和高科技產業轉化成高工資和高股利分紅
2.這些白領形同被二次分配會拿這些錢到國內維持高消費拉高他們本地的物價例如進口中國廉價商品和拉高低端服務業工資水平
3.低端服務業的勞工在國內需求增加的情況下被分配到了較高的工資,因為美國本地的白領在賺了華爾街和科技業的錢之後不可能跑去中國消費,但是因為物價上漲而抵銷了一部份又回流到壟斷零售業品牌或中間商手中成為利潤,

雖然進口商品只佔美國GDP很小的比例約15%,但是重要的不是進口佔GDP比例,應該看美國如果要自己生產這種商品會耗費多少勞動力,比如如果美國自己生產廉價商品,那麼3.3億人口當中的1.6億人每天都加班加點10小時當工廠作業員會導致他的成本太高而壓低美國生活水平,因美國控制了產業鏈的高端因而可以用少量工作時間去交換中國相對較多工作時間生產出的商品,例如飛機零組件生產給美國創造了大量高薪工作機會,再去交換中國低端消費品,這個不平等交換的環節就是以少量勞動換大量勞動,雖然從貨幣的價格來看是相等的金額,卻節約了美國本地勞動時間讓他們有高消費水平,這正是美國帝國主義剝削全球勞動力的秘密

還有一個機制就是美國本身的人均土地資源比中國更多,可以靠賣農產品和石油用較少的勞動從國際貿易中交換到更多勞動,這個機制本身就跟產油國或類似澳洲賣鐵礦石一樣

主流經濟學教科書往往認為等量的金額交換到的東西就是平等交換,但它背後所蘊含的勞動力卻不是等價的,例如100萬美元的半導體或專利技術裡面就沒有蘊含太多勞動力,而且如專利只要付出一次努力往往就可以收租30年以上,而品牌溢價基本上是洗腦,同樣質料的皮包在中國生產掛上西方牌子可以賣30多倍價格,沒有什麼技術可言

以上可能我忽略了很多東西,更詳細的過程要從頭到尾一個個觀察微觀的經濟過程然後對宏觀整體做一次統一的思考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1-30 23:45 回覆:
是的,一旦認知架構有了正確的提綱挈領,改用金融史觀來觀察現代國際社會的治理體系和經貿結構,就會豁然開朗,到處都發現美國不勞而獲、剝削全球的細節。
這裏真正驚人的有三點:其一是美國剝削所得規模之豐厚,遠超一般人所能想象,參見正文【後注一】。其二是美國人指鹿爲馬、顛倒黑白之無恥,同樣遠超常人所能及;別説對中國的多般無端指責,就連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滅絕和資源掠奪,而且還發生在工業化已開始的近代,居然也被描述成文明蓋過野蠻的“建立人間天堂”的過程。其三是受害國家裏,有如許多的崇美者,心甘情願地作爲出賣自己同胞的買辦,而且還能普遍脫穎而出,成爲文化甚至政壇的“精英”。
我覺得以上這三點,一個比一個離譜;百年之後的歷史學家回顧這段時期,必然會瞠目結舌,驚嘆不已。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