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海湖莊園抄家事件幕後的美國政治鬥爭
2022/09/16 10:55:54瀏覽133011|回應13|推薦25
美國在冷戰結束後一超獨霸,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腐朽因而驟然加速。經過幾次政黨輪替,不但資本財團徹底擺脫Roosevelt所留下的節制,連資深政客和常任官僚也都開始習慣於各式各樣的巨額外快;這個由多方既得利益者所構成的鬆散聯盟,就是一般所謂的Deep State,而其中在臺面上負責表演黨爭、忽悠選民的政客,則叫做建制派。 然而正因爲這許多利益集團無分國境内外的肆意掠奪,美國中產階級的實質收入也在那30年裏停滯不前,必須依靠借貸來維持消費。藍領的下中產階級在全球化過程中尤其吃虧,生活水平出現明顯的下降。這股怒氣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凝聚爆發,推動了新的草根運動,分別呈現為左翼的Occupy Wall Street和右翼的Tea Party。前者很快被民主黨建制派藉著白左社會議題轉移注意力而輕鬆化解,然而共和黨建制派利用反白左立場來依樣畫葫蘆,成效卻頗爲有限,這是因爲白左已經成爲上層階級的政治正確,共和黨精英難以誠心批判,民衆感受到他們的心口不一,於是有了RINO(Republican In Name Only)的標簽。 到了2016年,雖然經濟指數有所恢復,但財富集中現象卻越演越烈,美國藍領階級對政經精英的敵意也進一步表面化,如同一桶乾燥的火藥,只等著一個無視政治正確、 願意公開批判建制派的政治素人來充當導火綫,Trump因而得以異軍突起,在選舉過程中過關斬將,先在初選階段收編了Tea Party,改名為MAGA運動,然後在大選中吸引民主黨籍的藍領選民跨黨支持,大爆冷門擊敗了建制派大佬Hillary Clinton。 然而Hillary素以心狠手辣、睚眥必報馳名美國政壇;在競選期間就雇用英國Deep State體系中專職製造假醜聞的MI6團隊,憑空發明了“通俄門”(“RussiaGate”),然後交由FBI和主流媒體加油炒作。她的意外敗選,代表的不只是政黨輪替,也是現代美國Deep State聯盟誕生以來,首次喪失對政權的絕對控制,所以一方面為了復仇,一方面方便後續政治鬥爭,另一方面也爲了製造籌碼來牽制新上臺的民粹總統,她和整個Deep State自然想到可以利用既有話題、順水推舟,高調啓動特別調查案。請特別注意,原本的通俄指控雖然是無中生有,但除了欺騙國民之外,也的確可以藉此在程序上找茬,將多名Trump助理和親信用隱瞞事實、妨礙公務或手續不全之類的法規定罪。 其後四年,Trump對Deep State如同芒刺在背,將後者所偏愛的顔色革命束之高閣,擋了權貴政要的最大財路;這是因爲美國資本原本就凌駕在政府之上,政客打工多年也只能通過游説業賺點辛苦錢,在面對外國資本時卻可以頤指氣使、予取予求,若是劫掠全面崩潰的國家則所得更爲豐厚。所幸Trump沒有政治班底,主要内閣閣員仍舊必須從共和黨建制派中挑選,因此一些次要的財源,例如司法部對中興、華爲等外國企業的敲詐勒索,還是得以如常進行。Trump沒有對Deep State做出針對性的改革,可能是後者容許他完成任期、全身而退的原因之一。 然而容許他活著走出白宮和容許他再次掌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所以在Trump卸任之後,就立刻有多名民主黨籍(雖然實質上不是黨爭,而是Deep State爲了獨占權力所做的鬥爭,但政黨政治的表象還是必須維持的)的州檢察官和聯邦檢查官開始準備對他提起公訴。有些專注在逃稅之類的金融罪名,它們雖然容易落實,卻對民粹政客的民意支持沒什麽影響,也難以重判。而“January 6th”案(亦即鼓動抗議民衆衝擊國會案)即使已被定性為反叛暴動(Insurrection),民意反應卻出乎意料地低迷;建制派政客和主流媒體越是慷慨激昂地謾駡,中間選民反感越深,更不用提MAGA粉絲的群情激憤。這裏有部分效應來自通俄門事跡敗露,當初如何被炮製的過程公諸於世,雖然Deep State成功地安排讓當年負責穿針引綫的Hillary競選律師以不起訴方式脫罪,但並不足以平息民憤,反而將美國司法體系的雙標和工具性暴露無遺。 與此同時,競選律師和FBI主管合謀假造證據、攥撮構陷、影響大選,作爲平民的前者要脫罪遠比作爲公務員的後者簡單得多。更糟糕的是,如果有確鑿的證據而必須起訴,將會引發和水門案同級的重大醜聞,FBI可能因而解散,而且Deep State更會進一步失去民衆的信任。事實上根據2022年7月的Gallup年度報告,美國人民對國會的信任率已降到7%、對報紙16%、電視新聞11%、政法系統14%;這些都是Deep State竊國自肥、權力運作的主要通道,也因此才引發民衆的普遍反感。 那麽這次FBI打破美國200多年憲政傳統,用莫須有的罪名對卸任總統抄家,其用意是要複製通俄門操弄選舉的意圖呢,還是爲了抹除通俄門遺留下來的把柄?從各樣蛛絲馬跡來看,前者在邏輯上是説不通的,那麽即便後者並沒有明確的事實證據,卻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首先,6年前的通俄門就已經沒有成功影響大選結果,在美國選民普遍對體制内機構(Establishment Institutions)遠遠更爲懷疑的今日,連衝擊國會都無法引起公憤,公文處理程序這樣的小事很明顯無法服衆。其次,美國法律明文規定,文件機密與否,其決定權完全歸屬於總統一人,無需任何其他手續和條件;所以要以泄露機密來追訴卸任官員,對Hillary這樣的前内閣成員可以成立(然而FBI對她的伺服器案高擡貴手),應用在前總統身上卻是牛頭不對馬嘴。三,FBI明知前總統從法律定義上就不可能泄露機密,卻反復利用狡辯話語術來試圖誤導大衆,例如宣稱查扣了許多印有“絕對機密”的文件,卻不解釋那些標簽在總統面前毫無效力;又如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原本就不容許司法部對Trump本人發搜索傳票,只好改爲對法人組織Trump Organization來發,勉强找到藉口去抄家,事後居然敢對媒體宣稱Trump抗拒傳票! 總結來看,在民衆已經厭倦於當局政治騙術的當代美國社會,要凴製造醜聞來影響大選絕非易事,反而更可能弄巧成拙。而這次FBI的行動,正是笨拙的典範:不但事前的藉口薄弱,而且事後的公關誤導也十分幼稚,有如一個業餘魔術師,障眼法極爲明顯。司法部或許是選舉的外行,但Deep State多的是競選專業戶,像這樣幫倒忙的運作,絕對會被簡單勸阻。所以邏輯上可以推定,這個抄家不是為了年底的中期選舉。然而泄露機密的罪名對前總統不可能成立,利用程序規則來找茬則不方便針對正主,所以也不像是爲了兩年後的總統大選預做準備。那麽我們不得不認真考慮FBI是怕Trump手裏有重要把柄的可能,例如證明FBI深度參與編造通俄門的文件;不過如此一來,海湖莊園抄家的事,就帶上濃重的八卦色彩,對中國所在乎的經貿、外交、戰略等嚴肅話題來説,並沒有直接的相干。 中方真正須要關心的,是兩個月後的中期選舉,以及兩年後的總統大選。由於Biden政權的無能、貪腐、和對MAGA群衆的敵視侮辱,原本共和黨在11月奪回國會兩院是公認為板上釘釘的事,然而在過去兩個月卻似乎出現了轉機,民主黨一連在幾個特別選舉中獲勝,主流媒體也開始宣傳民調反轉。這個現象的背後有幾個實際發生的利好因素,包括國際油價稍有降低、美元升值到20年來的最高位、失業率降到50年來最低、Inflation Reduction Act意外通過參議院、那和減免學生貸款一樣是傳統但有效的花錢買票伎倆、以及建制派的參議院少數黨領袖McConnell爲了遏制Trump而壯士斷腕,主動停供對MAGA派參議員候選人(這些人剛好對應著戰場州,所以對參議院選情有相當影響)的資助等等。不過美國政治經濟態勢絕對算不上健康,相對客觀的網絡期貨市場仍然認爲共和黨有9成以上的把握會拿下衆議院、7成以上會奪回參議院;而當前Biden在民主黨掌握國會兩院的前提下,就已經嚴重跛脚,即使只失去一院,也足以終止所有主要立法工作。不過我認爲,這場中期選舉的最大意義,在於賦予共和黨國會調查權,能繞開司法部獨立追查Hunter Biden案;這裏貪腐證據極爲明確,所以2024年Biden再次領銜競選總統的機率實在不大,甚至Nixon式的提早辭職都有些許可能。 Trump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中期選舉,但很積極地自我推銷,而且見縫插針,只要是民怨沸騰的選區,就高調支持非建制派候選人,結果在黨内初選得到了大約9成的支持勝率,可以説造勢相當成功。除非Deep State在未來兩年能拿出決絕手段剝奪他參選的意願或能力,那麽他必然會是下任總統的熱門人選。前面提到對Biden政權的利好因素,都是暫時性的,尤其通脹不可能被控制住,因而民主黨在2024年大選基本毫無勝算;建制派要在共和黨黨内初選中阻斷Trump重返白宮之路,負責屠龍的冠軍人選應該已經被挑選出來,似乎是佛州州長Ron DeSantis;若真是如此,主流媒體將會在中期選舉後,爲他啓動長期持續的吹捧作業。2016年Trump勝選,其實是出人意料的奇襲;下一次挑戰,面對有備而來的建制派,道路會艱難曲折許多。

【後註一,2022/12/06】正文的第四段落談到整個通俄門都是無中生有。當然在炒作過程中,有Obama政權的全力配合,例如驅逐大批俄國外交官等等;但民主黨主控的衆議院還特別成立調查組,在調查過程中,各番打臉的證據難免湧現,尤其是負責檢驗號稱被駭的伺服器的網絡安全公司,在宣誓證詞中確認毫無一絲駭客行動的跡象,絕對必須被封鎖。這個工作最後是由民主黨衆議員和主流媒體合作完成(參見《US Intelligence community & conflict with Russia》);大家可以拿來和本周Musk所透露的“Twitter門”做參照。

上面我引用的視頻長達兩個多鐘頭,不一定每個人都能耐心看完,所以這裏我再指明其中另一個值得特別注意的論點,亦即美國決策階層的内部討論在1980年代仍舊尊重事實與邏輯,誠實還是主流。我反復强調,過去40年美國衰落的最基本要素,在於誠信的腐蝕;那些認爲中國科技管理單位放任假大空充斥並無大害的人,應該好好參考美國的前例:那般强盛的政治和經濟基礎尚且承受不住詐騙文化的損害,直接面對自然現象的科研界怎麽可能免疫?

【後註二,2022/12/20】Twitter被Musk接管之後,有共和黨民粹派的人開始挖掘其記錄,很快地證明Twitter在過去幾年基本是FBI的外圍宣傳組織,然而主流媒體完全視而不見、不予報導,只有在自媒體才能找到真相。這裏是最新的爆料(參見《WHY WAS FBI COUNTER INTELLIGENCE INVOLVED WITH THE SETH RICH CASE?》),指出【後註一】所討論的2016年通俄門之中,所謂Hillary和DNC的伺服器被駭的初始證據,原本就是FBI無中生有用來栽贓的,因而後續的專業檢驗才會查無實據。

【後註三,2022/12/25】根據最新的Twitter爆料(參見《Latest Twitter Files shows CIA, FBI have spent years meddling in content moderation》),FBI只是聯邦機關掌控國内輿論的接觸面,轉發其他部門的要求是日常。這些部門並不對Twitter署名,而是統稱為“OGA”,“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換句話説,除了各MSM(MainStream Media)編輯部的常規撒謊之外,如果MI6要散佈新的特定假新聞,英屬媒體可以簡單先發,而美國傳媒的配合,“正規”管道必須先轉CIA、再轉FBI;這難免會導致一些協調不完美的案例,可供外界觀察者推測虛僞報導的原始來源。

【後註四,2023/01/13】本周Biden也被爆料在住所和私人辦公室存有機密文稿,而且有越捲越大的趨勢。因爲主流媒體廣汎報導,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搜索資料,我在此只提幾個重點觀察:1)這些機密文件來自他的副總統任期,所以遠比Trump案更嚴重,因爲只有總統有權解密;2)到目前爲止的消息指向原始吹哨者是Biden自己的私人律師團隊;3)他們吹哨的對象是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NARA,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而不是FBI。綜合(2)和(3)來看,此事值得玩味:首先,因爲律師有Attorney–client privilege(律師-委託人特權),對沒有記錄的零散文件有簡單銷毀的選項(理論上是非法,實際上是政商界的日常,尤其這些文件並不是犯罪的證據之一,而是犯罪本身的全部),就算要吹哨,也可以拖上好一段時間,但當前的説法是很快上報,只拖過中期選舉。其次,民主黨若要遮掩醜聞,FBI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可靠工具人,NARA卻剛好相反,是純粹非政治性的專業部門,一旦介入,基本不可能不被公開鬧大。雖然已有的資訊還不足以100%確信,所以我並不想做結論,但如果這些消息細節在日後被證實,那麽有兩個主要的(Not mutually exclusive)邏輯引申:1)民主黨内部逼宮以迫使Biden不尋求連任(時間點符合這個假設,因爲Biden必須在今年年中決定是否競選連任);2)FBI已經在Trump案爲了單位山頭的私利而過度活躍,若是再經辦新案子則必然呈現偏心反差,所以不得不另找管道以避免尷尬。考慮既有證據的强度,博客暫時只能接受後者為Occams Razor下的Default選項。

【後註五,2023/01/21】Dreizin(參見《Dreizin Takes On The Church Of Homo》“America Is One Big Cult”)最新爆料,三個月前才剛“發現”Biden私藏機密文件的律師和助理團隊中,已經有人因“抑鬱症”而自殺了。我並不預期主流媒體對此做任何報導,所以細節難以驗證。

【後註六,2023/01/25】2016年引發RussiaGate的FBI官員Charles McGonigal(當時他是FBI紐約反情報部部長,2018年退休)剛剛被逮捕起訴(參見《Ex-FBI official Charles McGonigal accused of helping Russian oligarch》),罪名是接受俄國大亨Oleg Deripaska的賄賂,幫助後者打壓其他敵對大亨。Hillary團隊僞造Steele dossier所雇用的英國團隊Orbis Business Intelligence,也曾收過Deripaska的錢,但沒有證據證明他與民主黨有直接的合作關係。這裏揭露的,並不是俄國人直接發動或參與RussiaGate,而是同一批昂撒假新聞製造商和腐敗官員來者不拒、有奶便是娘的生意哲學。

【後註七,2023/03/26】2016年的RussiaGate事件中,實際指向俄國駭客的證據是零,因此最近這篇報導(參見《The Trump Campaign’s Collusion With Israel》)指控以色列才是幕後黑手,雖然證據依然薄弱,照理應該得到至少等同RussiaGate的曝光度,但現實裏的美國媒體當然不會講理。

【後註八,2023/04/06】不是長住美國的人或許不知道,釣魚執法在美國不但合法,而且是日常。像是“Jan 6”這類“暴動”中,領頭鬧事最凶的,往往正是FBI和各級警察單位的“綫民”“Informants”。過去這一年,在許多參與者的審判過程中,這些綫民不斷曝光,至今的非正式統計已有至少40多人;以下是建制派喉舌《紐約時報》對其中之一的報導(參見《In Proud Boys Jan. 6 Sedition Trial, F.B.I. Informants Abound》)。

【後註九,2023/04/21】三名Black Empowerment幹部(亦即追求真正種族平等的黑人反霸主義運動,當年的Black Panther是其中一個分支)剛剛被逮捕起訴(參見《Black activists charged with role in Russian propaganda scheme》),罪行是和一個俄國NGO合辦了一場網絡座談會,並且膽敢在會中批評美國挑動俄烏戰爭,所用的罪名是“conspiracy to defrau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mpersonating agents of foreign governments”。這裏最奇怪的是,號稱對種族運動非常熱心的民主黨系主流媒體,竟然一句話都不提,難免讓人懷疑所謂的“民主”、“自由”、“平等”,其實正是一個充滿著專制、奴役和歧視的體系利用特權所創造出來的謊話,只不過他們的撒謊是無孔不入、極度無恥罷了。

【後註十,2023/04/25】美國主流媒體中,唯一敢高調反建制派的媒體人Tucker Carlson,終於被Murdoch開除了。除了一個很弱的霸凌藉口(有一個女下屬控告工作太重、薪水太低、升遷太慢;這種全世界99.9%的雇員都面臨的問題,也能拿來做訴訟罪名,是當代美國的特有現象)之外,一般的傳言猜測是《Fox News》剛剛打輸了和Dominion的官司;然而實際上Carlson雖然也參與了對Dominion的指控,但當時《Fox》的主播人人有份,他絕不算處在最出風頭的前列之中;更合理的解釋是他不但向來公開為Trump站隊(雖然有私下嘲笑Trump智商的錄音傳出),被開除的四天前才又剛采訪Robert Kennedy Jr.(參見《Robert F. Kennedy Jr tells Tucker this is turning America into a system of socialism for the rich》),如果放任他支持鼓吹Trump和Kennedy的大選對陣,建制派就完全沒戲了。

【後註十一,2023/04/25】2016年民主黨總部(DNC)機密電郵外泄,暴露了建制派各種非法打壓Sanders以支持Hillary的手段,立刻被主流媒體宣傳是“俄國駭客”所爲。同一時段任職於DNC的IT管理員Seth Rich在家中被槍殺,有傳言他才是真正泄露消息給Wikileak的深喉嚨,但所有的昂撒“Fact Checker”“事實查核者”例如PolitiFact、Snopes和FactCheck.org都立刻斬釘截鐵地否認。經過7年的國會和法庭證詞,我們現在終於可以確認事實恰好與主流媒體所述相反,DNC從來就沒有受過駭客攻擊,而Seth Rich的確是Sanders支持者,因而偷錄了閃存盤交給第三者(但如何轉交給Assange仍未被確定),那麽謀殺他的主謀是誰也就呼之欲出了;詳情參見《Why Kim Dotcom Connects The DNC Email Leak To The Murder Of Seth Rich (Updated)》

【後註十二,2023/04/25】2020年Hunter Biden筆記本電腦曝光之後,51名CIA官員立刻聯名宣稱這是俄國情報機構造假的結果,主流媒體和“事實查核者”隨即依此為根據而否認Biden貪腐醜聞。不過上周的國會證詞證明那些CIA官員是應Blinken要求而憑空撒謊,詳情參見《THE FISH ROTS FROM THE HEAD — WHY THE CIA IS DYSFUNCTIONAL》。順便提醒大家,博客的批評,針對的從來不是預先鎖定的國家或個人,而是謊言假話,美國只不過剛好是全世界最頻繁、最離譜、危害也最深的撒謊者,王貽芳、丘成桐和潘建偉這些人也同理。

【後註十三,2023/08/12】上個月負責Hunter Biden逃稅及貪腐案的Delaware州聯邦檢察長David C. Weiss(名義上在Trump任期被任命,但實際上是Biden家鄉出身的建制派政客)草草結案,以Misdemeanor行爲不檢級別的輕罪和Biden和解,然後在7月28日被法官駁回。這是相當不尋常的駁斥,只有在太離譜的包庇情況下才可能發生。於是在輿論壓力之下,昨天Biden内閣的總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相當於法務部長)Merrick Garland(曾被Obama推薦候任最高法院法官,但因共和黨國會阻撓而撤回提名,從而被Joe Biden任命執掌聯邦檢察系統之後,對黨爭不遺餘力)任命了Special Counsel特別檢察官(擁有額外的調查權)來接管Hunter Biden案。不過很可笑的是,這個“特別”檢察官正是既有的同一位“普通”檢察官Weiss(參見《The Bidens Case Will Keep On Giving》),那麽查案是否公允,基本可以簡單事先預期。這麽無恥之事,之所以可以公然地幹,當然是因爲主流媒體會全力配合,低調報導,隱藏遮掩邏輯上的不合理之處。

【後註十四,2024/03/04】幾個月前,當民主黨州推出將Trump踢出候選名單的新發明之時,我曾在留言欄評論,這在最高法院大法官由共和黨佔多數保底的前提下,絕對沒有一絲可能性過得了審查。結果因爲實在太離譜,連民主黨籍的大法官都替他們尷尬,實際的判決投票是9:0,否決了Colorado預先排除Trump的昏招,參見《States can’t kick Trump off ballot, Supreme Court says》。不過在州法院能否干預聯邦選舉的原則性議題上,仍然有少數意見認爲應該容許開例外的可能。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ngyuanWang&aid=17716597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陆对于美国总统候选人的预期
2024/01/16 12:49

看了很多大陆学者和普通网友对于美国未来潜在总统的讨论, 发现有两人被提到的频率最多。

第一个是川普。他刚在第一个州党内初选轻松获胜,向回归白宫踏出了第一步。而中国普遍认定他当选后,普京就会和中国翻脸,所以现在不宜和俄国有更多的合作。

第二个是加州州长纽森,现在中国从上到下都对他参与28年大选抱有极大的期望。觉得他是真心对中国友好,能带领中美关系重回蜜月期。觉得习之前会见纽森是拉长线下大棋,现在只要把头埋进沙子里,熬到29年就又能和和气气地做生意。

能否请王博士对此点评下。个人感觉中国对这两人的印象都存在严重的误差,川普当选不一定会导致中俄合作受阻,纽森当选更不一定会对中友好。但如果高层的判断与民间及学术界一致,导致24年川普当选就疏远俄国,28年纽森当选后就又无条件信任美国。这一来一去就又浪费了近10年,还要被金融收割一次,后果不堪设想。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4-01-17 03:39 回覆:
我早説過,Putin是當前所有國家首腦中智商最高的;Trump上臺之後,Putin只會與其虛與委蛇、汲取利益,但與中國的非正式同盟絕不會改變。
Gavin Newsom是全美亞裔人口占比最高州的州長,其中若干選區前一陣還在爭吵候選人自稱亞裔的標準,當然可以對中國擺出友好的姿態。他目前的幕後派系勢力不明顯,還不像是建制派的核心成員(例如Buttigieg、de Santos和Haley),但一旦涉足總統大選,必須遞上投名狀接受招安的機率很高,所以當前的姿態不足爲憑。即便是考慮他不受招安的極小機率事件,美國國内的所有主要政治力量都已經達成打擊消滅中國的共識,他頂多就是一個外交上跛脚無權的總統,類似Macron,亦即偶爾冒出一句實話,幕後勢力要搞的事他一樣不敢阻攔。
中國自晚清以降,官員内鬥時個個奸猾似鬼,遇到外務卻立刻全體腦幹融化;如果中國外交戰略界真以爲Newsom上位能解決中美矛盾,那麽上述的傳統依舊存在。

AbzX5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12/21 02:52
刚看到Colorado最高法院裁定Trump没有资格参加初选, 未来会不会红蓝各州法院都这么干? 毕竟Trump的支持率领先其它候选人太多. 还是说deep state有的是其它办法.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2-22 06:27 回覆:

有沒有注意到過去這一年,每次我討論2024年大選,都一定要强調一個前提,就是“如果Trump和Kennedy沒有被官司和醜聞搞掉”,那麽Biden很難勝選?我預見針對Trump的,正是這類由法律界撕下所有道貌岸然臉皮、公然明顯違憲違法的手段;至於傳媒界製造的醜聞,早已被證明對Trump無效,但Kennedy並無免疫力。

英美所謂的憲法尊嚴,本就只是統治階級爲了安撫國民而維持的騙局之一。例如英國最高法院遇到蘇格蘭公投,就可以睜眼說瞎話地禁掉。但當前美國的最高法院卻由共和黨把持,這類官司打到最後,Trump必勝;那麽民主黨方面的對策,就只能是從州級出手,打時間差,在聯邦判決到來之前,製造即成事實;這也是爲什麽這個Colorado的初步嘗試,可以極盡粗暴簡陋的原因。我們可以預期未來一年,美國各個民主黨州,還會有各式各樣的憲政“創新”,這是因爲既然法、理都講不通,最終仲裁權又不在手裏,建制派就只好以量取勝。

上面我間接提及美國法律運作的真正基本原則:如果在事實上占理,就講事實,不行就講法律,還不行才依靠權勢和蠻力硬搞。前期的事實講理只是門面,看似普世,其實層次最低,可以視需要簡單否決。現在民主黨什麽都不行,淪落到“體制外創新”打游擊,並不是强勢的表徵。我想順便指出,建制派雖然寧可把Trump搞掉,但若是能製造足夠的麻煩,逼迫他在當選之前,做出暗盤妥協,私下承諾尊重建制派的最基本底綫,亦即多數主要財閥派系的利益,那麽也總比坐視反建制民粹輕鬆掌權好些。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9/24 11:59
請教先生如何看待明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第三方勢力如No Labels的角色?若Biden和Trump相持不下,加上選民的”囚徒困境”(Biden和Trump在各自選民中是多數支持,但兩人對決卻是全體選民中多數不樂見),第三方勢力雖不成事,卻似乎有機會吸票到扮演關鍵攪局者的角色(見最近新聞 https://apnews.com/article/no-labels-spoiler-2024-ballots-biden-trump-91dd36375a83a67f8969af8ac511fbf0 中對Biden不利的攪局,但風向一變也可能對Trump不利)。對美國真正的掌權者來說,背後操縱少數第三方勢力演一場戲,讓自己要的人當選,也算是一個成本較低的選擇?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11-06 17:00 回覆:
目前真正有可能作爲第三方攪局者的,只有Robert Kennedy Jr,靠的是一批有理想的年輕人,包括我兒子都準備休學去幫他。假設他能參選到底,其實際作用會是分散民主黨選票,那麽只要Trump能熬過那些官司,勝算極大。

rongbing mu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8/16 01:16
目前看来RFK基本不可能在民主党初选胜出,反倒是极受共和党票仓的欢迎。目前Trump在没有建制派盟友的情况下,招募RFK做副总统是不是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可能性?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08-17 05:54 回覆:
我在討論歐洲國家政局的時候已經提過,所謂主流政黨,無分左右,都是國際資本掌控的傀儡。不是傀儡,才會被主流媒體貼上“極端”的標簽(例如德國綠黨投誠資本掌控的白左思潮之後,就不再被稱爲極端;Greta Thunberg自出道不論如何操作,也從未被稱爲極端),只不過專注在勞工權益的叫極左,偏重小生意的叫極右。原本這兩者在反抗國際金融資本集團的鬥爭中,應該是天然的盟友,然而正因如此,主流政壇和媒體在過去幾十年早就精心挑選了許多次要矛盾,例如工業污染、氣候變化、LGBT、墮胎、宗教、種族、移民等等所謂社會議題,都被有意扭曲放大成爲絕對的對抗,將受剝削階級徹底割裂為針鋒相對的兩個板塊(前述的那些議題所產生的割裂綫,當然並不完全重叠,但每個人心中都有優先排序,會自動根據對自己最重要的議題來做選擇;反正爲的是轉移話題和視綫,個別民衆選擇哪邊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挑起非理性的激情以便固化為三觀的偏執,所以這些資本的媒體走狗只須要把有人關心的社會議題都煽情炒作割裂一遍就行了,參考柴靜的職業生涯),因而其所推出的“民粹派”政客要互相合作,必須先跨越極寬的鴻溝。
美國和歐洲不一樣,兩黨獨大,極左和極右都只是黨内的派系,而RFK Jr之所以會在共和黨選民中有市場,正是因爲他雖然從勞工權益出發,在多數爭議性社會話題下反而站在“極右”那一邊;如果他帶不動支持Sanders的“極左”,是否跨黨與Trump聯手並沒有太大意義。

Taizi Huang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26 13:15

回第欧根尼:把链接后的.htmll改成.html即可访问,是王先生的typo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04-29 02:25 回覆:
已更正,謝謝你們指出。其實是原網頁就有這個Typo,我還特別確認過;後來他們修正了,博客的鏈接才出問題。

第欧根尼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26 12:57
interestingly enough, the article about black empowerment has been deleted

大一統理論15上善若水水利万物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半年多前看龙形天下节目才注意到这博客
2023/04/08 00:08
能请教王老师特朗普最近被刑事起诉是深国Deep state或是建制派(不分民主党共和党)所为吗或者是拜登自己的阴招?2024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一定会影响中美俄和国际局势走向,如果特朗普被纽约地方法院判有罪他还在狱中选总统或者当选后在狱中穿着囚衣批公文或宣誓就职完全不影响美国总统的职能吗?

看到观察者网一篇文章的评论推论是民主党所为,拜登因为俄乌战争把自己的国内经济和民调弄得太糟糕加上通膨下不来,所以故意把特朗普拱上去这样建制派就不能推共和党的德桑提斯参选,建制派被迫只能在两个烂苹果中选一个不烂的,反而提高拜登的连任概率,但也无意中增加特朗普当选的概率但是降低建制派德桑提斯的共和党党内初选概率...或者这种推论想错了是建制派想让特朗普在狱中没办法参选或者狱中失去媒体发声管道和造势机会,花一个长时间让他民调一开始虽高却随时间慢慢走低

如果是特朗普当选有利于国际大众看透美国霸权的真面目而且不主张发动战争只会收割西方盟友,而拜登是个伪君子以自由民主之伪善和国际媒体宣传来绑架整个西方有很大的欺骗性反而危害最大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04-08 02:18 回覆:
是在建制派和Biden系都鼓勵縱容的背景下,個別政客(亦即當地檢察長)為自己打知名度並建立黨爭功勛的主動選擇;體制和人爲因素兼而有之。別忘了,昂撒白左霸權集團控制民粹政客的頭號工具,正是司法系統。
紐約市是全美最反Trump的地區,川粉十中無一,可以簡單安排極度偏頗的法官和大陪審團,把明顯沒有法律根據的訴訟也一推到底。起訴時間點的選擇也顯然是針對大選:依照一般流程,訴訟高潮會剛好是明年上半,亦即黨内初選的時段,在主流媒體的加持之下,可以保證好幾個月的熱門負面新聞。
原本對Trump最大的威脅是DeSantis,但後者木訥生硬、不得人緣,最近聲勢有所消退。如果他不能扭轉這個頹勢,共和黨内又推不出其他像樣的建制派候選人,那麽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反而會為Trump的民意支持做加成;不過美國的政商精英一代不如一代,自己拿槍打自己的脚,已經是家常便飯,沒什麽好奇怪的。
上月我提過,Biden抗拒建制派讓他退休的安排,為明年大選添加很大的變數。當前共和黨的兩院領袖為大局著想、只能繼續觀望(請注意,美國政壇比黨爭還優先的考慮,只有資本建制派抗拒民粹挑戰,以維護自身權力的努力),不敢把大小Biden的貪腐案提上議程。最新的重要發展是Robert Kennedy Jr.宣佈參選;他是左翼民粹派,和建制派有殺父之仇,卻又是政治素人,沒有Sanders被抹黑幾十年的歷史,可以從民主黨内部刨建制派的根。如果Kennedy强勢升起,建制派必然左右爲難:換Biden,時間來不及,而且自己人必須撕破臉;不換Biden,則其貪腐無能的包袱又太重,連初選都有困難,更別提對抗Trump。總之未來一年,會有很多好戲可看;至少抹黑Kennedy和Trump的努力,會是一波接一波的。

passer_by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3/21 15:05
请教王博,Trump不能向民粹群众直接揭露DeSantis是建制派的过往吗?毕竟事实摆在眼前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03-22 01:13 回覆:
我已經解釋過無數次,事實在現代昂撒普選體制下基本毫無作用,因爲可以簡單淹沒。Trump才剛剛拿囘Twitter賬戶,同時爲了各種官司焦頭爛額,根本無法專注在解釋重點真相;而且即便在右翼選民中,熱衷於看他Twitter的也不占多數;願意相信的又要再打一次折扣(別忘了,政敵互相攻訐是普選制的傳統;無中生有成爲常態,那麽實話當然也不被當真);再加上De Santis可以兼有溫和派加上受欺騙的右翼民粹選民,Trump自然處於挨打地位。
以上的案例其實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然趨勢,亦即規則、管道、權力、資源向既得利益集團的逐步集中靠攏,很難找到足夠强力的内部自我修正力量。

南山臥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3/19 10:07

特朗普近日的"預告式逮捕",王兄身在當地,有何高見?

又,早前王兄在直播中提到,民主黨若連任,很可能引發台海熱戰——如此,特朗普的去向就不僅僅是吃瓜新聞了。

又又,王兄討賊繳文終得官方付梓,補賀補賀。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03-20 00:50 回覆:
應該是有人通風報信,所以Trump提前點破,希望有嚇阻作用。
整體發展依舊遵循我過去幾年的判斷,並沒有值得大書特書的新事。反而是民主黨那邊,Biden抗拒讓他下臺的安排,在未來一年會有很强的暗流波動,可以期待連串的好戲。

乌鹊南飞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1/07 20:34
请问众议院议长选举如此波折是反建制派在反击吗?此事对特朗普的选情有影响吗?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3-01-08 02:26 回覆:
是。沒有;純粹是失敗者的無謂掙扎,根本不可能撼動建制派掌控權力的鐵鉗。實際的體現在於McCarthy反復不過關,依舊沒有任何有些許威望的人敢出來競選,所以McCarthy最終必然還是會當選,這是事先就可以簡單預測的事,也是對所謂“投票是民衆做選擇”這句謊言的又一次駁斥:你能選的,都是資本權貴願意給你的選項;同樣的,你讀的新聞,也都只是資本權貴願意讓你看到的。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