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伊斯蘭教之起源/陳 卓
2007/08/21 19:44:23瀏覽1888|回應0|推薦3

伊斯蘭教之起源

陳 卓

一、地理與歷史背景

阿拉伯半島位於地中海以東,為一自西北往東南延伸之大型半島。其東南端有連綿不絕之崇山峻嶺擋住印度洋海風,半島西南面臨著紅海(Red Sea)與北非隔海相望,沿岸亦有高山擋住南風,遂使半島中間形成廣大沙漠。半島之西北方沿著地中海,有巴勒斯坦走廊(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連結埃及與兩河流域這兩個古代文明發源地區,自古以來即是經貿交通樞鈕,亦是衝突不斷之區域。半島東北方臨波斯灣,對岸就是伊朗(古波斯)。半島南端鄰近紅海出口之葉門(Yemen)地區,背面有高山擋住南風吹來之溼汽,降雨量豐沛(年雨量約在一千二至二千毫米)土地肥沃,為一農業區域,盛產穀類、香料、藥材等等,又位居印度洋與北非沿海交匯之處,是國際航運之要衝,亦是貨物集散地,素有「阿拉伯福地」(Arabia Felix)之稱。麥加(Mecca)城位于紅海東北岸的一個狹長山谷中,是由葉門地區通往巴勒斯坦走廊之陸路商道的中途重鎮,此地荒涼貧瘠,並非農產區,但有豐沛清泉可供商旅歇腳,其主要經濟活動就是貿易。

◆ 古老傳說

據古代傳說,猶太民族之始祖亞伯拉罕(Abraham, 又譯為易卜拉欣)帶了他的埃及侍女夏甲(Hagar)及與其所生之長子易斯瑪儀(Ishimael, 又譯為伊實瑪利)來到麥加,把他們安置在一間草棚裡,留下一些食物,就轉回耶路撒冷去了。不久之後,母子饑渴交加,在驕陽下到處尋覓泉水,于往返奔走多次之後,終於在離草棚不遠之處發現有泉水從沙地中噴出,取之不竭,後人稱之為「滲透清泉天上來」。相傳伊實瑪利便是阿拉伯民族之始祖,與猶太人同宗,因母子皆被驅逐,遂成敵體。麥加城內有一座古寺,名為卡巴(Kaaba),又稱為「天房」,相傳為伊實瑪利所建,後來成為阿拉伯各部落之共同神廟,其周圍及內部供奉著許多神祉,各部落之朝覲者各拜其所信奉之神,互不相干。後來在穆罕默德收服麥加城之後,將所有神像搗毀,只留一塊黑色隕石供在廟中,於是卡巴成為伊斯蘭教之宗廟,是每年麥加朝聖活動的重心。

◆ 遊牧部落之生態

阿拉伯半島上的居民大致可分為遊牧者及定居者兩類。遊牧者血統比較單純,稱為貝杜因人(Bedouin),被公認為正統的阿拉伯人。他們分成許多部落,依賴畜牧及運輸業為生,多在半島中、北部遊牧。同一部落之人基本上都有血緣關係,一個部落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禍福相依,休戚與共。每個部落(氏族)都有酋(族)長,通常是由部落中長老們共同推舉眾望所歸之士擔任,對外代表本部落與其它部落交涉,對內與長老們共商本族之生計並仲裁內部紛爭(註ㄧ)。部落中無論何人受外人欺侮,族長皆有責任替他討回公道;反之族內若有人在外闖了禍,其後果亦需由全族共同承擔。部落之間的糾紛輕者以金錢或財物(羊、馬、駝、‥‥)之賠償解決;遇有嚴重衝突,有時可請第三者(通常是強大部落之酋長)仲裁,無法妥協時,便施行「血親復仇」(即血債血還),到了這個地步,就演變成不論是非曲直,雙方拼個你死我活的場面。

◆ 綠洲居民之生態

定居在綠洲及城鎮的居民主要依賴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為生,其成份比較複雜:有些是由遊牧改為定居的貝杜因人,亦有猶太人部落,以及其它由波斯、敘利亞、埃及等地移入之少數族群,他們亦都需依賴氏族的保護才能生存。不同部落(氏族)之間親和力的來源,除血統、語言外,首推共同的宗教信仰。猶太教是有經典的一神教,從埃及、敘利亞遷入半島之居民很多是基督徒,從波斯遷入者很多是祆(拜火)教徒,他們都不崇拜偶像。貝杜因人則尚處于矇昧狀態,各部落(氏族)各拜其神,這些神都有偶像,但沒有經典。麥加的「卡巴寺」則是偶像的主要聚匯之地。阿拉伯半島北部靠近兩河流域及波斯,其居民受波斯文化影響較大。半島中部主要是沙漠及零星綠洲,是貝杜因人的地盤。南阿拉伯地區之環境得天獨厚,是多民族雜處之地。在有王者建立國家時,源自不同民族的許多部落(氏族)或可共存共榮,形成「經濟共同體」,但未必是「生命共同體」。

◆ 南阿拉伯之政治變遷

遠在公元前六世紀葉門地區即已出現強大國家,名為「薩巴(Saba)王國」(註二),其首府位于「馬里卜」(Marib),在全盛時期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南部,包括盛產乳香的「哈達拉毛」(Hadramaut)地區,控制住香料貿易,並徵收重稅,故財政寬裕,修建起大型灌溉系統,以「馬里卜大壩」為其樞鈕。但好景不常在,薩巴王國之統治力在公元前三世紀之後萎縮,其後小國林立,又經過羅馬帝國入侵,後來在公元一世紀時北非阿比西尼亞(Abyssinian)地區(即今之衣索比亞,Ethiopia)又出現了信奉基督教的「阿克蘇姆(Axumite)王國」,接者葉門地區又出現「希木葉爾(Himyar)王國」,一度與薩巴王國共治,繼而統一該地區。公元三四○年,阿克蘇姆王國派兵消滅希木葉爾王國,佔領葉門地區,但為時不久(三四○至三七八),然已造成一部份阿拉伯部落開始北遷。其後希木葉爾王朝復國,皇室一度改奉猶太教,屠殺基督教民,倖存者向拜占庭(東羅馬帝國)皇帝求救,於是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寫信敦促阿克蘇姆王國干預。西元五二五年阿比西尼亞人再度派軍佔領葉門,他們企圖建立東西方貿易之霸權,但因波斯人作梗,未能如願,只好壓榨葉門地區的資源,造成當地經濟衰敗。

◆ 馬里卜大壩崩潰及貝杜因人之北遷

公元五四三年馬里卜大壩崩潰,由當地總督艾卜拉罕(Abrahah)主持修復;公元五七○年艾卜拉罕率領「象軍」遠征麥加,企圖掌控陸路商道,但恰逢瘟疫流行,大敗而歸,不久身亡。公元五七五年波斯人入侵葉門地區,之後馬里卜大壩又崩潰,當地各部落無力再加修復,于是造成南阿拉伯人流離失所,向北方做部落大遷移。北遷者主要是貝杜因人的部落,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遊牧者。北遷一方面造成南北阿拉伯人在語言及文化上的大融合,催生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識,另一方面由于當時半島北方及西北方受波斯薩珊(Sasanian)王朝及拜占庭帝國勢力之籠罩(註三),使半島中部生計更加困難,各部落間衝突不斷,強者經常藉血親復仇之名襲擊其他部落,掠奪他們的牲口財物,甚至擄走婦女及兒童作為奴隸。較弱小的部落亦會聯合起來報復,如此冤冤相報,殺來殺去,沒完沒了。這正是痛苦的民眾期盼有聖人降世,伸張人間正義之契機。

二、穆罕默德創教

在葉門地區政經一片紊亂之際,踞陸路商道樞鈕地位的麥加城地位更形重要。當地望族古萊氏(Quraysh)經營商道已久,是大型駱駝商隊的首領,又負責管理卡巴寺之朝覲活動,影響力遠達敘利亞及半島東南沿海的哈達拉毛地區。他們聯合當地其他豪富家族,宰制地區性商業活動,包括放高利貸,買賣人口等等。他們又競相追逐窮極奢華生活,鋪張浪費不知檢點,而很多貧苦人民卻過著如同在地獄中的生活,巨大的貧富和階級差距,正是醞釀具有強烈社會主義色彩宗教的溫床。

穆罕默德(Muhammad ibn Abdallah, 五七○至六三二年)出身于古萊氏族中的哈希姆(Hashim)家族,為一遺腹子,六歲時母親又病歿,由伯父扶養長大。他少年時以替人牧羊為生,稍長後受雇于商隊,往來于敘利亞和麥加之間,以誠信且幹練著稱。後來受富孀哈蒂嘉(Khadija)之賞識,替她經營商隊,獲利頗豐,並在廿五歲時與她結婚。此後因富于貲財,便逐漸擺脫商務之羈絆,常在麥加附近希拉山(Mt. Hira)的洞穴中靜思清修。

在穆罕默德四十歲那一年(公元六一○年),據稱奉真主「安拉」(Allah, 意即為神,又譯為「阿拉」)之神諭,開始佈道。首先奉教者為其妻哈蒂嘉,接者是堂弟亦是後來的女婿阿里(Ali),再來是義子宰德(Zayd, 原為釋奴),以及摯友阿布.伯克爾(Abu Bakr),亦即是後來的首任「哈里發」(Khalipha, 意為繼承人)。

◆ 古蘭經

由穆罕默德(以下簡稱穆聖)口述的神諭稱為古蘭經(Koran, 意為吟誦),它以有韻律的阿拉伯朗誦詩之形態呈現,感人至深;據說原本堅信異教的「歐麥爾」(Umar, 為伊斯蘭教第二任哈里發)在首次聽到吟誦的古蘭經之後,感到心都軟化了,落下眼淚,隨即皈依真主。古蘭經並非由穆聖一次口述即成,而是經過很多次口述神諭累積而成,在穆聖逝世之後才由聖門弟子整理成文字,流傳至今未嘗稍改,雖然有譯成其他文字的版本(例如中、英文),但因未能以可吟誦之詩篇呈現,其感染力無法與阿拉伯文之經文比擬。迄今為止,在伊斯蘭世界中,以阿拉伯文誦經仍是一項重要的宗教活動。

古蘭經的主要內容大致有:

(○ㄧ)宇宙中有唯一的真神,真主安拉,祂創造萬物,包括人類。

(○二)真主並不直接管教世人,而是透過「先知」們來教導世人,而這最後的先知就是穆罕默德,之前尚有亞伯拉罕,伊實瑪利,摩西,耶穌等人。

(○三)凡是皈依真主的人都稱為「穆斯林」(Muslim, 意即順從者),他們都應該以兄弟之情平等相待。

(○四)禁止崇拜偶像:過去阿拉伯人各信其神,皆有偶像。

(○五)應善待婦女及孤兒;禁止侵吞他們應得之財產:過去阿拉伯人的部落社會中,婦女毫無人權保障可言,女嬰經常被活埋,婦女被視為財產,婚姻不能自主,女奴買賣則更為普遍。

(○六)鼓勵信徒行善及施捨。

(○七)鼓勵追求學問及遠行經商。

(○八)反對高利貸,禁止使用大秤、小斗做不公平交易或收稅。

(○九)禁止賭博和飲酒。

(一十)有食物禁忌:禁止吃病死動物、血液(塊)、豬肉、‥‥。這些禁忌其實都是為了防止傳染病及其他惡疾。

(十一)有末日審判:每個人一生之所作所為都將在身後受到神(天使)的審判,善人升入天堂,惡人受煉獄苦刑。

(十二)參加「聖戰」(Jihad, 音譯為吉哈德)而陣亡者,身後可與真主相依,在極樂世界獲得永生:按 Jihad 之本意為「努力」,引申其意為宣揚伊斯蘭教義而努力,再引申為保衛穆斯林團體而努力。

:
:

總而言之,伊斯蘭教之主旨在追求人間的公平正義,勸人行善及施捨,其教義與基督教有共通之處,但迷信成份(指神話故事)少得多,對教外人士亦比較寬容,故容易被本來沒有堅定宗教信仰的人們所接受。

◆ 初期傳教之遭遇

穆罕默德起先在親友間祕密傳教,三年後才開始公開傳教,最先奉教者多為貧苦無依之弱勢民眾。由于麥加地區本無專職的祭司階層,故初期傳教活動並未遭受重大阻礙,但時間一久信眾漸多之後,由于教義中觸及許多敏感的社會問題,例如放高利貸、商業壟斷、不公平交易、買賣人口、孤兒寡婦的財產繼承權種種問題,遂招致當地富豪階層之強烈反對。此外,穆聖所倡導之伊斯蘭教義為禁止偶像崇拜之一神教,而麥加城本來是多神偶像崇拜之大本營,城市商業亦靠眾多朝覲者聚集而得以繁榮,古萊氏族既是當地政商領袖,又負責管理卡巴神廟,自然不會坐視其利益受損,甚至可能認為穆聖有操縱地區政權之企圖(註四),因此古萊氏族中許多有權勢之長老亦強烈反對伊斯蘭,並聯合城中其它富豪家族對穆斯林信徒加以迫害,其手段包括斷絕經濟往來,當眾辱罵、毆打、擲石塊、甚至在水井中下毒。穆聖本人因系出古萊氏嫡系哈希姆家族,有其叔父阿布.塔里布(Abu Talib)以族長身分加以保護,所受迫害尚有一定分寸,那些孤苦無依的穆斯林則受害甚為酷烈,只好逃到他鄉避難。公元六一九年,阿布.塔里布去世,穆罕默德失去強有力保護者,處境更加惡劣,在最困難的時期,穆聖曾當眾宣佈他「升霄」(al-Mi'raj)的經歷:某一天夜間他由天使引導,乘天馬從麥加飛到耶路撒冷,從那裡上升到七重天,會見了過去的先知們,並接受神諭,再順利返回麥加。這件事被後世的信徒,尤其是蘇菲派(Sufi)神祕主義者奉為神蹟廣為宣揚,但在當時卻遭到古萊氏人的懷疑與嘲笑,幸而有阿布.伯克爾堅信不疑,才止住了部份信眾的動搖,成為傳播伊斯蘭教的一個轉機。

不久之後,穆聖偕部份門徒轉移到麥加城郊「阿格白」(al-Kubra)地區傳教,遇到從葉斯里卜(Yathrib, 後來改名為麥地那)來的幾個哈茲拉吉族人(Khazraj)。他們的部落在不久之前與另一部落(奧斯族,Aws)鬥爭失利,想到麥加地區尋求外援,恰好遇到穆聖佈道,在傾聽了他所講的教義之後深為感動,便回去傳達給族人,於是伊斯蘭教義在葉斯里卜地區傳播開來。

三、麥地那公社

葉斯里卜位于麥加北方約三百公里,是一個農業綠洲,當地原有八個源自同一祖先的阿拉伯部落和三個猶太人部落,以及一些零星小氏族。當時各部落間正處于爭奪田地、水源等典型農業社會的氏族鬥爭中,其中兩個比較強大的部落,奧斯族及哈茲拉吉族發生戰爭,猶太人站在奧斯族這一邊打敗了原本比較強大的哈茲拉吉族,但雙方都損失慘重,處于不戰不和的僵局中,正需要有威信的人來仲裁妥協,而穆罕默德的人格、聲望及所倡導的教義正符合這個角色。

公元六二一年,葉斯里卜地區各派別的穆斯林共同推派代表團七十餘人到麥加,會見穆罕默德,發誓願意遵奉先知為領袖,到該地區傳教。于是穆聖在公元六二二年(回曆紀元元年)七月率領門徒離開麥加,幾經險阻,才到達葉斯里卜郊外名為「古巴」(Quba)的地方,先建立了一座簡單的清真寺,然後再進城,又親自披荊斬棘建立了一座清真寺,名為「先知寺」(Masdjid al-Nabiy),作為佈道及裁決政務的場所。穆聖將葉里斯卜改名為「麥地那」(Medina)意為先知之城,並在當地建立起政教合一的神權政體,引領信眾(穆斯林)的精神與世俗生活,仲裁族群間的糾紛,使當地有世仇的阿拉伯部落趨于和解共生。

隨先知從麥加遷居到麥地那的信徒們稱為「遷士」(Muhajirun),在麥地那當地皈依者則稱為「輔士」(Ansar)穆聖讓遷士們與輔士們結為兄弟。在初到麥地那時,遷士們生活無依,賴輔士們接濟,並兼營小買賣維生。

穆聖到達麥地那約一年之後,便與遷士、輔士、當地猶太部落及其他拜物教徒協商後,制定了一部「麥地那章程」,規範麥地那地區各族群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這份章程開宗明義地宣佈,它是為古萊氏和葉斯里卜的穆斯林以及那些服從和依附他們,並願意和他們共同作戰的人們所立之憲章。有了憲章之後就成立了「麥地那公社」(Ummah, 譯名為烏瑪),它是一個由不同血緣、信仰的族群所形成的具有戰鬥性格的團體。內部首要規定就是禁止血親報復:無論發生何種足以引起災禍的衝突,都應該由安拉的使者(即先知穆罕默德)來仲裁,不許任何其他人加以袒護,並且鼓勵以「血金」(diyah, 賠償血債之金錢)來代替流血制裁。有了防止內部衝突的機制,公社內部各氏族即逐漸培養出一體感,其凝聚力主要源自群眾對伊斯蘭教義的信奉。然而這社區中仍有猶太人及部份陽奉陰違的皈依者,稱之為「偽信士」(Al-Munafiqun),他們常勾結在一起對先知的領導形成挑戰。

公社成立之後不久,穆斯林團體即開始武裝襲擊往來于敘利亞和麥加之間的商隊。依照阿拉伯人的傳統觀念,這是一種正常的經濟應急手段,通過劫掠所得之戰利品,遷士們可以擺脫對輔士們的經濟依賴,提高他們在社區中的實力與威望。穆罕默德還親自領導隊伍去突襲大型商隊,非但獲得財富,還使群眾相信真主確實對穆斯林群眾加以庇佑,增加了先知的威望。

◆ 麥地那猶太部落的解決

在麥地那地區本來就有三個猶太部落,他們在經濟上處于優勢,在宗教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影響力。起初穆罕默德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與合作,承認他本人就是猶太教經典「申命記」中所預言的先知;他亦曾採納一些猶太教的儀式和習俗,例如以耶路撒冷作為信眾禮拜時的朝拜方向,但猶太人不願意失去他們在麥地那的優勢地位,更不願意接受一個阿拉伯人來做他們的彌賽亞(拯救者),所以他們極力否定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常利用猶太教經典來譏嘲伊斯蘭教義,甚至挑撥遷士們與輔士們的感情。于是穆罕默德一面鞏固穆斯林的內聚力,一面與猶太教切割,首先是改變禮拜時的朝向(改為朝向麥加),再來是利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發生流血衝突之機,先驅逐了最弱小的猶太部落(蓋努嘎爾部落,Banu Qainuqa)。

公元六二五年,麥地那的穆斯林圍攻另一猶太部落(奈迪爾部落,Banu Nadir),他們的同胞古來紮部落(Banu Quraiza)坐視不救,被圍廿天之後投降,被逐出麥地那。穆罕默德將他們的土地分配給遷士們,使他們在烏瑪內的地位更加穩固。又經過兩年(六二七年)麥地那穆斯林在抵禦麥加貴族商團猛攻(壕塹之役)時,猶太人的態度曖昧,首鼠兩端,于是在戰後穆罕默德率眾討伐位于麥地那南部的古來紮部落,圍攻廿五天後該部落無條件投降,六百名男丁全部被處決,婦女兒童淪為奴隸,土地與財產由全體穆斯林平分,于是麥地那地區全部人都皈依伊斯蘭,成為一個單純而堅強的團體(註五)。

四、從麥地那到麥加

由于穆斯林軍團對往返麥加與敘利亞之間商團的襲擊威脅到麥加城的經濟命脈,麥加城內以古萊氏為首的商業貴族們必然有激烈之反應。

公元六二五年麥加古萊氏新首領阿布.蘇福揚(Abu Sufyan)率領一支三仟人的隊伍往麥地那清剿,他們在麥地那城北的伍侯德(Uhud)紮營,蹂躪莊稼,迫使麥地那人出城應戰,雙方往返拉鋸戰之後,穆斯林軍雖敗退城內,但麥加軍不敢進逼,只好班師。此役雖未定勝負,但穆聖趁機整頓軍紀,確立賞罰規則,加強與附近貝杜因部落之聯盟,進一步強化了公社的戰鬥力。

公元六二七年,麥加古萊氏人經過兩年的準備,與沙漠中的貝杜因人合組成一支約有萬人的聯軍,由阿布.蘇福揚領導,再到麥地那與穆斯林軍一決勝負。由于兵力懸殊,穆斯林軍採取守勢,在城北無險可憑之處挖掘一條既寬且深的壕塹,使麥加騎兵無法飛躍。經過四十天的圍攻,麥加軍又無功而返,此役史稱「壕塹之役」(Trench war),從此之後,麥加與麥地那之間的攻守之勢互易。

◆ 侯達比亞協議(Pact of Al-Hudaybiyah)

公元六二八年春,穆聖獲悉麥加城內有人主張與麥地那公社妥協,就利用朝覲(hajj)的機會號召大批信徒向麥加進軍(註六),他們在麥加城外的侯達比亞村紮營,經交涉後與麥加當權派達成協議,答應當年不入城,但簽訂了一個為期十年的休戰協定,並取得麥加當局承認穆聖傳教之合法地位。很多阿拉伯部落把此一協議視為准許大家接受伊斯蘭的訊號。次年穆聖按照協議,率領將近兩仟名穆斯林到麥加朝覲,他們在城內逗留了三天,展示了新宗教日益增長的聲譽和力量。

◆ 征服海巴爾

在取得麥加城的休戰協議之後不久,穆聖即揮軍北上,進軍猶太人聚居的重鎮海巴爾(Khaybar)綠洲。雖經一個多月的頑強抵抗,當地猶太人最終還是棄械投降。受降的條件是:猶太人得以繼續耕種土地,但須繳納五成的地租。此後許多其它猶太社區亦按同樣條件請降,形成一種慣例(註七)。

◆ 平定麥加

公元六三○年元月,有與麥加結盟的部落襲擊改奉伊斯蘭教的另一部落,據說有麥加人參與其事,因而破壞了侯達比亞協議。穆罕默德抓住此一時機,號召穆斯林向麥加進軍,途中不斷有麥加人歸順,甚至包括昔日反對伊斯蘭的穆聖之叔父阿巴斯(Abbasid)及軍事對手阿布.蘇福揚,于是麥加城內商業貴族知道大勢已去,穆罕默德所率領的一萬大軍幾乎不戰而降服了麥加。進城之後,穆聖下令搗毀卡巴寺中全部多神教偶像,只留下那塊黑色隕石,作為伊斯蘭教的聖物,供信徒們朝覲。麥加城內的各氏族亦紛紛皈依伊斯蘭。

◆ 阿拉伯半島各部落之歸順

在平定麥加之後,穆罕默德之聲威遍及阿拉伯半島各地區,又經過兩次主要戰役,降服了塔伊夫(Taif, 在麥加東方約二百公里)及塔布克(Tabuk, 在敘利亞邊境)兩個主要異教徒重鎮之後,阿拉伯半島各部落紛紛派遣代表團與穆聖簽訂合約,表示歸順:猶太人和基督教的部落雖然不必改宗伊斯蘭,但可以繳納丁稅的方式取得穆斯林軍團的保護,其它拜物教徒若不皈依,則不得進入麥加城朝覲,亦得不到保障。

◆ 辭朝與謝世

穆罕默德平定麥加之後基本上仍在麥地那主持政務。公元六三二年三月,他親臨麥加主持第一次只有穆斯林參加的朝覲,並發表演說。他宣佈伊斯蘭教的勝利:「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古蘭經五:三節),並告誡穆斯林們要以兄弟之情互待。這是穆罕默德生前最後一次朝覲,史稱「辭朝」,結束之後穆聖返回麥地那,不久身染重病,在同年六月八日與世長辭。

五、註釋

(註一)外蒙古在成吉思汗興起之前情況與此相仿。北美洲原住民在白人入侵之前亦處于類似的遊牧狀態。

(註二)在此之前尚有其它王國,不在此贅述。

(註三)兩大帝國各有附庸國為它們打「代理人戰爭」;波斯的附庸是位于半島北部的萊赫米(Lakhmid)王國,拜占庭的附庸為加薩尼(Ghassan)王國,在今日約旦的東邊。

(註四)一神教對麥加貴族而言並不陌生:猶太教、基督教早已存在,而基督教尚有羅馬及拜占庭兩大權力中心,操控政治習以為常。

(註五)相傳,穆罕默德同意由古來紮部落的長期盟友,奧斯部落的首領(阿薩德.本.穆阿茲,Sa'd ben Mu'adh)來裁決如何處置投降的猶太部落,想不到這位在壕塹之役受傷的酋長做出了上述絕情的判決。

(註六)按阿拉伯人的傳統,各部落每年春季都要到麥加城內的卡巴寺獻祭,這是他們的權利,負責管理天房的古萊氏族長老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大家都不得攜帶武器入城,但當權派必須保障朝覲者的人身安全。

(註七)五成的地租是一種沈重的負擔,但古來紮部落的悲慘下場使猶太人只好忍氣吞聲。

六、附註

本文為筆者所著「伊斯蘭教史」三章中之第一章,後兩章待續。

● 東森論壇徵稿區 http://www.ettoday.com/write/
●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ettoday.com

( ● 作者陳卓,台大物理系畢業,美國西北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大物理系教授卅年,現已退休,從事著作,並為兼任教授。本文為 ETtoday.com 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Feng&aid=117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