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搞台獨究竟為了誰?── 論台灣的主權與歸宿/陳 卓
2007/06/08 08:03:27瀏覽479|回應0|推薦0

搞台獨究竟為了誰?── 論台灣的主權與歸宿

 陳 卓

西元二○○二年八月三日身兼中華民國總統和民進黨主席的陳水扁忽然以越洋傳訊的方式,給在日本東京集會的台獨基本教義派組織「世台會」致詞,其中強調台灣海峽的兩岸是一邊一國,而且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應該接受中共所提的一個中國原則,更不必談什麼一國兩制。這一席話獲得在場人士的滿堂彩;事後雖有張俊雄、陳忠信、蔡英文等民進黨政客把陳水扁的話作淡化解釋,但由於這段話是在台北總統府內發表的,其對象又是陳水扁政治上的「自己人」,所以不能不視為他的真性告白,各方都應該認真對待。

近年來支持台灣獨立的議論重點,都圍繞著「台灣的主權」打轉。「主權」(英文 Sovereignty)這名詞本來的意思是指君王的獨裁之權,是不可冒犯亦不容他人分享的權力,套句老話就是「乾綱獨斷」之意,但隨著時代變遷,它已成為一個國際政治和法律名詞。筆者不是法政專家,但基於關心台灣同胞的身家性命,更不願意看到中國人自相殘殺,忍不住要跳出來,從赤裸裸的事實出發,替大家剖析剖析:「台灣的主權究竟在那裡」,希望不明事理的青年人看了以後頭腦會清醒些,亦希望主張台獨的理論家,如李鴻禧、林濁水之輩能公開回應。

█ 有關主權的事實和概念

讓我們先檢視一些史實再剖析主權的概念:

一、在哥倫布率眾航海到達北美洲(西元一四九二年)之前,那裡早已住了很多美洲原住民(native),且有非常多不同的部落。北美洲那塊土地又大又好,它當時的主權屬於誰?那些美洲原住民的部落如今安在哉?他們還有多少主權?

二、澳洲這片土地亦很大,本來亦有原住民,後來白種人去建立殖民地,又建立了國家,這個國家的主權從何得來?有沒有得到當地土著的同意?

三、猶太人在古代曾經建立以色列王國,地點就在今日地中海東岸現址。古猶太王國早已滅亡,猶太人散居歐洲各地,做了兩千多年亡國之民,受盡屈辱,但竟然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英、美勢力的撐腰,重新建立以色列國家。它的主權從何而來?有沒有得到當時住在那裡(巴勒斯坦)居民的同意?那些被以色列趕出家園的人們對那塊地方還有沒有主權?誰來決定那塊土地的主權歸誰?聯合國?槍桿子?還是人肉炸彈?

四、琉球亦曾經是獨立王國,與朝鮮一樣是大清朝的藩屬,琉球人並不是日本人,本來亦不講日本話,官文書是中文,但因中國衰弱,無力保護,琉球遂被日本併吞。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基於圍堵中國的戰略攷量,依然使琉球歸屬日本,此際琉球的主權在那裡?琉球人民的主權又在那裡?

五、中國古代每當統一王朝崩潰後,常常鬧分裂,有人劃地稱王,有人雄據稱帝。無論稱王或稱帝,都有國號,都有朝廷。但那個時代沒有「主權」這名詞,只有王權或帝力。通常稱帝者野心較大,常自稱獲有「天命」,想要一統江山,而且把其它稱帝者的朝廷稱為「偽朝」,但究竟誰真誰偽,最後總要由槍桿子見分曉。稱王者通常比較保守,似乎志氣較小,保境安民而已,亦較容易有台階可下,典型的例子是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在浙江地區的英雄好漢錢鏐建立吳越王國,祖孫共傳了三代,獨立將近九十年,最後與宋王朝和談,得以善終,沒有讓浙江鄉親們為他家多犧牲性命,因此至今被奉為神明,在海神廟內受祭祀,其子孫昌盛,人才輩出,近代名人如錢穆、錢思亮、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等皆為其後裔。

六、四百多年前,台灣西部平地住了很多部落,他們各有生活地盤,各有各的血統、語言和生活習俗。當時台灣島的主權屬於誰?後來顏思齊、鄭芝龍等人從日本航海到台灣紮營做海盜,他們有沒有取得主權?荷蘭人在台灣殖民時有沒有獲得主權?若有,又是怎樣取得?

七、鄭成功率領部眾渡海到台灣,用武力把荷蘭人趕走,父子相繼統治台灣。當時鄭氏父子並未稱帝,尚是明朝冊封的延平郡王,使用永曆年號,在這段期間內台灣的主權屬誰?

八、清朝康熙皇帝派水師提督施琅率領大軍橫渡台灣海峽,在澎湖海域打敗由鄭氏部將劉國軒所率領的艦隊,不久之後鄭氏政權歸降大清朝,鄭克塽受封為漢軍公,舉家內遷中國大陸。台灣納入大清國版圖,是否需要得到國際承認?

由以上所列舉的史實可知,領土的獲得依賴實力,翻開古今中外的史冊,各民族為了爭取領土,亦即生存空間(Lebens Raum)莫不奮戰不懈,血跡斑斑。中國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土地寶劍,有德者居之」這句話,意即無德之人是保不住土地或寶劍的。至於這「德」字應作何解釋,常可因人而異。現代國際通行的「主權」(Sovereignty)這名詞所代表的觀念是一種舶來品,它是西洋各國在相互爭戰之間,為了休養生息,維持勢力平衡,由妥協而形成的產品,即互相承認權力範圍,起初是默認(Understanding),後來演變為承認(Recognition)。它的重點是「國際承認」,但承認與否還是要看實力。

以前蘇聯境內很多小國為例,在蘇聯崩解之前,波羅的海三小國以及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不是獨立國家,但一旦俄共瓦解,它們紛紛獨立,其主權得到國際承認。但是「車臣」本來亦是一個古國,它的人民並非俄羅斯人,他們要求獨立,卻被殘酷鎮壓,並沒有得到「國際承認」,類似之例,舉不勝舉,不再贅言。

█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關係

陳水扁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是一邊一國,互不相屬,這究竟是指「現在式」還是「將來式」,他沒明白交待,這也是他的一貫作風,但大家至少應該先把過去三百多年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關係搞明白:

一、一六六二至一六八三年:台灣由明朝冊封的延平郡王鄭成功及其子孫統治,中國大陸則由大清國統治。

二、一六八四至一八九五年:台灣與中國大陸同屬大清王朝版圖。

三、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甲午戰爭清廷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為日本殖民地;中國大陸則在一九一一年經革命後由中華民國繼承大清國。

四、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台灣光復,重歸中華民國版圖。在一九四七年頒佈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舉行制憲國民代表大會時,有台灣代表參與。

五、一九四九至今:在內戰中,中華民國國軍被人民解放軍打敗,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城宣告成立,統治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政府撤遷到台北市,統治台灣本島、澎湖群島以及福建省沿海之金門、馬祖及其它零星島嶼。這個現實情況被李登輝描述為:「有特殊關係的兩國」,但在蔣經國去世(一九八八年元月)前,海峽兩岸的政府都不承認對方是「合法政府」,用傳統的說法,即互稱對方為「偽政府」。

回顧中華民國政府撤遷到台灣以後的政治情勢,早期因有半數以上國民代表大會代表跟隨遷台,又在聯合國中擁有「中國代表權」。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的全國性政治領袖地位無人懷疑,因此政府雖然侷處台灣一隅,作為全中國政府的地位尚有法理基礎,一般台灣老百姓亦不會質疑。但自從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內的「中國代表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之後,情勢就起了很大變化,在台灣島內造成很大政治壓力,很多地方政治人物開始對從大陸遷台的「老國代」和「老立委」的代表資格有意見,甚至以「老賊」相稱,可見在聯合國代表權的份量有多重。(注意:在聯合國裡,中國是會員國,其英文名稱是 China,而非 Republic of China,亦非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可見國號或朝代名稱並非重點,重要的是代表那個民族及其成立的國家。英文中 Nation 主要是指民族,Country 則主要指國土,但同一民族的國土會隨時間而變更,所以 Nation 更重要)。

在蔣經國執政之後,為了應付內外政治壓力,國民黨開始走「本土化」路線,只求「革新保台」,再也不提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從某種意義而言,已自我矮化為地方性政權。在蔣經國去世(一九八八年元月)之後,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繼任為總統,不久之後又取得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權位。在李登輝主導之下,這部憲法被一修再修,已成不倫不類,連所謂的憲法學者都羞於啟齒為之辯護,更不必說受老百姓的普遍尊重。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大家再相信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確是難上加難。很多台灣政治人物經常高呼:「台灣已經獨立,它(目前)的名字是中華民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要回答這種問題,需分別從法理層面及實力層面來看。

先從法理層面來看:中華民國政府從一九一二年開始繼承大清國成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又在一九四五年將台灣收回版圖(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在台北市中山堂現址舉行公開交接儀式),因此台灣在一九四五年之後又歸屬在中國的主權範圍之內。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四九年十月在北京建政,但當時聯合國的「中國」席位仍由中華民國政府代表,所以從聯合國的立場來看,中華民國政府仍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而聯合國是世界列強都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唯一國際政治組織,它的承認代表國際多數國家的意見。但在一九七一年以後,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所以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然而我們亦當瞭解,除聯合國的承認之外,國際間尚有「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外交關係,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八年之間,國際頭號強權美利堅合眾國仍與中華民國政府維持正式外交關係,它的影響力不可忽視,但在一九七九年以後連美國也與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雖然迄今為止尚有廿多個聯合國會員國與中華民國維持正式外交關係,但我們應注意:

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同時」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正式外交關係,即相互承認為主權國家。

二、那些與台北政府建交的國家,建交的對象仍是已有九十年以上歷史的中華民國,而非「台灣XX國」,而這中華民國,按照它自己的憲法,其固有疆域仍舊與它在一九四七年立憲之時所擁有者相同。

所以除非如今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透過某種政治程序修改其憲法,更改其疆域(即主權範圍),否則它的主權範圍仍舊涵蓋「全中國」,亦就是到目前為止,台灣並沒有從中國的主權範圍內分離出去(用李登輝、呂秀蓮這些人的說法,台灣還沒有「走出去」),而所有拿中華民國身份證的人都還是中國人。由此可見,那些高呼「台灣已經獨立,它(目前)的名字叫中華民國」的政客們,事實上都在睜眼說瞎話,欺騙無知大眾。

若改從實力的層面來看問題;在民國卅八年國民政府撤遷到台初期,政情飄搖,人心惶惶,但在韓戰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局勢才先穩定。自從一九五二年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後,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進駐台灣各基地,軍艦出入台灣各主要港口,軍事顧問團訓練台灣各級軍官和士兵,連中華民國政府想要反攻大陸亦需徵得美國同意,台灣實質上已淪為美國的附庸,其關係類似當年東歐各共產國家與蘇俄老大哥的關係。在一九七九年美國和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之後,美軍不能再公然駐紮在台,軍事顧問團亦須撤走,於是美國經由國會立了一個「國內法」,即台灣關係法案,賦予美國政府機動支援台灣的權力,亦就是一旦台灣海峽有戰事發生,美國政府不需再經過國會同意即可武裝介入。這雖然是一個片面的法案,但仍有阻嚇中共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效果。目前北京政府之所以沒有輕舉妄動,一方面固然是以和為貴,能和平統一最好,但主要還是忌憚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和洲際核武力量。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沒有美國的撐腰,台灣的政治現況會變成怎樣?一個不能自保而必須倚賴外國力量才能維持的政權,能有真正的自主權嗎?

█ 台灣的戰略地位與將來歸屬

台灣素有「西太平洋不沉母艦」之稱,這個稱號其來有自,試看台灣本島西部從北到南密佈軍用機場: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岡山、屏東皆有,這些機場並非國民黨政府所建,而是在日據時代即已造成。在日本侵華戰爭中,轟炸中國東南沿海、華南、華中、甚至內地四川的飛機,多從台灣起飛。在一九五二年中美協防條約締定後,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進駐台灣,到中國大陸及蘇俄空投人員物資及作高空偵測的飛機多從台灣起飛,甚至支援西藏獨立運動的後勤基地有一部份亦設在台灣,直到一九七八年美國與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之後,這種活動才逐漸停止。此外,台灣海域緊扼從印度洋經麻六甲海峽到東北亞的航道,又是從印尼、澳洲經巴士海峽北上到日本、朝鮮、中國東北沿海的必經之域,所以是控制海權的鎖鑰,(雖然現在有些政治學者以科技發達為理由,刻意淡化海權論,但大家應注意,國際貨運的主角仍是海運,中程飛彈及航空母艦仍需基地,故台灣作為不沉母艦的角色絕對不會消失)如果台灣真的脫離中國的主權範圍而獨立,並獲得聯合國席位,則國際強權又可以順理成章地和「台灣XX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派兵進駐台灣,甚至建立中、長程飛彈及核武發射基地,威脅中國大陸、阻撓和打壓中國的復興。大家想想看,任何一個負責任的中國政府敢容許這種事情發生嗎?廣大的中國人民,如果知情的話,能忍耐嗎?

至於台灣將來的歸屬如何,的確需視國際局勢和島內民心而定,但總不外乎以下幾種可能:

一、台灣獨立:在時機成熟時,台灣內部經過某種政治程序(如修憲、公投…)把中華民國這張招牌卸下,改名為「台灣XX國」,並尋求聯合國席位及主要國際強權的正式外交承認。但大家不要忘了,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所以除非中國大陸如李登輝們之妄想,經濟崩潰,內亂蜂起,分裂成好幾塊,要不然聯合國這一關休想通過。即使有美、日、英、澳等國撐腰,不甩聯合國,硬要宣佈獨立,亦不可避免要與中國大陸決戰;即使有列強出兵相助,台灣亦不可避免成為主戰場,被打成廢墟;即便一次戰勝,尚不見得成功,在西洋史上羅馬與迦太基之爭,大戰三次才成定局。這種結局是多數台灣民眾想要的嗎?

二、台灣獨立戰爭失敗,成了被不和平統一之局,若戰爭曠日持久,台灣將成廢墟,事後被軍事管理,民生凋敝,這樣好嗎?

三、舉行全台灣公民投票,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此一結局說不定正是很多親美人士的衷心願望,過去亦曾有人在島內積極推動,但美國人民會想要讓台灣人成為和他們享有同樣權利的美國公民嗎?他們連近鄰墨西哥都沒胃口,何況會有麻煩的台灣,況且美國政府真的敢做嗎?雖然目前中華民國的教育部正在猛推英語教育,想要把英文變成官方語言,再配合其它「去中國化」的教育措施,希望久而久之台灣老百姓全盤美國化(全盤西化運動早在民國五十年代就有不少自由派學者在台灣推動,甚至更早在一九三○年代初由洋派留學生在大陸提倡),但台灣的基層民眾真的想要把英語變成他們的新母語嗎?真的想要背棄祖宗而去認新爹?而且廣大的中國人民會答應嗎?因為這個結局對他們的威脅更大。

四、日、台成立經濟及軍事同盟,結為「生命共同體」,再得到美國的支持,久而久之台灣又成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份。這個結局雖然可能性更微,卻正是李登輝及其親密戰友們夢寐以求之事。但想要美夢成真,亦非要決一死戰不可,其過程較台灣獨立更慘烈,況且真有那麼多台灣人想要再做次等的日本人嗎?

五、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和平統一:這幾乎是台灣避免淪為廢墟的惟一道路,亦是最好的結局。雖然我們無法預知和平統一的過程和各項細節,但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和平統一對台灣老百姓的種種好處:

(一)如果和平統一,台灣的生產力不會受到破壞,而且還會因人才與大陸交流而提昇,這是由於台灣地區基礎建設較健全,薪資水平高,又有特別行政區的節流篩選機制,更容易吸引優秀人才到台灣工作,提昇整體生產力。

(二)不必再花大把冤枉錢在「國防」和「外交」上,不必再去買像拉法葉、F-16、幻象機之類實際上沒有用的東西,亦不必再去做凱子,撤錢在地圖上都不容易找到的彈丸之地,更不必消耗鉅額經費來維持龐大的軍隊。

(三)青年人在廿幾歲時正是工作和學習最有效率的階段,何必讓幾十萬青年在軍中虛擲他們寶貴的青春歲月?如此節省下來的人力、物力豈不正好可以拿來做些真正有需要的基礎建設,改善環境和生活品質,提昇台灣在經貿、文化上的競爭力,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東方明珠。

█ 推動台獨的主要力量

不往和平統一的好處去想,且不顧台灣百姓的身家性命,一心一意要搞台獨的人,在台灣島內最主要的一群就是與李登輝同夥的「日本老皇民」及其餘孽。他們在日據時代受過徹底的日本軍國主義教育,有各種特權,看不起在台灣的中國人(稱之為清國奴),幫著日本殖民政府壓榨和奴役台灣百姓,騎在台灣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甚至把被迫(拐)去讓日本兵糟塌的台灣婦女講成志願獻身者。他們在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後又低聲下氣地投靠被他們認為遠不如日本皇軍的國民黨政權,感到十分委屈,但為了政商利益亦只好先忍耐,再伺機而動。由於蔣經國的刻意拉攏,這些老皇民們逐漸取得政商影響力,並在李登輝掌權後攫得大權。這批人為數不多,但由於他們奇特的歷史背景,已形成一個真正的「反中國生命共同體」,在政治、經濟上互相奧援,再通過兒女輩的婚姻關係,織成一個綿密的政商關係網,操控著台灣的政治、金融迺至意識形態,過去國民黨裡所謂的本土派內就有不少這種人。現在國民黨已經失勢,台灣的政局已到了圖窮而匕首現的地步,這些潛伏在國民黨內的老皇民及其爪牙們已不必再偽裝,於是由李登輝帶頭,乾脆自立門戶,公開與原來在國民黨以外的同夥們(如金美齡、辜寬敏們)結成一體,推動他們的台灣獨立,甚至回歸日本帝國的大業。陳水扁之所以能取得政權,主要是靠這股力量的支持,這也就是為什麼陳必須時常向他們表態。

純粹就人數而言,老皇民和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積極份子並不多,但為什麼聲勢如此浩大?這是因為在李登輝當權以來十幾年他們已攫得政權,掌握住司法、金融、特務(情治)和傳播媒體。

中華民國雖然號稱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兩蔣時代固然不必說,即使在李登輝、陳水扁當權後,司法、金融、特務系統依然照舊運作,大眾傳播媒體依然受新聞局及特務機關操控,所謂言論自由根本是天方夜譚。大多數台灣老百姓,尤其是青年的一代及知識程度較低的群眾,在「本土化」這政治緊箍咒以及「去中國化」的教育改革雙重洗腦下,對台灣的過去只有模糊而被扭曲的認識,對中國大陸乃至世界大勢則茫然無知;只曉得中國大陸受共產黨專制統治,貧窮落後,人民沒有自由,而中共則又經常打壓台灣的「外交」,碰到總統選舉或修憲則文攻武嚇,是台灣生存發展的巨大威脅。主流媒體更忽明忽暗地提示:新台灣民族已經形成,「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種觀念,又一再強調「勇敢的台灣人一定要走出去」,問題是從那裡走到那裡?

█ 台灣知識份子的責任

事實上台灣檯面上的政客們,包括國民黨、親民黨,甚至部份民進黨人士,腦筋並不見得糊塗,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上,除極少數例外,都噤若寒蟬,因為他們都明白:中華民國真正的後台老闆是美國,談不上什麼自主之權,政客們若違逆了老闆的意願,還會有什麼前途?現在的當權派,不顧台灣老百姓的死活,硬要順著美國主子的意思,把台灣推上前線,充當美(英、澳)日聯合圍堵中國、阻撓中國復興的馬前卒,到時先做犧牲品的是誰?這樣的人還口口聲聲愛台灣,豈不是把大家都當作傻瓜?

最近這幾年,自從美國共和黨主政以來,霸權姿態囂張,國際關係日益緊張,而台灣的將來何去何從,正處於關鍵性時刻,在政客和主流媒體都欺矇社會大眾的情況下,有良心、有見識的台灣知識份子,為了自己的兒女親人,自己的家園故里,都有責任站出來,運用你們的影響力,盡量揭露事情的真相及其嚴重性,使廣大的台灣百姓覺醒,不要甘願去做列強的炮灰!

原載於「海峽評論」第一四五期〈二○○三年元月〉


搞台獨究竟為了誰

論台灣的主權與歸宿

陳 卓

西元二○○二年八月三日身兼中華民國總統和民進黨主席的陳水扁忽然以越洋傳訊的方式,給在日本東京集會的台獨基本教義派組織「世台會」致詞,其中強調台灣海峽的兩岸是一邊一國,而且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應該接受中共所提的一個中國原則,更不必談什麼一國兩制。這一席話獲得在場人士的滿堂彩;事後雖有張俊雄、陳忠信、蔡英文等民進黨政客把陳水扁的話作淡化解釋,但由於這段話是在台北總統府內發表的,其對象又是陳水扁政治上的「自己人」,所以不能不視為他的真性告白,各方都應該認真對待。

近年來支持台灣獨立的議論重點,都圍繞著「台灣的主權」打轉。「主權」(英文 Sovereignty)這名詞本來的意思是指君王的獨裁之權,是不可冒犯亦不容他人分享的權力,套句老話就是「乾綱獨斷」之意,但隨著時代變遷,它已成為一個國際政治和法律名詞。筆者不是法政專家,但基於關心台灣同胞的身家性命,更不願意看到中國人自相殘殺,忍不住要跳出來,從赤裸裸的事實出發,替大家剖析剖析:「台灣的主權究竟在那裡」,希望不明事理的青年人看了以後頭腦會清醒些,亦希望主張台獨的理論家,如李鴻禧、林濁水之輩能公開回應。

█ 有關主權的事實和概念

讓我們先檢視一些史實再剖析主權的概念:

一、在哥倫布率眾航海到達北美洲(西元一四九二年)之前,那裡早已住了很多美洲原住民(native),且有非常多不同的部落。北美洲那塊土地又大又好,它當時的主權屬於誰?那些美洲原住民的部落如今安在哉?他們還有多少主權?

二、澳洲這片土地亦很大,本來亦有原住民,後來白種人去建立殖民地,又建立了國家,這個國家的主權從何得來?有沒有得到當地土著的同意?

三、猶太人在古代曾經建立以色列王國,地點就在今日地中海東岸現址。古猶太王國早已滅亡,猶太人散居歐洲各地,做了兩千多年亡國之民,受盡屈辱,但竟然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英、美勢力的撐腰,重新建立以色列國家。它的主權從何而來?有沒有得到當時住在那裡(巴勒斯坦)居民的同意?那些被以色列趕出家園的人們對那塊地方還有沒有主權?誰來決定那塊土地的主權歸誰?聯合國?槍桿子?還是人肉炸彈?

四、琉球亦曾經是獨立王國,與朝鮮一樣是大清朝的藩屬,琉球人並不是日本人,本來亦不講日本話,官文書是中文,但因中國衰弱,無力保護,琉球遂被日本併吞。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基於圍堵中國的戰略攷量,依然使琉球歸屬日本,此際琉球的主權在那裡?琉球人民的主權又在那裡?

五、中國古代每當統一王朝崩潰後,常常鬧分裂,有人劃地稱王,有人雄據稱帝。無論稱王或稱帝,都有國號,都有朝廷。但那個時代沒有「主權」這名詞,只有王權或帝力。通常稱帝者野心較大,常自稱獲有「天命」,想要一統江山,而且把其它稱帝者的朝廷稱為「偽朝」,但究竟誰真誰偽,最後總要由槍桿子見分曉。稱王者通常比較保守,似乎志氣較小,保境安民而已,亦較容易有台階可下,典型的例子是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在浙江地區的英雄好漢錢鏐建立吳越王國,祖孫共傳了三代,獨立將近九十年,最後與宋王朝和談,得以善終,沒有讓浙江鄉親們為他家多犧牲性命,因此至今被奉為神明,在海神廟內受祭祀,其子孫昌盛,人才輩出,近代名人如錢穆、錢思亮、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等皆為其後裔。

六、四百多年前,台灣西部平地住了很多部落,他們各有生活地盤,各有各的血統、語言和生活習俗。當時台灣島的主權屬於誰?後來顏思齊、鄭芝龍等人從日本航海到台灣紮營做海盜,他們有沒有取得主權?荷蘭人在台灣殖民時有沒有獲得主權?若有,又是怎樣取得?

七、鄭成功率領部眾渡海到台灣,用武力把荷蘭人趕走,父子相繼統治台灣。當時鄭氏父子並未稱帝,尚是明朝冊封的延平郡王,使用永曆年號,在這段期間內台灣的主權屬誰?

八、清朝康熙皇帝派水師提督施琅率領大軍橫渡台灣海峽,在澎湖海域打敗由鄭氏部將劉國軒所率領的艦隊,不久之後鄭氏政權歸降大清朝,鄭克塽受封為漢軍公,舉家內遷中國大陸。台灣納入大清國版圖,是否需要得到國際承認?

由以上所列舉的史實可知,領土的獲得依賴實力,翻開古今中外的史冊,各民族為了爭取領土,亦即生存空間(Lebens Raum)莫不奮戰不懈,血跡斑斑。中國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土地寶劍,有德者居之」這句話,意即無德之人是保不住土地或寶劍的。至於這「德」字應作何解釋,常可因人而異。現代國際通行的「主權」(Sovereignty)這名詞所代表的觀念是一種舶來品,它是西洋各國在相互爭戰之間,為了休養生息,維持勢力平衡,由妥協而形成的產品,即互相承認權力範圍,起初是默認(Understanding),後來演變為承認(Recognition)。它的重點是「國際承認」,但承認與否還是要看實力。

以前蘇聯境內很多小國為例,在蘇聯崩解之前,波羅的海三小國以及烏克蘭、白俄羅斯等都不是獨立國家,但一旦俄共瓦解,它們紛紛獨立,其主權得到國際承認。但是「車臣」本來亦是一個古國,它的人民並非俄羅斯人,他們要求獨立,卻被殘酷鎮壓,並沒有得到「國際承認」,類似之例,舉不勝舉,不再贅言。

█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關係

陳水扁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是一邊一國,互不相屬,這究竟是指「現在式」還是「將來式」,他沒明白交待,這也是他的一貫作風,但大家至少應該先把過去三百多年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關係搞明白:

一、一六六二至一六八三年:台灣由明朝冊封的延平郡王鄭成功及其子孫統治,中國大陸則由大清國統治。

二、一六八四至一八九五年:台灣與中國大陸同屬大清王朝版圖。

三、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甲午戰爭清廷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為日本殖民地;中國大陸則在一九一一年經革命後由中華民國繼承大清國。

四、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台灣光復,重歸中華民國版圖。在一九四七年頒佈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舉行制憲國民代表大會時,有台灣代表參與。

五、一九四九至今:在內戰中,中華民國國軍被人民解放軍打敗,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城宣告成立,統治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政府撤遷到台北市,統治台灣本島、澎湖群島以及福建省沿海之金門、馬祖及其它零星島嶼。這個現實情況被李登輝描述為:「有特殊關係的兩國」,但在蔣經國去世(一九八八年元月)前,海峽兩岸的政府都不承認對方是「合法政府」,用傳統的說法,即互稱對方為「偽政府」。

回顧中華民國政府撤遷到台灣以後的政治情勢,早期因有半數以上國民代表大會代表跟隨遷台,又在聯合國中擁有「中國代表權」。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的全國性政治領袖地位無人懷疑,因此政府雖然侷處台灣一隅,作為全中國政府的地位尚有法理基礎,一般台灣老百姓亦不會質疑。但自從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內的「中國代表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之後,情勢就起了很大變化,在台灣島內造成很大政治壓力,很多地方政治人物開始對從大陸遷台的「老國代」和「老立委」的代表資格有意見,甚至以「老賊」相稱,可見在聯合國代表權的份量有多重。(注意:在聯合國裡,中國是會員國,其英文名稱是 China,而非 Republic of China,亦非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可見國號或朝代名稱並非重點,重要的是代表那個民族及其成立的國家。英文中 Nation 主要是指民族,Country 則主要指國土,但同一民族的國土會隨時間而變更,所以 Nation 更重要)。

在蔣經國執政之後,為了應付內外政治壓力,國民黨開始走「本土化」路線,只求「革新保台」,再也不提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從某種意義而言,已自我矮化為地方性政權。在蔣經國去世(一九八八年元月)之後,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繼任為總統,不久之後又取得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權位。在李登輝主導之下,這部憲法被一修再修,已成不倫不類,連所謂的憲法學者都羞於啟齒為之辯護,更不必說受老百姓的普遍尊重。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大家再相信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確是難上加難。很多台灣政治人物經常高呼:「台灣已經獨立,它(目前)的名字是中華民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要回答這種問題,需分別從法理層面及實力層面來看。

先從法理層面來看:中華民國政府從一九一二年開始繼承大清國成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又在一九四五年將台灣收回版圖(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在台北市中山堂現址舉行公開交接儀式),因此台灣在一九四五年之後又歸屬在中國的主權範圍之內。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四九年十月在北京建政,但當時聯合國的「中國」席位仍由中華民國政府代表,所以從聯合國的立場來看,中華民國政府仍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而聯合國是世界列強都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唯一國際政治組織,它的承認代表國際多數國家的意見。但在一九七一年以後,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所以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然而我們亦當瞭解,除聯合國的承認之外,國際間尚有「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外交關係,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八年之間,國際頭號強權美利堅合眾國仍與中華民國政府維持正式外交關係,它的影響力不可忽視,但在一九七九年以後連美國也與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雖然迄今為止尚有廿多個聯合國會員國與中華民國維持正式外交關係,但我們應注意:

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同時」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正式外交關係,即相互承認為主權國家。

二、那些與台北政府建交的國家,建交的對象仍是已有九十年以上歷史的中華民國,而非「台灣XX國」,而這中華民國,按照它自己的憲法,其固有疆域仍舊與它在一九四七年立憲之時所擁有者相同。

所以除非如今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透過某種政治程序修改其憲法,更改其疆域(即主權範圍),否則它的主權範圍仍舊涵蓋「全中國」,亦就是到目前為止,台灣並沒有從中國的主權範圍內分離出去(用李登輝、呂秀蓮這些人的說法,台灣還沒有「走出去」),而所有拿中華民國身份證的人都還是中國人。由此可見,那些高呼「台灣已經獨立,它(目前)的名字叫中華民國」的政客們,事實上都在睜眼說瞎話,欺騙無知大眾。

若改從實力的層面來看問題;在民國卅八年國民政府撤遷到台初期,政情飄搖,人心惶惶,但在韓戰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局勢才先穩定。自從一九五二年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後,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進駐台灣各基地,軍艦出入台灣各主要港口,軍事顧問團訓練台灣各級軍官和士兵,連中華民國政府想要反攻大陸亦需徵得美國同意,台灣實質上已淪為美國的附庸,其關係類似當年東歐各共產國家與蘇俄老大哥的關係。在一九七九年美國和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之後,美軍不能再公然駐紮在台,軍事顧問團亦須撤走,於是美國經由國會立了一個「國內法」,即台灣關係法案,賦予美國政府機動支援台灣的權力,亦就是一旦台灣海峽有戰事發生,美國政府不需再經過國會同意即可武裝介入。這雖然是一個片面的法案,但仍有阻嚇中共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效果。目前北京政府之所以沒有輕舉妄動,一方面固然是以和為貴,能和平統一最好,但主要還是忌憚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和洲際核武力量。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沒有美國的撐腰,台灣的政治現況會變成怎樣?一個不能自保而必須倚賴外國力量才能維持的政權,能有真正的自主權嗎?

█ 台灣的戰略地位與將來歸屬

台灣素有「西太平洋不沉母艦」之稱,這個稱號其來有自,試看台灣本島西部從北到南密佈軍用機場: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岡山、屏東皆有,這些機場並非國民黨政府所建,而是在日據時代即已造成。在日本侵華戰爭中,轟炸中國東南沿海、華南、華中、甚至內地四川的飛機,多從台灣起飛。在一九五二年中美協防條約締定後,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進駐台灣,到中國大陸及蘇俄空投人員物資及作高空偵測的飛機多從台灣起飛,甚至支援西藏獨立運動的後勤基地有一部份亦設在台灣,直到一九七八年美國與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之後,這種活動才逐漸停止。此外,台灣海域緊扼從印度洋經麻六甲海峽到東北亞的航道,又是從印尼、澳洲經巴士海峽北上到日本、朝鮮、中國東北沿海的必經之域,所以是控制海權的鎖鑰,(雖然現在有些政治學者以科技發達為理由,刻意淡化海權論,但大家應注意,國際貨運的主角仍是海運,中程飛彈及航空母艦仍需基地,故台灣作為不沉母艦的角色絕對不會消失)如果台灣真的脫離中國的主權範圍而獨立,並獲得聯合國席位,則國際強權又可以順理成章地和「台灣XX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派兵進駐台灣,甚至建立中、長程飛彈及核武發射基地,威脅中國大陸、阻撓和打壓中國的復興。大家想想看,任何一個負責任的中國政府敢容許這種事情發生嗎?廣大的中國人民,如果知情的話,能忍耐嗎?

至於台灣將來的歸屬如何,的確需視國際局勢和島內民心而定,但總不外乎以下幾種可能:

一、台灣獨立:在時機成熟時,台灣內部經過某種政治程序(如修憲、公投…)把中華民國這張招牌卸下,改名為「台灣XX國」,並尋求聯合國席位及主要國際強權的正式外交承認。但大家不要忘了,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所以除非中國大陸如李登輝們之妄想,經濟崩潰,內亂蜂起,分裂成好幾塊,要不然聯合國這一關休想通過。即使有美、日、英、澳等國撐腰,不甩聯合國,硬要宣佈獨立,亦不可避免要與中國大陸決戰;即使有列強出兵相助,台灣亦不可避免成為主戰場,被打成廢墟;即便一次戰勝,尚不見得成功,在西洋史上羅馬與迦太基之爭,大戰三次才成定局。這種結局是多數台灣民眾想要的嗎?

二、台灣獨立戰爭失敗,成了被不和平統一之局,若戰爭曠日持久,台灣將成廢墟,事後被軍事管理,民生凋敝,這樣好嗎?

三、舉行全台灣公民投票,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此一結局說不定正是很多親美人士的衷心願望,過去亦曾有人在島內積極推動,但美國人民會想要讓台灣人成為和他們享有同樣權利的美國公民嗎?他們連近鄰墨西哥都沒胃口,何況會有麻煩的台灣,況且美國政府真的敢做嗎?雖然目前中華民國的教育部正在猛推英語教育,想要把英文變成官方語言,再配合其它「去中國化」的教育措施,希望久而久之台灣老百姓全盤美國化(全盤西化運動早在民國五十年代就有不少自由派學者在台灣推動,甚至更早在一九三○年代初由洋派留學生在大陸提倡),但台灣的基層民眾真的想要把英語變成他們的新母語嗎?真的想要背棄祖宗而去認新爹?而且廣大的中國人民會答應嗎?因為這個結局對他們的威脅更大。

四、日、台成立經濟及軍事同盟,結為「生命共同體」,再得到美國的支持,久而久之台灣又成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份。這個結局雖然可能性更微,卻正是李登輝及其親密戰友們夢寐以求之事。但想要美夢成真,亦非要決一死戰不可,其過程較台灣獨立更慘烈,況且真有那麼多台灣人想要再做次等的日本人嗎?

五、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和平統一:這幾乎是台灣避免淪為廢墟的惟一道路,亦是最好的結局。雖然我們無法預知和平統一的過程和各項細節,但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和平統一對台灣老百姓的種種好處:

(一)如果和平統一,台灣的生產力不會受到破壞,而且還會因人才與大陸交流而提昇,這是由於台灣地區基礎建設較健全,薪資水平高,又有特別行政區的節流篩選機制,更容易吸引優秀人才到台灣工作,提昇整體生產力。

(二)不必再花大把冤枉錢在「國防」和「外交」上,不必再去買像拉法葉、F-16、幻象機之類實際上沒有用的東西,亦不必再去做凱子,撤錢在地圖上都不容易找到的彈丸之地,更不必消耗鉅額經費來維持龐大的軍隊。

(三)青年人在廿幾歲時正是工作和學習最有效率的階段,何必讓幾十萬青年在軍中虛擲他們寶貴的青春歲月?如此節省下來的人力、物力豈不正好可以拿來做些真正有需要的基礎建設,改善環境和生活品質,提昇台灣在經貿、文化上的競爭力,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東方明珠。

█ 推動台獨的主要力量

不往和平統一的好處去想,且不顧台灣百姓的身家性命,一心一意要搞台獨的人,在台灣島內最主要的一群就是與李登輝同夥的「日本老皇民」及其餘孽。他們在日據時代受過徹底的日本軍國主義教育,有各種特權,看不起在台灣的中國人(稱之為清國奴),幫著日本殖民政府壓榨和奴役台灣百姓,騎在台灣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甚至把被迫(拐)去讓日本兵糟塌的台灣婦女講成志願獻身者。他們在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後又低聲下氣地投靠被他們認為遠不如日本皇軍的國民黨政權,感到十分委屈,但為了政商利益亦只好先忍耐,再伺機而動。由於蔣經國的刻意拉攏,這些老皇民們逐漸取得政商影響力,並在李登輝掌權後攫得大權。這批人為數不多,但由於他們奇特的歷史背景,已形成一個真正的「反中國生命共同體」,在政治、經濟上互相奧援,再通過兒女輩的婚姻關係,織成一個綿密的政商關係網,操控著台灣的政治、金融迺至意識形態,過去國民黨裡所謂的本土派內就有不少這種人。現在國民黨已經失勢,台灣的政局已到了圖窮而匕首現的地步,這些潛伏在國民黨內的老皇民及其爪牙們已不必再偽裝,於是由李登輝帶頭,乾脆自立門戶,公開與原來在國民黨以外的同夥們(如金美齡、辜寬敏們)結成一體,推動他們的台灣獨立,甚至回歸日本帝國的大業。陳水扁之所以能取得政權,主要是靠這股力量的支持,這也就是為什麼陳必須時常向他們表態。

純粹就人數而言,老皇民和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積極份子並不多,但為什麼聲勢如此浩大?這是因為在李登輝當權以來十幾年他們已攫得政權,掌握住司法、金融、特務(情治)和傳播媒體。

中華民國雖然號稱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兩蔣時代固然不必說,即使在李登輝、陳水扁當權後,司法、金融、特務系統依然照舊運作,大眾傳播媒體依然受新聞局及特務機關操控,所謂言論自由根本是天方夜譚。大多數台灣老百姓,尤其是青年的一代及知識程度較低的群眾,在「本土化」這政治緊箍咒以及「去中國化」的教育改革雙重洗腦下,對台灣的過去只有模糊而被扭曲的認識,對中國大陸乃至世界大勢則茫然無知;只曉得中國大陸受共產黨專制統治,貧窮落後,人民沒有自由,而中共則又經常打壓台灣的「外交」,碰到總統選舉或修憲則文攻武嚇,是台灣生存發展的巨大威脅。主流媒體更忽明忽暗地提示:新台灣民族已經形成,「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種觀念,又一再強調「勇敢的台灣人一定要走出去」,問題是從那裡走到那裡?

█ 台灣知識份子的責任

事實上台灣檯面上的政客們,包括國民黨、親民黨,甚至部份民進黨人士,腦筋並不見得糊塗,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上,除極少數例外,都噤若寒蟬,因為他們都明白:中華民國真正的後台老闆是美國,談不上什麼自主之權,政客們若違逆了老闆的意願,還會有什麼前途?現在的當權派,不顧台灣老百姓的死活,硬要順著美國主子的意思,把台灣推上前線,充當美(英、澳)日聯合圍堵中國、阻撓中國復興的馬前卒,到時先做犧牲品的是誰?這樣的人還口口聲聲愛台灣,豈不是把大家都當作傻瓜?

最近這幾年,自從美國共和黨主政以來,霸權姿態囂張,國際關係日益緊張,而台灣的將來何去何從,正處於關鍵性時刻,在政客和主流媒體都欺矇社會大眾的情況下,有良心、有見識的台灣知識份子,為了自己的兒女親人,自己的家園故里,都有責任站出來,運用你們的影響力,盡量揭露事情的真相及其嚴重性,使廣大的台灣百姓覺醒,不要甘願去做列強的炮灰!

原載於「海峽評論」第一四五期〈二○○三年元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Feng&aid=101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