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08 07:27:45瀏覽1925|回應11|推薦76 | |
這篇文章被登在去年(102年)10月30日的自由時報的家庭親子版,給我母親的成長做了一個充分的見證。原先我下的標題是「圓夢的推手」,看到主編下的定義更貼切、更得我心,所以就沿用了報上的標題,期許母親在晚年之際,有更精采與滿足的生活~ 下面這些照片都是母親的手工藝品,好佩服! 文中所提的草莓鑰匙圈就在下面的照片中,母親就是用簽字筆一點一點的畫上去,很有趣。 這與草莓不同,我覺得像玫瑰花苞~ 別想改變她 這陣子,很多親朋好友都收到了母親親手編製的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吊飾。 這是利用一種類似包裝用的硬質黃色捆帶所細編而成,不過並不侷限是黃色,材質也一再改良,如今已細軟很多,否則看到母親滿手腫脹與水泡,還真不捨她繼續做下去。 她常說:「這是結緣品,做得越多就越開心,且忙到沒時間找人吵架嘔氣,多好!」父母親雖然從年輕的大小爭吵不斷到老,但是父親無預警的突然過世,仍帶給她莫大的打擊與痛苦。情緒有如鐘擺,來回擺動牽繫著全家的氛圍,母親一發作就是不停地咒罵與抱怨,常令陪伴在旁的晚輩很是難堪與困擾。曾以為這樣的日子可能就是母親晚年的寫照,沒想到不到兩年的光景,母親就脫胎換骨了,不但找回人生軌道,而且還發展了她藝術創作的潛力。 其實為人子女的我們,在擁有較高的學歷與知識,或者是在社會上歷練過後,再回過頭來面對自己的父母時,鮮少會甘於沉默或是認同父母的做法,潛意識裡都是帶著改革者的熱忱與完美主義,總是想去改變、主導家裡的一切。雖是美意,卻形成父母的壓力而不自知。 我也難逃這樣的迷思,一味地認定母親應該、一定要、必須怎樣過生活,安排她參加陌生無趣的活動,甚至要她離開多年熟悉的環境,逼得親友跳出來說:「去聽聽妳母親心裡的想法吧,她不是小孩.......」真是當頭棒喝!多駑頓的我,此時才明白老人家也需要有療傷止痛的時間,也喜歡自由自在,怎麼到老來反而被子女綁手綁腳的,多無奈、多委屈啊! 此後我就不再多言,試著用耐心守候在一旁,不再莽撞介入,以不傷母親的自尊與自信為前提,盡量去滿足她的意向。多神奇啊!母親臉色日見紓緩,怨言不再有,還能帶給周遭的人新鮮玩意兒。瞧!母親正用黑色簽字筆,在手編的草莓鑰匙圈上,一筆一筆的畫上黑色點點,那專注與淘氣的眼神多光彩啊!令人不禁莞爾,七十多歲的人了,還有著與我們一樣的堅持與美夢。 讀小五的女兒在晚餐時苦惱的對我說:「苦瓜這麼難吃還要我吃,以後妳老的時候,我也要煮苦瓜給妳吃!」以前我不會在意這些話,現在得好好想想怎麼做出美味的苦瓜,這話現在聽起來怎麼變可怕了?...........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