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25 01:01:10瀏覽125|回應0|推薦4 | |
7-3智通禪師 --三身四智 2020.05.19(二) (原文)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聞耶?若離三身,別說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汙名。」 (語譯)智通比丘,壽州安豐人。最初閱讀《楞伽經》多達一千多遍,卻不能領會三身和四智的意義,於是就來參禮六祖,懇求解說經中要義。 六祖說:「所謂三身:清淨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圓滿報身,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億化身,是你的修行實踐。如果離開本性,另外說有三身,這就是有身而無智;如果悟三身本無自性,這就叫作四智正覺。聽我說偈:『自性本來具有三身,由三身發明成四智。不必摒絕見聞外緣,就能超然直登佛地。我現在為你說的法,你要深信永無迷惑。莫學他人向外馳求,整天口中徒說菩提。』」 智通又再啟請說:「是否能請求大師為我講說四智的意義?」 六祖說:「既然領會自性三身的意義,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意義,為甚麼還要問這個問題呢?如果離開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談說四智,這就叫作有智無身;即使有智,也等於無智。」 六祖又再說偈:「大圓鏡智是本性清淨體,平等性智的心體無所滯礙,妙觀察智不假功成、不涉計度、不起分別,成所作智如同大圓鏡。五八兩是果上轉,六七兩識因中轉,只是轉其名而非轉其實性體。如果在悟道轉識時,不留餘情,盡管外緣繁雜多起,而心卻處於如龍恆定之中。」 智通聞偈後立即領悟了本性四智,於是呈偈說道: 三身原來是我的體性,四智原本是明徹的心。 三身四智圓融無障礙,應物隨緣任意而現形。 起心修持是妄念搖動,守住也不是最好辦法。 身智妙旨因師得曉悟,從此盡無染污諸假名。 (說明)三身是法身、報身和化身,這是體性、智慧和應用三個面向,屬於體用方面;而四智則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修行者轉八識為四智,所以四智屬於心智方面,透過四智就可以見到三身的本質。 三身與四智並非身外之物,所以六祖惠能說:「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換句話說,離三身談四智是不可能的,唯有轉識成智,才能體會到真正的三身,這是實修而得到的。所以智通禪師雖然看《楞伽經》千遍,但是依然沒有徹底開悟,正是說明見性並非來自文字理解,乃是心行而得,尤其需要過量人的默契印可。 每個人都受六識的影響,如果把具有妄想分別的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調伏不斷思量分別的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那麼前五識就自然轉為成所作智,而原來雜染的第八識也因此轉為大圓鏡智,所以六七識是「因中轉」,而五八是「果上圓」。這能展現四智作用,同時就能照見三身功德,所以轉凡成聖並非離開自身另有其他方法,而是在正確的照見五蘊的本性,然後如理的轉化它,甚至是放下轉化的想法,這就是三身與四智的主要的精神。 |
|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