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 沒有塵埃--何須抖落
2020/09/24 15:37:18瀏覽149|回應0|推薦3

1-8塵埃本空,迷者執有

(原文)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語譯)在五祖法堂前,有三間走廊,原本延請供奉盧珍居士來繪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以便後世有所流傳與供養。神秀作好了偈頌以後,曾經有幾次想呈送給五祖,但每當走到法堂前,心中恍惚不定,汗流全身,想要呈上去,卻又猶豫不決。這樣前後經過了四天,共有十三次呈偈不成。神秀於是想到:『不如把偈頌寫在法堂前的走廊下,讓和尚自己看到,如果和尚看後說好,我就出來禮拜,說是我神秀作的;如果說不好,那就只能怪自己枉來山中數年,空受眾人恭敬禮拜,還修甚麼道呢?』

  於是,就在當天夜裡三更時分,神秀不讓人知曉,自己掌燈,把偈頌寫在南廊的牆壁上,以表露他心中的見解。偈頌說:

  身體是菩提樹,心靈如明鏡台,

  時時勤加拂拭,勿使惹著塵埃。

  神秀寫好偈頌以後,便回到自己的寮房,全寺大眾都不知道這件事。神秀又想:『明天五祖看見這首偈語,如果歡喜,就是我與佛法有緣;如果說不好,自是我自己心裡迷誤,宿昔業障太過深重,所以不該得法。五祖的聖意實在是難以揣測啊!』神秀在房中左思右想,坐臥不安,一直到五更時分。

(說明)神秀嘔心作出這首偈頌,明顯看出他把重心放在「塵埃」,並且教人要勤於拂拭,藉以保持清淨的身心;認為修行主要是破盡無明塵勞,然後就能開悟成佛。如果站在世間法的角度,不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進程,但是如果進一步了解「塵埃」本性,就容易理解惠能的境地為什麼高出神秀一籌。

神秀把「無明」比喻成「塵埃」,「無明」自性本空寂,它是前塵烙印在心中的影像,凡夫執為實有,因此生起貪、嗔、痴等相對應的反應,如果勘破無明的虛妄,哪有塵埃可以掃除?如果執有煩惱可掃除,那麼又生出一個煩惱,再次攪亂清淨的本源,離解脫輾轉增遠;這個觀點呼應了五組曾說:「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解脫的關鍵是看到自己清淨本性,而不是往外馳求,所以「抖落塵埃」還不是最上乘,根本須從自性本原著手!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50912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