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20 12:11:09瀏覽246|回應0|推薦1 | |
8-2六祖與志誠的對話-- (原文)志誠稟命至曹溪,隨衆參請,不言來處。時,祖師告衆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師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對曰:「不是。」師曰:「何得不是?」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師曰:「汝師若為示衆?」對曰:「常誨大衆,住心觀淨,長坐不臥。」師曰:「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翻譯)志誠奉了神秀大師的使命到曹溪去,跟隨大眾一起向六祖參禮請益,但並未說明自己是從甚麼地方來。那時候,六祖就告訴大眾說:「今天有想暗中盜法的人潛伏在這個法會之中。」志誠一聽,連忙從大眾中出來,向六祖頂禮,詳細說明自己前來求法的因由。六祖說:「你從玉泉寺來,應該算是間諜。」 志誠說:「不是。」 六祖說:「為甚麼不是呢?」 志誠說:「沒有說明來意以前可以說是,既然說明了就不是。」 六祖說:「你的老師怎樣開示大眾呢?」 志誠說:「家師經常教導大眾要住心一處,使成無念狀態,要常習靜坐而不倒臥。」 六祖說:「住心觀靜,是一種病而不是禪。長久靜坐徒然拘縛自身,對領悟佛理又有甚麼益處呢?聽我說偈:『在世時常坐而不臥,死去後卻常臥不坐。這只是一具臭骨頭,怎能建立甚麼功德?』」 (說明)禪本來就是離語言文字,所以面對六祖指稱他是細作,志誠回應:「未說即是,說了不是。」表示一念之轉,內心的境界完全不同,這就是南宗所強調的智慧;智慧來自對實相的體悟,而不是常坐不臥;打坐觀淨是個工具,而不是目的地,如果拘泥身心,它只是一具臭骨頭,並不能真正建立功德。就像馬祖道一來到南嶽般若寺,整天只是打坐參禪。有一天,懷讓禪師便問他:「大德坐禪為的是什麼?」道一回答說:「想成佛。」懷讓禪師一言不發,拿起磚瓦便往寺前的一塊石頭上磨。道一覺得很奇怪:「磨磚頭作什麼?」懷讓禪師回答說:「磨磚成鏡啊!」道一聽了覺得很可笑:「磨磚哪可能成鏡呢?」懷讓禪師反過來問他:「磨磚既然不能成鏡,那坐禪難道就可以成佛嗎?」 龐居士也曾說:「心如即是坐,境如就是禪;如如都不動,大道無中邊,若能如是達,可謂火中蓮 。」龐居士正說明了禪就是智慧的提升,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乃至徹底解決生死大事,所以曹溪頓門禪直指生命核心,這也是南北宗不同的地方。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