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孫宏詠回憶錄
2024/03/29 18:30:21瀏覽129|回應0|推薦0

孫宏詠回憶錄  孔繁鉞1019訪談

n   澎湖學生兵

三十八年端午節青島撤退,我跟著學校上船。船到基隆沒上岸,轉到馬公。我們既像學生又像兵,學校主任就是軍中隊長。後來當總司令的李禎林,當部長的孫震,那時候是低我幾屆學弟。

流亡學生裡頭,我算運氣好,沒出過操,沒拿過槍,沒吃什麼苦。我進了軍士隊,屬於工兵營,營長是李振清司令官的外甥。這個運氣,多少因為家父也在澎湖的關係。

我們借住國小教室,稻草打地鋪,稻草還是台灣拉過去的。吃的是陳年九零糙米顏色泛紅,日本倉庫裡頭的。軍毯軍服味道發霉,也是日本貨。有老師上課,上課有小板凳,這些已經是最高待遇了。

三十九年我考上軍醫班,離開澎湖。兩年後我弟弟考上政工幹校,侄子也考上調查局,他倆後來發展比我還要好。

n   花蓮當軍醫

我在高雄八二醫院受訓兩年半,出來是少尉。屏東實習八個月之後,四十二年派到花蓮團管區。營區醫務室窄的很,除了主任黃仲武,就我一個醫生兼打雜。反正也沒啥病人,工作之餘自己讀書進修。

四十六年調往七虎球場醫務所,地方寬敞些。七虎球場現在不起眼,當年可風光呢!單單階梯式看台,就很稀罕。電影晚會經常有,人山人海。哈林籃球隊來花蓮,就在這兒表演。

醫務所是給現職軍人看病,有熟識的眷屬上門,也會通融。鄰近的孔家洪家,幾個小孩常來報到,消炎針一刺屁股,個個疵牙裂嘴。

那時候針頭針筒反覆使用,酒精燈燒開水煮煮就算是消毒了。盤尼西林是粉狀瓶裝,瓶蓋是橘褐色橡皮。要先用針頭刺穿,注入蒸餾水搖勻了,才吸進針筒給病患打針。

後來三民街成立民眾診療所,針對軍眷,那就熱鬧了。要掛號要排隊,有病歷有專門護士打針,正式一點。

我幹中尉薪水六十四塊,醫務加給四十塊,兩項加起來比中校薪水多。除了牙膏肥皂,我不敢多花錢,每個月要接濟住在台南的父親。

結婚以後手頭也寬裕些,不吃大鍋飯了。大白菜,五花肉,加上豆腐煮一鍋,天天打牙祭。 現在我一吃大白菜,一吃肥豬肉,馬上壞肚子,就是當年留下的後遺症。

n   成家立業

我幹了十七年上尉,六十三年退伍,六十四年自己開業。那時候私人診所很少,我這間宏濟診所,登記執照在花蓮是四十六號。

我考取的是醫師特考,這跟後來的國防特考不一樣。加上歷年來有些口碑,診所一開張就天天忙到晚。太太也辭掉工作,專心在家幫忙。

我五十年結婚,太太那時候在團管區管理文書。岳家就在團管區對面,我們年輕光棍常去借鍋借竈包餃子。我是先做乾兒子許多年,後來才做女婿。

太太小我十三歲,當初我談戀愛的時候,她才十歲。她見過我和孫學潔手拉手,從聚會所沿著明禮路散步回五權街。

孫學潔跟隨父親,三十五年勝利之初就來台灣接收。比起我們逃難來的,要好過得多。孫老先生是菸葉廠技正,廠長只掛名不管事,所以孫老先生負實際責任。老先生抽菸斗,指點我寶島和雙喜菸絲不同在哪裡。我請去孫學潔家提親的有:團管區司令,更生報謝社長,鄉長孔鵬起,結果通通沒提成。總歸一切是緣份吧!

孔家兄嫂府上,我常去走動,家鄉口音口味嘛。孫老太太也常去串門子,附近山東老鄉也就這麼幾個。當年結婚後,孔大嫂說:現在的太太不是挺好嗎?當初傻個啥勁?如今兒孫滿堂了,太太仍然數唸我:從前的事,一直在想呢!有一回孔大嫂和孫學潔,同來我家做客。我從前頭看診完畢,經過中庭魚池,不過停了幾步,卻被孔大嫂形容成心情激動,這真是從何說起?

孔大嫂九十四年底過世,證明書還是我開的。事情來的突然,真沒想到。一周前聖誕節,才剛收到嫂子來信呢。

當初大家都窮,教會偶而有救濟物資。孔家兄嫂信天主教,奶粉奶油救濟品,我也沾光過。我在大陸就是基督徒,念教會學校。來花蓮進過幾年聚會所,現在不大進教堂了。

n   兩岸團圓

今年四月跟健保局解約,卸下招牌不看診了。快要八十歲的人啦,應該休息休息。

九月去絲路旅遊十二天,坐汽車坐飛機坐火車,居然睡得著。記得七十年第一次出國,到紐約探望二弟,坐飛機十七個小時,一路沒闔眼。那時候體力還吃得消,那像現在十天就累了。

二弟是駐外武官,兩岸轉信方便些。六十四年我剛好開業,有能力每個月寄回去六百港幣。小弟原本下放黑龍江,因為這層海外關係,調回青島造船廠。家中老母親收到我們的相片,精神旺起來活到八十六。六十八年三弟陪母親到香港,母子兄弟都沒想到能有見面這一天。辦理母親入境台灣,花費幾十萬。那時候要透過大陸災胞救濟總會警備總部,手續繁雜層層刁難。雖然這時候父親已經輕微失智,但是父母總算老來團圓。像我這樣幸運的家庭,恐怕一千個也找不到一個了。

母親在台灣總共住了五年,其間還去美國探望過二弟。父親過世後,母親選擇回大陸終老。可惜回去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留在台灣怎麼會死呢回家太興奮了吧親朋好友都來聽故事,或許高興過頭了。

n   老家今昔

我家有十三畝地,雇了兩個長工。家裏有種地的有教書的有中醫看病的。父親二十五歲到即墨城裏念師範,兩年畢業後,回鄉當國小校長。國小設在鄰村,鄰村有八百戶,是趕集所在。學校是新制洋學堂,課本有小貓跳,小狗叫,有算術。學生有一千人,我在其中。

我四年級的時候抗戰爆發,鄉下變成二鬼子當家。父親走避上海,我也轉學到即墨城裏的教會學校。那時候能唸書的不多,唸私立學校更比現在留洋唸博士還稀罕。我十六歲領洗入教,父母根本不知道。吃住都在學校,每週六才回家,單程要走路三個小時。

我十八歲成婚,高中還沒畢業。成婚才一年,我就隨學校逃難去了。我家是黑五類,新娘在我家種地,過了六年苦日子才改嫁。回大陸探親時候,見過兩次面。知道她的日子並不寬裕,我只能送紅包聊表一點心意。

父親是老國民黨,又當過鄉長。共產黨來了,不跑不行。有位堂哥在青島念書的時候就左傾,共產黨來了,帶頭鬥爭自己父母,鬥爭自己親友。後來一路高升,當到省級公安副局長。

回大陸探親時候,於我家有恩的都死了,於我家有仇的也都死了。老家磚瓦依舊,可是我已經住不慣。就連母親也不住老家,老早遷居青島了。

青島的小弟不過小學畢業,從黑手做起。船艙底下又髒又熱,他每天早出晚歸渾身油黑。內燃機外燃機鈑金烤漆車床,樣樣都摸熟摸透了。鄧小平改革開放之後,小弟搞起個體戶。現在月入數百萬,手下大學生成群。

老家的桃子李子不好吃,倒是院子一棵大杏樹滋味特別好。酸楂有兩種方個兒滋味甜圓個兒滋味酸。裝在大甕裡頭醃起來,冬天就成了糖葫蘆。即墨老家,距離青島市中心六十華里,走路一早出發下午能到。現在當然方便許多,可是大夥兒都住外頭,不大有人再回老家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ngFrank&aid=18044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