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4/05/03 台北市>中山區>走讀林安泰古厝>臺灣十大民居之一,建築、山水、園林藝術之作
2024/05/20 22:12:53瀏覽251|回應0|推薦16
今天趁與兒子約吃飯,從桃園上台北,順道走訪一直列在凱文的待訪清單中的「林安泰古厝」,探訪這間曾被評為『臺灣十大民居』之一的古厝。

「林安泰古厝」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我們從捷運「圓山站」走路過來,約20分鐘即抵達。

從「林安泰古厝」的大門處,便可感受到古厝的精緻、典雅。

「林安泰古厝」目前的全名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是於民國89年(2000年)由古厝轉為民俗文物館,開放給民眾參觀的。

古厝目前的開放時間,是每星期二至星期日的09:00~17:00,暑假的7~8月期間,延長至18:00,免費入園參觀。

古厝因為環境優美,常吸引新人過來取景拍照,我們到的時候,剛好有一組新人也來外拍、留下倩影。

古厝最迷人的,就是它的建築工藝之美,木雕與石雕隨處可見,入口處馬上就可以領略。

「林安泰古厝」原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四維路,是清朝福建林姓移民所建,取原鄉泉州安溪的「安」及所經營商號榮泰行的「泰」而得名。古厝興建於乾隆48~50年(1783~1785年),為臺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遠的古厝之一。

民國67年(1978年)因道路拓寬而面臨拆除,後經規劃,先行拆解後,於75年(1986年)重建於濱江街現址。

「林安泰古厝」曾獲得臺北市政府的「建築特別獎」,我們今天就要好好地欣賞一番。

一進大門,馬上就會看到右側的「雲牆」及「洞門」、「對景」。「洞門」如畫框,從框望景,景深錯落有致,如同觀看山水畫之「對景」。

「林安泰古厝」的地形,約略呈三角形,大門(如紅色箭頭處)與主建築(如紅色框框處)非成一直線,而呈約120度的不對稱角度。

大門進來就是一大片花園,右前方是主建築。

進大門的左側,有一座以水墨彩繪模擬壁堵(塑山),形塑成象徵當年還在四維路的古宅,由主建築望出去正前方的「案山(蟾蜍山)」,名為「顧渚茗山」

大花園裡,有一組(三件)鐵雕。民間習俗,會在小孩子周歲時舉辦『抓周』的儀式。這裡的鐵雕,便是『抓周』儀式小孩會穿戴的虎鞋、虎帽及肚兜,還有各種充滿吉祥意涵的圖腾。遊客可以從觀景窗,一眼看見這三件作品。

這三件虎鞋、虎帽及肚兜鐵雕作品,依照民間習俗,象徵「圓滿、祝福」的意涵。

虎鞋:老虎是百獸之王,穿上虎鞋可以保平安,護佑孩子健康成長。

虎帽:老虎是趨吉避邪的瑞獸,戴上虎頭帽,孩子可以強壯勇敢、虎虎生風。

肚兜:穿上繡有飛龍圖騰的肚兜,希望孩子有如人中之龍、飛龍在天。

古厝的園區面積頗大,主建築(古厝)已被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主建築前方,有一口大戶人家經常會有的「半月池(月眉池)」

半月池是中國風水聚寶收納的最佳形制,還有防禦、防火、供水、降溫等功能,可為古厝環境生色不少。主建築由外而內,有一層一層、由低而高的傳統燕尾屋脊,象徵著步步高升。

「月眉池」前方視野開闊。

主建築「安泰堂」前的外埕上,聚集了一群年輕人。一問之下,原來他們是在拍廣告片。工作人員也委婉地提醒我們,暫時不要靠近,以免影響作業。

右側是原本「林安泰古厝」在四維路古宅的地景圖,座落在「南蛇環北斗穴,蛇頭向七星」的吉地,是一棟非常精緻的『二進五間起』四合院古宅。現今的古厝,以舊地原物,仿照當年的地景重建於此。

清代渡海來台的移民,以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居民為多,在語言上以「閩南語」溝通為主。眼前的這套座椅,椅背為閩南語的漢字「謝謝」及「不客氣」,椅子側面為臺羅拼音,椅面則為英文及「林安泰古厝」特有的格扇花紋。

因為有團體在正門處拍廣告片,我們只好從側門(左右護龍)進出主建築「安泰堂」。

一進入左護龍,這裡是原本的臥房及客房,目前正展出【書藝之美-黃雲娟老師雨前樓教學師生成果展】

各種不同的字體,『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接著要開始在各廂房間穿堂走巷了,經過這個俗稱「日井」的露天空間,欣賞紅色磚牆、屋瓦、地板、窗櫺的美景。

這裡保留了一座傳統的「石臼」,是早期民間研磨米漿、豆漿或湯圓等粿類的石器。

接著看到的,都是早期常使用的日常器具:飯桶、米篩、大灶、蒸籠、水缸、澡盆、洗衣板、竹簍、菜櫥等。

穿堂走巷於迴廊間。在正廳兩旁,分別有兩間房間,左側(龍邊)為大房及三房的房間,右側(虎邊)則為二房及四房的房間,符合『左尊右卑』的建置,四間房間內的擺設大同小異。

現在看到的是「紅眠床」,雕刻精美,是早期富裕人家的家裡常見的木床。「紅眠床」若為八柱床腳,為「新娘床」;若為四柱床腳,則為新娘未出閣時所睡的「阿娘床」。「紅眠」和閩南語的「安眠」音相近,有祈望安逸舒適睡眠之意。

這是「小姐尿桶」,即活動的馬桶座,為早期置於房間、方便夜間使用的便器;還附有木蓋,可以掩蓋異味。只是為何稱為「小姐尿桶」?難道男士就不會使用?應該是過去『重男輕女』時代的歧視性名稱。

房間常見的梳妝台、衣架、洗臉架等。

大戶人家的正廳絕不馬虎,神龕上有「九牧傳芳」的匾額。

「林安泰古厝」的展示空間配置圖。

「林安泰古厝」提供收集紀念章的服務,我們也拿了一張簽章卡。園區內共有五處紀念章蓋章處,這是第一處的「雙龍呈祥,福祿門印」。

這時候,「安泰堂」的大門突然打開了,拍廣告片的工作人員齊聚門外,兩位分別著旗袍與鳳仙裝的模特兒,就坐在門口,姿態撩人。

這間展示間,介紹了林氏家族如何創業及壯大的經歷;右側上方展示了當年的帳本、借據及稅單等;右側下方則是當年使用的商業工具。

也介紹了林家如何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三大成功因素,經商致富的關鍵過程。

林氏家族系譜。

離開主建築,來到戶外,開始來欣賞周邊的建築之美及園林風光。園區內的「雲牆」,上下起伏的外形,與周遭的山勢、流雲取水自然產生協調感。

在古厝主建築東西兩側,各有一口井(龍井與虎井),應該是古厝過去日常用水的來源,而且古厝遷移到這裡,也重新挖了井,還真的有水喔!此外,還有汲水器(地下水泵浦),而樹下的石椅,造型很有書卷氣。

這面牆有蝙蝠(或是蝴蝶?)圖案,有添福氣的涵義,誰能不愛呢?

於主建築外的附屬建築,再一次穿堂走巷。

這個景象太令人震撼了!「林安泰古厝」由於距離「松山機場」不遠,常可見到飛機就從頭上飛過去。

古厝的牆壁也有彩繪塗鴉,勾勒出傳統閩南宅院的日常生活。笑容可掬的阿嬤,追著小雞小鴨在庭院、大埕跑跳的孩子,搭配著閩南語的對話,這樣簡單又樸實的傳統生活印象,就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慢走享受古厝的建築之美與園林韻味。


來到另一區,是「古厝時光 安泰歲月」的常設展,來探究一下「林安泰古厝」的歷史軌跡。

清乾隆19年(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林堯公)率家人東渡來台,其四子林志能(林回公)因善於經商,在艋舺設「榮泰行」,在累積財富後便蓋大厝,於清乾隆48年至50年(1783~1785年)完工,即為「林安泰古厝」。

然而,「林安泰古厝」因故在民國67年(1978年)至民國76年(1987年)間,搬遷了三次。

「林安泰古厝」從建造、歷經搬遷到最後於濱江街現址重建的歷史軌跡圖。

歷經10年,共搬遷了3次,搬移了10公里。

另一展示間,介紹了「林安泰古厝」的建築藝術

「林安泰古厝」的木雕、堵版、格扇與窗櫺的介紹。

屋脊燕尾與馬背山牆、彩繪、石雕等的介紹。

到「林安泰古厝」一定會注意到的屋脊燕尾。只是,凱文覺得有些納悶,一般只有官方或家族裡有中舉人的,才會使用燕尾屋脊,但林家並不是呀!

馬背山牆,還有蝙蝠圖案。

「林安泰古厝」的正廳及中庭。

正廳左右兩側的東西廂房。

有歷史痕跡的保險箱。

主建築外的外埕旁,有一座家族蓋的「土地公廟」,可保佑家族成員平安。

接著要欣賞園區東側的園林山水美景,首先看到的是大戶人家常見的涼亭,名為「醉茶居」,可惜被圍了起來,無緣進到涼亭內欣賞池塘美景。

旁邊另一座像房舍的涼亭(水榭),名為「茶餘亭」

從「茶餘亭」回望剛剛的「醉茶居」及池塘「映月大池」,對面還有另一座地勢稍高的涼亭。

來到另外一間房舍「雨前樓」,這是一間兩層樓的建築,前方可環視整個「映月大池」美景。

「雨前樓」前,有一片竹林,所謂「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這裡全都具備了,是十足的風水寶地。

「雨前樓」門口還有一頂大花轎,可供民眾自由拍照,如果再穿上旗袍、馬褂入鏡,會更浪漫、更富意境。

結果這間「雨前樓」也被先前看到的拍廣告片的劇組借走了,供道具存放及模特兒換裝之用,遊客無法入內參觀。

可惜無法進入「雨前樓」,連帶地也無法上到二樓的樓台俯瞰「映月大池」。

倒是與「雨前樓」共構的「隨月閣」一樓,窗景迷人,宛如一幅畫。

繼續往前走,看到的是以古石砌作的「玉帶橋」,玉帶環腰,很有詩情畫意。

我們也學騷人墨客,走上一段拱橋。

「玉帶橋」的旁邊,有一座假山瀑布,只是瀑布目前並無水流,是因為最近水庫缺水的關係嗎?

從假山循徑爬上山頂的另一座涼亭「邀月亭」,這裡是園區內的制高點。

從「邀月亭」俯瞰園區,視野有些許受限。

回到「玉帶橋」。前方無緣上樓的「隨月閣」,景觀應該是整個園區最棒的位置了。

環池一圈,欣賞各種角度「映月大池」的風光。池塘中的荷花還不在花期,少了一點紅花點綴。

這一間是過去使用的書房。

另一側的廊道,雲牆上也有葫蘆、桃子、蝙蝠、花瓶等吉祥的「漏窗」圖案,葫蘆象徵福氣,桃子代表長壽,蝙蝠有福氣的意象,花瓶則祈求平安。

從這裡上去,就是地勢稍高的涼亭「愛波亭」

從「愛波亭」望出去,除了「映月大池」,還可以看到「安泰堂」前的外埕與「月眉池」。拍廣告片的劇組還在忙,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短短幾十秒的廣告,製作過程還真的不簡單。

有新人在旁邊的「雲牆」拍照,這裡的確是一處充滿著幸福、希望的園地。

我們以順時針方向,走訪了「林安泰古厝」一圈,大約兩小時,回到大門前。

前面提到的,園區提供了收集紀念章的服務,我們也順利完成五處紀念章的收集。

準備離開「林安泰古厝」,這是一處同時擁有建築、山水、花木、亭樓的園林古厝,景觀多元,可以讓人放鬆的好地方,我們有了一個充實、滿足的下午。


※※※

【林安泰古厝】官網

<交通>

< 自行開車>:直接導航「林安泰古厝」即可,無古厝本身的停車場,需在附近找路邊停車位。

< 搭乘大眾運輸>

捷運
「圓山站(淡水線)」或「中山國小站(中和新蘆線)」,徒步前往(約1.4公里),或轉騎乘UBike(約10分鐘)可達。

公車
林安泰古厝:市民小巴9 
新生公園:685/市民小巴9/紅50
新生公園(林安泰):72 / 222 / 298 / 643 / 676 / 市民小巴9 /松江新生幹線

< 開放時間>
(一)每星期二至星期日09:00~17:00(最後入園時間為16:45)
(二)暑假7-8月期間特別開放至18:00(最後入園時間為17:45)
(三)星期一及民俗節日-春節連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四)免費入園參觀;提供團體導覽服務,需預約。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vin218&aid=18063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