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17 01:30:00瀏覽3822|回應3|推薦108 | |
二○○七年的一天,我以甲骨文(Oracle)資深首席顧問的身分到紐澤西州出差,就是那一家製造藍色小藥丸的大藥廠,藥廠的IT部門經理也是一個老中,當我準備跟著他走進的辦公室前,突然聽到背後有人用中文在喊:「王老師早!」
我們兩個一起回頭,然後相互指著對方說:「你也是王老師啊!」原來他也是在地的補習班名師。
老師能站在講臺上,像一個可以發號命令的指揮官一樣神氣,在傳統的中國人社會中地位崇高受人尊敬,所以老師是許多小朋友作文中未來最想從事的職業第一名,「好為人師」是許多華人的願望、也是通病。
今天在台灣無論從事算命、美髮、廚師……等有一技之長的從業人員,都被稱呼為老師。前年,我參加北美作家旅遊團到中國旅遊,發現原來作家也被尊稱為老師。
想當年,考大學、留學前,我曾經進出補習班無數次,交過大筆補習費,所以曾夢想未來也要當個補習班老師。除了上正課的筆記之外,我有一個小筆記本,努力記錄著每一個老師講過的笑話,希望有一天也可以站在台上談笑風生,儘管後來小筆記本早已不知所蹤,但沒想到有一天,我真的站在補習班的講台上,不過是在美國的土地上。
時間回到九零年代中後期,中大型企業紛紛改用甲骨文資料庫,與甲骨文相關的應用程式在科技界瘋狂地流行,美國的電腦就業市場上,滿滿的甲骨文求才廣告,卻往往苦於不易找到有經驗的人才,求才若渴的情形下,有經驗的人非常搶手,市場的薪資也跟著水漲船高。八、九零年代,高達數十萬的中國留學生留在美國,五到十年以來,也都正好拿到學位準備找事。
不管大學時代學的主修是什麼,那怕是中文、歷史、或生物系畢業,看在薪水的份上,紛紛想改行,前仆後繼不斷地跳進這個事多錢也多的行業。
一九九七年,我的第一份甲骨文工作才滿一年多,就在華人聚居的馬州洛克維爾市,利用晚上或週末在補習班開初級班授徒,學生再學幾門相關的高級班之後,有補習經驗的人,大都可以順利找到事。
華府一帶的華人並沒有像紐約、舊金山或洛杉磯那麼多,但是在那幾年甲骨文的熱潮當中,仍然承襲華人一貫一窩蜂的風氣,看著這家補習班的班班課滿,生意這麼好,其他人也跟著一家一家地開。
五年後,我二度回到甲骨文鍍金,儘管經常需要出差,仍然常常將課排得滿滿的,甚至還在大學和研究所裡以兼任講師的名義,開了資料庫基礎理論和甲骨文應用管理等課程,從研究所每個班六、七個人到大學部和補習班二十五個人一班都有,也滿足了我當「大學教授」的夢想。
在美國的講台上當然要以英文上課,然而在那一波熱潮當中,卻曾不只一次,班上的二十多個學生全部是華人,來自台灣、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都有,可以名正言順地用中文授課。
有一年,位於馬州的美國國家健康總署(NIH)大裁員,聽說有近千人,其中有上百名博士學位的華人被放生,一時之間,美國哪有那麼多的大學或研究機構需要那麼多的博士,所以不轉行就幾乎找不到事。好在有甲骨文的熱潮,市場上需要大量甲骨文軟體工程師,憑著老中們的聰明才智,上補習班修幾門課之後,幾乎都可以找到事,而且可能比大學教授的薪水還好。說實在的,那些年美國的統計當中,華人家庭的收入經常名列前茅,我想多多少少要拜甲骨文熱潮之賜。
那一段時間,只要在馬州華人多的地方如東方超級市場或餐廳,常常會冷不防地被後面的人叫道「王老師好!」甚至有幾次在為公司招募新進甲骨文的資料庫管理員時,來面談的人看到我就先喊一聲「王老師好!」他們都是我的學生。
那一股甲骨文風潮大概發燒了有十多年,到了二○一○年前後,市場很明顯漸漸飽和,一般的新手已經沒辦法那麼容易找到相關的工作,學生已經變成為了要深造才上補習班,所以教學的內容越來越難,補習班的生意也慢慢變淡。在二○一二年的春天,教完最後一堂甲骨文管理員精進班之後,也結束了我大約十四年多的補教生涯。更絕的是,從那天之後,七年多來,我在工作崗位上,不曾再碰過一次甲骨文。
算算三十四年的旅美生涯,從研究所助教、一年中文學校教中文、八年的小朋友家教、甲骨文補教,十年前開始在兩所中文學校義務教書法至今,竟然當了三十二年的老師,儘管都是斜槓副業,還真是不折不扣的「好為人師」!
《走過零下四十度》購書資訊
網上購書@秀威書店
網上購書@博客來
電子書相對便宜許多,可至以下三處購得,附上網址
Readmoo(讀墨):https://reurl.cc/gv328N
https://www.amazon.com/-/zh_TW/dp/B07ZVFLY4H/ref=sr_1_1_nodl?keywords=走過零下&qid=1576406376&s=digital-text&sr=1-1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