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3 01:20:43瀏覽9303|回應22|推薦129 | |
為這,我單刀赴會,前往追尋心目中的悲劇英雄:魅影忍者-拉瑪達星星! 霧鹿派出所(上圖) 1930年關山警備道全線竣工,沿線設置派出所十六處、瞭望台二處、兵營級砲台三處﹝日俄戰爭的戰利品﹞;當時台東廳警務課全縣警員編制員額為九百一十九名,但部署在關山郡里壟支廳的警力就多達四百七十六名,超過全縣一半,可見神出鬼沒,為生存而堅忍不移的布農族曾讓日軍警多麼膽顫心驚!
參與關山警備道工事的日籍人員名字鏤刻於土磚上清晰可見 我抵達天龍飯店前已在關山和初來派出所詢問過路況,確定台20線南橫公路(全程176公里) 台東端入最多只能通到海拔2312公尺的向陽(向陽到梅山仍是封閉),因此空山曠緲,幽無人蹤,一路上只與工程車、林務局公務車和警車、摩托車及當地居民的小貨卡零星交會。 中午抵達飯店,坐在大廳認真研究起路線公里數和海拔高度,並掂掂自己的時間能走到什麼程度?從霧鹿(713公尺)到利稻(1068公尺)若是開車行走蜿蜒的公路要將近10公里,走古道則不到2公里可達,但是一下子驟然拉高好幾百公尺,海拔一路攀升恐怕會有些受不了....摸摸旅行袋再次確定氣管擴張噴劑帶了,為了心目中的英雄魅影,我還是決定次日一早天一亮就探訪古道! 飯店貼心給我升等成偌大的景觀房,那麼大的床實在無益於我的單身旅行,入夜十分寒冷反倒更加淒迷。戶外不及10度,哪裡敢去泡湯?能盡量利用的就是房間內的湯屋!
正當我和櫃台詢問交涉並閱讀相關圖資時,一位帶著漁夫帽、背著背包、看來像是的田野調查的學者也在check in,他湊過來驚訝又好奇的笑問: 這種時候妳也一個人走南橫啊?!
(說罷,兩人和櫃台的張小姐都忍不住笑出來,距離一下子拉近許多,也巧妙化解了我先前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尷尬!)
從叉路打二檔直上霧鹿部落,昔時的古炮台已移走不知何去?但相關歷史文獻和照片看多之後,不管它在不在,我都可以冥想昔時慘烈的情狀! 山間猶有琅琅讀書聲:霧鹿國小 部落內的白色小教堂正在整修 次日我從這裡走進鬱鬱森森的古道,跨時空追尋布農勇士的足跡 通往古道的天龍吊橋
拉瑪達星星:葉巴哥社人(今海端鄉下馬村),日警視為「凶蕃之王」、「台東廳理蕃之癌的梟雄」,是布農族人尊為英雄中的英雄。 「身材魁偉、相貌堂堂、頭腦清晰、善弄權術,是蕃中難見之將才。」~這是日警給拉馬達星星的評語。~雖是最難纏又可怕的敵手,但在重視武士精神的日人眼中卻評價甚高。 他的頭腦靈活長於謀略,勇猛果敢,行蹤飄忽不定,台東廳警務課長淺野義雄甚至還譽之為原住民中的「北條早雲」。 拉瑪達星星及其族人皆能翻山越嶺、聲東擊西的從台東到高雄、南投、花蓮襲殺日警並兩天內又回到居地,若無事然,縱橫高山如履平地。 布農族反抗行動以突襲式零星游擊戰為主,因此也最為持久 從1905至1933總共28年間,衝突事件多達54次。 他們是中央山脈的守護者,於行遠負重及狩獵皆無人能出其右的堅韌剽悍,也是最後才”歸順”的一族。 自1914年9月日警大舉沒收槍枝起兩年內,布農族領袖就策動了35次襲擊出草事件,日警、眷屬與工作人員死亡達98人之多,包括殺戮慘重的「喀西帕南事件」與「大分事件」,甚至蔓延至荖濃溪六龜地界。 組織號令的正是歷史上著名的布農三雄:大分社的拉荷阿雷與阿里曼西肯兄弟,以及葉巴哥社的拉瑪達星星。 為有效消滅布農族激烈的抵抗行動,日方積極於1921年春,八通關越嶺道全線完工(自大正八年至十年完工,全線125公里),施工期間日人受布農族襲擊而死多達104人。 然而,當1927年日軍警再度完成內本鹿警備道(沿鹿野溪),及1931年完成關山越嶺警備道~沿荖濃溪與新武呂溪-自台東關山(里壟)至高雄六龜於昭和六年完工,全線175公里)台東段一支即為天龍古道) 等三條深入中央山脈對準布農族心臟的尖刀完成,隨之大砲之類重武器也得以進入山區,族人的最後天險日益暴露,抗日氣數終於漸盡。 拉瑪達星星(居中者)於下馬被出賣逮捕,其家族與5個兒子皆遭極刑凌虐處死 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真正的高山族群,多生活於中高海拔,在1932年之前是殖民政權無法有效統治的地區;於「大關山事件」後才被強迫「集團移住」逐步形成現今縱谷上的布農部落如:延平、利稻、霧鹿、海端、桃源、紅葉、武陵、巒山等....皆是此一時期產生的新部落(或由舊部落擴充而成),原來的舊部落,就此荒蕪於群山蔓草間。
傳統布農族巫師是不能婚嫁的 行走古道多虧有”專家”在旁講解,我才得知原本下切1000公尺深,呈V型河道的霧鹿峽谷經災後已被高達兩層樓的土石覆蓋,成為今日U型河道且多處改道如下: 在古道,我多麼希望自己能有靈異體質,好對另一個空間磁場有所感應;卻不知是否一向有耶穌寶血的遮蓋護蔽並十字架的大光,使我出入任何至陰之處皆蒙保守,多能沒災沒病全身而退! 利稻部落:為寬闊的河階台地,是南橫公路全線上較大的部落 這是利稻陳大姐的店:昔日往來南橫必在此停留購物的老店~如今早已大門深鎖 利稻老照片:下圖左三為年輕時的陳大姐 通往村中的道路清理乍歇,土方仍存,路面未鋪 十分安靜的利稻國小
利稻:海拔1068公尺,往東到至台東海端鄉約31公里,西向至大關山隧道(縣界)還有30公里 大關山隧道:海拔2722公尺,一端為台東縣轄,另一端出口則為高雄縣桃源鄉! 向陽:往嘉明湖必經之處,海拔2312公尺 (台20線154公里處) 我只能走到這裡 嘉明湖:湛藍清澈有天使的眼淚之稱,是典型的高山隕石湖泊~當然無法去! 羅氏鹽敷木:旁邊白色結晶即是早年高山原住民的天然鹽 同行的學者滔滔不絕講著南橫美麗的台灣藍鵲及特有植物二葉松..... 在我耳邊聽來都恍恍惚惚,像是悠遠的空谷之音,只有講到和高山住民有關的事物才會讓我回神而專注聆聽,因而把玩之餘拍下這張照片!
關於道別:不必問我的名!我喜歡不期而遇!相信有緣的話將以任何不約定的形式再見! Dear 拉瑪達星星(Istanda Lamata Sing Sing) : 你的足跡太廣太深,非我所能跟隨,但是我已竭力走了一段可能與你重疊的路線,甚至是族人死難至慘之所,我的心如霧鹿溪嗚咽..... 閱遍歷史文獻,對你如何受死及確切的地方並無著墨但眾說紛紜,不管如何,我深願這靈生生世世不滅,如同山中飄渺的雲霧與此地永存,守護布農! 布農族稱「人」為bunun,後來演變成為族名。現多分佈在南投縣信義、仁愛,花蓮縣卓溪、萬榮鄉,高雄縣桃源、那瑪夏,和台東縣的海端和延平。人口數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四位,分佈面積僅次於泰雅族。該族是父系社會,以氏族為基本構成單位,並利用氏族中的各級單位組成部落中的組織系統。 在台灣原住民族當中,布農族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據悉,西元1952年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basibutbut(知名的八部合音)寄到聯合國的文教組織,國際音樂學者才打破過去認為音樂起源是由單音和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
背景音樂:電影“天浴”主題曲~慾水(齊豫主唱) 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 / 陳沖執導 作詞:小蟲 作曲:小蟲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