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比龜毛還要龜毛:談強迫症與強迫個性
2008/05/09 18:28:21瀏覽4066|回應0|推薦2

     阿銘洗手已經洗了二十分鐘了,手上已經有些地方變得紅通通的,皮都快磨破了,卻還是沒有辦法停止洗手。阿銘知道自己的手已經非常乾淨了,卻仍然忍不住要繼續洗下去。眼看著太陽逐漸變得火紅,還沒到中午,阿銘洗手超過十分鐘已經五次了,漫長的一天,直到入睡前,還不知道這樣把雙手洗到疼痛不堪,還要發生幾次。 

    小莉每天都要徹底把家裏清潔一次,地板要拖得乾乾淨淨,廁所浴室要刷得亮晶晶,只要看到灰塵,他就要把地板再掃一次。別人說她潔癖,她只是認為這是基本的清潔衛生。從小開始,小莉做什麼事就是謹慎又謹慎,不斷重複檢查,害怕有萬一疏漏出錯。學生時期,遠足旅遊前的一個禮拜,小莉就會把行李準備好,每天再檢查看看有沒有漏掉什麼東西,以免旅行途中出狀況。進入職場工作之後,有人說她太龜毛,要求太嚴格,她只是覺得事情都該照規定的程序來做,才能避免出錯。什麼事情都不放心別人做的她,每天上班都是事必躬親,一定要自已做好,回家以後也要自已親手把家裏清潔乾淨,蠟蠋兩頭燒的她,才三十歲的她就已經疲憊不堪,每天累得沒有片刻休息,常常懷疑自己會過勞而死。


    強迫個性與強迫症乍看之下很類似,都是不斷重複做一件事情。卻是兩個不同的狀況。強迫個性的人重複做一件事情,是因為自已覺的有必要,由於自已個性的要求,讓自已想要這麼做,也由於自已個性的模式已經固定,所以自已覺得有必要這麼做。強迫症則是嚴重自已都已經覺得這件事情已經沒有必要再重複做了,卻還是無法克制她重複去做。強迫症與強迫個性兩者有一些關連性。有強迫個性的人,比較容易得到強迫症。但是,只有少部分的強迫症患者有強迫個性,也只有少部分強迫個性的人得到強迫症。阿銘得的是強迫症,小莉則是強迫個性。


    強迫個性的人要求特別多,往往會被週遭的人評價為龜毛、吹毛求疵,固執、不知變通。強迫個性的人要求完美,其實是害怕出錯。要求乾淨,其實是害怕髒亂。要求按照規定,其實是害怕變化與責任。要求準時,其實是害怕得罪人,怕別人生氣。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主見,很敢要求,實際上則是事事害怕,事事緊張擔心。


    強迫個性的人總是緊張沒有安全感,因為不斷要求自已,對自己還比較放心。如果把事情交給別人,因無法時時盯著,永遠無法放心。因為無法信任別人,什麼事都要自已處理,整天又忙又累,就算是把事情交給別人處理,心裏面不放心,壓力還是一樣大。


    有的時候,強迫個性來自於嚴厲責罰的父母,從小為了避免責罰,養成了小心重複檢查的習慣。從接受父母的要求,慢慢轉變為自已內心對於自已的要求與批評。父母不在身邊之後,自已心裏面的要求與批評,反而更強烈而嚴格,隨時緊迫盯人,責備自己的心靈,更加沒有休止。有的時候,強迫個性則是源自於小時候受傷很深的意外,為了預防再度受傷,所有的心力都努力來避免任何可能的意外。不論原因為何,強迫個性來自於缺乏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總是令人有揮之不去的害怕,再怎麼樣快樂不起來。


    強迫症則讓人心不甘情不願地重複一些動作,明明知道再重複下去既荒謬又沒意義,卻還是有一股衝動忍不住要繼續重複下去。除了強迫洗手以外,常見的症狀還有檢查瓦斯或門鎖、數東西、排列東西。有的高中生一天要花一兩個小時整理書包,把書包裏面的書排整齊了,又覺得不滿意,拿出來重排。有人每天得把路上人行道的地磚數一遍,有人睡前要把門、窗、瓦斯的領各檢查數十遍。


    強迫症有點像是舊式黑膠唱片刮到了就會跳針重複播放一小段音樂。強迫症是腦子出了問題,像是唱片跳針一樣把一些念頭、想法、衝動重複播放。如果重複擔心手上有細菌,就會不斷洗手,如果重複害怕瓦斯外洩,就會不斷檢查,停不下來。處理強迫症,不能只在表面的行為打轉,而要處理強迫行為背後的害怕。因為有害怕的念頭,才會有重複的行為。建立安全感,停止重複行為,可以改善強迫的症狀,只是往往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治療強迫症,往往需要配合抗憂鬱藥物,使用藥物來調整大腦結構,減少跳針現象。


    強迫症與強迫個性雖然很類似,治療的方向卻不同。強迫症就像是唱片跳針,主要是腦神經生理的問題,治療上是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強迫個性則是個性的問題,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如果二者都有,就需要心理與藥物雙管齊下,並重並進的治療。詳細區分強迫症與強迫個性,做出正確診斷,才能夠對症下藥,做出正確的處置。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Soul&aid=185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