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9 02:12:19瀏覽7950|回應4|推薦24 | |
撰文/黃郁棋 剛看完《阿凡達》回到家,暫時無法呼吸。 我先說,我實在不喜歡寫影評,尤其我對電影完完全全的外行;但是這部電影,讓我還是忍不住,想上來囉嗦兩句。 西元1492年,哥倫布從西班牙薩爾特斯出發,航行兩個月,到達美洲華特林島。對於歐洲人而言的大發現,不曉得影響了當時有多少人,一早醒來,就懷抱著美洲夢。人類喜愛獵奇,喜歡神秘,喜歡佔有;直到這個世界再也不新奇,月球也被證明了沒有嫦娥戴著氧氣罩睡在坑坑洞洞上,人類的夢終於被打回票,心也碎了一半。 為什麼聊《阿凡達》,我要在前面加句「再拓荒」呢?自從大航海時代結束後,人類始終無法跨出拓荒的下一步。一來是幾乎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野地」可以開拓了,二來科技也還無法為人類找到下一個聚落。《阿凡達》談的就是人類再拓荒的美夢,但是為了避免提及太多劇情,暫且在這裏打住。 有許多臺灣「自以為文藝」、「自以為前衛」、「自以為內行」的閱聽人(我甚至不願稱呼他們為評論者)一聽到「大製片」,第一句話就是:「噢,又是一部商業片。」緊接著為它貼上「很多特效,劇情不是很芭樂就是灑狗血,是不營養的產物」的標籤。今天我要很認真的告訴各位,這部《阿凡達》正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商業片,劇情既芭樂,又灑狗血。如果誰因此打了退堂鼓,嘆了口氣,請他不要看這部片,不值得看,也沒資格看。就連在一旁吵鬧的七歲小孩都比他懂,什麼叫做電影。 這部片是3D動畫片,但是並非全動畫,裡頭的「人類」應該是真人掃描進去的。看的人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戴上3D立體眼鏡,走進3D影廳看一部稍微令人頭暈卻讓你喘不過氣的好片;另外一種,則是花少一點錢,看平面電影。一般而言,我會比較推薦前者。雖然這項3D技術說實在的,並不十分令人滿意;它的3D效果是藉由畫面類似散光般的重疊製造出來的。但是若就鏡頭語言來看,戴上3D眼鏡,景深變得層次分明,雙眼對焦點會更為明確,在藝術傳達上是更容易成功的。 從分鏡上來看,這部片很成功的將不容易傳達的「故事張力」表現出來,同樣的故事情節,若換作另外一個製作團隊,很有可能變成一部大爛片。這個故事情節太需要前衛的視覺特效來支援,而且必須不露痕跡。一個接一個Shot讓整部片從頭到尾,都引人入勝。 《阿凡達》想要傳達給閱聽人的企圖十分強烈,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環境保育的提倡 電影利用「納美人」(潘朵拉星球人)的傳說以及奇蹟,來使人相信「萬物有靈」、「能量彼此流動」這兩個概念,後者尤其重要。對地球而言,所有生命的生老病死,都只是能量流動的一環,生自可歡,死不足惜。 二、種族歧視的警告 片中的「地球人」,經常使用「Savage」來形容該星球的原住民,地球人優越論的表現,似乎像在提醒「白種人優越論」看似消失,事實上依舊存在的現象。 三、地球人將生命「物化」的危機 從片中不難察覺,人類為了「賺錢」,為了「達成某種私慾」,忽略了生命的重要性。片中提到的「地球人沒發現,他們殺了自己的大地之母」,以垂垂欲死的地球來警告,過度破壞生態平衡,是一項自殺舉動。 四、生命才是本質,科技附諸其下 我想我還是不要破梗,這部片的結局其實不難想像;但是編劇之所以要用這種結局收尾(或許部分自認「專家」的閱聽人又要碎碎唸了),自有他的意義在。一部電影的結局,就像一篇文章的收尾一樣重要。前面舖了很久的路,最後該怎麼走,都隱藏在結尾之中。 這部片的環保意識十分強烈,看完後走出戲院,竟給人一種「慚愧為地球人」的感動。配合著這幾天在哥本哈根的氣候變遷會議,十分引人遐想。高爾因為用到不完整的資料提醒冰山五年內可能融化的現象被世界批評,我卻不見任何一家媒體提及,冰山並不會因為哥本哈根的一場會議就不融化了,溫室效應也不會因為氣候變遷會議結束就忽然轉好。溫室效應還會繼續下去,並且會越來越嚴重。當會議廳的各國主角在爭論不休的期間,澳洲附近漂移的冰山還是繼續飄移著,北極繼續消失。 同樣是科幻片,同樣是商業片,《阿凡達》給我的感動遠比《魔戒》要深得多,更不用提《哈利波特》跟《納尼亞傳奇》了。可想而知,《阿凡達》肯定賣作,肯定會在全球排行維持第一名的位置好一段時間。而我,一直到現在,還在為了剛才那一百六十分鐘的電影震撼著。 最後提醒想去看的朋友們幾點,這部片長達一百六十分鐘,飲料別喝太多,看之前一定要先上廁所。而3D眼鏡戴起來多半不怎麼舒適,有近視的人盡量使用隱形眼鏡,看起來會自在許多。看的時候,請把什麼「商業情節」、「背後隱藏的訊息」給忘掉,包括我這邊爛掉的評論也忘掉,好好享受《阿凡達》,給視覺跟聽覺前所未有的拓荒經驗!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