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子道德經》24 至 26 章註譯~0926
2012/09/26 12:21:36瀏覽6110|回應3|推薦79

《老子道德經》24 至 26 章註譯~

 ..... 雁南飛/2012/09.26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成語熟語: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餘食贅行〈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註解: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企,同跂;舉踵也。舉踵,舉起腳跟眺望之。不立,謂立足不穩不能持久。跨,越也;闊步越前而行。不行,謂失衡而無法穩健行走。
 全句譯解:舉起腳跟欲眺望之,反而立足不穩不能持久。闊開大步欲越前而行,反而失衡而無法穩健行走。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見,以己之所見為正見也。不明,謂不能無所不見。自是,自以為是拒納他人諫言也。不彰,謂無法彰顯其德行。
 全句譯解:以己之所見為正見,則不能無所不見。自以為是拒納他人諫言,則無法彰顯其察納雅言之德行。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自伐,自居其功驕恣不遜也。無功,謂無法成就其功業。自矜,矜誇其人榮顯也。不長,喻榮顯無法持久。
 全句譯解:自居其功驕恣,則無法成就其功業。矜誇其人榮顯,則榮顯亦無法持久。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其,指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在道,謂以道的準則衡量之。餘食,殘食剩物。贅行,謂多餘贅瘤。
 全句譯解: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徑,若以道的準則衡量之,可謂之殘食剩物,或多餘的贅瘤。
 〈部分版本「贅行」作「贅形」,行、形兩字古通用之;均正確。〉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物,物體、萬物也;此處指人民、百姓。惡之,厭惡殘食剩物或多餘贅瘤也。不處,不為〈不認同〉上述「四自」之偏頗行徑。
 全句譯解:人們都厭惡殘食剩物或多餘贅瘤等累贅之事。所以有道之士,不會認同如上「四自」之偏頗行徑。
 
譯文:

 舉起腳跟急欲高眺,反而立足不穩不能持久。闊開大步越前而行,反而失衡無法穩健行走。

 以己之所見為正見,則不能無所不見。自以為是拒納他人諫言,則無法彰顯其察納雅言之德行。

 自居其功驕恣不遜,則無法成就其功業。矜誇其人榮顯,則榮顯亦無法持久。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徑,若以道的準則衡量之,可謂之殘食剩物或多餘的贅瘤。

 人民都厭惡殘食剩物或多餘贅瘤等累贅之事。所以有道之士,不會認同如上述「四自」之偏頗行徑。

道教中的老子~三清之太上老君〈維基〉


= = = = =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成語熟語: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註解: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物,物體也;此處指道〈道本無名,故以物暫名之〉。混成,言自混沌中而渾然天成。先天地生,謂生於天地初始形成之先。
 全句譯解:道者,自混沌中而渾然天成,它生於天地初始形成之先。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寂,靜也;喻無聲。寥,虛也;喻無形。獨立,此處指獨一無二,無事物可與之匹敵也。不改,喻永恆不變。
 全句譯解:道,無聲亦無形;獨一無二,無事物可與之匹敵,故而永恆不變。
 〈部分版本「獨立而不改」或作「獨立不改」,少一而字;亦可。〉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周行,謂遍歷運行而無所不在。殆,通怠;止息也。天下,此處泛指天地萬物。天下母,喻蘊育生養天地萬物之根源。
 全句譯解:道遍歷運行而無所不在;它可以說是蘊育生養天地萬物之根源。
 〈一版本「天下母」作「天地母」,雖可通,唯疑似後人望文抄改之;今從多數版本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吾,此處本老子自謂;亦引申泛指我、吾人。不知其名,謂不知如何命名此天地萬物之根源。字之,稱其名也。強為之名,勉強稱述形容其名也;此處之名有稱述、形容之意。曰大,喻可謂至高無上而廣邈無涯。
 全句譯解:我不知如何命名此蘊育生養天地萬物之根源,只有稱呼其名為「道」;勉強稱述形容其名為「大」,其可謂至高無上而廣邈無涯。
 〈一版本「強為之名」作「強為之容」,雖可通,唯亦疑似後人望文抄改之;今從多數版本為「強為之名」。〉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逝,無聲無形也。遠,無遠弗屆也。反,猶老子所謂「正言若反」〈七十八章〉;引喻返璞歸真也。
 全句譯解:道因其至高廣邈,故無聲無形;因其無聲無形,故無遠弗屆;因其無遠弗屆,故終歸返璞歸真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大,言道因至高廣邈而偉大。天大,言天因覆育萬物而偉大。地大,言地因載養萬物而偉大。王亦大,言明君〈聖人〉也因教化萬民而偉大。
 全句譯解:所以道因至高廣邈而偉大;天因覆育萬物而偉大;地因載養萬物而偉大;而明君〈聖人〉也因教化萬民而偉大。
 〈部分版本「王亦大」作「人亦大」,難解通,疑抄訛;今從多數版本為「王亦大」。亦有一版本作「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疑斷句舛錯。〉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域中,謂宇宙之間。四大,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也。人,此處泛指明君與萬民。人居其一,言明君偕萬民〈按:明君因萬民擁戴而成就其偉大,故而兩者併稱四個偉大榜樣之一〉亦居四大之一。
 全句譯解:宇宙之間有四個足以效法之偉大榜樣,而明君偕萬民亦居此四個偉大榜樣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此處泛指明君與萬民。人法地,言明君偕萬民效法大地之載養萬物。地法天,言大地效法上天之覆育萬物。天法道,言上天效法道體之至高廣邈。道法自然,言道體效法大自然之循環有序、生生不息也。
 全句譯解:明君偕萬民效法大地之載養萬物;大地效法上天之覆育萬物;上天效法道體之至高廣邈;而道體效法大自然之循環有序、生生不息也。
〈一版本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斷句有差意義有別。頃據各版本考證,茲從王弼通行本。〉

譯文:

 道者,自混沌中而渾然天成,它生於天地初始形成之先。

 道,無聲亦無形;獨一無二,無事物可與之匹敵,故而永恆不變。

 道遍歷運行,而無所不在;它可以說是蘊育生養天地萬物之根源。

 我不知如何命名此蘊育生養天地萬物之根源,只有稱呼其名為「道」;勉強稱述形容其名為「大」,其可謂至高無上而廣邈無涯。

 道因其至高廣邈,故無聲無形;因其無聲無形,故無遠弗屆;因其無遠弗屆,故終歸返璞歸真。

 所以道因至高廣邈而偉大;天因覆育萬物而偉大;地因載養萬物而偉大;而明君〈聖人〉也因教化萬民而偉大。

 宇宙之間有四個足以效法之偉大榜樣,而明君偕萬民亦居此四個偉大榜樣之一。

 明君偕萬民效法大地之載養萬物;大地效法上天之覆育萬物;上天效法道體之至高廣邈;而道體效法大自然之循環有序、生生不息也。

老子繪像〈維基分享〉


= = = = = =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註解: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重,本義穩重;此處作載重解。輕根,喻頭重腳輕,難以站穩身體;喻輕忽根本。靜,本義沉靜;此處作靜默解。躁君,躁進之君王;喻靜極則猶躁進,矯枉過正也。
 全句譯解:在上位者,載重若頭重腳輕,則輕忽根本之道,難以站穩身體,更無以沉穩施政。靜默若至於止息,則矯枉過正猶如躁進之君王,難以遂行教化人民。
 〈此句版本不少,眾說紛云而差異頗大。頃據各版本說法,試行另類譯解,藉以彰顯老子「物極必反」之基本論調。他日再研酌修訂更佳之解說。〉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君子,此處指聖人明君。終日行不離輜重,引喻聖人明君整日運作教化人民,都離不開運載輜重車輛的根本之道。
 全句譯解:所以聖人明君整日〈日以繼夜〉運作教化人民,都離不開運載輜重車輛的根本之道。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榮觀,謂華麗堂皇之尊榮富貴。燕,通宴,安然也。燕處,謂淡然處之。超然,超乎物外;引喻不受物欲所迷惑左右。
 全句譯解:聖人明君雖然處於華麗堂皇之尊榮富貴中,仍能淡然處之,而不受物欲所迷惑左右。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萬乘之主,言治理萬乘大國之國君。身輕天下,引喻不能以天下萬民為重。
 全句譯解:感慨治理萬乘大國之國君,為何迷惑於權衡私欲,而不能以天下萬民為重?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輕則失根,引喻輕忽治國根本之道,則淪喪富國裕民之基石。躁則失君,謂躁進浮動以致進退失據,則不似人君而頓失民心之支持。
 全句譯解:國君若輕忽治國根本之道‧則淪喪富國裕民之基石;若躁進浮動以致進退失據,則不似人君而頓失民心之支持。
 〈部分版本「輕則失根」作「輕則失本」,亦通用。唯本章起頭即言「重為輕根」,為上下文呼應故,茲從「輕則失根」。〉

譯文:

 在上位者,載重若頭重腳輕,則輕忽根本之道,難以站穩身體,更無以沉穩施政。靜默若至於止息,則矯枉過正猶如躁進之君王,難以遂行教化人民。

 所以聖人明君整日〈日以繼夜〉運作教化人民,都離不開運載輜重車輛的根本之道。

 聖人明君雖然處於華麗堂皇之尊榮富貴中,仍能淡然處之,而不受物欲所迷惑左右。

 感慨治理萬乘大國之國君,為何迷惑於權衡私欲,而不能以天下萬民為重?

 國君若輕忽治國根本之道,則淪喪富國裕民之基石;若躁進浮動以致進退失據,則不似人君而頓失民心之支持。

老子騎牛圖〈中國百科〉


= = = = = =
關於老子學說概要,請參閱《老子學說的思想體系略說》:

 http://blog.udn.com/Axeman/6629569

推薦參考《老子》譯解及考證書目:2012/0914

 一、《老子章句淺釋》/劉瑞符  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參校各家譯解版本之用〉

 二、《老子讀本》/林翠萍  註譯/漢風出版社。〈坊間譯解簡易明瞭版本之一〉

 三、《新譯老子讀本》/余培林  註譯/三民書局。

 四、《新譯老子想爾注》/顧寶田、張忠利  註譯/三民書局。

 五、《道德經句解》/李易儒  註釋/易儒出版社。〈坊間譯解簡易明瞭版本之一〉

 六、《老子道德經/憨山註》/憨山大師 著/報佛恩網。〈參校各家譯解版本之用〉

 七、《老子新註新譯》/陳鼓應  註譯/台灣商務印書館。〈參校各家譯解版本之用〉

 八、《老子新校》/鄭良樹  著/台灣學生書局。〈校正版本之用〉
 
 九、《解讀老子》/傅佩榮  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坊間譯解簡易明瞭版本之一〉

 十、《老子他說》上集、續集/南懷瑾  著/老古出版社。〈校正版本及譯解之用〉

 十一、《老子河上公注疏證》/鄭成海  著/華正書局。〈完整校正各家版本及譯解之用〉

 十二、《老子新繹》/吳宏一  著/天宏出版社。〈校正版本及譯解之用〉

 十三、《老子校正》/陳錫勇  著/里仁書局。〈完整校正各家版本之用〉

 十四、《老子釋疑》/陳錫勇  著/國家出版社。〈完整校正各家版本之用〉

 十五、《太上真言:道德經》/李華  編著/三清道學出版社。〈道教〔家〕另類版本〉
= = = = = = = = = = = =
《老子》三種主要版本:〔從弼注《老子道德經》為原則,從帛書《老子》乙本為例外。〕

一、「王弼注釋八十一章《老子》」:目前最普遍之「通行本」。書分上下兩篇,曰「道經」(一至三十七章 )與「德經」(三十八至八十一章),合稱《道德經》。

 王弼版《老子道德經》上篇第一章首論「道可道,非常道」 ,下篇第一章首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全文合計 6620 字。

二、「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1973 年於湖南長沙出土。沒有分章,僅分上、下篇。均係《德經》在《道經》之前 ,與《韓非子•解老》所引次序一致。以帛書乙本為準,全文合計 5467 字。

三、「戰國楚墓出土竹簡《老子》甲、乙、丙組」:1993 年 10 月於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出土。亦稱「郭店竹簡老子」或「楚墓竹簡老子」。甲組計 1090 字,乙組計 389 字,丙組計 270 字;加上殘缺字補足字數合共 1831 字。

 竹簡《老子》僅通行本三分之一篇幅。未分章 ,亦未分上、下篇。內容次序上與帛書本或通行本迥異。較接近帛書本與通行本者,傳為丙組。

 ..... 〈按:弼注《老子道德經》與帛書《老子》,於篇章次序、使用文字符號及內容字數等項,均有差異。〉

孔子問道於老子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6893171

 回應文章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地不仁
2012/10/04 17:32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這兩句是一種對道的領略吧

如以小善來看  老虎這些肉食動物的存在是天地不仁  但上天還是養活了這些肉食生命

而且草食動物也沒因此滅種 還因此有更足夠的生長環境生存 天演淘汰自然循環 才是大慈大仁啊

對上蒼的恩德 感受越深就越謙卑呀


電老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子的 24 式太極拳
2012/09/27 07:03

我最近又重新學習老子的 24 式太極拳,挺有健身效果的。

喔,不是老子。。

來亂的!尷尬

Victor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
雁~《世說今語》政治篇〈之二〉(Axeman) 於 2012-09-27 18:42 回覆:

24 式太極拳,挺有健身效果的。..... 張三豐原式太極拳圖解是 72 式;

後世簡化為 24 式、42 式〈較常見〉與 37 式〈或 36 式,偶見〉等,都是精簡太極拳拳譜。

想當然爾電格主應是太極拳行家,因 24 式今頗流行。

詹明樹老師《四十二式太極拳分解動作表》:

http://taichi.dyndns.info/wp-content/uploads/2011/12/42e5bc8fe68bb3e58886e8a7a3e58b95e4bd9ce8a1a8v10.pdf

據說老子思想影響了道家,影響了武當始祖張三豐.....

於焉張三豐祖師創立了 72 式原式太極拳,流傳於世。

謝謝回應留言。 謝謝


無悶(永久消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環保
2012/09/26 15:41

雁格主怡安:

兩千年前的智慧言語至今還是如此實用,古人的

智慧真是不可小覻。不論是心靈上或是現實生活

上,若能依之而行,大同社會未必是夢想。

格主將老子的章句細細分析,令人讀來更易了解

,功力匪淺,無悶佩服不已。


殘樓夢斷人去遠,小閣輕閉玉生煙;
芳蜨不管春歸否?偏展彩翼覓花間。
雁~《世說今語》政治篇〈之二〉(Axeman) 於 2012-09-26 21:57 回覆:

古人的智慧,確實是不可小覻〈很驚人..... 《老子》五千言,譯解起來就已很辛苦。〈每篇後尚未補附上「篇旨」或題意說明〉

早一個月前,我還想將來繼續貼的《莊子》.....唯《莊子》篇幅更宏鉅,耗時也必然更久..... 可能得暫緩議矣。 Fox三條線

從莊周夢蝶之哲境、濠梁之辯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以至於混沌開竅之神話、庖丁解牛之機巧等等觀察之.....

莊子思想..... 似較老子浪漫〈藝術〉活潑〈解放〉些。

若能依之而行,大同社會未必是夢想。..... 正是如此。

將老子的章句細細分析..... 敝人功力尚淺,還祈包涵。

謝謝回應指教。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