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八佾>篇之體悟
2018/02/25 14:29:33瀏覽438|回應0|推薦5

三、<八佾>篇之體悟

   <八佾>篇講禮樂之道應該是比較沒有爭議的,八佾本身就是天子之舞蹈,舞蹈必配合音樂,譚先生認為

    禮樂是人類自身至美之存在境界」,而「樂」字,若從快樂解,指人類存在之終極,若從音樂或樂舞解,則指人類創制之「文」,即作為作品之文。

     人是以禮樂作為自己權勢地位的表現,如季氏之舞佾於自家庭內那樣。……實為禮樂崩壞及虛假之原因。

    禮直接根據及為體現人性三種至美善之存在關係而成。這三種關係為敬、愛與和。


   從這段話得知禮樂是因和其他人的關係而形成的,藉由禮樂表達人際關係之尊敬、敬愛與和諧,因為禮樂適當的表現,可以呈現和諧之位份,或許民主時代講求人人平等,不認為這樣的位份有必要,但人類的關係中本就有上下之別,內外之分,若全然不顧禮,則不就上下、內外關係混亂,如父親本就為長者,子女本就在下位

  若像美國那樣,子女喊父母親之姓名,就像喊任何外人一樣,沒有差別,久之忘卻對父母敬愛之心,其產生的後果便是無親情、無倫理可言,這就是不和諧,缺敬與愛之意。因此孔子才會批判季氏之亂禮,畢竟在上者所為,為在下者的模範,所以季氏僭越天子之禮,壞禮之行為必導致整個社會的禮樂崩壞。

     從古觀今,又何嘗不是如此?若究為何今日子女不孝父母,學生不敬老師,人民不尊重總統(關於這點可能很多 人不認同,其實民主國家可以表達意見,但不是連尊重都沒有,不是民主就可以用鞋子丟總統,那麼人身安全基本保障又在哪裡?再說一個人用甚麼樣的方式去表達意見,基本上也顯現其教養,雖然這些台灣亂象很多是政治人物帶起的風氣,但是我們每個都是一個有獨立自主思考的人,也都受過教育,別人做錯的事,自己要跟著做,甚至為其維護,不但說明本身素養,更說明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未見成熟,那麼教出來的下一代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只能說往後每個人都要承受這些後果!不尊重的人,連別人的安全都不尊重!拋開政治問題,純粹就人而言,尊重就是一種對人的禮!五千年的禮似乎不只失諸野,連野都未必有!這是我對台灣的憂心!)……不就是不懂禮,錯認人人平等真實之意,認為甚麼都要爭跟人平起平坐,失卻對人的尊重,上下都不知禮,不尊重人時,那一定會亂的,這就是上位者作為、言論影響之大的結果,孔子批評季氏,真是極有道理的。

然而老子會反對禮,我以為反對的是虛假之禮,禮若沒有發自內心,就談不上真實的人性,所以譚先生分析說,

  

   仁是禮之本」,「而仁之本在孝悌」,「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故無論人透過禮樂而為不仁,或在其作禮樂之表面外,其人本身實是不仁之人,……一切禮樂,無論多麼表面上是禮樂,都沒有絲毫意義的。

 

    這部分的可見孔子和老子想法是雷同的,只是老子從反面論說: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我認為這段並不能說老子不贊成禮,而是禮之本已失,就成了虛偽之禮了。老子反對的就是這種虛偽的禮。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也是從反面論說,簡言之就是「亂世出忠臣」之理,都是最根本的失去後,只好推出改善辦法,所以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其實是外在表現,但是「修心顯外」,虛假之禮顯出人偽。

 故忠信薄弱以後,禮就見重,人的忠信是由內心散發的行為,一旦內心虛假,這禮就顯得虛偽不實,若能注意到禮的內心表現和外在行為合一的話,那是最能表現禮的和、敬和愛之義。我想儒道兩家可以做這樣解釋。而這正是修養自身之道。

這部分譚先生有註解:   

    在中國,禮因是在人與人之間其人性美善之實現,故亦是在人存在中之一種德行,是從共體存在言時之德行。論德行之<泰伯>篇,故有視「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為德行者。正確的禮,若非不仁,其本身已經是一種德行了。

 

     為何會這樣闡述呢 ?作者把禮的精要闡明,讓人更明白「禮之用」。從人而言,仁是禮之本;從禮樂具體執行時的物質之本,必須從「儉」。

 

 這儉除了針對物質之不浪費而言,它亦是在他人眼中不驕而自謙之表示。奢侈往往是驕傲自大時的行為,故孔子亦說:「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這是說,奢侈是人與人間刻意的頂撞(不孫),而儉相反可能會使人感到自己困窮或窘迫。……但孔子寧願選擇窘迫侷促而不願使他人感到自己的不孫。……一切禮之制定,必不能違背仁即不能在物質方面奢侈繁雜或只求隨便敷衍了事。……禮必須儉簡但謹慎而為,繁雜與隨便只導致更大的虛偽而已。

 

這段話可以說把禮的真義闡發得極為詳盡,這讓我對禮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以往教育中至今,都是缺乏禮樂的教化,原來禮還含有這樣深層的對人的一種情份在,反觀現代人,在古人看來,則是無禮之極了。

我自己對與禮的認識不深,但一直知道要有禮貌,然而卻不知真實的禮該如何表現,我想禮的學習該亦是人的修養之一。譚先生說:「禮之目的在教人不爭」這點跟老子的主張又一樣,只是沒想到是從禮而來,但作者的闡揚道理卻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君子無所爭」是教人,一真實人格的人,是沒有什麼可使其與人爭鬥的。……真實的人其生命純然自己,非處處在人與人間互爭之欲求上,故無爭。

……在禮的教育下,人是無心於爭鬥的。此禮在一般人中至為具體之意義。……禮因而是人類在其共體存在、強弱相處間,即在所欲之事物前其能不相害之為一基礎。……性情之溫和、謙下而恭敬,及讓而和睦,這也就是禮之美與善了。

 

     從這些方面來看禮,確實是一種德行,「真實的人其生命純然自己」這說的真好,有多少人的生命建立在外物上或其他人身上?真實的人是獨立的人格,其生命只在於自己的成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依循著自然之道就是美善了,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是「不爭」。

 生命是不爭的,盡力而為但不會想要宰制對方;任何想宰制對方或外物、事情的都是「爭」的欲求,那就看到的是外在的,沒有看到自己,自己是內在的就是「 然的自己」,事實上,「生命應該純然只有自己」,生命歷程只有自己創造,智慧只能自己體驗得來,任何人事物都是協助的角色,要能自我成長。

 我覺得禮尤其是在「強弱相處間,即在所欲之事物前其能不相害」說的很精闢,人存於社會強弱自是有的,能夠在你強時,對於「所欲之事物」能有所克制,表現禮,那麼必不會發生強欺弱的情形了,闡述得極為貼切,這真是禮的具體行為!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1054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