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而>篇之體悟
2018/02/20 23:04:26瀏覽402|回應0|推薦6

從《論語》試探修真之思想

 

    譚家哲先生將《論語》篇名和內容做了分析,歷代以來認為兩者無甚相關,在譚先生的書中卻別有創見。如:

 

    <學而>是成人之道,即成為真實的人,因此談的是為事及人類的存在之道。而<為政>論人自身之真實,故是論及人種種作為及行為之「正(政)」,特別是人在「為」時背後心志及心態之正。<八佾>則是總論禮樂之道,此二者乃人類存在客體共體之正道。

     這不是法律制度可以做到的,只有禮樂才能成為內化的道德,一個真實的人也不是法律制度面可以形塑的,因此孔子說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觀譚家哲先生的中國哲學思維,使我體會到《論語》也是一部修身養性的經典,雖然一般認為的修養心性是道家學派,然而現代修道的作法,已經不再是離群索居的隱居或出家,而是走入人群,在紅塵中學習做人處事,也就是說在人群中成為一個於德行、思想、態度等各方面都能圓滿的修行者

  真正的修行者應該在禮貌上、思想上、行為上、道德上、做人和處事等都能行「正」、「孝」、「善」而得到大家感佩,如此才算是修道者,「修道」我則認為是修聖賢之道,以往認為出家人才算修道,不過我更認同現在把自己修養好心、性、行的修道,人人能這樣往內修,往外展現,這樣就已經接近聖賢之道,社會豈有亂之理,因此當我拜讀譚先生著作時,我覺得這樣的詮釋,可以視同道家學派的修心養性之典籍。

  因此我覺得《論語》、《老子》都可算是人的修為之典籍。以下就本人特別有體悟的主要概念討論之。

 一、<學而>篇之體悟 

    這篇譚先生認為:

        總括而言就是「學」,為何放在整本書的篇首?

     因為「學」是一切德性之本,亦為人在存在中一生首要之事。

 <學而>所教的道理,即人民百姓基本存在之道理——人類存在之道

 

    從這裏來看,表示孔子認為透過「學」可以成就一個人,從「學」的種種面向來說,「學習」謀生知識、為人處事的能力及一切德性等等;換言之,「學」是人生價值的體現。

  人欲實踐自身人生意義,都從「學」起始,才能自我成長。從這角度覽閱 <學而>篇確實有道理。 人生中很少有不學而能,縱然如王勃、王粲、莫札特之天才,也是技能爾,似乎未見有在學養上俱全能者所以「學」的確應作為人一生努力其人生價值之實踐的根本

  現今倡終身學習,其實就我來看,並沒有所謂終身學習,人生本來就是不斷的「學」,任何一件事都是學來的,小如吃飯,大如人生理念之實踐等等,莫不透過 「學」而來,即便是反省也是一種「學」,人生的體悟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

  人其實每天都是「日日新」的,那細微的變化只是不易察覺,而人始終都在「學習」之中的,只差在學好或壞之別

  今日的我和明日的我自是有所不同,這固然也得人要有所自覺學習,生命才真有所成長。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頁73,這部分的標點譚先生用驚嘆號,這和一般的版本有所不同, 照抄譚先生的註解。)

 

  我很喜歡譚先生對這段的詮釋:

   「人對其所學而能為時代所致用,這不是一很大之喜悅嗎!人生命的喜悅,首先莫過於能實踐自己所學,為其時所用。……人生命之悅樂,這對人存在是多麼根本的。真實的快樂,人性的快樂,並非首先在種種僥倖的獲得上,而是在付出努力後,有所致用與成就而快樂。……人若學而沒有被用,於退隱而仍見同道之朋友之關懷與鼓勵,這不仍是生命中之快樂嗎!……若連這樣的朋友也沒有,而自己一生之努力,自己之心志用心,若這都不為人所明白,這樣的生命可以說為是最難過的。

  既無成就,亦無知己之友人。人其人格之真實,正就在這樣的生命時刻而顯。此時之自己,若對世界及對自己所作之努力絲毫無怨悔含恨之心,而仍能正面地對待一切,孔子說,這樣的人,不已是至為真實的人(君子)嗎!

     這段話真是鞭辟入裡的修身養性之論呀!這樣詮釋文本,開示了人生所應為之道,尤其「仍能正面地對待一切」,這真是不容易的修養。可說把自己真正獨立於物外了!不受外界的影響而仍肯定自我生命價值,走自己的人生路,這樣的人真可謂人生道上踽踽而行的勇者,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悲觀的看法,能「正面」的看待萬事萬物,看待人生加諸於他之所為,而仍快樂無怨尤,這已是入聖之道了。

    觀察而知現代人的思想受到汙染而呈現負面思想者居多,所有的問題都是從思想開始,心中充滿負面思想,身體就呈現出負面的狀況,這就是中國人為何總是連著說「身心」之故,我常思索著:中國歷史為何總是悲愁?中國的小說總以悲劇為正統,不似西方以喜劇為主。思想不同,性格自然不同,因此中國史彷彿就是一部負面思想史、悲劇史,史上「仍能正面地對待一切」又能有幾人呢?經過譚先生的條分縷析,如今我方知孔子原來是鼓吹悅樂的正面思想。

    然時至民主、自由、科技發達之日,人的思想似乎沒有完全跳脫負面思想,以致於「憂鬱症」、「身心症」等毛病多,這些都是負面思想引燃的疾病,可見「修於心,而顯於外」內心如何思想,呈現於外的便如何,那「憂鬱症」者自是痛苦之情狀;實則心苦甚,自然病魔纏身,「身心」本就互相感應的。

  如果人人能做得到譚先生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振聾發聵之深意,那就不致於引發各種精神官能症了。

    再看今之資本主義時代,人的思想都已被物化、符號化了,只剩下票面價值,人在看一個人時,彷彿在挑一件物品,看看這個人是否為臺大生,長相、身材如何?……用這樣外在來指涉一個人,好像只看到他身上的LV包包,看不到人為人時的人性之美善。

  物資不虞匱乏時,大家反而都往物質面發展,而少有人從精神上修養自身,人性之美善遂成「立法」(如立法不可拋棄父母)、「提倡」(如道德)而來,實則身為一個人,本應以人性美善為本的。

  而人把自己物化、符號化了卻仍沾沾自喜,人性之可憐莫過於此。有這樣多的「憂鬱症」患者,恐怕也說明了現代人沒有自覺為人的可貴,沒有意識到人性美善之應有,而只尋求自己要擁有甚麼「東西」,卻不知往內觀照自己身為人應有的修為,因之我覺得如今修身養性尤為可貴

  許是沒有意識到人生在世所有的東西都帶不走的,只有「福」和「業」,到了另一世界看的是人的內在修為美善的完成度,而非在人世間的名利權勢等,除內在修養及自我成長的智慧,餘皆外物,因此為何儒道都要人放下我執,儒家說「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老子的「無為」之論就是要我們順著天道而行,把自己放在萬物中,不必刻意做為而隨其所化,才能看到真正的人性為何,才能剝下面具,看到真我!我想是這樣的道理。

  然人真要剝下面具,談何容易?這就是修為的功夫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1045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