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由「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學與微觀人生
2018/02/17 23:25:40瀏覽895|回應0|推薦3

  由「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學與微觀人生

                                      

一、   學習之道

 

    任何人都認為學習該是快樂的,但是學子們卻談「學」色變,而孔子則認為學習是人生最重要的,譚家哲先生詮釋說:「學本身雖未必為德行,然是一切德行之本,是人能致道唯一之基礎與途徑,人自覺努力之本,因而亦為人之賢與不肖最根本的區分。」

  我認為學習就是人從中找到人生價值,如果人生價值付之闕如,不知自己所學為何事時,那麼就悅樂不起來了!人確實是因「參贊天地之化育而偉大」,試想這天地間除了自然渾成而外,不都由人所創造出來的?

  任何事情的形成,都先由思想產生,之後才經由創造而具體成型,這也可說是人類思想的偉大,仔細思索人類世界中的東西,真的是「無」中生「有」,老子說的很實際,這也是人類思想的成長,當然思想是從「學」而來的,隨著歷史遞嬗、循著前人智慧累積的腳步而成長,人只要有一個想法,經過時間的演化,最後東西總會被發明出來,就像古人怎知有飛機呢?

  若讓古人來到二十一世紀,恐怕會認為我們是神喔!然而從古代有風箏的想法,其實已經在醞釀飛行器的概念了,我研讀《論語》發現,儒家思想是實踐哲學,確為人生真理,而學習的真正意義應該要呈現在人生上,才顯得其意義,否則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學習本身就是價值、樂趣、正當性,只要學習就好,不必成就什麼,不以成敗論英雄。學習的價值在學習過程中,目的已達到,學習時找到自我。沒有自學動機,任何人給的學習動機常常是有錯的。」

  「學習價值是因為我們參與了它!」這段話的確對儒家的學習做了很好的詮釋。

    就我看來《論語》論述了很多學習的觀念,一般人的觀念中,學習都得有方法、內容、目的,但從孔子自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志學於知天命;立於天命;不惑於天命;能知天命;順於天命;不踰天命的規矩。」

  這樣的詮釋是我聽過最恰當的註解,因為如此一來,孔子言論中有關於學的論述,就有了更寬廣的義涵,把人一生的學習點明了其真正的價值。

  如果人們可以懂得學習真正該學什麼時,就不會有人汲汲於分數、名利、權勢等外物,而不明白學習本身就是要找到自我。

  畢竟這些都無法代表什麼,分數更無法指涉人生價值,不過是個「能指」,卻不是「所指」。

  孔子所說的學習給了我們一個真正的指引,人生應該學的就是知天命,順天命。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歷程,有各自的學習階段,「人類的成長是自我認知、自我認同的過程,一定要有主體意識。」

  若每人都知道這些道理,就不致發生人人都搶著進臺大的問題,並不是不該努力,而是天份本不同,學習方向不同(當然不可能安排每個人都當總統等等,一定要有各種職業才能形成完善的社會),況且每個人都有其在人世要學習的課題,不限於課堂、課本的學習;更多的學習是存在各面向、各角落的,如學習愛、學習為人服務、學克服恐懼、寬恕自己和別人、學習感恩……等等。

  孔子也是強調好學的,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也不純粹是課本的學習而已,就是一種實踐的人生觀之學習。

    當然譚家哲先生認為這句是指「存在的價值之善而言」,就這個發攄看來,即說明任何學習都是往正道走,故要「就有道而正焉」;也可以從相反方面來看學習,即是:人存在的境況若不是很理想,個人面對這樣差的物質條件,其所為能否達到「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這樣的善,這代表能從事情中學習為事之道及做人之道,並且其所為符合「正」,這是譚先生的論述,我認為極有理,且我認為人的行為應以「正」、「孝」、「善」為準則,人生在世確然能學習到此,已屬具有存在的美善,而這也是我認為真正的學。

    現代人迷失於「學海」之中,卻沒有看清學習的本質,學習應該如孔子所言「知天命」,如果每人都安於自己,就不會有爭權奪利的社會亂象,造成這樣社會樣況就是不甘於命,不知道該走自己的人生,而總想把別人的搶奪過來之心態,實則不屬於自己的,又何必逆天命去搶呢 ?

  事實上,不屬於自己的又何能長久擁有呢?何不把自己的人生過好?讓別人也走他自己的路,大家都在「學」之中各自成長,然現今人無法洞澈真理,以致迷失在人生的「迷霧」裡走不出來。

    曾閱讀過相當多關於學習的課題這樣的論述,其中《從未知中解脫》說到人人出生前都有個「出生前計畫」,即每人自己安排自己的生命及一生所要學習的課題。

  這本書的論點很令人震懾,但卻頗有道理,其中有幾個生前計畫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未來的女兒對父親說:「有時我需要你對我很壞,你看起來像是排拒我的那些惡劣行為,會強迫我去探尋自己的內心,去衡量我自己的感覺,以及我對現實的認知,因為這樣會提醒我自己是誰。雖然我看起來……,但我會成長。這就是這一世裡我要走的路,也是我需要你為我做的事。」

  這就是她為自己設計的人生學習課題。另外這個父親也和其未來老婆商量要一個酗酒和情感匱乏的人生,未來老婆不同意,但這個父親堅持說:「那麼我需要在你生命中讓你看到,生命不只一種方式,生命不是只有黑與白兩種顏色而已,我一定要讓你看見灰色地帶。」

  他們組成了我們現代人看起來問題重重的一家人,原來選擇酗酒也是一種人生考驗,這個人生藍圖有很多學習面向,其一是「成癮症的諮詢人」;其二是「感受孤寂和寂寞」這個感受正是這位父親祈求的經歷。

  從這裡可以知道「學習什麼」 真的是人人不同,因為如果我們從來沒經歷過,怎麼知道「孤寂和寂寞」、「成癮症」的人的感受,又如何去協助?

  這個就是很大的成長,就像裡面其他例子,為了解「耳聾、眼盲」而選擇了這樣的人生去體驗,因為唯有勇敢去擁抱黑暗,我們才能了解並感恩光的存在。 

  「靈魂渴望透過經歷相反的一切,以達到更深層的自我認識」,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學習,學得的智慧是永恆的,就存在於靈性之中,我讚賞這樣的學習,這才可得真正的智慧

  因此論到最後仍是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最好,生命就順著天命進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必執著、固執、順著生命之路往前走,放下我執也就能達到「反身而誠」,「萬物各得其所」而這確然是最好的學習。

 

 二、人生之思

 

     生命的本真應是最為重要的,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被物化、票面化、符號化而生存著」,這對於人性本身的價值有著很大的疏離感,是否因此而產生人類信心危機,而引發恐懼,恐懼使得人和人之間、和自然之間、和自己的人性都割裂了,才導致亂象叢生。

    如果人類具有人性之美善,那麼當視學習為悅樂之事,而且學習便需先和自己做連結,因為學習使自己內在成長,然後再和他人生命做連結、和外在世界做連結,如此人才會和整個存在的空間達到和諧與共的美好狀態,如此才算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基本上是樂於學習成長的,且也該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和諧社會為目的。是故我極認同:「人與人的生命是互通的,人是不可以切割的。1」也就是人是一體的,人是可以互相影響的,應該無分別心的,都該像《從未知中解脫》所說的以服務別人為力量。

  如果每個人都有意識的學習成長、為別人服務,是會產生極大力量的(而自己則先受惠了),那麼整個人類的人性絕對是一起向上提升的,而今顯然人的心靈受到負面思想的拉扯而向下沉淪,這大概就是「潛移默化」吧!壞的總是特別容易散播出去。

    「人的心靈能量能使自己的身體變形。」由此可知心靈的力量很大,利用心靈能量來療癒自身疾病,如癌症等,現今社會已有極多的案例

  《內在的療癒力量——超越醫學限制的奇蹟與希望》就舉了不少案例,我在其他書上也看過相關論點,《失落的符號》也有提到,「人光憑意念把癌細胞變健康細胞」這並不是孤例,《內在的療癒力量》通篇都是真實例證,這些都是因思想而致的,可見「思想是具有能量的2」,而思想又和記憶有關(《零極限》中也有提到記憶的問題),是經由學習行為而來的。

  如果一個人的記憶裡有很多負面的思想、記憶,那麼這個能量存在身體自然會有所作用,而能量應該也可以傳遞,如果心靈的能量產生的思想是負面的,應該會傳遞很快,是不是因此成為中國文人的悲劇性格呢?(很多的作品裡呈現悲苦的,雖然也有很豁達的文人,但整體而言,文學作品裡苦情者多!)

  這個問題在我讀到這個心靈能量時,我反思著「為何中國文人悲劇的性格多?」悲劇性格自然造成悲劇命運,因為如果思想產出的能量是負的,現實的經歷會是正面的嗎?

  「我們如何思想就如何呈現在我們的實相中!3」這不就是說人生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嗎?如果我們設計的人生是痛苦的,那麼在痛苦中樂觀的火花依然會展現它的能量,如杏林子、乙武洋匡……,所以如果我們不懂得轉化生命的心靈能量,生活經歷將不斷重現所設定學習的課題,直到我們學會,這也就是歷史不斷重演的原因吧!

  我們常常太忽略心靈的能量帶來的影響,因此論述生命時,可知生命的能量其實也是心靈能量之展現,如果人人都能「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到的都是正面能量,即使面對困境依然不改心靈之美,那麼就可以達到順乎自然的生命本真、人性之美善了。

  或許今日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會被物化、票面化、符號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人成為人的真實性及價值感,以致於思想產生變化,心靈力量混亂而行為改變以致今日之亂象,這是我就學習的觀點衍生的人生論點。

    語言—思想—行為這三者的關係,關於這部分的想法,前面已略微提到,我再補充一些想法。

  其實人生也在語言—思想—行為這三者之間作用,多半這三者會互相影響人生的發展的。語言—思想—行為這三者可以經由學習而來(人一生下來就在學了),而人生就是在這樣的影響之下形成不同樣貌。

  從巴夫洛夫的狗的唾液實驗,狗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一致性,想到「食物」的「思想」引發了「唾液分泌」的「行為」;然而人卻無法表現這部分,人的思想確實很難掌握,思想呈現有著太多的面向,實在無法客觀化、系統化、科學化的,所以關於人的思想的實驗,受試者的控制因項,是否零誤差,假設控制因項沒有疑問,那測試者的當時情緒、心裡狀況、生活樣況及語言表達能力是否足以陳述心裡及感官的感覺……等等是否也在控制變項中?

  其實單單這樣的論述,已經表明了人的思想受到太多變因影響,不論如何,基本上都可說語言—思想—行為,「三者沒有必然性,卻有極大相關」。

  有的人沒有辦法將其所思想的適切闡述:有的則所想的和所說的,或所說的和所做的都不一致甚或相反,我想這可能跟社會性有若干相關,中國社會總是比較壓抑,想的不敢說或不敢做,只能乖乖按照規矩做,所以思想和行為是兩種類型,例如賈寶玉,在封建體制下的思想往往被扭曲或壓抑。

  中國大陸推行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人,同樣沒有自我思想,中國教育很少鼓勵小孩有獨立思想,時至今日,我認為這三者慢慢在接近中,西方社會做這實驗應該是比較可信,但人們受到各種社會人際壓力、家庭或工作等等的干擾,我們依然不太能無虞的表達,像學生怕被罵;屬下也怕被長官盯;更何況種種人際關係中講話也不宜太自我,所以人們戴起了面具,連語言也裝上了過濾器;更遑論行為要和社會規範,終究沒有幾人能勇敢不顧一切表達,讓這三者一致。

    雖說如此,但我還是認為潛意識仍會表現在語言、思想和行為上,有時人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就在他最不設防時呈現,這時就是最真實的他,以上所論的思想能量就是以這個狀況做討論。

  無論如何,每個人有其思想狀態,能想到的未必有能力陳說,但往往行為可以探出端倪,終究都有蛛絲馬跡可循的,當然這是就一般人而言,因此樂觀積極的人,行動力也強;悲觀消極的往往消沉。

  越是純樸自然的人,越能看出這三者的一致,讓人摸不透的人,多半都有特殊狀況,或受過訓練,像特務、間諜等類,這時就難以了解其語言—思想—行為的關係了。

    然而這種人大概是最知「人生如戲」的感覺,一旦沒有把角色扮演好,恐怕連性命都沒了。以前常聽「人生如戲」、「人生如夢」這樣的說法,都無所覺。

  最近當我在回想自己至今的生命時,我突然感覺到人生真如戲、如夢一般;回想過去,一切都已成虛空。就像夢一樣, 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摸不著了!記憶也只是空的,也忘了,也回不去了!人就這樣走過自己的人生,而這一生所能帶走的就是福與慧吧!

  以前我不認為人生該如戲,因為戲是假的,而「我」是真實的存在的,我所看到的世界也是真實呈現的,為何說這一切都像夢、像戲呢 ?我也不覺得自己走過的人生是戲是夢,這一路走來的辛苦,為何說人生是戲?那麼我來這一生如此辛苦是要幹嘛?我曾經非常不能理解,後來我終於發現人生果然如戲、如夢,也同意心經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然而「角色有人格、位格,這是我們生命在這世上具有神聖的原因。」、「所有神聖性都在他的地位上,在他存在的價值,存在的價值在他扮演的價值,而每個角色都很重要。」這段話真如醍醐灌頂般,讓我終於明白「人生如戲」並沒有不真實。

  雖然最後每人的人生是虛空的、回不去了(其實是否真的有「時間」這也是個問題,或許真的可以回到過去?就像「一念三千世界」,我相信時間同時存在著),但他如實活出了他神聖的價值。而這就是人一生的價值。

    這段話讓我更明白「能指」與「所指」的不同。語言就不過一個符號存在意識裡,然而「所指」的意義,卻每個人體會不同,這段話對我的意義,也只有我自己知曉我所理解的義涵為何?

           

註1:這其實就算是一體意識,在《從未知中解脫》,頁183有此論述。

       在《零極限》更是以此為全書論點。在《失落的符號》,頁550~551有論

       到集體意識和宇宙意識的概念,其實都是一樣的。《通行靈界的科學家—

       史威登堡獻給世人最偉大的禮物》,頁123也提到此觀念。其實中國文學  

       也有時代的共同意識這說法,但這裡指涉的範圍較廣。

註2:在《失落的符號》,頁540~551。《從未知中解脫》,頁317、339、345。

     《通行靈界的科學家》頁141~143皆有提及思想的力量問題。

丹.布朗的《失落的符號》中提到「知性科學明確暗示思想是有質量的」,作者在書頁最前說明說中所提的科學部分都是真實的,「各種實驗的龐大紀錄,證明人類思想在這世界上是具體可測的力量」、「知性科學或許很新,但它其實是世上最古老的科學—人類思想的研究」而這研究書中說明它就是「對人心的研究」,他們發現「古代典籍都執著於人心的力量」《失落的符號》、《零極限》這兩本書都同時指向一個狀況:人的思想是同時存在相同的記憶!所以《失落的符號》研究發現:「科學上證明了人類思想的力量會隨著同樣想法的人數增加而大幅增強。……協同運作的複數心智會放大思想的效果……成等比級數。」「宇宙共同意識的概念不是虛無的新世紀概念」,「榮格的集體潛意識,概念簡單又驚人。」而《零極限》則說明「無論當下在你的靈魂裡發生了甚麼,它同樣也同時發生在所有的靈魂裡。」所以「我們每個人擁有的記憶或靈感,對每樣事物都有影響力」這也就是為何說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問題,所有的問題要內觀自己。「當記憶在一 個人的潛意識被神性轉化到零的狀態,那麼當他在所有的潛意識裡就會通通被轉化到零的狀態—在所有潛意識裡。」這句話就很清楚說明了思想力量是存在的,尤其現在網路的運用真正讓人一起擁有共同思想、記憶。

     以上是我所特別有興趣而做了點整理的部分,論及之處其實很多。

註3:在《零極限》中,整本書都論及由一體意識論及思想的力量及其形成在

       生活各面向的實相,這是書中的主要論點。(同註13)《通行靈界的科學

       家》頁150,也有提及相關概念。在這麼多書中都提及是值得注意的。

   參考書目

1.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11月。

2.  Robert  Schwartz ,《從未知中解脫》,張國儀譯,臺北:方智出版社,2009年4月。

3.  Joe vitale 、Ihaleakala Hew Len,PhD.《零極限》,宋馨蓉譯。臺北:方智出版社,2009年4月。

4.  丹.布朗,《失落的符號》,李建興譯。臺北:時報出版。2010年1月。

5.  尤阿希姆.法爾史提希著,《內在的療癒力量——超越醫學限制的奇蹟與希望》,賴雅靜譯。臺北:方智出版社,2009年7月。

6.  史威登堡研究會編著,《通行靈界的科學家—史威登堡獻給世人最偉大的禮物》,王中寧譯。臺北:方智出版社,2010年4月。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104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