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22 08:14:02瀏覽6888|回應1|推薦54 | |
這陣子台海上空兩岸軍機較勁頻仍,雙十國慶的周末,我決定去空軍三重一村看看,發現整個十月都在一村舉辦「新北市眷村文化節」,節目相當豐富,還有各種市集,熱鬧滾滾,堪稱周末好去處。 介紹三重一村的文章已經很多,也有許多網美以此處為背景打卡PO圖,好像該看的都看完了,還有什麼可以跟讀者分享呢? 我個人比較好奇的是,三重一村原本要在2003年拆除,當時是蘇貞昌擔任台北縣縣長,何以能在一個最綠的地區,保留了一個最藍的象徵? 見到藍綠兩字,別誤會我要談政治,台灣人現在對這兩個顏色,就像美國人現在見到驢子(代表民主黨)大象(代表共和黨)一樣劍拔弩張。 看過太極圖嗎?它代表陰陽組合宇宙萬物,你注意過圖案中間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曲線分際黑白嗎?再看白的部分裡有一個大黑點、黑的部分裡有一個大白點,知道為什麼嗎? ▲新北市今年的眷村文化節以「眷味召集令」為主題,從10月1日至10月31日在空軍三重一村舉辦,用眷村的氣味、滋味、趣味,三方面呈現眷村歷史與特色,讓民眾可以深刻體驗眷村當年的環境。 ▲疫情關係,進村要量體溫和實名制登記 ▼眷村洋溢國慶家慶的熱鬧氣氛 ▼考你一題!中華民國軍服怎麼區分?這是基本時尚設計的概念好嗎? 曾有人批評眷村沒有保留的必要﹍ 我非眷村子弟,但也了解在意識型態和省籍情結上,眷村始終是被政治意向對立者敵視的目標,若持「去之而後快」的心態為之,反而可能犯下盲目的錯誤。 拆除改建老舊眷村並非壞事,畢竟眷村是國民政府遷台後,臨時安置部隊家屬的權宜之計,可眷村也是台灣這塊土地和歷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帶動了地方發展,怎能沒有遺產留給後人檢視這段時空的變化? 常出國旅遊的人都知道,現今各國都會極力保存先人早期生活面貌,或設為博物館或設為紀念館,一來作為教育國內學生的實體教材,一來開放給國外遊客參觀了解,雙重收益豈非比一概歸零更好? 況且,有些眷村原是日本殖民政府時期的軍營宿舍,甚至是日本移民的聚落,全數夷為平地是爽到誰? 《中庸》有句話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天地能有至大格局,包括滋養各種各樣的人類,就蘊含了這個道理。 ▲眷舍11號原是日軍指揮所,後沿用為村辦公室,在推動保留三重一村時,是自治會集會所,現在規劃為「村光眷影映像館」,以結合光雕投影和昔日舊照,呈現三重一村的歷史變遷和居民的成長故事。 ▲三重一村原是日軍高射砲陣地,內有六座砲台,肩負攔截敵機轟炸台北橋及總督府的保防責任 ▼三重一村裡殘留三座日軍砲座的遺跡之一 ▼首都台北和衛星城三重,自古以淡水河分隔,三重埔原是淡水河沖塞淤積的沙洲平地,三重一村就在河旁(下圖左側),建起河堤後才免於水患之苦 根據《戰後臺北市眷村之形成與變遷》一書中指出,眷村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老眷村時期(1945-1956)、新眷村時期(1957-1980)、舊制眷村改建時期(1980-1997)、新制眷村改建時期(1997至今)。 1980年代眷村開始大量拆除改建,各路人馬出聲呼籲政府尊重社會多樣性和次文化保存,行政院文建會(現文化部)以及各地方政府便針對較有特色有價值的眷村,進行「歷史記憶」的保存。 就拿三重一村來說,原是日軍防守臺灣總督府以及台北橋的高射砲陣地,等到中華民國空軍高射砲部隊駐紮在附近,就把此地改建為空軍眷村。 同為空軍眷村的三重二村、建國一村,前者現在改建為社會住宅,後者現在是光榮國中、國小與三重國小。 那麼,為何唯獨三重一村能夠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 我用比較二字,是因為今天大家所見的三重一村,範圍只剩下以日軍防砲陣地遺跡的防空洞為中心,和周圍一圈50來間眷舍。再往外圍的左右兩邊,已經各成了光興公園和同安公園。 ▲三重一村的範圍只剩下上圖這一塊,左右兩邊眷舍外都拆除成了小公園 ▼ 三重出生長大的董俊仁,就讀淡江建築系時,接觸到社區建築與社區營造的相關知識,2003年看見空軍一村正要開始搬遷、拆除,了解都市建築與都市計劃的他,認為空軍三重一村的文化資產其實有辦法保存。 當時三重一村的村長兼自治會會長,是眷二代的王繼新。王繼新是空軍防空司令部上校王鴻鈞的次子,也是三重一村最後一任村長。 董俊仁和王繼新攜手合作,加上眷村自治會成員,大家同心協力推動空軍三重一村的保存營造行動,展開搶救最後的希望。 這群人對內凝聚共識,對外創造輿論,向當時的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提報文化資產審議,希望將整個空軍三重一村登錄成歷史建築予以保留。 終於在2006年8月28日,空軍三重一村經台北縣政府公告「全村」登錄歷史建築,成為新北市眷村文化資產首例。 那一年,換成了周錫瑋擔任台北縣長。 ▲三重一村入口處的「遊客中心」,昔日是石荊璞中校的住宅,旁邊有三棵大榕樹,樹下曾是老人家們納涼談天所在 ▼遊客中心內部,也以樹形書架、翹翹板和盪鞦韆造型的椅子,象徵眷村人的童年回憶 王繼新和三重一村自治會成員,為保留他們的根柢奔走疾呼,那是可以理解的。 記得聽過一則小故事,說是眷村拆除搬遷時,一位老太太把門牌也拆下帶走,然後放置在新住所的新門牌上,還告訴一頭霧水的兒女說:「這樣你們過世的老爹,想回來看看時,就不會找不到家。」 但為什麼一名與眷村毫無瓜葛的台灣人,願意為一個毫無瓜葛的眷村,付出不知成敗的努力? 這個答案,記錄在董俊仁的部落格「眼底城事」—保存之路的回顧與展望。 是啊,如果只是為了拍照打卡、懷念過往,全台有八百多個眷村,拆掉一半都不嫌多。而且三重一村的居民,多已搬到板橋建華新城,人去樓空的眷村,還留著有什麼用呢? 可你想想,若把眷村改變成一個「文化公共領域」,讓人們能夠在裡面溝通、理解彼此的意識形態背景,並促進族群對話,豈不是賦予眷村新生意義,光大眷村價值? 換句話說,這是懷抱期許拆掉竹籬笆,換得促進融合的願景。 ▲13號眷舍改成的兒童遊戲體驗室,假日成了最佳親子活動去處▼ ▼15號「村長的家」,原是王鴻鈞上校的眷舍,也是三重一村最後一任村長王繼新的家,他也是推動眷村保存文化運動的推手之一。內部保存原貌。 ▲16號是蕭知三將軍的舊宅,如今規劃為「眷村生活館」,裡面保存了諸多眷村早期生活的面貌,最多人打卡的彩色浴缸和泡泡就在這裡面 三重一村眷舍分為特、甲、乙、丙四種房型,最大約 12 坪、最小約 6 坪,先以官階倫理分配,再以家戶人口數來定。 今日遊客參觀的展示房型,多為高階的大樓房,陳設也比較豪華,反而就看不出走過“克難”的光陰。 比較我參觀過其他保留的眷村,三重一村的保存團隊顯然在經營上注入不少心思,諸多活動可見饒富變化。不能不顧慮的是,眷村生活內容大同小異,群眾看了幾個眷村展示之後,可能就會感到索然無趣。 為什麼蘋果每年發表新款的iphone手機,讓人趨之若鶩?你可以說他是做生意,但他何嘗不是透析了人心喜新厭舊,人性追求前進,想著法子變異,好在百業競爭的浪潮下,延續他的立足生存? 不知是否基於某些考量,我注意到新北市文化局近期以OT(Operate-Transfer,營運移轉)模式招標,準備將三重一村委外營運。新聞說規劃內容將不設限,但地方憂心未來商業掛帥,失去文化主軸。 ▲這麼漂亮有FU的小屋,可惜沒有賣咖啡,但是可以在裡面享用自帶餐飲 ▲20號池化龍上校舊宅,現正舉辦民歌懷念展,整個十月還安排有許多場講唱會、研習班,詳情請查詢→ 「民歌45光陰的故事」(點我) ▼隔壁18號夏德全上校舊宅,正在展出甚是有趣的「貓博士的藝享世界」 ▼觀展中巧遇作品主人「貓博士」林政毅 &「貓夫人」簡佩玲,在他們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發現許多政壇人物都是愛貓族 在參觀三重一村時,我發現有四間眷舍讓外來團隊進駐,一是17號的皮革坊、一是19號的Harumaki Studio、一是23號的作夥共創、一是25號的光和鹽設計,他們都是年輕藝術家和創業者,平日閉門埋首創作,眷村舉辦活動時,才配合慶典開門展示成果。 仔細看了他們的作品,也跟他們聊了一點想法,我認為不管眷村設限與否,大前提應該要盡量提供機會給年輕文化工作者。 據說三重一村保存下來,原計畫打造成一個文創發展基地。那麼,何不鼓勵年輕文藝工作者在眷村紮根,凝聚對守護眷村的認同? 當然,年輕藝術家和創業者的起步維艱,對補貼維護眷村開支的幫助不大,站在管理部門來說,眷村能夠自給自足而不成為資產負擔最好,要在文化和商業之間找到平衡,委實難以完善。 但保留眷村不能只回憶過往,還要放眼未來;傳承不能只靠守成,還需要開拓。如何讓人「知道了」之後,把so what轉變成參與動力,應是下一個進階目標。 ▲▼17號是皮革坊,看的人多、買的人少,藝術和生活都不容易啊 ▲▼19號的Harumaki Studio,利用各類器材表達藝術思維 ▲▼23號的作夥共創,是一群人、好幾個團隊的駐在基地 ▼每一組團隊或個人的成果展,展出作品的空間也是共享 ▲25號「光和鹽的設計」,大門對聯寫得太有才了!「愛國愛家愛師妹,防火防盜防師兄」,怎麼沒有橫批?我建議寫「保蜜防蝶,人人有責」! 既是舊時日軍防砲陣地基地,三重一村的眷舍是以包圍高砲陣地的特殊方式排列,村內曾經設置高射砲,原有6座防空砲座只剩下3座地面磚跡,而日軍構築的地下甬道遺跡,也成為今日最有號召力的參觀項目之一。 參觀地下甬道需要在遊客中心預先報名,然後由專人導遊帶隊進入,遊客都要戴頭盔,因為地道低矮,身材略高的人往往要彎腰通過,以免不小心輕微腦震盪。 嘿嘿,通過地道也可意外得知當年日軍身高的秘密。 地道原有10個出口,分布如迷宮,有的出口現已封閉。地道上方也已剷平,設為類似中庭的休憩小園。其前方廣場上,可以舉辦演唱活動或動態節目。 我這團導遊是三重一村眷二代媳婦,她說地道曾是村裡兒童的探險樂園,可是因為潮濕陰暗,還會淹水,有時竟會鑽進蛇類毒蟲。如今地道加了燈光和通風系統,仍需管制地道出入。 三重埔原是淡水河沖塞淤積的沙洲平地,三重一村的位置就鄰近淡水河,早年汛期來臨經常淹水,當時眷民還因應情勢而往高建造了2樓避災,小樓故而稱之洪樓。三重一村也因此成為驗測淹水深淺之取樣點,牆上留有標記淹水高度的記號。 ▲三重一村的地道要由專人領隊以免迷路,並且要戴頭盔以免受傷 ▼地道是防空轟炸、運輸彈藥的建構,原有十個出口,多已封掉關閉 ▼防空洞的外表是一個高台,現在改成休憩的中庭 一面參觀眷村,一面遙想空軍的創建,淵源於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高瞻遠矚及「航空救國」的崇高理想。 民國9年11月29日,孫中山於廣州成立「航空局」,直隸於大元帥府,此為空軍建軍正式編制、組織之始。 這樣算起來,你知道今年(2020)是中華民國空軍建軍100週年嗎?向我們國家的空軍致敬! Fighting!! 很多人不知道(包括我啦),民國12年8月中華民國有了第一架自製軍事飛機「樂士文」號,可惜國運多舛,今天台灣要勒緊褲帶買美國F16戰機。 振奮人心的是,民國26年8月14日,日本海軍鹿屋航空隊襲擊杭州機場,我空軍第四大隊上校大隊長高志航率領霍克Ⅲ型機群,於杭州上空擊落日軍九六式轟炸機,創下「筧橋空戰大捷」。 有關空軍的簡要歷史,都陳列在聯勤劉鑫鑣中將的舊宅,看了三重一村與空軍空防部隊相關介紹,加上砲座遺跡和地下通道,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孩子,未來正向你迎來,請不要忘了誰在過去為你開道鋪路 ▲右上為孫中山先生、夫人於第一架自製飛機「樂士文」號前,右下為老蔣總統、夫人與美軍盟友陳納德將軍 ▲823砲戰期間,中華民國空軍第五聯隊在多次戰役中獲勝,獲得老蔣總統頒贈榮譽旗以表戰功,這是空軍唯一一面虎旗。請注意,褒揚狀可不是紙張印刷,圖案和字體都是針線繡活。厲害了! ▲空軍特種部隊飛機和飛行員頭盔,帥啊~ ▼代表空軍三重一村的史料 還有一段許多老美知道的美華空軍史,那就是民國30年8月1日,陳納德上校組織美國志願大隊(飛虎隊)參加盟軍抗日作戰。 記得電影「捍衛戰士」(Top Gun)片中,湯姆克魯斯身穿的皮外套,因為上面有中華民國國旗,湯姆克魯斯又是演戰機飛行員,就被誤傳為飛虎隊的夾克,結果造成外套商品大賣。 其實真正的飛虎隊A-2皮夾克,背後有正港的中華民國國旗和毛筆字中文,出現在電影「女生向前走」(Girl, Interrupted)中,被有叛逆狂野美又體態高挑的安吉莉娜裘莉一穿,酷斃不輸鬚眉! 對了,「捍衛戰士」第二集本來預定今年夏天上映,受到疫情影響延到2022年,新片中可以看到女性飛行員開戰鬥機了。 在三重一村現場看到空軍招募人才諮詢服務台,想當年我也差點去報考空軍官校,竟被阻攔說:「你不要去亂我們空軍行不行?」我說阿爸阿母,你們究竟是對女兒太有信心還是沒信心啊?唉,如今我只能坐別人開的飛機到處跑。我的壯志凌雲啊~ ▼空軍招募人才諮詢服務台,培養飛官不易啊 ▼捍衛戰士II的預告片,可以看到湯姆克魯斯穿上誤傳是飛虎隊的皮夾克 ▼正港的飛虎隊夾克有中華民國和美國國旗,以及一塊救援所用「血幅」(右) 民國38年4月23日,空軍總司令部自南京遷駐臺北市「仁愛營區」。在婦聯會的幫助下,民國43年改建完成三重一村。 順便一提,早期台中因為有水湳機場(日軍神風特攻隊基地)和清泉崗機場(美軍遠東空軍基地),空軍眷村的數量僅次於台北。 走過一甲子的歲月,三重一村從守護首都的第一道防線,成為展示眷村歷史與文化的園區,縱然空防部隊只是空軍組織的一部分,卻也是保衛台灣的重要軍力,有些記憶念想就是不能任之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新北市眷村文化節 時間 : 10/01-10/31 地點 : 空軍三重一村(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南路86巷) 電話 : 02-2979-1815遊客中心 新北市眷村文化節活動內容 : https://bit.ly/2SSL2On ★謹向中華民國空軍建軍100年敬禮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