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亂世佳人》的誕生地–「瑪格麗特·米契爾之家」
2024/05/31 06:46:01瀏覽2208|回應0|推薦62

▲上個世紀好萊塢女神之一費雯麗,以及她主演的經典電影《亂世佳人》▼

「巨星的誕生」這個主題,在2024年金馬經典影展上,介紹了12位好萊塢傳奇女星的代表作,對許多90後的世代來說十分新鮮。

但是對年紀較長的台灣影迷,或是主修電影戲劇的學生來說,誰不曉得那些上世紀好萊塢的女神級影星呢?尤其是費雯麗(Vivien Leigh)主演的《亂世佳人》,那可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啊。

即使在今天看來,《亂世佳人》的服裝、佈景、藝術指導和表演仍然令人驚嘆,1939年的背景下拍攝所呈現的細節非常豐富。

這部電影也在1940年創下文化與商業的傲人成績,除了獲得奧斯卡十項大獎的殊榮,也是好萊塢影史上票房最高記錄(換比今天通膨幣值)。

當我觀賞改編自小說的電影時,不禁好奇小說原著是怎樣被創作出來的?這便是我走訪作者故居的初衷。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年輕時的美貌都可以演郝思嘉了

▼「瑪格麗特·米契爾之家」可見小說原稿文件

《亂世佳人》電影的英文原名是Gone with the Wind,完全取自它的小說原名,直譯是“隨風而逝”,另一膾炙人口的譯名就是《飄》。

《飄》的作者是瑪格麗特·米契爾(Margaret Mitchell),我認為她長得相當漂亮,年輕一點的話,都可以演她自己小說的女主角了,可惜只活到48歲。

這位女作家生平只發行了一本書,就獲得了193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最傑出小說獎,以及1937年普立茲小說獎。

更想不到的是,《飄》至今印行超過三千萬冊,卻也一度被列為禁書!

瑪格麗特·米契爾於1900年出生在喬治亞州的首府亞特蘭大,此地是美國南方地區的交通樞紐,也是美國內戰時的南方邦聯重要城市之一。

換句話說,喬治亞州是南方七個蓄奴州之一。米契爾在這樣的環境裡出生長大,親身經歷所見所聞成為寫出《飄》的小說素材。

米契爾出生的所在建築已經燒毀,她後來的住家(Margaret Mitchell House,下圖),位在今天亞特蘭大的市中心,已經被列入美國歷史古蹟名錄的故居博物館,並於2007年併入亞特蘭大歷史中心。

▲瑪格麗特·米契爾生前最後的住所,現在已成為故居博物館,你從周圍都蓋起了高樓,不難得知特意保留了這個故居,房子門廊下看出去的鄰居環境▼

這不是工業風,而是列為古蹟的老房子,屋樑朽了都不能隨便翻修

1925年至1932年期間,米契爾在這棟1899年建造,有著都鐸復興風格的紅磚老房子裡,完成她的小說《飄》。此棟建築的一部分,也被用於拍攝1939年根據該書改編的電影。

有趣的是,米契爾會創作《飄》,純粹因為1926年,她為了緩解因腳踝骨折而被關在家裡的無聊,她把打字機放在一張舊縫紉桌上工作,先寫了最後一章,然後不按特定順序的寫出其他章節。

1936年《飄》的小說還沒有正式發行,就被電影公司買下改編版權。結果米契爾以五萬美元賣出電影版權,後來讓電影公司進帳四億美元。

這事聽起來簡直像神話,也是所有文字工作者的理想美夢。

故居博物館內陳設米契爾的生活家具和用品,看起來都很普通,事實是米契爾的兩任老公都不是有錢人,對米契爾家暴的第一任老公,還向她需索一筆錢才肯離婚。

「瑪格麗特·米契爾之家」最受人關注的自然是米契爾寫作的角落,她寫作時向外望去的玻璃窗也在原處,令人觸景生情。

屋內也可見到米契爾使用的1923年雷明頓便攜式打字機複製品(原機陳列在亞特蘭大公共圖書館),以及原稿文件。

這座紀念米契爾的博物館,現在供人朝聖參觀之外,也是舉辦文藝講座的場地,甚至可以出租作為婚禮舉辦地,可以容納大約50人。

▲米契爾故居內的寫作角落,她在此寫出生平唯一出版卻獲大獎的《飄》▼

▲「瑪格麗特·米契爾之家」一樓的房間,也是《亂世佳人》的誕生地,在這部打字機的鍵盤下,米契爾寫出名作《飄》,尚未正式發行就被買下電影版權▼

與米契爾故居毗鄰的電影博物館,可以一併參觀,它收藏了電影《亂世佳人》的製作、首映和相關報導的文物,包括電影女主角郝思嘉 (Scarlett OHara) 在巴特勒宅邸中的肖像。

讓我們回頭來談談—你所不知道的米契爾和《飄》。

雖說是一本書作者,米契爾自小就顯露寫作天分,從她的傳記得知,她會為自己寫的故事裝訂封面,11歲時還創辦了自己的“出版公司”,名為 Urchin Publishing Co.。

米契爾在高中時,是學校年鑑的文學編輯,她在青春期期間也寫了《四大巨頭》和《失落的萊松島》,前者手稿已經遺失,後者在作者過世數十年後才被發掘出版。

18歲時,米契爾就讀於馬薩諸塞州常春藤聯盟女子學校史密斯學院,但在大一那年(1918年)她的母親死於西班牙流感,她因此退學,回家擔負起照顧父親和兄弟的家務責任。

與此同時,米契爾成為《亞特蘭大日報》的記者。

米契爾的母親是一位女權主義者,影響所致,米契爾在亞特蘭大社交圈以“風騷”聞名。她也坦承自己的放縱不羈,曾和五位男子訂婚,然後結了兩次婚,在那個美國女性地位尚低的年代,她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瑪格麗特·米契爾之家」的屋內到處可見與小說和電影相關的展件▼

▲米契爾的第二春才找到幸福,夫婦倆在故居度過美好時光

▼當年南方流行的罐頭食物

但是在《飄》這部表面上是美國內戰的小說裡,你可以看到米契爾對時代觀念的諷刺與反擊,比如說:

「像我們倆這樣缺乏共同志趣的人,光有愛情,就是結了婚也不會美滿。你要求得到的是整個人,包括他的身體,他的心靈和他的思想。要是得不到,你會痛苦的。」

「女人知道,一個地方只要男人感到稱心如意、虛榮心不受刺激,那麼這個地方大概也是適合女人生活的大好地方。因此,女人從出生到去世都竭力討好男人,男人心滿意足了,就會慷慨回報女人以殷勤備至,愛護有加。事實上,男人願意給予女人世上的一切,就是容不得女人有見識。」

「生活不幸福,那就是女人的命。這世界是男人的,她只能認命。男人擁有產業,女人管理產業。管理得好是男人的功勞,女人還得誇他聰明能幹。男人手指扎了剌,就像公牛一樣咆哮,女人生孩子呻吟還要壓低嗓門,生怕打擾了他。男人言語粗魯,經常喝得爛醉。女人不但不能計較,還得毫無怨言地扶醉鬼上床去。男人粗暴無禮、直言不諱,女人卻總要溫順、文雅、寬恕為懷。」

米契爾還透過男主角白瑞德的口說:「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就可以不留名聲。生活沒有義務給我們所期望的東西。」以及「等到你的名聲敗壞了,你就知道名聲是多大的負擔,自由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了。」

當然最能代表米契爾心聲的一句名言就是:「坦白說,親愛的,我不在乎!

▲米契爾故居旁邊是電影博物館,收藏了《亂世佳人》的相關設計圖紙▼

▼記得這幅肖像嗎?電影裡掛在巴特勒宅邸中的畫像

▼《亂世佳人》裡的塔拉(Tara)莊園豪宅大門,電影拍完留做展覽

▲《亂世佳人》的塔拉莊園設計圖紙,郝思嘉即是塔拉莊園的千金小姐▼

▼電影《亂世佳人》裡的四大角色,你還記得他們是谁嗎?

▼《亂世佳人》的各方報導,電影在亞特蘭大首映,市政府宣布當天是州慶節日。後來擔任總統的吉米·卡特認為這是他一生中發生在南方最重要的事件▼

回顧這部電影和小說,我們不難發現它受到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郝思嘉代表一位足智多謀、勇敢不敗的女性,體現了在逆境中實現夢想的普世願望,也提醒我們即使面對最艱鉅的挑戰,也要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正如郝思嘉的名言:「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不是嗎?無論天打雷劈,生活還得繼續。

米契爾坦承她寫《飄》「如果說有一個主題的話,那就是生存。是什麼讓一些人度過了災難,而其他人,表面上同樣有能力、堅強、勇敢,卻走向了失敗?每次劇變都會發生這種情況。有些人倖存下來;其他人則不然。那些取得勝利的人有哪些特質是那些失敗的人所缺乏的?我只知道倖存者過去稱這種特質為「進取心」。所以我寫了一些有進取心和沒有進取心的人。」

可是,由於書中陳述了美國歷史上可怕的奴隸制度,包含了白人至上主義和不可接受的陋規等,令人不安的行為描寫、角色塑造、語言和圖像的呈現,使得《飄》在1978年時一度被禁。

雖然不是被全國禁止閱讀,而是在反種族主義的個別州立學校,這部電影和小說依然遭到檢視和質疑。HBO串流平台甚至也一度下架《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的小說和電影都陳述了南方黑奴制度,引起後世批判▼

▲《亂世佳人》也陳述了美國內戰的殘酷,亞特蘭大被燒毀的歷史事實▼

▼小說一度被反種族主義者列為禁書,電影也一度被聯播平台下架

那麼,究竟應該禁止這部小說和電影浪漫化了人性污點與歷史錯誤?還是該為學生提供一個認知機會去討論思想和時代的演進?

諸如此類今非昔比的案例爭議,一直沒有答案定義。於是,小說和電影的命運,就在時代思潮的來來去去之下浮浮沉沉。

其實小說用了隨風而逝Gone with the Wind這個標題,已經隱喻了美國內戰期間南方基礎設施遭到破壞,亞特蘭大更是被北軍放火燒到幾乎全毀,南部邦聯投降後「南方生活方式」的消失,以及人與人之間榮辱相依、共存共亡的感情張力。

米契爾個人認為美國內戰是南方為了保衛家園而戰,但是小說裡她也藉著男主角的口,指出另一種看法:

「對於那些參加戰爭的人來說,所有的戰爭都是神聖的。如果發動戰爭的人們沒有把戰爭神聖化,誰會愚蠢瘋狂地去戰鬥呢?但是,無論演說家向那些戰鬥的白痴發出什麼樣的戰鬥口號,無論他們賦予戰爭多麼崇高的目的,戰爭總是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金錢。所有的戰爭其實都是為了金錢。但很少人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耳朵裡充斥著軍號、鼓聲和宅在家裡的演說家的優美言辭。」

雖然取得極大成功,米契爾卻拒絕為她的暢銷書寫續集,一方面是不想破壞她認為故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是她不想再為自己的生活造成干擾。

1949年,米契爾被一輛酒駕超速的汽車撞死,結束了她的一生。但是《亂世佳人》和《飄》歷久不衰,至今仍躋身世界最受歡迎的電影和小說之列。

▲小說《飄》有各國譯本,包括中文的版本(上左二)

▲「瑪格麗特·米契爾之家」展覽販售小說與電影劇照,以饗朝聖的書迷影迷▼

—延伸閱讀—

尋訪電影「大魚」的秘密基地 (點我)

拜訪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德利小鎮」 (點我)

電影「布萊爾女巫」的《厄夜叢林》在這裡 (點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8899988&aid=18067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