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23 12:20:05瀏覽4872|回應0|推薦62 | |
聖誕節又來了,新聞說新北市11月就架起了歡樂耶誕城,成為每年歲末除了跨年晚會,全臺最盛大的活動了。 曾有鄰居的印尼外勞問我,臺灣並非基督教國家,為何慶祝聖誕節? 我反問她,美國是基督教國家,可是你知道嗎?在美國早期的歷史中,慶祝聖誕節是犯法的! 1650年,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法律宣佈「任何人若慶祝聖誕節,或者與它有關連,罰款五先令。」 這條法律可能跟1644年英國國會宣佈聖誕節是非法的有關,所以移民到美國的清教徒,也把聖誕節的慶祝視為異教的迷信。 聖誕節怎麼成了異教的迷信呢? ▲紐約聖誕節的街景▼ 原來12月25日這一天,本是羅馬帝國用來慶祝太陽神(也有說農神)的節日,人們會用常青的樹枝裝飾房屋,在樹上綴掛吊飾,並且會舉行慶典、盛宴、送禮、聚會,在派對中醉酒喧鬧歌舞狂歡,甚至會以人獻祭。 到了公元350年,教宗尤利烏斯/君士坦丁一世宣布12月25日是耶穌基督的生日,之後這異教的節日就變成基督教的節日。據說教會選擇這個日期,是為了吸收異教徒加入信仰。 但你要知道,聖經裡並沒有記載耶穌的出生日期,所以基督教早期是以復活節為主要節日,沒有慶祝耶穌誕生這種習俗。 將異教節日基督教化,與耶利米書10:2-5 節警告神的子民不要“隨從外邦人的習俗”產生矛盾,因此有些恪守《聖經》的基督徒並不過聖誕節,甚至反對稱之為聖誕節。 其實今天的聖誕節,已經變成一個商業主義的節日,也已經變成屬於世界而非特定教派的節日。人們慶祝聖誕節,不一定是為了宗教原因,更多的是一種歲月即逝分享安樂的意義。 那麼,美國何時恢復了過聖誕節,又為何過節的傳統起源於紐約? 美國獨立之後,英國逐漸失去影響力,包括禁止過聖誕節。 應該說,美國在19世紀開始歡迎聖誕節,並且重新發明了聖誕節,把它從一個喧鬧的狂歡節,變成了一個以家庭為中心的和平懷舊的日子。 19世紀初,對於全世界都是一個動盪的世紀,美國也不例外。 美國在此期間,失業率居高不下,負債累累的農民起來反抗鐵路大亨和東部精英階層,經常在聖誕節期間發生騷亂,使得許多城市不得不組織警察部隊應對,也促使某些上流社會成員開始改變美國慶祝聖誕節的方式。 1819 年,對美國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作家—華盛頓·歐文 (Washington Irving) 撰寫了《見聞札記》(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Gent.),內容為一系列關於一位鄉紳的所見所聞,包括在莊園與他的佃農工人共度聖誕節的故事。 這個題材與美國社會面臨的階層對抗問題形成鮮明對比,而在歐文看來,聖誕節應該是一個和平、溫馨的節日,應將不同財富或社會地位的群體聚集在一起。 因此,歐文虛構慶祝者享有“古老的習俗”,後世歷史學家認為他的記述實際上是“發明”了傳統。 也是在這個時候,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了經典的節日故事《耶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這個故事的主要信息—慈善和善意對全人類的重要性—在美國和英國引起了強烈的共鳴,並向社會展示了慶祝節日的好處。 接下來的百年,人們開始關注家庭和新移民,接受了慶祝聖誕節的想法,重新發明了一個假期,來滿足美國不斷發展融合多元文化的需求。 1870年6月26日,聖誕節被美國國會宣佈為聯邦假日。1889年12月,本傑明·哈里森總統開始在白宮設置聖誕樹的傳統。聖誕節終於成為美國的傳統節日。 等等,這些跟美國的聖誕節傳統起源於紐約有何關係? ▲紐約作家華盛頓·歐文,把聖誕老人的原型聖尼古拉,改變成美式新貌▼ ▼紐約教授克萊門特·摩爾,把聖誕老人的飛馬改變成乘坐馴鹿拉的雪橇 ▼紐約哈潑雜誌漫畫家Thomas Nast 成為聖誕老人的造型師 ▼藝術家Haddon Sundblom為可口可樂公司創造了現代的聖誕老人 前面提到華盛頓·歐文,他的著作之一《紐約外史》裡,加進了一個穿著紅衣的聖尼古拉(St Nicolaus),坐著飛馬穿越天空的片段。 這個片段後來被紐約教授克萊門特·摩爾 (Clement Moore) 改寫成“快樂的老精靈”乘坐八隻小馴鹿的雪橇,挨家挨戶飛來飛去的形象。 接著是1881年的漫畫家 Thomas Nast 在紐約《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上發表一系列漫畫,這時的聖誕老人還抽著長管菸斗。 1931年藝術家Haddon Sundblom為可口可樂公司創造聖誕老人的廣告,結果定型了現代聖誕老人的模樣。 你有沒有發現,各國慶祝聖誕節的方式或許不同,但是聖誕老人的外貌都差不多,足以說明普世被洗腦得太成功了。 自1890年代以來,救世軍(Salvation Army)一直派遣身著聖誕老人服裝的募捐者,走上街頭號召大眾捐助金錢和物資給窮人弱勢,不啻加深了眾人對聖誕老人的印象。 這些都說明,我們認識的聖誕節主角—聖誕老人,原來“出生”在紐約。 但你可能想不到,荷蘭人對美國的聖誕老人也有功勞? 紐約舊名「新阿姆斯特丹」,在英國人之前,紐約是荷蘭移民的定居點。聖尼古拉的故事,是流傳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中歐古老寓言。聖尼古拉斯是兒童、商人和水手的守護神,也成了紐約的守護神。 不過,荷蘭的聖尼古拉斯節是12月6日,我們可以再一次看見節慶文化融合消長的痕跡,隨著時間推移,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還有什麼是源自紐約的美國聖誕節傳統呢? ▲洛克斐勒中心由數座大樓組成,這是最高的GE(通用電器)大樓 ▲洛克斐勒中心的冬季溜冰場,周圍圍繞著聯合國會員國的百面國旗 ▲全紐約最有名的一棵聖誕樹…洛克斐勒聖誕樹,頂著「施華洛世奇之星」 紐約的聖誕氣氛,通常在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週末之後開始,持續到一月初收尾,大約在1月5日或6日左右。 這樣的傳統,以在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前方廣場,點亮巨大的耶誕樹為經典。 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發生超級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在此經濟大蕭條期間,建築洛克斐勒中心的工人們於1931年豎立起一棵6米高的樹,樹上以紙花環紅漿果裝飾,然後工人們在樹前興奮地排隊領取工資。 說實話,看到這張舊照片,我充分懷疑聖誕樹是建築工人們的點子,反而像是有人拍老闆馬屁的作為,或是公司PR向媒體搞宣傳的伎倆。 不過,洛克菲勒中心的建設,確實在大蕭條時期,為大約4萬至6萬名男性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改變了紐約的天際線。兩年後的1933年,洛克菲勒廣場便正式舉行了第一次的聖誕樹點燈儀式。 從此,洛克斐勒廣場上,每年都豎起一棵聖誕樹,並且在頂部放上一顆巨大的星星。據說現在那是「施華洛世奇之星」,70個三角形的尖峰上,覆蓋著300萬顆水晶。 我站在樹下瞧了半天,也看不出那顆「施華洛世奇之星」是真是假?倒是樹身纏繞8公里長的電線上,覆蓋50000多盞五顏六色的LED小燈泡,璀璨無比,遊客紛紛搶著在樹下拍照留念。 其實最珍貴的不是可以反覆使用的「施華洛世奇之星」,而是那棵聖誕樹!它從最初的香脂冷杉,換成現在的挪威雲杉,都是經過一再精心挑選,你知道洛克菲勒中心還為此派出偵查員,全年尋找最適合的聖誕樹嗎? 你想,既要筆直高大、枝葉整齊茂密,又要砍下來之後,挺住加諸樹身的重量,還可能承受暴風雪的天氣,熬過個把月不腐爛的常綠樹,豈是那麼容易覓得?它可是必須承擔象徵意義啊。 獲選的聖誕樹被使用後,也不會被輕易扔棄,它會被碾磨成木材,然後捐贈給公益之家,用來為弱勢建造房屋。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還有一個聖誕節的傳統習俗是雪橇賽,但是隨著時代進步,紐約已然不宜舉辦雪橇賽的活動,因此早被淘汰。取而代之的聖誕市集。 ▲每年舉辦聖誕市集,唯一擁有露天溜冰場的紐約「布萊恩特公園冬季村」 ▲今年的聖誕市集,竟有170多家手工藝品商家供應各種創意禮品▼ 2022年的紐約州聖誕市集,早在11月11日便開始舉辦,紐約市則是12月3日才開始舉辦。這是因為紐約市的活動實在太多了。 紐約市最受歡迎的四個聖誕市集是:曼哈頓中城的「布萊恩特公園冬季村」(Bryant Park Winter Village)、格拉梅西的「聯合廣場假日市場」(Union Square Holiday Market)、曼哈頓中城的「哥倫布圓環假日市場」(Columbus Circle Holiday Market)、上西區的盛大假日市集(Grand Holiday Bazaar)。 我去逛的是「布萊恩特公園冬季村」,它是紐約假日市場第一個開放的,也是運行時間最長的。並且是紐約市同類市集中,唯一受歐洲風格啟發的露天聖誕市場。 布賴恩特公園是一個佔地 9.6 英畝的公園,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區,東半部有紐約公共圖書館,西半部有草坪和人行道,也是舉辨季節性的冬季村場地。 布萊恩特公園是南北戰爭期間,致命種族暴亂的發生地。在1880年代,紐約市通過重新命名公園,來紀念紐約晚報的編輯和堅定的廢奴主義者–威廉‧布萊恩特(William Bryant)。 「布萊恩特公園冬季村」於2002年首次亮相,擁有紐約市唯一的免費入場的溜冰場、種類繁多的假日商店,提供新穎的創意禮品、活動、食品等等,還有酒吧和美食餐廳。被評為紐約最好的聖誕市集。 今年的「布萊恩特公園冬季村」聚集超過170家手工藝品供應商,從家居裝飾品、藝術品、珠寶到食品糖果和禮品,我覺得這裡真是購買聖誕禮物的大賣場,尤其適合那些忙到沒時間,只能最後一分鐘衝去買禮物的人。 逛了一圈下來,光是拍照就好累,實在沒辦法探索每一間小店,而且人怎麼那麼多?有夜市的感覺,還是星期一耶,週末怕是更摩肩擦踵了。 許多人同我一樣,買一杯熱可可或熱咖啡,坐在路邊設置的桌椅休息,一面聽著音樂放鬆餟飲,一面欣賞周圍夜景。不到攝氏十度的夜裡,該下雪了吧?白色聖誕才有Fu啊~ 正張望著,突然覺得整個紐約市就是一個五光十色的聖誕城。連那準備迎接2023年的時代廣場,也是燈火輝煌得讓人覺得天天節慶似的。 我雖然不喜歡大城市,可紐約市的混亂中有一種菁英活力,吸引懷抱夢想的人去追夢圓夢。聖誕老人改頭換面"出生"在紐約,不也就是始於那樣的機緣嗎? 其實,聖誕節只是一個名稱,就算是信仰不同,冷冬暖心幫助窮人,珍惜與家人相聚,才是過節的真義。有句話說:「奇蹟就是—當我們分享的越多,我們擁有的就越多。」 ~祝福大家平安喜樂、身體健康~ ▲聖誕市集的露天溜冰場,前、後方看出去的場景▼ ▲餐廳酒吧也配合應景推出偽冰屋用餐▼ ▼紐約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一座萬家燈火閃爍妝點的聖誕成 ▼紐約時代廣場過完聖誕節,就要準備2023年的跨年倒數落球了 ▼成立於1993年「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轉眼都變成「後街大叔」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