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怎能不看的溫哥華唐人街?
2022/11/11 11:11:07瀏覽6049|回應2|推薦56

引用文章《加拿大域多利唐人街的那些"第一"!!!

▲加拿大溫哥華唐人街的必遊之地—中山公園▼

唐人街?不都是一個樣,有什麼好看的?

實話是前文寫了維多利亞唐人街(域多利唐人街),本文就不能不接著寫溫哥華唐人街,因為這兩處加拿大的老華埠,在中國近代史的篇章上,先後佔有海外華人參與政治改革的關聯。

所謂改革,不僅跟孫中山搞反清革命有關,也跟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搞保皇運動有關,主角和各自的擁戴者就在這兩大華埠運作發展,同時形成激烈對抗。

我知道大家喜歡看雲淡風輕傍花隨柳,但殘酷的事實真相是,改朝換代從來就不是靠“和平”成就大業。即使今天民國已然成立,僑界內部的對抗並沒有消失,而是轉變成了兩岸意識角力的延伸。

問題是,現在的情況比滿清時代更複雜。

比如說,10月15日新選出的溫哥華市長,是一位具有香港背景的華裔市長沈觀健(Ken Sim),他的當選有其歷史意義,因為長期以來,加拿大主要城市的華裔人口比例以溫哥華最多,卻到今天才選出一位華裔市長。

更讓人關注的是,華裔市長的未來政策是否會左右為難?因為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11月7日表示,中國正針對民主國家和加拿大機構玩「侵略遊戲」,劍指中國涉嫌收買當地候選人,干預加拿大政治。

本文不是要談政治,但溫哥華唐人街非普通華埠,它跟中國、加拿大的政務都有淵源,本文擇要介紹,無法講明的部分就請讀者自行領會。

▲溫哥華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西岸終點站,車站與溫哥華唐人街相去不遠▼

▼溫哥華唐人街走過一段辛酸歲月,差一點就要"被消失".....

如果只用一句話來形容溫哥華唐人街,我認為那就是—建立太平洋鐵路而興起的華埠。

其實,整個溫哥華都是因為出現這條鐵路而成為一個大都會。就連溫哥華這個名字,也是來自於太平洋鐵路公司 (CPR) 總裁提出的建議。

溫哥華最初是原住民的捕魚地,1827年英國人來設立了貿易站,1860年代湧進數以千計的淘金礦工,那個時候溫哥華的舊名是“格蘭維爾”(Granville)。這個名字是向大英帝國監督加拿大的殖民大臣格蘭維爾·萊維森-高爾致敬。

後來通過與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交易,這座城市於1886 年更名為“溫哥華”,以紀念英國皇家軍官喬治·溫哥華(George Vancouver)於 1792 年對海岸進行了探索和勘測。

由於溫哥華是太平洋鐵路西岸終點站,加上是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很快成為向歐美輸出穀物木材,以及與亞太地區進行貿易的主要商業中心。

遺憾的是,所有關於溫哥華的歷史介紹,都會提到這座城市的早期,反亞裔的騷亂和暴動事件並不少見,尤其是對人數最多的華裔移民十分抵制。

溫哥華的華人先民多是十九世紀後期過去,原來從1881興建到1885年的太平洋鐵路,總共雇用了15000名華裔勞工,拿最低工資,做所有危險工作,結果平均每一英里鐵路埋葬了四名華工。

當初英屬哥倫比亞省之所以加入加拿大聯邦,就因為有興建太平洋鐵路的交換條件。華工可以說是這條鐵路的最大功臣,卻在完工後被卸磨殺驢,從人頭稅到排華法案,溫哥華唐人街也不斷遭遇各種方法的驅逐破壞,差點被消失。

你要知道,加拿大深受大英帝國主義傳統思維影響,出自“白人至上"的種族優越感,視亞裔為“黄色禍害”(yellow peril),華人更是首當其衝。

這些不忍回顧的黑歷史,直到2018年才有溫哥華市長Gregor Robertson在唐人街的「中華文化中心」,就從前該市政府針對華裔居民的歧視性政策做出公開道歉。

但是在參觀華埠先僑紀念碑時,這是一個2019年才立起的紀念碑,彰顯修築鐵路華工&加拿大華裔軍人為加拿大做出的貢獻,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華人人多,為何還總被欺凌呢?」

2018年溫哥華市長在唐人街中華文化中心,就從前市政府針對華裔居民的歧視性政策做出公開道歉。2019年建立的華埠先僑紀念碑,彰顯鐵路華工與華裔軍人為加拿大做出的貢獻。▼

溫哥華唐人街的位置,接近溫哥華市中心東端,是以哥雅街(Gore Street)、喜事定街(Hesting Street)、卡羅街(Carrall Street)與奇化街(Keefer Street)所圍出的一塊區域,以緬因街(Main Street)貫穿其間,形成一條購物幹道。

據說最早的唐人街不在這裡,而是在書羅街(Thurlow Street),後來因為遭到一把火給燒得精光,老華僑們只好另起爐灶,在片打街(Pender Street)附近建屋起厝,逐漸形成了今日的規模。

凡是有華人聚集的地方,都會有個類似的牌樓。溫哥華華埠的入口,也立著一座2002年籌建的「千禧門」(Millennium Gate),然而從前也有一座為迎接李鴻章而搭起的舊牌樓。

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欽差頭等大使」的身份,出訪俄歐美八國。他在訪問美國紐約之後,轉去加拿大多倫多參觀工業博覽會,然後轉乘火車到溫哥華。

據說李鴻章故意不從美國加州北上,以示對美西歧視和虐待華工的抗議。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也指責了美國排華法案,可悲的是這些言行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美加西岸華僑聽說李鴻章要來,近6千名僑胞在溫哥華今天的加拿大廣場,搭起巨型牌樓迎駕。李鴻章因為天氣與健康關係,短暫停留便提早搭乘郵輪回國了。

▲溫哥華唐人街的入口,循例有一座中式牌樓,正面寫著「千禧門」,反面寫著「繼往開來」▼

李鴻章是清代大臣中第一個進行環球訪問的外交特使。他看見了世界的變化,也體察到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他對戊戌變法雖然內心支持,卻謹慎地從不表態以免危及自身“政治安全”。

讀近代史就知道,孫中山曾經上書李鴻章,1894年他獻上一份八千餘言的治國方略,書中宣稱:「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李鴻章收到孫中山的請願書之後,並沒有接見孫中山,也沒積極給出回應。同年底,孫中山就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鼓吹暴力革命了。

如果李鴻章當時接見了孫中山,採納他的主張,是否就會改變歷史呢?

實情是,1894年先有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日本趁機侵略朝鮮,朝鮮皇帝向清朝求援相助,結果導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李鴻章除了要應付戰火,還要與西方列強斡旋,同時要對抗朝廷的政治對手,可以說是焦頭爛額之際,哪有心情功夫聽孫中山大談理想抱負?

其次,李鴻章為情勢所迫,主持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已為他帶來“漢奸、賣國賊”的罵名,李鴻章對此表示自己是一名「裱糊匠」,只能往一間破房子上東貼西補的糊紙。意思是他没有能力,也没有環境來徹底改變中國,只能勉強維持這個王朝不轟然倒塌。

可見李鴻章很清楚自己和清朝面臨的國難危機。但他認為如果沒有十足把握,任意把房子的糊紙全都扯破,又没有預備好用什麼修補的材料和改造方式,到時出現什麼不可收拾的情況,誰能負責?他自認承擔不起。

我今天看李鴻章的「裱糊匠」說法,覺得清朝覆亡是必然宿命,但是革命隨後一連串混亂動盪四分五裂,不知百年後人又會以怎樣的觀點視角,檢視海峽兩岸的今朝?

李鴻章1896年訪問溫哥華華埠(BC Archives A-03323),孫中山隨後在1897年也訪問溫哥華▼

李鴻章於1896年訪問溫哥華華埠,孫中山隨後在1897年也到訪溫哥華。

孫中山第一次到溫哥華時,溫哥華唐人街還不成氣候,他轉訪維多利亞唐人街停留了十數日。期間,孫中山低調接觸僑領,發現當地華人對於反清革命並不怎麼附和,也對他很冷淡,所以此行所獲不多。

反而是1898年中國發生戊戌變法,歷時103日失敗後,參與政變的譚嗣同等人遭到處決,康有為等人逃出京城,輾轉去到溫哥華時,意外得到當地華僑熱烈支持,康有為就在維多利亞唐人街創立了《保救大清皇帝會》,即《保皇會》,他也順理成章擔任會長。

《保救大清皇帝會》又稱《中華帝國維新會》,很快地從維多利亞擴展到溫哥華、香港、日本以至世界百多個地方成立分會。而且繼維多利亞購置總部大樓,溫哥華保皇會也於1903年集資在華埠卡羅街(Carrall St.)521號,興建一棟三層樓房作為會館。

這棟「保救大清皇帝會」大樓落成時,由保皇會副會長梁啟超主持開幕啟用,大樓當時是該區最高的建築物,現在仍然保存完好,後來隨着清朝傾覆、民國成立,便由林西河總堂九牧公所購入作為會址(下圖)

孫中山第一次溫哥華之行雖然所獲不多,但是他看清楚了這些華埠最具影響力的是洪門組織,形同“民間領事館”,孫中山便於1903年在檀香山加入了洪門。

關於洪門組織致公堂的來龍去脈,請參看前文介紹的維多利亞華埠,這裡直接談孫中山在1911年2月再訪溫哥華時,溫哥華致公堂響應捐款一萬加元,各分堂也紛紛跟進,共為革命籌資了11萬2千加元。

今日的片打西街 5 號大樓,也就是前洪門致公堂大樓,即是支援孫中山宣傳籌款款工作的關鍵所在。據說洪門為了避人耳目,安排當時被清廷通緝的孫中山,在大樓頂層西南角一間密室内辦公及會客。

而在同一棟大樓內的「北京酒樓」(Pekin Chop Suey House),是洪門致公堂設宴十餘席歡迎孫中山到訪的所在。

致公堂的這棟舊大樓,已經出售改建成私人住宅,並且謝絕參觀。但據說為了尊重歷史,負責重建的建築師特别在傳說孫中山專用房間的位置,規劃出一個350平方尺的開放式單位,並特别加裝了一個小陽台,一方面符合保護歷史建築的要求,一方面作為對孫中山的懷念。

▲洪門致公堂舊大樓曾經秘密接待孫中山,並在北京酒樓為孫中山洗塵▼

1911年孫中山在温哥華除了籌款,還在公開場合多次演講鼓吹革命,來聽演講的人數超出意料,使得孫中山很振奮的去信舊金山致公總堂說:「.....連日在公堂及戲院演說,聽者二三千人,雖大雨淋漓,亦即踴躍,實為雲埠未有之盛會。人心如此,革命成功可必矣!」

解釋一下,溫哥華舊譯雲高華,又稱雲埠或雲城。 有說孫中山在溫哥華發表演講的戲院,就是位於上海巷的「醒僑戲院」。

「醒僑戲院」位於上海巷544號,擁有500個座位。當年是華僑看戲曲表演的娛樂場所,也是當地保皇黨與革命黨人通過戲院發表演說,極力争取民心的輿論陣地。

上海巷 (Shanghai Alley) 早先是廣東巷的一部分,就在今天唐人街的牌樓旁,別看它是一條不起眼的通道,當年「醒僑戲院」建在這裡,就因為此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巷子兩旁曾有26間店鋪,包括煙館、賭場和妓院,前後聚居了少說八百餘人,儼然一個小型社會。

上海巷之所以成了"窩棚區",原因是當時華工收入有限,窄巷裡都闢成廉價客棧,許多華工長期租住床位,每個房間都擠滿好幾人,到處堆積物品掛著臘肉乾菜,整個就是籠屋劏房。

也因為諸多不體面的生活狀況,在加拿大BC省政府眼裏,上海巷成了“藏汙納詬"的貧民窟,於是巷裡的原建築在1949年遭到剷除,並重新規劃建設,只留下了街頭的路牌,以及一個廣州送給溫哥華的大銅鐘作為紀念。

▲上海巷的過去儼然是小型社會,現在規劃改建市民住宅,有一銅鐘紀念▼

▼上海巷內曾有一家「醒僑劇院,孫中山曾在此演講鼓吹革命

上海巷的歷史介紹面板上,從1885 年至 1954 年的變遷過程中,被標註的重要人物除了孫中山,還有葉生(葉春田)和溫金有,他倆是誰呢?

葉生(Yip Sang)1881年從廣東來到加拿大,曾經擔任太平洋鐵路的監工,日後創建了華埠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公司「永生號」(Wing Sang),出錢出力協助創立温哥華中華會館和溫哥華醫院,他為華人移民排解紛爭困難,被人稱為「温哥華華埠的非官方市長」。

葉生在片打東街51號興建的「永生大樓」,是他的住家和營業處,這棟1889年興建的百年維多利亞風格建築,於2022年2月被BC省政府購入,作為設置「加拿大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的總館館址,未來將會在各地區設立分館,並會舉辦各類相關展覽活動。

溫金有 (Won Alexander Cumyow)是加拿大史上第一位出生的華裔,能講英文、粤語、客家話以及奇努克族(Chinook)原住民方言,大學攻讀法律,曾在温哥華兩家律師事務所“見習”,卻始終不能成為執業律師。

原來當時加拿大法律明文規定,凡是擁有華人血統的人不能投票。沒有投票權者就不能担任律師。溫金有終其一生,便致力於為華人爭取平等權益,他憑藉自己的法律知識,為華人在訴訟中提供協助,為華人社區爭取福祉,成為受人尊重的僑社領袖。

1947年排華法令廢除,加拿大華人獲得平等的公民待遇。1949年大選,88歲的温金有終於投下了他致力爭取的神聖一票,成為了最早在加拿大行使投票權的華人之一。

溫金有的貢獻也受到主流社會肯定,加拿大央行今年發起新版5元紙幣人物徵集活動,從600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當中,篩選出了最後8位入圍候選人名單,溫金有在其中之一。雖然不知最後會印上誰的頭像,然而溫金有的種族主義抗爭成就,被加拿大央行評價為反映了加拿大價值觀,也影響了加拿大整個國家,對幫助改變加拿大華人的種族態度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葉生是溫哥華唐人街的傳奇富商,溫金有是創造多個第一的華裔,他倆卻都是保皇黨成員。

▲保皇會的演講席,中央立者為梁啟超,右一為葉生,左一為溫金有

▲葉生百年前興建的「永生大樓」,現在是「加拿大華裔博物館」總館

▼溫金有終身致力對抗種族歧視,88歲才有機會投下他的第一次選票

原址在片打東街1號的《大漢公報》報社,是洪門致公堂於1906年所創立的華文報紙,在加國發行了85年之久,原是為了抗衡梁啟超在1903年創立的加拿大第一份華文報紙《日新報》。

這兩份華文報,代表了革命黨與保皇黨的立場,在海外以文筆交戰數百回合,如同對立敵國口誅筆伐,甚至到了民國成立也沒有停止互相攻訐。

但別以為梁啟超跟孫中山是死對頭。實情是孫中山一直想吸收康、梁加入革命陣營,康有為以自己「受光緒帝厚恩」為由始終不見孫中山,梁啟超就沒有那許多拘泥己見,因為梁關注的是“政體”而非“國體”。

梁啟超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他提倡新學救國,雖有排滿思想,卻反對武裝顛覆,他認為暴力革命不可為,中國當時尚不具備實行民主共和政體的條件,因此主張“君主立憲”是最好的政治選擇。

戊戌政變失敗以後,梁啟超亡命日本,在孫中山的日本友人協調下,孫梁會面竟暢談了整夜,日後並常往來,據說兩人還協商出一個合併革命、維新兩派人士為一個新團體的計畫,由孫中山擔任會長,梁啟超擔任副會長。

當時人在新加坡的康有為,聽說學生梁啟超有“叛師叛黨”的意圖,大怒之下立馬派人送過旅費,勒令梁即赴檀香山辦理保皇會事務,不許稽延。梁啟超師命難違,只好去了檀香山。

然而離開了日本,之後在其他因素影響下,梁啟超的態度發生丕變,居然反向操作吸收興中會會員加入保皇會,氣得孫中山後來指斥梁啟超是「首鼠兩端」,雙方在1899年秋天的超聯合組黨計劃功敗垂成,兩派之間的裂痕更難彌合。

梁啟超對孫中山的批評也很嚴厲,他曾抨擊孫中山「為目的不擇手段」,尤其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無疑是引狼入室。不過,得知孫中山噩訊之後,梁啟超還是現身奠祭弔唁。

當年溫哥華保皇會總部,距離洪門致公堂只不過31公尺,你能想像雙方打對臺的場面嗎?梁啟超和孫中山都在溫哥華戲院舉辦演講,推銷他們的政治理念時,據說對方人馬都會到戲院去鬧場滋擾。

我今日站在華埠街頭,望見致公堂與保皇會的大樓猶在,孫中山與梁啟超等人卻已遠逝,華人內戰的烽火又另起戰場..... 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浮世瀲灩,化作了記憶斑駁,往事真的如煙嗎?

▲革命黨在溫哥華華埠發行《大漢公報》,下圖為停刊前的報社所在▼

回頭說1910年夏天,同盟會便已在温哥華秘密發展,與洪門籌餉局合作,使得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夕為廣州起義的募款達成目標。

中國同盟會於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在會上也宣布創立中華民國之名稱,辛亥革命成功後,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1919年再改為中國國民黨。

隨著孫中山於1911年到訪溫哥華,溫哥華華埠也召開了同盟會成立大會,這是加拿大第一個同盟會組織,當時加入會員有百餘人。

當初的溫哥華同盟會,民國後改稱同盟會旅加分會,1920在唐人街哥雅街525號構建一棟四層大樓,作為他們在加拿大西部的總部,主要活動包括為中國的救濟籌款活動,以及促進溫哥華的教育事業,因此大樓內曾經開辦中文僑校。

同盟會旅加分會於1970改為中國國民黨駐加拿大總支部,總部大樓(Chinese Nationalist League Building/Kuomintang Building)也成為陳列自同盟會時期至今的加拿大各黨部資料及文物。

由於這棟大樓出於是知名建築師 WE Sproat 融合東西方風格的作品, 被視為唐人街的標誌典範,已被列入加拿大歷史遺產名錄。(下圖取自Cannadas Historic Places)

上述歷史遺跡一般遊客不太會注意,唐人街最負盛名的打卡勝地有兩處,其一就是在片打西街8號的「三記號大樓」(又譯「森記樓」Sam Kee Building)。

這棟歷史古蹟,被金氏紀錄認證為—全世界最窄的商用建築

「三記號大樓」是兩層樓建築,一樓店面從前到後的寬度為1.5公尺,二樓增加懸窗的前後寬度為1.83公尺,這樣的空間只能容一人通過,可想不到還是照常營業做生意,商家是一家保險公司,即「周永職燕梳」(燕梳是Insurance的廣東話)。

讓人好奇的是,為何會有這樣怪異的建築?

其實原本不是這樣的,1912年溫哥華市政府要拓寬片打街,就將8號華商的地皮裁到僅剩150公分寬。地主一氣之下,與人打賭他依然能建起一棟功能齊全的結構,結果聘請建築師蓋起了「三記號大樓」。

誰也沒想到華人地主這股拗勁,使得一塊本來沒有多大用途的畸零地,一變成為更有生機的商業大樓和旅遊景點。

1913 年「三記號大樓」落成開幕,分成 13 個小空間供商家使用,地下室還是唐人街唯一泡熱水澡的地方。1985年大樓被保險大亨周永職買下,2013年進行大規模翻修,自此變身成為一個保持結構歷史完整性但具有超現代特徵的景點。

這棟被溫哥華市列為A級的歷史遺產,以LED霓虹燈在夜間照明台階和樓梯,每小時整點還會在大樓一側有戶外燈光和音樂表演,使得大樓獲得Live Design 雜誌於 2016 年授予建築"現場設計卓越獎”,成為加拿大歷史上第一座贏得享有該獎盛譽的建築。

▲「三記號大樓」是一處保持結構歷史完整性,但具有超現代特徵的唐人街景點

▲「三記號大樓」是兩層樓建築,側看店面從前到後的寬度僅有1.5公尺▼

▼「三記號大樓」內部僅容一人通過

▼「三記號大樓」改成以LED霓虹燈在夜間照明,獲得國際設計大獎

溫哥華唐人街另一個熱門打卡勝地,就是在1986年落成的「中山公園」(Dr. Sun Yat-Sen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花園所在位置曾經是唐人街的鬧區,1960 年代後期,一度被納入修建一條穿過唐人街的高速公路計畫。幸好計劃挫敗,部分土地被指定為建立中國文化中心和中國花園。

「中山公園」雖然只有大約3英畝,卻是一座仿效明朝蘇州古典花園設計的景點,2011年被國家地理評為「世界頂級城市花園」;2012年被加拿大花園旅遊委員會評為加拿大年度花園;2022年榮獲溫哥華市多元化與包容性卓越獎。

公園不時舉辦音樂會、藝術及園藝展覽、演講和中國傳統節日活動,以促進跨文化理解。溫哥華公園局以每年1加元的象徵式租金,交予非牟利機構中山公園協會營運,但考慮維護成本,公園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免費參觀的孫中山公園,一是收費參觀的孫中山古典園林與博物館。

花園名字是為了紀念民族主義領袖孫中山,也為了強調他與溫哥華唐人街的關係,讓海外人士走出繁華的喧囂,徜徉在這一片城市綠洲之際,更能緬懷創立中華民國的孫中山。

☆ 延伸閱讀→加拿大域多利唐人街的那些"第一"!!!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8899988&aid=177432192

 回應文章

長沙遺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章長知識
2022/11/15 22:13

溫哥華簡直是華人城市

圖文並茂非常精彩

謝謝分享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中興,更同盟
2022/11/13 12:51
讀孫文、梁啓超格外有感,聖雄日已遠。華埠滄桑風華,斷續旅人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