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18 21:00:06瀏覽5385|回應6|推薦61 | |
▲阿瓦城牆遺跡 ▼阿瓦皇家寺院入口 緬甸局勢目前仍然動盪不安,新聞報導說第二大城曼德勒市(Mandalay)民眾抗議軍政府政變奪權的示威不斷,結果遭到武力鎮壓「慘烈如戰場」。 我注意到有媒體把曼德勒市譯做阿瓦(Ava),但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曼德勒市是曼德勒省的首都,阿瓦是一處位在伊洛瓦底江與米界河交會處的古城。阿瓦屬於曼德勒省,但不在曼德勒市的範圍內。 也有媒體把曼德勒市譯成瓦城,這又是為什麼? 原來撣族的阿瓦王國在1364年建立了阿瓦城,後來被阿卡族的東吁王國佔領,接著又被緬族的貢榜王國佔領,他們都把國都定在阿瓦城,直到1857年貢榜王朝遷至阿瓦城東北方的新都,因附近有曼德勒山,皇家新都便被命名為曼德勒。 新都和舊都相距不遠,由於阿瓦城擁有400年的國都榮光,就連英國殖民政府定都仰光,緬甸在地人還是習以瓦城代稱曼德勒市。但是對不明究裡的外國人來看,英文字面Mandalay譯成瓦城,真是會一頭霧水。 ▲緬甸緊鄰中國雲南,帝國時期的統治中心都在中部曼德勒省一帶▼曼德勒市跟阿瓦城,一新都、一舊都,分屬兩地,伊洛瓦底江另一側曾是實皆王國 緬甸帝國時期的統治中心都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群雄爭霸的時期,曼德勒省一帶就是軍家必爭之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河運發達,且是重要農業生產區。 阿瓦建國定都位居河口的阿瓦城,附近還有實皆王國和彬牙王國,大家都盤據在此對峙。就連在緬甸南部起家的東吁王國,後來統一緬甸,也要北上到阿瓦掌控大局。 阿瓦,這座曾經輝煌不已的皇城,在1839年大地震時,被摧毀了大部分建築,以致貢榜王朝都不得不被迫遷都。它在1989年改名為茵瓦(Inwa),意思是「河口」,今天要去參觀此地,跟當地人報上阿瓦或茵瓦都行得通。 我一定要走一趟阿瓦城的原因,是想看看這個地方曾經發生一段攸關中國改朝換代的大事,那就是明朝(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在此蒙難,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在此滅亡。 咦!明朝覆亡怎麼跟緬甸扯上關係了?中國皇帝又怎麼會跑到緬甸去呢? ▲阿瓦位處伊洛瓦底江和米界河交會口,從今天的衛星圖可見多是田野,正中藍點是王宮建築僅存的瞭望塔,白點是已不復見的王宮舊址 ▼阿瓦王城圖 看看阿瓦城之前,請先記得在阿瓦城改朝換代的順序是「阿瓦→東吁→貢榜」,這不僅跟觀光景點的背景有關,也是緬甸歷史的傳承脈絡。 當年明朝皇帝投奔緬甸已經是東吁王朝,坐在阿瓦城裡的國王是彬德萊(中國史稱莽達)。彬德萊收留了永曆帝,可是並沒有以高規格接待,還把永曆帝擱置在城外,匪夷所思的是兩人從頭到尾都沒有見過面。 荒誕的事情還不止這些..... 然而經過幾場地震後,眼下阿瓦城沒有太多遺跡可看了,我還是要去憑弔一番。畢竟是歷史重大事件的現場啊。 從曼德勒市區騎機車過去,不到40分鐘就能抵達米界河東岸的渡船碼頭,雖然也有陸路進城,我覺得坐舢舨快又方便,而且有趣多了。時間有限的遊客可以從阿瓦南邊的曼德勒機場一路包車參觀。 ▲你看機車也能搭小船渡河,不過落水責任應該是自負囉 ▼穿渡米界河的兩岸碼頭就這樣,想來明朝永曆帝走水路到阿瓦時,大概也就這般光景吧? ▼車伕可愛吧?一路賞心悅目,我說風景啦~ 搭船渡河上岸之後,可見一排馬車在路邊候著(上圖),等著輪班接載客人。阿瓦城不讓遊覽車和大巴士進入,也不見有計程車往來,衍生出馬車代步的行業。 由於馬車路線是制式的,馬車價格也是公開的,我又想愜意欣賞鄉野風光,乾脆選擇坐馬車遊覽。 後來發現阿瓦城內的路面不寬,有些通道還是砂土塵揚,路上居民不是駕著牛車,就是騎著腳踏車,路邊田裡長著農作物,水光瀲灩晴方好,整個仿佛老照片裡的情景。 我在車上一面看著流過眼前的光影,一面聽著達達的馬蹄聲,忍不住臆想,當年永曆帝看到的阿瓦城也是這樣嗎? 如同緬甸其他地方,阿瓦城內有許多佛塔群(complex)遺跡,如 Lawka Tharahpu、Daw Gyan Pagoda,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塔群。 我才從有「萬塔之城」稱譽的蒲甘過來,看這些小佛塔群頗覺無感,只有Yadana Hsemee Pagoda Complex讓我多看了幾眼。 ★ 雅達納斯密佛塔群(Yadana Hsemee Pagoda Complex) Yadana在緬語裡是指有價值的人或物,也有寶石、寶藏的意思,常被用在緬甸寺廟佛塔的名稱之前。 雅達納斯密佛塔群的所在,好似一片稻田中的一座小島上,看似袖珍的規模,卻處處隱伏匠心,有些部分讓我想起泰國大城的佛塔遺跡。 事實上,緬甸東吁王朝曾經跟泰國大城王朝開戰,從1547年打到1701年,即使雙方後來各自改朝換代,兩國仍然戰鬥不休,直到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這三百年的戰事才總算熄火。 所以,西方有英法百年戰爭,東方緬泰的恩怨情仇也不遑多讓。 緬泰戰爭中,雙方各有輸贏,但東吁王朝的莽應龍(Bayinnaung又譯勃印曩)驍勇善戰 ,這位大帝打下緬甸史上最遼闊的疆域,泰國也淪為緬甸的附庸國長達15年。 大家不要看緬甸今天這樣,緬甸從前在中南半島上曾是當老大的。 重點是莽應龍勝戰後,把泰國國王、王室成員押到阿瓦當人質,同時也把泰國上萬民眾擄回阿瓦,這些人當中不乏學者、高僧、藝術家、工匠等,他們對於緬甸佛教文化的影響自不待言,其中包含了宗教藝術和建築特色。 ★ 寶迦雅寺院(Bagaya Monastery)/ 柚木寺 ▲寶迦雅寺院分成兩個主體,一是平頂大廳、一是尖頂佛塔 ▼ ▲寺內課堂教材作業,這年頭僧侶還要學英文 ▼老師在這裡休息 寶迦雅寺院最初建於東吁王朝,到了18世紀由貢榜王朝孟駁王擴建以供養高僧Shin Dhammabhinanda。 孟駁王(Hsinbyushin)在位時,是貢榜王朝軍事勢力最鼎盛的時期,他與清朝四次交戰,最後居然讓乾隆帝憋氣議和,成為清朝史上最慘烈的邊疆戰爭。雙方和談收場,清史竟稱是"降緬甸",還濫竽充數列為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卻也因為清緬戰爭糾纏三年,使得泰國趁機脫離緬甸控制,華裔鄭昭在曼谷建立吞武里王朝,成為今日泰國前身。 不過,現在遊客看到的寶迦雅僧院,是1992年根據舊院模樣在原址重建,因為舊寺在1821年燒毀殆盡。 寶迦雅僧院由兩個主體組成,即七層佛塔+供佛大廳,使用了267根巨大的柚木構築而成,所以又稱「柚木寺」。其中最大的柱子高2000公分、周長300公分,一個人環抱還無法圈滿。 柚木是非常好的建材,耐腐又穩定,但從生長到成材最少需要50年以上,產地以緬甸品種最佳,可以說是緬甸的國寶,從前都是用來建造佛寺和皇宮。 寺院最美的就是這些柚木上,精美雕刻了佛教故事和神祉圖像,還有花卉蔓藤的圖紋、天堂鳥等動物的浮雕,沒有五顏六色的華麗,反而顯現優雅。 我很喜歡這座僧院,除了它有一種沉靜敦厚的氛圍,大廳角落闢有一方學堂,落置桌椅和書冊教材。原來它在當初就是用來教育皇室成員的私塾,如今仍被用作教導小僧侶們的學校。 在緬甸行走時,我發現比較偏僻的鄉下,寺廟往往是弱勢子弟的學校,僧人便是貧戶孩子的老師,每每看到這一幕,思忖「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入世修道原來亦是如此發願做起。 ★ 馬哈昂美寺院(Maha Aung Myae Bon Zan Monastery) 馬哈昂美寺院由貢榜王后梅努(Nanmadaw Me Nu)於1818年為國師建造的住所,兩人的緋聞八卦傳得滿天飛。 你看,他們是瓜田李下空穴來風?還是,當初應該說是八千元租的? 這座皇家寺院不幸於1839年毀於大地震,後於1873年在原址重建,建材從柚木改為磚石,所以又稱梅努磚寺院(Me Nu Brick Monastery)。 雖是重建,樣式仍以保留舊貌為主,例如有多層尖頂的傳統pyathat屋頂,有許多灰泥裝飾和藝術雕刻,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其中有象徵太陽的孔雀和代表月亮的野兔。 馬哈昂美寺院的外觀泛黃,跟緬甸一般寺院很不相同,因為它是皇家寺院,顏色代表地位尊貴。也因建構富麗堂皇,隨意取景便可拍出漂亮照片,許多遊客喜歡在此駐足流連。 寺院鄰近王宮,佔地廣大,寺院後方有小佛塔群,還可居高眺望伊洛瓦底江的遼闊景致,果然是風水寶地。難怪是阿瓦城地標。 這座反映當年盛世的皇家寺院,是貢榜王朝時期緬甸建築的典範,與曼德勒金色宮殿寺院,至今是貢榜王朝唯二遺產,也是百年戰火中倖存的國寶建築。 ▲進入寺院的前門 ▼進入後院的側門 ▼寺院旁有高地可俯瞰伊洛瓦底江 ★ 南敏瞭望塔(Nanmyin Tower)/ 南明塔 如我前面所說,阿瓦皇城在1839年大地震時,被摧毀了大部分建築,其中也包括王宮,據說這座高30公尺的瞭望塔,就是王宮僅存的建築。 也有華人把它譯為「南明塔」,當然這塔不可能從南明永曆帝時保存至今,但對知道阿瓦跟永曆帝這一段歷史的華人來說,何嘗不是一個念想的標記? 你知道嗎?曼德勒省的華人相當多,曼德勒市就大約有十萬華人。之前新聞報導說,一名參加反政變示威的華裔19歲少女,在曼德勒市街頭遭到擊斃。 南敏塔在1839年地震時,失去了上部的木亭子,整座塔也明顯向東傾斜,雖然後來把塔上的木亭子搭回去,塔卻無法扶正,倒成了「阿瓦斜塔」。 我去時見它周圍支起鷹架,便不願付費上去,現在想來有點後悔,因為2016年底的大地震中,新聞報導說塔基裂了,為了安全起見,這塔就被直接關閉,不再讓遊客登高。 看完阿瓦城的斷垣殘壁,我在回程的小船上,見伊洛瓦底江水淘淘,流過了千里千年,岸邊的人生如夢,是否曾有一尊還酹江月? ▼阿瓦城斜塔,從前是阿瓦王宮的暸望塔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關於中國明朝vs緬甸東吁王朝的一段糾葛..... 話說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崇禎帝上吊自縊,吳三桂隨即引清兵入關,明朝尚存的皇族勢力就在南方建立政權,史稱南明。 南明政權又分四系,分別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1607-1646) 、魯王朱以海(1644–1662)、唐王隆武帝朱聿鍵(1602-1646) 、桂王永曆帝朱由榔(1623-1662)。 我特意把年代標出,好讓讀者看出當時南明政權內訌混亂。南明之所以能苟延殘喘16年,全仗幾位忠心耿耿的大將護主,其中之一便是李定國。 李定國,有人讚他是「大明第一忠魂」,可他曾是幾乎滅掉明朝的民變叛亂軍領袖之一。歷史的弔詭,往往讓人掩卷而嘆。這個名字還會出現在我以後的文章裡,他跟《府城迷踪》一宗懸案也有關。 南明桂王永曆帝在廣東肇慶登基後,與清軍屢次交戰敗下陣來,就是由李定國接到雲南保護,後來永曆帝聽從讒臣馬吉翔慫恿避走緬甸,並向當時統治緬甸的東吁王朝請求庇護,結果這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永曆帝在廣州肇慶登基,為走避清軍追殺,一路顛沛流離到雲南,然後經保山入緬北至阿瓦 ▼明人繪「吳三桂鬥鹑圖」,現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 總結就是寄人籬下的永曆帝,在阿瓦兩年備受屈辱,連自家文武官員都不把他放在眼裡,這位窩囊潦倒的皇帝,最後被東吁王用奸計綁了交給吳三桂,以交換兵臨城下的清朝大軍撤退,史稱「咒水之難」。 不要罵緬甸怎麼壞、滿清怎麼狠,其實清廷原想放生永曆帝,任他在緬甸自生自滅,可吳三桂偏要趕盡殺絕。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又為了向清廷表忠立功,他領兵入緬追殺永曆帝,還在昆明親手絞死永曆帝。據說永曆帝死前問吳三桂:「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 我不知道永曆帝是否真說過這些話,但是《東華錄》裡收錄了永曆帝寫給吳三桂的一封信,字裡行間淒淒慘慘戚戚,無非是哀求吳三桂放他一馬。 吳三桂到底沒有被打動。卻也因為追殺永曆帝的這一敗筆,吳三桂日後發動叛清的「三藩之亂」,想打「反清復明」的旗號,反而遭到鄙視奚落,最後被清廷剿滅,還落下千古罵名。 然而就算沒有吳三桂這號人物,也會有其他人來終結明朝國祚,比如李自成。吳三桂會開門揖清,也是想藉著滿清打倒李自成。但是,這一切難道不是晚明皇帝昏庸無能、朝廷黑暗腐敗所致? 坦白說,永曆帝的悲慘下場,他的懦弱無剛也要負起很大責任。 ▲永曆帝圖,取自網路 ▼永曆帝出亡緬甸路線,八莫至阿瓦走水路 史記永曆帝從雲南昆明撤到保山,在銅鐵關(今日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附近轉道入緬,行至緬北的八莫,皇帝和扈從搭船順著伊洛瓦底江南下到井梗,然後跟走陸路至者梗的世子和官員會合。 永曆帝一行人被東吁王擱置在阿瓦城隔河的對岸,其王室家族只好在用竹子臨時搭建的十餘間草房棚戶裡埋鍋造飯。流亡異域的南明小朝廷,就這般窘困地度過最後的兩年時光(1659~1662)。 為何永曆帝會被如此冷落"隔離"? 據說東吁王看見跟著永曆帝過來的人員,浩浩蕩蕩竟有兩千多,拉馬拖車備帶各種行當,不知還有多少會隨後陸續而來。東吁王驚疑這哪是來逃難啊?怕是來移民佔地吧?當下不免起了戒心。 虎落平陽的永曆帝和朝廷官員,起初還想以宗主國自居擺譜,東吁王哪會買帳?雙方官員幾次會面,南明官員不是被戲弄,就是被敲詐。王不見王,也可避免禮節難堪。 至於永曆帝究竟在哪條河的對岸紮營?史料沒有詳細記載確切位置,想來應該是在東吁王可以監控禁管的兵力範圍內。因為後來李定國等人趕來救駕,東吁王拒不交出永曆帝,還脅迫永曆帝下詔命令救兵撤退。 那麼,永曆帝除了在阿瓦城外,還可能在哪裡?東吁王為何要舉行飲下咒水盟誓?南明官員如何落入東吁王的圈套?又為什麼永曆帝最後失去了鬥志束手就擒? ★ 延伸閱讀→ 緬甸實皆》南明「咒水之難」泣血地 ▲阿瓦城內的路邊,可見用竹子葉片搭建的草房棚戶▼ ▼路邊小店用餐的廚房,不知永曆帝等人當年是否這樣埋鍋造飯? ▼永曆帝流亡緬甸,被拒擋在阿瓦城外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