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上的鹽 - 人生的追求(三)
2020/07/03 03:34:34瀏覽166|回應0|推薦3

我們是世上的鹽,要彼此和睦

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馬太福音5:13),「你們裡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馬可福音9:50),使徒保羅也曾說「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6)。鹽有調味、解毒、長期保存不壞和防腐的作用,所以鹽表示人的信實、真誠、和氣,在人與人的關係上,鹽代表一種有滋味的、長久不改變的情誼。

和睦由言語開始

在2018年5月9日那一期的Our Daily Bread, 有一句話很好「When words become weapons, our relationships soon become casualties」中文版譯為「當言語變為武器,很快就會傷害我們的人際關係」。 我想不但是人際關係,我們也常見霸凌的言語對個人產生一生永久的傷害。雅各書3章8節「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以弗所書4章29節「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話說得合時、合宜是我們要一生追求的。

士師基甸和耶弗他對相同衝突的不同處理

士師記記載了兩件雷同的以色列支派間的衝突事件。當士師基甸帶領以色列衆支派的人戰勝了米甸人之後,以法蓮支派的人就來與基甸大吵說:「你去與米甸人爭戰,為甚麼沒有招我們同去呢」。基甸對他們說:「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神已將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交在你們手中,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基甸說了這話,以法蓮人的怒氣就消了(士師記8:1~3)。數十年之後,士師耶弗他也遇到同樣的情況,耶弗他對來興師問罪的以法蓮支派的人說:「我和我的民與亞捫人大大爭戰,我招你們來,你們竟沒有來救我。你們今日為甚麼上我這裡來攻打我呢」。於是耶弗他與以法蓮人爭戰,竟擊殺了以法蓮四萬二千人(士師記12:1~6),這是以色列人的第一次内戰。面對以法蓮人的同樣指責,基甸婉言安慰以法蓮人,消弭敵意;耶弗他卻沒有好好談判,由衝突直接引發戰爭。雅各書1章19節說「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追求言語上的完全

雅各書32節說「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舌頭雖小,然而出自口中的言語對人卻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力,甚至會有極大的破壞力。我們要約束口舌,追求言語上的完全。大衛說「我要謹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頭犯罪,惡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要用嚼環勒住我的口」(詩篇39:1),「義人的口談論智慧,他的舌頭講說公平」(詩篇37:30)。讓我們的舌頭終日論說神的公義,時常讚美神。讓出自我們口中的言語造就人,成為別人的安慰、鼓勵和幫助,我們也因此成為別人的祝福。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6d2c605&aid=14105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