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神造口使我們能說話 - 萬物是神創造的 (五)
2020/11/28 09:09:07瀏覽541|回應0|推薦6

聖經出埃及記記載,神對膽怯、不肯去見法老王的摩西說,「誰造人的口呢…現在去罷,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出埃及記 4:11-12)神所造的口是個非常奇妙的器官。除了說話、唱歌,口是消化道的開始。口腔內有舌和牙齒等器官,具有咀嚼、品嚐和吞咽食物,以及輔助呼吸等,與生命、存活相關的功能。

唇(lips

雙唇構成口腔的前壁。嘴唇的紅色部分叫唇紅,因其表層有豐富的微血管。貧血或極度寒冷,身體末端血液循環不良時,嘴唇可能會顯得蒼白或出現青紫色。上下唇內面的正中有繫帶,能控制上下唇的活動。下唇黏膜下有許多小米粒樣的小唾液腺,所以有保護口腔、幫助飲食等功能。上唇的外面正中有一縱走的淺溝,人中,是人類特有的。急救昏迷病人時,在人中針刺或指壓刺激,可使病人甦醒。

頰(cheeks

雙頰構成口腔的两側壁。頰內面的黏膜,富有小唾液腺,黏膜的中央也是一個位於外耳道前下方的大唾液腺(耳下腺或稱腮腺)細長導管的開口,使口腔隨時有唾液分泌出來。

唾液(saliva

唾液(俗稱口水)有99.5% 的成分是水,可以使口腔經常保持濕潤,還能與食物混合,幫助吞咽和消化。另外的0.5%含有許多酵素、電解質、黏液蛋白與礦物質,能分解澱粉,穩定口中的酸鹼度,進而保護牙齒及黏膜。唾液還含有免疫球蛋白及組氨素(histatin)等,具有抗菌,甚至可能加速口腔傷口癒合的作用。口腔有三對大唾液腺分泌唾液,分別位於外耳道前下方、下顎左右兩端和舌下面黏膜的深層。此外,口腔黏膜下,特別是嘴唇、雙頰等處,還有許多小唾液腺,也經常分泌唾液。

唾液腺滲透性高,周圍又富有毛細血管,血液循環中的生物標誌物,例如 DNA、RNA和蛋白質資訊以及微生物和代謝產物等,都可滲透到唾液腺,分泌到唾液中,使得唾液成為一個潛在的巨大生物標誌物儲存庫。唾液樣品採集安全方便,無入侵性,儲存又方便。它的臨床應用價值(檢測各種菌類、病毒、癌症、腫瘤)和社會價值(檢測各種毒物、藥物),將會越來越重要。(註一)

上顎(palate

上顎構成口腔的頂   (上膛)   將口腔與鼻腔分隔開。口腔的後面與咽部相連接,上通鼻腔,下通咽喉,是呼吸及吞咽的必經之路。上顎的前 2/3 為硬顎,後 1/3 為軟顎。硬顎由上顎骨覆蓋著黏膜而成。上顎骨前部和側方为牙槽。黏膜由一層緻密的結締組織與骨緊密相連,其中有許多小唾液腺,血管和神經。軟顎由肌腱、肌肉和結締組織構成。與咽喉的肌肉協調,控制上顎和咽的閉合,幫助說話、吞咽、呼吸等功能。軟顎也覆蓋著一層黏膜,與硬顎黏膜相連,同樣含有許多的小唾液腺、血管、神經等。

懸雍垂 (palatine uvula)

懸雍垂懸掛於軟顎正中間的末端,質地柔而平滑。在飲食時,懸雍垂會上升堵住食物通過鼻腔進入氣管的通道,使食物只進入食道。懸雍垂又稱小舌,一些語言,例如法語、德語、義大利語,需要利用小舌的振動,發出小舌音。發音時,空氣從肺部流出(不是從口腔或聲門流出),氣流經過舌頭中部,顫動小舌發音。

扁桃腺 (tonsils)

扁桃腺位於軟顎後 1/3 的兩側,兩條橫紋肌的肉柱中間形成的窩,一側一個。扁桃腺由富有淋巴細胞的淋巴小結組成,表面蓋著黏膜上皮。扁桃腺的主要作用是製造抗體、干擾素與淋巴球激素,幫助身體對抗由呼吸道與消化道來的入侵物質,例如病毒、細菌、過敏原、或環境等刺激因子,是身體的第一線防禦、免疫系統。除了軟顎兩側,扁桃腺還分佈在舌的根部,耳咽管周圍和鼻咽部上背側。這些淋巴組織在 3 到 10 歲期間最為活躍,自青春期開始逐漸減低其免疫功能。

下顎 (mandible)

下顎(俗稱下巴)是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口腔底是由下顎骨,肌肉以及上面覆蓋著的黏膜形成。下顎骨是頭骨中唯一可以動的骨頭,也是最大,最強的顏面骨。下顎部的形態、大小及位置,對面部容貌的影響極大,到年老時下顎骨會逐漸。口腔底與舌連接。舌下面的黏膜有兩對大唾液腺: 顎下腺位於下顎左右兩端突出的骨頭內側,舌下腺位於下顎中央黏膜的深層。兩對大唾液腺的導管開口都在舌下突起的黏膜處。

(tongue)

舌主要為八塊骨骼肌(橫紋肌)交織而成,表面緊蓋著黏膜。舌具有感受味覺、協助咀嚼和吞咽食物,以及輔助發音等重要的功能。

舌的上面的黏膜呈淡紅色,有許多的小突起,四周有很多極細小的味蕾,味蕾裡面有味覺細胞。突起的形狀、大小、顏色、分佈與功能,各有不同。例如,排列在舌尖的 7 到 9 個圓輪狀突起,體積最大,周圍有深溝,感受甜味和鹹味的味蕾就在溝內。而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兩側後部,呈葉狀突起,排成 5 到 8 條並列的皺褶。在正常情況下, 舌的上面會形成薄薄一層白色的舌苔,是舌的角化上皮以及脫落的上皮、加上唾液、食物碎屑等組成。

舌下面的黏膜薄而平滑,正中線上有一條舌繫帶,連於口腔底的黏膜,能控制舌的運動。舌根部突起的黏膜有兩對大唾液腺 (顎下腺和舌下腺) 的開口。舌根部的黏膜還有許多淋巴小結,就是舌扁桃腺。

舌中間層為八塊横纹肌。肌纖維以3種不同方向排列,收縮時能靈活的改變舌的形狀或位置,方便参與咀嚼、吞咽及語言等活動。一些語言,例如俄語、西班牙語、德語,需要利用舌尖抵住上齒龈,顫動發出舌音。發音時,空氣從肺部流出,經過舌頭中部,顫動舌尖發音。舌内沒有骨頭,但在下顎骨與喉之間,有一塊字形的舌骨 (hyoid bone) ,是全身唯一沒有和其他骨頭形成關節的骨頭,由頸部的肌肉支持著,懸掛在頸部上端。舌根部的肌肉附著在舌骨上,當吞咽和說話時,舌肌牽動舌骨,讓咽喉提高,幫助食物吞咽和說話,所以舌骨也稱為語言骨 (lingual bone)。

中醫認為,臟腑通過經脈與舌相聯繫,故臟腑病變,可在舌和舌苔上反映出來,因此舌診成為中醫望診重點之一。

(teeth)

牙齒嵌於上下顎骨的牙槽內,主要由淡黃色的牙本質(dentine)構成,牙本質主要由鈣和磷組成,硬度和緻密度與骨相似。牙本質中央有牙髓,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牙齒露出牙槽的牙冠部分,其牙本質外面覆蓋一層半透明、有光澤的釉質(enamel),是身體中最硬的組織,能保護牙齒,減少在日常使用中所受的磨損,比如切咬、咀嚼、研磨,同時也減少冷熱和化學品引起的疼痛。牙槽內的牙根與牙根、牙冠之間的牙頸部分,其牙本質表面則覆有一層黏合質,與外面由纎維組成的牙周膜,將牙齒固定在牙槽中。牙槽外有黏膜軟組織構成的牙齦。牙齦、牙槽骨和牙周膜三者構成牙周組織,共同保護和固定牙齒。

我們的上下兩排牙齒,上下左右對稱,使上下顎的牙齒能完整咬合。人的一生中有兩套牙齒。一般在出生 6 個月左右開始長出乳齒(deciduous teeth),3歲左右長全。每半排牙齒各有5顆乳齒,分別為門齒(切牙,2)、犬齒(尖牙,1)和大臼齒(磨牙,2),共 20 顆。 6 歲左右,乳齒開始脫落, 恆齒(permanent teeth)陸續在乳齒底下形成,把乳齒推出顎骨後,取而代之,在12~14 歲乳齒全部換完。每半排牙齒各有 7~8 顆恆齒,分別為門齒(2)、犬齒(1)、小臼齒(2)和大臼齒(2~3)。第三大臼齒(智齒)生出最晚,甚至終生不長出,所以恆齒可能有 28~32 顆。

牙齒除了負擔切咬、咀嚼食物等作用外,還有保持面部外形和幫助發音的功能。說話和歌唱都非常需要牙齒和舌頭、口腔充分配合工作,才能發出正確的音,尤其是像 s,z,f這些特殊的音。

缺一不可的系統

口腔每一部分構造的巧思設計,都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單說牙齒,首先,假如牙齒是骨骼的一部分,那麼它將會極快被磨平。牙齒不但不是骨頭,它比骨頭還硬,還不容易磨損。其次,每人的一生,都有两套牙齒。新的一組牙齒更多也更大,以相應長大了的顎骨。若是沒有換牙,長大後,牙列稀疏,容易發生食物塞牙而引起蛀牙及牙龈、牙周發炎,亦會影響說話。再其次,人是異型齒,各類牙齒大小和形狀不同,使我們能夠透過切咬、咀嚼、研磨,來享受不同食物的質地和滋味。 一些動物如齒鯨和犰狳,所有牙齒形狀相似,屬於同型齒。

口腔的每一部分構造,都要長得完整、正確,否則不但影響自己部位的作用,也會防礙其他部位的功能。比如說:

唇裂/顎裂 (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上唇或上顎或兩者天生閉合不全。若是硬顎部分缺損、洞穿,造成口鼻腔相通,進食時食物會誤入鼻腔,嬰兒吸吮乳汁會發生困難。此外,顎裂也會影響牙齒發育,發音時鼻音較重,並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或耳朵感染,甚至引起失聰。 硬顎缺損多與上顎骨缺損同時存在,這樣的患者,咀嚼功能亦明顯下降。 若是上顎後面的軟顎缺損,導致顎咽閉合不全,會影響患者的發音功能。

口乾症 (xerostomia): 常見的唾液缺少的原因有藥物,放療和化療,疾病 (如糖尿病) 及吸食毒品。口乾症會使食物難以下嚥,並且會造成舌頭、唇、口腔黏膜疼痛,蛀牙,牙周病,牙齒破碎,食慾減退及說話困難。

舌黏膜的惡性腫瘤 (tongue cancer): 多數認為與環境因素有關,如熱、慢性損傷、紫外線、X光線及其他放射性物質等。 除了引起潰瘍、疼痛,舌的運動受限,會影響語言、咀嚼、吞咽及進食。

牙齒不齊 (snaggletooth): 牙齒不整齊,會影響咬合,因此造成牙齒和顎關節磨損。牙齒不齊也會影響發音,說話容易大舌頭。牙列擁擠或稀疏,都容易發生食物塞牙而引起蛀牙及牙龈、牙周發炎。

口齒不清 (slurred speech): 發育不良, 狹窄的上顎骨,或是發育不良,往后退縮的下顎骨,亦或是向前過度生長的下顎,都會造成口齒不清。若是上門齒間隙過大或向前突出,不能被上唇自然蓋住,則影響唇齒音和舌齒音。此外舌繫帶太短、太緊或附着太前時 (Ankyloglossia or tongue-tie),會造成吸吮困难,及吐字不清。

神以無窮的智慧,造了我們的口。我們的口可以成就人,也可以傷害人。箴言書 (15:4) 說「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在箴言書 6章16~19節 ,我們看到「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布散紛爭的人。」這七樣神所恨惡的罪惡中,竟然有三樣與口有關,我們能不管理好我們的口,使它保持健康、清潔嗎?

註一, 程興群等. 2016. 唾液的診斷應用研究. 華西口腔醫學雜誌34(6): 647–653.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6d2c605&aid=15404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