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會面對,學會放下
2010/07/13 11:25:52瀏覽4886|回應8|推薦63


我想, 作為一個 healer, 最無奈的事, 就是治不了自己的家人.

每當看到受到幫助的人, 健康, 快樂,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時, 就很欣慰.

當然, 幫助人, 並不是要祈求任何回饋. 這只是一種緣份. 有緣相聚, 有緣相助. 彼此互相學習, 互相成就. 甚至我常常會覺得, 我並沒有幫助到人, 反是每一個人幫助了我; 幫助我成長, 幫助我認知學習, 也幫助我放下.

很多人說, 我在種福田, 我也曾經以為是. 直到有一天, 突然覺得, 我寧願相信,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還債, 這樣我做起事來會更起勁, 更用心.

債一個一個的解決, 身上的包袱也就越來越輕, 當再無所牽掛時, 就是起飛的時刻了.

相對的, 一路走來, 我學會尊重, 放手, 與放下, 從沒關係的人開始, 到自己最親密的家人和父母. 一個一個的放. 如果所做的一切都是無怨無悔無愧, 每一天的結緣都當做是最後一天相處, 平常心, 不攀緣, 也不強求的話, 就不會有什麼情緒上的大起大落, 反是一切都是歡喜承擔, 活在自在喜悅無住的禪心之中.

有這一層領悟, 我真該感謝我的母親. 因為她完全不相信自己女兒的能力. 而做為女兒的我, 卻要眼睜睜的看著她往死亡的路上, 一路抱怨, 一路受苦的走去.....

讓我苦笑的是, 我的母親, 非常怕死, 明明不想死, 但所做的一切卻是活活找死, 而且聽不進任何勸言. 連她的家庭醫師, 都納悶的問她, "你腦袋裡的這些奇怪想法, 到底是誰放進去的?"

不聽我的, 可以, 請我師父來醫我母親吧. 十多次的療程, 每一次都是從舉步危艱需要推輔助輪椅到診所, 但是當師父幫她排廢氣又灌氣之後, 出來時就腳步輕盈, 連輪椅都不需要推了. 然而, 我的母親還是不相信師父的功力, 只說是吃的西藥發生效用了.

所有的人都說, 是"心"的問題. 想太多, 越想越糟, 心想事成. 連我師父這麼有耐心的人, 到最後都說, 我母親需要"換個腦袋", 家裡需要備個氧氣筒, 有急事, 要打急救專線, 自己不改變, 別人也沒辦法救她.

曾有長達一年多的時間, 我把母親掛在心上, 時時傳送能量, 做法事, 迴向. 害怕她會怎麼了. 直到有一天, 突然覺得愛之反而害之. 所有吃的用的看的聽的, 能幫助她的都給了她了, 但是她選擇不看, 不聽, 不吃, 不喝, 不睡, 不動, 不用 .... 然後還問我說, "你怎麼每天不多給我一點能量"時, 我傻了.

要突破她的頑固, 把能量加在她身上, 再繼續正常運轉, 要花功夫, 但是往往我母親一個負面思惟, 心念上的自毀, 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我一整個禮拜的功夫毀於片刻.

心念, 比什麼都強, 一念可生, 一念可死, 一念可以成就一切, 一念, 也可以毀了一切. 有時, 不是說句對不起, 或是懺悔, 就可以馬上扭轉乾坤的.

大部份的人, 心念毀壞的力量, 其實遠勝於建樹的力量. 尤其當心念是投射到他人的身上時, 除非他人真正的原諒放下, 否則自己就算懺悔感恩, 還是要受業報. 而這個報, 何時來? 是大是小? 就要看牽連的人有多少, 反彈有多快而定.


要打死自己很容易, 只要每天負面思惟, 惹得週遭所有的人不爽反彈, 每一個反彈都如同一顆子彈回給自己, 而自己射出去的子彈, 即便打了別人, 轉個彎, 還是會打回到自己的身上. 要千瘡百孔, 就多射幾顆子彈, 多傷幾個人吧! 這樣, 死得很快, 不過, 也死得很難看!

而我母親, 剩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她沒有時間後悔, 也沒有時間彌補.....

我姐姐曾勸我, "與其管母親那麼多, 她不聽, 又讓她不開心, 還不如放手讓她做她想做的事, 後果由她自己承擔. 反正是早走晚走的問題, 都是往同一個方向走. 那為什麼不讓她用她選擇的方式去走完, 也不用怨我們處處牽制她呢?"

記得剛開始幫人做能量治療時, 每每看到個案不聽勸, 執意走向死路時, 心裡都好生氣, 也好難過. 想放手不管, 又於心不忍. 每每問神, "界限(boundary)在哪裡? 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叫做夠了???" 神的回應總是, "界限在你的心!!! 你覺得夠了, 就是夠了!"

我的心在哪裡? 我的心有多大? 我的心能不能承擔? 又能承擔多少? 進退取捨之間的捏拿標準在哪裡? 不做, 是不是造業? 做多了, 是不是妨礙別人成長, 也干預了別人的業力?

最終, 我選擇, 無怨, 無悔, 無愧, 就是了.

當能做該做的都做了, 無法迴轉時, 就只能面對, 接受, 放下了.

不如此, 我就會失去自己的準則, 會自傷, 也會被傷.

於是我學會切割 (detachment) 與放下 (let go). 我必須如此. 心招感. 只有無住, 才能保有一顆清淨平等覺察的心, 心對境, 才能了了分明.

然後有一天, 我真的對我母親說, "你的命, 你自己扛, 你要怎麼活, 怎麼死, 是你的決定. 我不能幫你呼吸, 吃飯, 睡覺, 所有的都是外力, 你自己不改變, 不幫助自己, 沒有人能救得了你!"

於是我真的放手了.

我尊重她的選擇. 仍然聽她的抱怨, 仍會繼續迴向, 做法事, 但不再主動幫她做治療, 也不再把她扛在肩上, 當成是我的責任了. 一個不願意做任何改變的人, 延長她的生命, 只會增加她的痛苦. 我寧願她少受一點罪, 好好的走完這最後一段路, 因為我知道, 她的靈體早就不想活了. 我能做的, 就是護住她的靈體, 陪她走完最後的一段路, 包括中陰身階段.

我在神佛菩薩前, 也是如此祈願著.

每每問神, "我該怎麼做?" 神的回答都是, "看她自己的決定, 你能做的就是多陪她一點吧."

這是她自己的業力, 自己的功課. 自己不面對, 不解決, 別人也幫不上忙.

而我, 陪我母親說話, 眼看她不聽勸, 做所有我不想看的事, 說所有我不想聽的話. 這對我而言, 也是一個很大很殘酷的功課. 學會尊重, 學會包容. 這功課, 常常讓我想逃.


我母親的功課是什麼?

是學會"勇氣", 去面對解決事情, 包括病痛跟死亡.

可惜, 活到 76 歲, 她的功課一直沒做好. 她一直都是個負面思惟很固執的人. 有很多的恐懼.

從我有記憶開始, 她就不停的抱怨自己身體這裡那裡有問題. 看醫生拿藥吃藥成了幾乎每幾週的例行公事. 遇到問題, 都先怪環境, 怪人家的不是, 卻鮮少自我反省. 在她的背後, 有我父親的大傘撐著她, 寵著她.

我的父親, 十項全能, 堅毅樂觀, 空軍退役, 常看著同袍作戰摔飛機, 因此對生死, 看得很淡. 再大的苦, 再多的病痛, 咬牙, 就算壑著血, 也撐過去了.

我家, 沒有佣人時, 是父親買菜, 燒飯, 洗衣服, 維修一切的. 等我們小孩大了點, 就分擔了洗碗, 洗衣服, 跟打掃的家務. 我們小孩讀書, 向來不用父母花心思. 連高中上補習班, 都是因為別人家孩子都補習, 我們怎麼可以不補的心態, 被我母親硬逼著去捕的. 補得好不好我不知道, 不過補習班的冷氣夠強, 我在裡面睡覺真的很舒服!

所以嚴格的說起來, 我母親, 在家裡的角色其實是很輕鬆的. 除了上班外, 她還有時間去學很多東西. 退休後, 玩的更多了. 太極拳, 內丹功, 外丹功, 跳舞, 旅遊... 可是她還是一直覺得自己有病. 小病覺得是大病, 大病覺得是不治之症. 任何症狀, 就馬上想找醫生, 或是吞藥. 搞到自己因為吃藥太多, 身體已有抗藥性, 一般的藥對她根本無效. 再加上藥的副作用, 藥吃的越多, 身體越差, 器官功能一個個衰退.

十多年前帕金森症找上了她, 但潛伏期可能有二十多年了. 從此, 我母親就覺得人生無望了. 她忘了怎麼活, 只想到以後會怎樣怎樣. 於是病情加速惡化, 完全朝她預期的方向前進.

心想事成的力量真的很大.

這病痛, 雖燃沒有辦法治癒, 但是可以控制, 至少, 正確的飲食, 運動, 跟正面思惟, 證明可以延緩病徵. 我在別的病人身上, 看到他們努力為自己活, 為家人活, 努力與病共存. 但是我的母親不是. 除了抱怨, 還是抱怨. 只會想吃更多的西藥來抑制徵狀, 完全不顧西藥的破壞性遠大於治療性. 抑鬱的結果, 心肺自主神經都失調. 現在剩下的器官也一個個疲軟. 不好好吃飯還挑食, 睡不好, 頭昬, 又不願意多喝水, 因為膀胱無力, 怕老上廁所麻煩... 長期下來, 氣血循環失調, 營養不良, 肌肉流失, 自然無力行走.

每個醫生都說, 多吃多補充營養, 就有體力了.

我母親不是, 放任自己繼續飢餓衰竭, 卻說自己一定是帕金森症末期, 想找醫生開更重的藥讓她好過一點. 連開給她帕金森藥的醫師都說不是, 我母親卻不願意相信....

她的體重, 已經不到80磅了.

我看著看著, 已經分不清是真放下? 還是心冷了? 還是兩者皆是? 亦或兩者皆非?

我還是有點情緒, 這是塵沙惑, 因為她畢竟是我的母親.

她是個好人, 膽小善良, 奉公守法. 只可惜, 她的功課, "勇氣", 一直沒做好. 一輩子, 如此浪費了. 下一次, 又要用什麼方式來重學"勇氣"的課題呢? 會不會還會因為習性的使然, 而無法好好完成呢?


沒有發心, 沒有決心跟毅力, 沒有實踐, 什麼, 都是枉然.....

我母親, 是個名義上受洗的基督教徒. 可惜, 她真正相信的, 是她自己. 問她為什麼不虔心禱告懺悔, 她說有禱告啊, 但是神並沒有回應她啊!

天助自助者. 所有的助緣規勸都被她排斥在外, 那結果, 就真的只能自己承擔了.

這麼多年來, 我學會面對, 學會放下. 我的家人, 一個個我都放下了, 再加上做臨終看護的經驗, 面對生, 面對死, 我還有什麼放不下, 還有什麼好怕的? 於是我一直在往前走, 有時, 腳步也許會放慢些, 但是, 不回頭. 來生, 就不會再回來玩同樣的無聊遊戲.

我真希望, 有一天, 我的母親也能學會. 這樣, 她才能真正的面對自己, 平靜的走完全程了....



後記: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其實, 是在整理自己的心境, 一方面, 也是在回應幾個格友的問題.

不需要什麼安慰. 只是平實的陳述一個切身的經驗. 我相信, 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 在痛中成長.

下半年對我而言, 會是個很大的考驗. 我的智慧, 我的耐心, 我的定力.

其實, 生老病死, 人之常情. 只是人身難得, 在有生之年, 真的不要輕易的浪費了. 每一天, 有很多事可以做可以學. 如果從小到老, 生命都是一成不變, 只是活著, 只是數日子, 過日子, 再殘忍一點的說, 只是活著等死, 卻不知道為何而活的話, 那人跟動物的差別, 究竟在哪裡呢? 而這一輩子福報用盡了卻沒有再續存的話, 那下一輩子又會淪落到何方呢?

以下是我常問個案或是病人的問題, 就留給大家做個參考吧:
  1. 我是誰?
  2. 我這一生究竟做了什麼? 是為了什麼而來? 要付出什麼? 要學會什麼?
  3. 我是不是自己想做的那種人?
  4. 我看到的, 關心的, 除了我自己, 還有誰? 就這樣嗎? 為什麼?
  5. 當我死的時候, 我希望別人記得我什麼? 為什麼?
  6. 是明天先到? 還是無常先到? 如果生命時日所剩無幾, 那我每一天應該怎麼過?
  7. 我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麼? 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8. 我快樂嗎? 什麼東西能讓我快樂? 這東西帶來的快樂, 能持續多久?
  9. 我為什麼會生病? 我要怎麼去疼我自己和我的身體, 去愛我自己和我的身體, 讓我自己恢復信心希望, 讓我的身體恢復祂的自癒力? 若要得到真正的自由與身心健康, 我必須改變些什麼?
  10. 找出12個讓我不再絕望, 不再傷心或是恐懼的理由; 找出12個讓我自己快樂, 卻不影響別人自由意願的方法, 並且立即採取行動, 不要等.
  11. 在求神拜佛, 尋找靈丹解藥幫助的過程中, 我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付出了什麼? 我貢獻了什麼?
  12. 我只是不想死嗎? 還是我要活, 而且要努力去好好的活, 從現在就開始?

不要跟我說, 算了, 來不及了. 早死早投胎. 下一世再來好好學就是了.

想一想, 如果這一世什麼都知曉, 卻克服不了自己的習性, 又怎知下一世一定就會做得到呢? 又怎知下一世還是可以幸運做"人"呢?

不知者不罪, 明知故犯, 或是知過不改, 罪上加等....

該說的都說了.

光, 在此, 真心的祝福大家了, 做你該做的事, 走你該走的路, 無怨, 無悔, 無愧, 就是了 ~



__/|\__






補註也是回應 (7-15-2010)

下文節錄自: 我們真正的歸宿: 對一位即將離開人世的老年在家弟子所做的開示。
BY: 阿姜 查 禪師

………
「法」(dhamma)這個字,到底指的是什麼?一切事物都是法,沒有一件事物不屬於法。而「世間」又是什麼呢?世間就是你此刻正在波動的心境:「這個人將怎麼辦?那個人將怎麼辦?當我死後,誰會去照顧他們?他們又會如何的去處理?」這些全都是「世間」,甚至只是恐懼死亡或痛苦的一個念頭之生起也是「世間」。捨棄這世間吧!世間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假如你允許「世間」在你的心中生起,並支配你的意識,那麼心便會變得蒙昧不清而不能見到它自己本來的面目了。因此,無論什麼在心中顯現,只須說:「這不關我的事,它是無常、苦、無我的。」

心想著你要繼續活得長久,這樣的想法,將會使你痛苦。但是想著要立刻死或快點死,也是不正確的;那不也是苦嗎?因緣條件不屬於我們,它們隨著它們自己的自然法則。對身體的這種現象,你絲毫沒有辦法。你可以使這身體變得漂亮一些,短時間內看起來動人而且乾淨,就像年輕的少女,塗上口紅,讓指甲留長;然而當年紀到時,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命運。這就是身體的自然現象,你沒有其他任何的辦法了。但你所能提升和美化的,是這一顆心。

任何人都可以建一棟磚瓦木造的房子,但佛陀卻說那種房子不是我們真正的家,它只在名義上歸屬我們。它是世俗的家,會隨著世俗的方式改變,而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外在有形的家也許是美好的,但並不十分平靜,有時擔心了這,又擔心那,愁慮滿懷,所以我們說那不是我們真正的家。對於我們,它只是外在的,遲早,我們必得放棄它。這不是一個我們能長久居住的地方,因為它並不真正屬於我們,它只是這世間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我們認為那是「自我」,是「我」,是「我的」,但事實上卻不全然如此,它只不過是另外一個世俗的家而已。從出生到現在,你的身體隨著自然的過程,它老了,病了,你卻無法從中阻止;就是那樣。如果希望它會有任何的不同,就會愚蠢得像要一只鴨變得像一只雞一樣。當你知道那是不可能——一只鴨就是一只鴨,一只雞就是一只雞,而身體會逐漸老化、死亡時——你就會找到力量和精力。無論你多想讓這身體延續下去,並持續長久,那終究是不可能的。

佛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行」(sankhara)這個字,指的是身和心。「諸行」(sankhara)是無常和變異的。出現了之後,它們就消失,生起了之後,它們便消逝;然而每一個人卻希望它們都能永恆不變,這是非常愚癡的。注意這呼吸吧!一旦進來,它會離開;那就是它的自然本性,它便是那樣。呼與吸必須要交替,必然要變化。「諸行」的存在來自於無常變異,你無法阻止。只要想想:「你能只呼而不吸嗎?這樣的感覺好嗎?或者你可以只吸而不呼?我們希望一切事物都能夠永恆不變,但那卻是不可能的。這呼吸一旦進,就必須出,當它呼出時就會再次吸進,這是很自然的,不是嗎?我們有了出生,就有老、病,乃至死亡,而那是完全自然且正常的。因為諸行履行了它們的工作,因為入息和出息以這種的方式交替,因此今天人類種族仍然存在這兒。

很快地,我們生、我們死。我們的出生和死亡恰是一樁事。就好像一棵樹,當它有根時,就一定有小枝,當它有小枝時,也必然有根;你不可能有這個而沒有那個。有點好笑的是,看到人們在面對死亡時,是那麼的傷心悲痛,而在出生時卻是多麼的歡欣與快樂啊!這就是無明,然而卻沒有人能夠明白地看清這一點。我想,如果你真的要哭,最好為出生而哭吧!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根就是枝,枝就是根。如果你要哭,就為根而哭,為生而哭吧!仔細地想一想:如果沒有生就不會有死,你可以瞭解這個嗎?

別擔心太多事,只要想「這就是事情的本來樣子」,這是你的工作,你的職責。當下,沒有任何人能幫得了你,你的家人和你的財產都幫不上忙;此刻所能幫助你的,是清明的覺知。

因此,別再猶豫了,放下吧!把一切全都拋開。

即使你不願放下,每件事物也終歸會漸漸地離去。你能看到嗎?你整個身體的各部分器官是如何的在悄然中消逝。拿你的頭髮做例子吧!當你年輕的時候,是多麼的烏黑濃密啊!而今卻正脫落。你的雙眸過去是完好而明亮的,現在卻已衰弱,視線變得不清了。當你的器官用到極限的時候,它們離去,這並不是它們的家。當你還是小孩時,你的牙齒健康且堅固,而今它們卻是動搖的,也或者你早已有了假牙。你的眼、耳、鼻、舌……,每件事物正逐漸地離去,因為這並不是它們的家。在「行」當中,你不可能有一個永恆的家:你可以停留一段時間,而後你便必須離開;這就好像一個房客,以那衰弱的眼睛照顧著他那小小的房子一般。他的牙齒不再那麼的堅固,他的耳朵不再那麼的靈敏,他的身體不再那麼的健康;每件事物都在離開當中。

因此,你不需要擔憂一切,因為這不是你真正的家,它只是個暫時的庇蔭處。來到了這個世間,你就應該思惟它的自然現象;每件事物,都在準備著消失。看看你的身體吧!有哪個部位仍然保有它原來的形態呢?你的皮膚仍然和以前一樣嗎?你的頭髮呢?不再一樣了,不是嗎?一切事物都到了哪兒呢?這就是自然,是事物的本來面目。當它們的時間一到,就會隨著因緣各行其事了。這世界沒有一樣東西可以依靠——世界是一個不安與煩擾、快樂與痛苦,永無止盡的輪迴,是沒有寧靜的。

當我們沒有真正的家時,就好像一個沒有目標的流浪漢,四處飄蕩,來這一會兒,到那邊一下子,停停又坐坐,無論如何都感到不舒服,一直要到我們回到真正的家。這就如同一個離開家鄉的旅人,惟有當他回到家時,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輕鬆與寧靜。

在這世上,無法找到一個真正平靜的地方。窮人沒有平靜,富人也沒有平靜;大人沒有平靜,小孩也沒有平靜;受低等教育的人得不到平靜,受高等教育的人也一樣。任何地方都沒有平靜,這就是世間的真理。

少財產的人受苦,多財產的人同樣受苦,小孩子、大人們、老年人,每個人都在受苦。老年有老年的苦,年輕有年輕的苦;富有有富有的苦,貧窮有貧窮的苦——除了苦,什麼也沒有。

當你以這種方式觀照事事物物之後,你將體會到無常(aniccam)和苦(dukkham)為什麼每件事物都是無常和苦的呢?那是因為它們都是無我(anatta)。

躺在這兒又病又痛的身體,以及覺知這病痛的心,叫做「法」。那些無形狀的思想、感覺和知覺稱為「心法」(namadhamma),而承受痛苦的是「色法」(rupadhamma)。物質是法,非物質是「法」,因此我們與「諸法」同住,我們住在「法」當中,我們就是「法」。事實上沒有一個「我」能在任何地方被找到,有的只是諸法的不斷生起和消滅,一如它們的本然。每一個剎那,我們都在經歷生與死,這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當我們憶念起偉大的佛陀,他說的話是那麼的真實,我們感受到他是多麼的值得尊崇啊!每當我們看到事物的真相時,就是看到了他的教導;縱然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地去實踐法。但即使我們擁有了教法的知識,並且有所學習和實踐,只要我們仍然沒有看到真理的話,我們依舊是沒有家。

也因此,瞭解到這一點: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都正準備離開。當眾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必然會走他們的路。富有、貧窮,年輕、年老,都會經歷到這種變遷。

當你領悟到這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時,你將感覺到那是個令人厭煩的地方。當你了解到,在這世間,沒有一樣穩固堅實的東西足以讓你依靠時,你會感到厭倦而了無興趣。不感興趣,並不表示嫌惡,而是心的清清楚楚;它瞭解到事情的狀況是沒有什麼可以去挽回的,世間本來就是如此的。依著這種方法去明瞭,你會放下執著,以一種既不是快樂也不是悲哀的心放下;透過智慧瞭解到它們變遷的本然性而只與諸行和平地相處。諸行無常(anicca vata sankhara)——一切諸行都是無常的。

簡單地說,「無常」便是「佛」。如果我們真正地見到無常的現象,我們將會看到,無常是常的。這裡的「常」,意思是說,必然會變遷的現像是不變的。這是眾生所擁有的常性,從孩童,經年少,到老年都不斷地在轉變,而那種極為無常,那種自然的改變,是恆常而固定的。如果你能這樣地去觀照,那麼你的心就會感到自在。這,並不只有你一個人會經歷到,而是每一個人!

當你這樣地去思考事物時,你將看待它們就像是很厭煩的樣子,而厭離心就會生起。你在這世間感官享樂的欣喜將會消失。你將瞭解,如果你擁有得多,你必須放棄很多,如果你擁有得少,你放棄的也會少。富有只是富有,長壽也只是長壽,他們沒有什麼特別。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遵循佛陀的教導,築起我們真正的家;依照我解釋過的方法去建立起它。築起你自己的家,放下,放下吧!從不進中解脫出來,從不退中解脫出來,從不止中解脫出來,直到心達到平靜。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快樂和痛苦都逐漸減退而終至消失無蹤!

偉大的導師—— 佛陀,看到「諸行」是無常的,於是教導我們去放下我們對「諸行」的執著。當我們的生命到達盡頭時,我們將毫無選擇的餘地;我們不能給自己帶走什麼。因此,在這之前,你把它放下不是更好嗎?諸行只是一個帶著四處走的沉重的擔子,為什麼不立刻就放下呢?為什麼還要拖著它們到處跑呢?放下,放輕鬆!就讓你的家人來照料你吧!

那些照顧病人的人是在增長美德和功德。病人給予他人這種機會,就不應該給他們更多的負擔。如果有痛苦或其他的問題,就讓你的家人知道,而讓你的心保持在有益的狀況中。照顧父母親的人,他或她的心裡應該充滿著慈悲與關懷,不要有厭惡心。這是一個你可以還報父母恩情的機會。從出生經孩童,在成長當中,你們一直都依靠著父母。今天我們會在這裡,都是因為我們的母親和父親一直來多方面的幫助和協助,我們虧欠他們的實在太多了!

而今,所有的孩子與親戚都聚集在這兒,看到你們的父母是如何地轉變成你們的小孩。以往你們是他們的孩子,今天他們卻成了你們的了。他們變得愈來愈老,直到他們又變成小孩。他們的記憶差了,視力弱了,耳朵也不靈了,有時更對他們所有的字語混淆不清。不要讓這些擾亂了你們,照顧病人的人,都必須知道如何去放下。不要執著事物,只要放下並讓他們依著自己的意思。當一個年輕孩子違逆父母時,有時父母會為了求得一份平靜和為了使他高興,便讓他照著自己的方式去做;現在你的父母也像那個孩子一樣。他們的記憶和知覺都混亂了。有時他們不知不覺地叫錯了你的名字,或者當你請他們遞個杯子時,他們卻拿了個盤子來;這種情形是很平常的,可別為了這個而起煩惱。

讓病人記住那些關照者的慈悲,並耐心地忍受病痛。善用你自已的心力,別讓這顆心變得散亂和混亂了,別使照顧你的事情變得難處理。讓看顧病人的那些人,在內心生起慈悲與德行;不要憎惡那些令人厭惡的工作,譬如清理唾液或大小便等等。盡你們所能,在家中的每一個人都應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們是你僅有的父母,賜給你生命,是你的師長、護士以及醫生,他們給你一切所需。他們將你帶大,教育你,並與你分享他們的財富,讓你能成為他們的繼承人,這是父母最大的恩惠。那就是為什麼佛陀要教導katannu與katavedi兩種美德——「感恩」及「回報」了;這兩種法是相互配合的。如果我們的雙親正需要幫忙,處於病危或在困境中,我們就必須盡全力地去幫助他們,這就是感恩回報,是維持這世間的一種美德。它預防家庭的破碎,並使它們能夠堅固及和睦。

今天,我帶了法的禮物獻給病中的你!我沒有任何物質的東西提供給你,這屋子裡看起來已經夠充裕了,因此我給你佛法——這是永恆之寶,一份用之不盡的法寶。從我這兒接受了之後,你可以隨自己的喜歡傳播給許許多多的人,它是永遠用不盡的;那是真理的本然性。很高興能夠帶給你這一份法的禮物,也希望它能給你一股力量去解除痛苦。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7327791&aid=4215676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1 02:17 【udn】 比價後還有更便宜!許多 遲早 不管 放下比價

 回應文章

alice wu
2014/01/22 11:36
感謝佛菩薩讓我在無助之中讓我遇見您的文章,讓我驚醒,心中找到平靜,感謝您讓我更了解佛法的意思,感恩.....(alice16607@hotmail.com)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家人也是眾生
2010/08/26 11:12

你所說我也有很深的體會 家人總是不相信我說我做的 雖然他們已在我身邊看了很多了

也許是家人 他們人為你也要吃飯上廁所啊 所以沒信心

人都有許多價值觀 很難更正過來 所以要有更多的耐心  適時的放手

對家人都會特別期許  這正是難過的原因 盡心就好

不要有壓力 隨時關心 也只有自己先放下 才有轉機

光的使者 ( 一個回家的旅程)(7327791) 於 2010-08-26 14:42 回覆:
謝謝 靈婆 師姐的關心. 今天才去佛堂跟師父請教如何在基督教儀式跟佛教儀式中取得平衡. 我已做好心理準備了. 只有我自己保持清淨冷靜寧靜, 才能護持我母親走完全程.


水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向光目行者致敬
2010/08/05 09:08

換個角度看,您的母親成就您成為現代光目女。

http://book.bfnn.org/books/0016.htm

《地藏菩薩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放下就能面對
2010/07/17 14:49

美美菩薩問安

感謝精采好文分享

能看到此文   大眾之福也 

祝   法喜自在  甜蜜喜悅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互治療
2010/07/15 03:11

"Save yourself first, then go out to save the world" -Joseph Campbell, Hero's Journey

誠實書寫幫助自己 即使表面寫的是掙扎矛盾

其實救贖就在其中  在相對矛盾中 大作夢中佛事 藉假修真

如能看到一絲絲 能所雙亡 對立消失 沒有救贖者 沒有被救贖者

只是緣起 法爾如是 相似悟境 都好

關懷下一世的好與壞 不如帶著「性空正見」 深植解脫分善根

不墮 邪見 邊見 我見 常見 斷見 自無痛苦之根源

就是歷史上的佛陀 也無法像某些大乘經的誇張 "度盡眾生 方證菩提"

而是

為可度眾生 助其"悟入佛之知見"

為(現在)不可度眾生 "留下未來得度因緣" (法住法界 法次法向)

"人生做到那裡 那裡便是完成" (印順法師)

度盡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度者也

與光共勉之


「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漸漸消失。」 ─與神對話
光的使者 ( 一個回家的旅程)(7327791) 於 2010-07-16 03:51 回覆:
Hahaha, you read my mind!

謝謝 Empty Traveler 師兄的見解跟提醒.

沒錯, 書寫也是一種自我療癒. 每寫一個個案的故事, 其實就是我對整個事件的自我整理跟放下.  就算是寫自己親人也一樣. 沒有什麼好與壞, 對與錯, 善與恶, 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自己的因緣, 自己的功課.

不是批判, 而是無奈跟不捨. 然而最終, 這些分別心也要放下. 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歡喜承擔就好.

每個人都是隨業流轉. 當還有機會因緣時, 能做多少, 就算多少了.

感恩所有的因緣. 感恩所有的相互成就.

其實, 我最喜歡的還是 廣欽老和尚 的臨終開示: 無來, 無去, 無代誌.

人生, 不就是如此嗎?



子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寶貴的心路歷程
2010/07/14 09:34
謝謝這麼寶貴的心路歷程分享. 我完全同意光說的: 只要無憾,無愧,無悔; 只要自己盡心,盡力, 那就夠了. 別人不接受,只能說機緣未成熟, that's all!
光的使者 ( 一個回家的旅程)(7327791) 於 2010-07-16 03:59 回覆:
謝謝子建大哥的體諒.

我想, 我還是不夠孝順, 未能讓老人家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 也或許, 我智慧還不夠, 轉不動我母親的心念.

我只能說, 盡力無愧, 隨緣不著, 就好.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帕金森氏病 參考
2010/07/14 06:19
帕金森氏病與中風及癡呆症併列為老年人三大疾病,影響國人健康甚大。主要症狀有手足顫抖、僵硬、動作緩慢、站立不穩等主要症狀。同時合併有臉部表情木然、多口水、上身向前傾、走路時上肢協同擺動減少消失、小碎步的步行等,這些都是我們所熟知的現象。
這些帕金森症的病人,主要可區別為兩群。其中較主要的一群,其退化主要在中腦黑質細胞,這些病人約佔帕金森症狀病人群之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治療藥物反應在前十年效果良好;另外一群病人,因退化範圍較廣泛,治療效果比較不理想,臨床上需作不同之規劃。
黑質細胞退化這些帕金森病人又可分為三群。在四十歲以後發病的族群最多,以年齡來說,在五十五至六十五歲發病最多。治療原則以左多巴(L-Dopa)為主,另輔以促動劑(Agonist)及多巴胺代謝抑制劑。如有明顯顫抖也可併用抗乙醯膽鹼。在二十歲至四十歲間發病者稱為「年輕發病型」,一般病程進行較慢,為考慮左多巴長期使用會逐漸失效之可能,一般先使用促動劑及代謝抑制劑為主。左多巴仍可在若干時間後再逐漸加入使用,如此可以延長治療有效年限。另外更少的一群再二十歲以下就發病稱為「幼年型」,通常遺傳因素較大,治療仍然以促動劑與代謝抑制劑為主。
在多系統萎縮的病人,也就是退化不僅限於黑質細胞的帕金森症狀病人,因為病程進展與「原發性」不同,因此藥物療效較差,因此應利用各種診斷、檢驗,小心確定疾病性質,細心調整藥量。並針對各個不同疾病特性作規劃。例如合併小腦徵兆者,或是眼睛下視受限者,或是自律時經受影響而引起端立性低血壓者。其需要合併使用的藥物不同,運動計劃既不一樣,日常需要防患病人可能遭遇的不便也不同。這些都需要與治療小組作詳細的諮商與計劃。
在帕金森病人的治療藥物新進展方面,有阿波麻菲的筆型皮下注射針劑,這可使用在規律型「停電」現象的病人;在可預知即將停電之數分鐘前施以皮下注射,約可維持一小時左右之藥效以渡過危機。在促動劑的新發展上,已有非麥角鹼衍生物之產品「Requip」,它所造成之異動症較以往的促動劑更少,使用後預估應可再延長病人藥物治療有效之年限。新一型的「COMT」代謝抑制劑,不同於以往的「MAOB」路徑,可以讓病人的反應錦上添花。再新藥的進展上這幾年可稱得上極為熱鬧。
除神經內科系的藥物進展外,治療小組中的神經外科成員也已完成腦部立體定位手術之常規建立。對於顫抖為主之視丘手術;「異動症狀」之蒼白球切除術。及「深層腦電刺激」以改善動作無力之現象等,均作了最好的準備,隨時為病人作儘可能完善之服務。
展望未來的帕金森症治療,宜由醫師與病人密切配合,進行確實的診斷,小心的給藥,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避免憂鬱,保持社交活動,適度運動,以保持體能最佳狀態,隨時與醫療團隊聯繫,以得到最佳之治療。(作者為運動異常小組召集人)
光的使者 ( 一個回家的旅程)(7327791) 於 2010-07-16 04:11 回覆:
謝謝 Path Walker 師兄 詳細補充有關帕金森症的資料.

我的舅舅, 我母親最親最疼的弟弟, 也有帕金森症. 他曾經失望憂鬱過, 但是後來想通了, 自己站起來, 正面思惟, 努力運動, 配合著健康的飲食, 現在病情一直都在控制中, 沒有惡化.

很可惜, 我母親也聽不進他的話....



Mai-Ma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勇氣
2010/07/13 19:45

是啊!!

我就是缺乏勇氣.

使得我的人生充滿了恐懼

學不會面對也學不會放下

該檢討的人就是「我自己」.

謝謝您也感恩您!!

您是我之後遇見的~生命中的貴人

若因此改變了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這個人就是您!!

感謝神佛菩薩的牽引讓我遇見了您!!

光的使者 ( 一個回家的旅程)(7327791) 於 2010-07-16 04:15 回覆:
Mai-Mai, 加油!

我們有緣, 才會相遇.

不要謝我, 謝謝自己跟神佛菩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