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書籍介紹出自於博客來書籍館)
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 Teachings on Love
* 作者:一行禪師
* 原文作者:Thich Nhat Hanh
* 出版社:橡樹林
*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16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884640
內容簡介
「想要隨時都處在愛的境界中,不是異想天開。有了慈的專注、悲的專注、喜的專注、捨的專注,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麗、最和平、最喜悅的境界。」
想要在生活中獲得快樂和自在,不能夠沒有愛,愛是一切幸福的門檻,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鋪路石。
但是要學會愛,不是件容易的事,還好,我們有了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以他貫有的溫柔力量,用經驗和故事告訴我們,佛法中所提出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教法,是通往愛的最佳捷徑。
禪師以正念、頂禮、說愛語、甚至以觀想的方式等來修行四無量心,仔細且實用的步驟,可以當下運用,進而開發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真正的愛能理解他人、能接納完美和不完美,並有強大的內心力量,可以不執著,幫助他人,真愛甚至可以療癒一切身心的疾病。
◎禪師在書中提到佛陀曾說過:修行真愛有十一種好處:
1. 好眠
2. 醒來時,感到心境光明舒坦
3. 不受惡夢騷擾
4. 廣受喜愛
5. 可見或不可見的生命都喜歡與之親近
6. 受諸神護佑
7. 不受火、毒、刀劍傷害,更不需特別防範
8. 很容易就可達禪觀境界
9. 容貌光明清淨
10. 過世時,心清念明
11. 往生梵天,繼續修行。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16歲時在歸原寺當見習僧,後來附美研究並教學。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以後,被放逐至今仍不得回國。但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救援難民的工作。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禪修道場。
1995年曾到台灣橫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
著作超過八十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與生命相約》、《妳可以不生氣》、《妳可以不怕死》、《關照的奇蹟》、《正念的奇蹟》、《更一畦和平的淨土》、《橘子禪》等。
目錄
〈校訂者序〉諦觀真愛◎鄭振煌∕005
第一章 四無量心∕007
第二章 慈觀∕017
第三章 愛自己∕027
第四章 愛和理解∕041
第五章 滋育快樂∕063
第六章 真愛∕079
第七章 諦聽與愛語∕089
第八章 以正念共處∕103
第九章 口袋中的玫瑰∕121
第十章 新生∕131
第十一章 五正念訓練∕143
第十二章 僧團∕151
第十三章 接觸大地∕165
第十四章 三頂禮∕193
序
〈中文版作者序〉慈悲喜捨 釋一行
中國佛教徒向來崇敬觀世音菩薩。他們都知道,佛經中做基本的教義是「相即是入」。《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藉由那分了悟,來實踐愛的書。愛,可能會變成仇恨、憤怒;然而,憤怒或仇恨也可以被轉變為愛。愛與仇恨,都是有機的。若要以真愛來愛,則必須要知道如何理解並對待我們的忿怒,更要知道如何對待、轉變我們的忿怒與仇恨。在《你可以,愛--慈悲喜捨的修行》一書中,介紹了幾個佛陀提供的善巧。
有些人不敢去愛,因為愛曾使他們受苦。佛陀的教導說,有一種愛,不但不會使我們受苦,也不會使我們所愛的人受苦。那種愛是由四元素組成的:慈、悲、喜、捨。在培育這四物質過程中,愛,會每天不斷地昇華,為我們、我們周遭的人,帶來可觀的喜悅和快樂。我們都有能力去愛、去感到快樂。我們不需要成佛和證阿羅漢以後,才開始那麼樣地去愛。
這本書原本是寫給西方讀者的,在西方,這本書得到許多熱情的回應。亞洲有許多年輕人在生活和思考上,日復一日地西化。因此,我們認為,將這本書翻印為中文的時機已到。
本書的中文版譯者鄭維儀小姐,年紀雖輕,卻已在西方居住求學了多年。她講著年輕人的話,可以與她同輩的人溝通無礙。本書的翻譯,有愛,有信心。作者深信,許多中國人,年輕的也好,不怎樣年輕也好,都會喜歡本書的中文版,並從這本書籍大慈大悲世尊的教導中,獲益匪淺。
寫於法國梅村禪修中心的靜坐廬 一九九九年二月
〈校訂者序〉諦觀真愛 鄭振煌
眾生苦多樂少,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不論古今中外,人類一切活動均以「離苦得樂」為最高目標。有智慧者,能夠確實拔除苦因,永離痛苦;沒有智慧者,猶如揚湯止沸,出獄無期。
佛法以慈悲與智慧為二大支柱。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智慧則是徹悟人生真相是無常、苦、無我,其中心議題都是「苦」。佛在出轉法輪時所開市的苦集滅道四聖諦,便是闡釋苦的情況、苦的原因、苦的息滅、苦的息滅之道。
原始佛教強調慈悲喜捨的修行,大乘佛教更擴大為六度萬行的實踐,都是以愛心為出發點。利他的語言和行為,若無愛心的涵養,必然會有「自我」的雜染,因此慈善事業的推動,首重愛心的培育,愛心的能量強大而清淨,社會公益才有希望做得圓滿。
在佛教的詞彙中,「愛」被界定為一種無明的欲貪,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佛教認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空性智慧的表現,所以佛教只談慈悲,不作興談愛。儘管如此,這是名詞的習慣性用法。跳脫語言文字的迷障,用大家所習慣的「愛」這個字,來象徵佛教的「慈」應該也是無可厚非。
本書作者一行禪師是當今佛教界的龍象,是詩人,是禪師,是和平運動者,是著作等身的名作家。他的著作以多種文字暢銷全球,筆觸帶感情,溫柔敦厚,富於想像力,觀察細膩,析理清晰,禪機無限。讀他的書,就好像在聽一位鄰居長者敘說心事,沒有說教,沒有責備,只有關懷,只有鼓勵,窩心得會令人向他撒嬌。
本書是作者最近出版的作品,呈現一代大師修行的心得精華,全書共分十四章,從慈悲喜捨談到愛的修行,一方面引用佛經上的話,一方面就日常生活的例子做說明。作者擅長古書今說,更因為常年居住在西方國家,指導禪修,所以能扣緊現代社會的脈動,體察人心,鞭辟入裡。
佛法本來是不離世間法的,在人世間落實佛法,才是釋迦牟尼設教的本懷。本書可以當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行指南,是從事公益人士的必備工夫,更是每一個人修身養性的作家手冊。他可以使您的身心柔軟,當下成為菩薩道的圓滿行者。 ~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五日於台北
部分內容連載
第一章 四無量心
唯有真愛,才有快樂。真愛有療癒及轉變周遭環境的力量。為生命帶來深刻的意義。有些人理解真愛的本性,以及怎樣去孕生、滋育真愛。佛陀對愛的教導是既清楚又科學又不難實踐,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這些教導中受益匪淺。
佛陀時代,婆羅門教信徒祈禱在死後能夠升到天堂,與婆羅門—宇宙之神,共享永生。有一天,一名婆羅門教男子問佛陀:「我要怎樣才能確定在我死後,能與婆羅門同在?」佛陀回答:「婆羅門是愛之源,想與婆羅門同在,你就要實踐四梵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梵住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在梵文裡,慈是maitri;在巴利文,慈是metta。在兩種語言裡,悲都是karuna,喜叫mudita。捨在梵文裡是upeksha,在巴利文是 upekkha。四梵住是真愛的四元素。如果你能實踐它們,它們就會在你身上每天不斷地成長,直到能擁抱這世界為止,因此這四元素是「無量」。你會變得更快樂,圍繞在你周遭的人也會變得更快樂。
佛陀尊重人們實踐自己信仰的渴望,所以,他用能夠鼓舞這名婆羅門教男子的話來回答。如果你喜歡靜坐,那你就修行靜坐。如果你喜歡行禪,那你就修行行禪。要緊的是,要能保留你的猶太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根。這是延續佛陀精神的方法。如果你切斷你的根,你會快樂不起來。
二世紀的佛學家龍樹說:
行慈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憤怒。行悲無量,熄眾生心中一切憂鬱和焦慮。行喜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悲傷和無歡。行捨無量,熄眾生心中的仇恨、厭惡和執著。
若是我們學會修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我們就會知道如何療癒由忿怒、憂鬱、不安全感、悲傷、寂寞和不健全執著所帶來的疾病。在《增支部經》裡,佛陀教導:「憤怒心起時,比丘不妨對帶來憤怒的那人,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的禪觀。」
某些論師認為,四梵住不是佛陀教誨的最高境界,不能了結苦難和苦惱。這樣說並不正確。有一次佛陀對他喜愛的侍者阿難尊者說:「將這四無量心教給年輕比丘,他們將會感到安全、堅強和喜悅,身心無苦惱。終其一生,有能力行純淨的比丘道。」又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拜訪鄰近一個教派,那裡的出家人問:「我們聽說令師尊釋迦教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的導師也是這樣教,這中間有什麼不一樣?」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麼回答,回去後,佛陀告訴他們:「行四無量心,又行七覺支、四聖諦及八正道者,可深得開悟。」慈悲喜捨是覺者的本性,也是真愛的四層面,存在我們心中、每個人心中和每件事中。
慈(maitri)
真愛的第一點是慈,是給予喜悅、快樂的意願和能力。要培養這能力,就要諦觀和諦聽,這樣我們將知道如何才會使別人快樂。慈,不是給你愛的人不需要的東西。你必須要明白他的情況,或明白你所提供的東西會不會給他不快樂。
在東南亞,有很多人嗜吃一種大大的、有刺的水果叫榴槤,你甚至可以說他們吃上癮了。榴槤的味道很強,有人吃完後還把皮放到床下,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聞這味道。對我而言,榴槤的味道卻是恐怖無比。有一天,我在越南的廟裡唸經時,供桌上有一顆供佛的榴槤。我一邊敲著木魚和大磬,一邊唸《法華經》,可是一點也沒辦法專心。終於,我把大磬抱到供桌上,翻過來,蓋住哪顆榴槤。如果你跟我說:「師父,我很敬愛您,我想要請您吃榴槤。」我會苦不堪言。你敬愛我,你要我快樂,但你要我吃榴槤。這就是一個有愛而無理解的例子。你的用意是很好,但你沒有正確的理解。
沒有理解,你的愛就不是真愛。你必須要有諦觀,去明白、去理解你所愛的人的需要、渴望及苦難。我們都需要愛。像空氣似的,愛很自然地為我們帶來喜悅和幸福。我們被空氣愛著,我們需要新鮮的空氣來得到快樂和幸福。我們被樹木愛著,我們需要樹木來得到健康。要被愛,我們就要愛;換言之,就要去理解。要愛綿延,我們就要採取適當的行動或非行動來保護空氣、樹木和我們所愛的人。
maitri在英文可以譯為love(愛)或loving kindness(慈愛)。有些佛學導師選擇用loving kindness(慈愛),因為他們發現「愛」這個字太危險了。但我還是選擇用「愛」。字有時候會生病,需要醫治。長久以來,我們用「愛」這個字來指食欲或欲望,像是「我愛漢堡。」我們要更小心地用字。「愛」是個很美麗的字,我們要歸還它原本的意思。梵文的maitri(慈),源自mitra(朋友)。在佛教中,愛的最基本意義是友情。
在我們的心中,都有愛的種子。我們可以培養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饋的無條件之愛。當對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會無法抗拒地要去愛他。釋迦牟尼佛授記,下一劫的佛是彌勒佛——愛之佛。
悲(karuna)
真愛的第二點是悲,也就是舒緩和轉變苦難、減輕憂傷的意願和能力。在英文裡,悲通常被譯成compassion,但這不完全正確。Compassion是由com(在一起)及passion(受苦)組成。然而,我們不需要受苦才能解除他人的苦難。譬如說,醫生可以在不感染同樣的疾病下,減輕病人的痛苦。如果受的苦難太多,我們可能會崩潰,無力幫助。然而,在能夠找到更好的字眼前,我們還是用compassion這個字來做「悲」的英文翻譯。
要培養心中的悲,就要練習觀呼吸、諦聽和諦觀。《法華經》形容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諦聽世間苦」。悲,是帶有深刻關懷的。你知道某人苦不堪言,所以你緊緊地坐到他旁邊,深觀他、深聽他,以便感受他的苦楚。你和他有深刻的溝通和心靈交流,僅是如此,就可以替他帶來些許的安慰。
一個悲心的言語、行動或念頭,就可以減緩另一個人的苦難,帶給他喜悅。言語可以帶來安慰和自信,摧毀猜忌,幫助他人懸涯勒馬泯千仇,或是打開解脫的大門。行動可以救人命,或幫助他掌握千載難逢的機會。念頭也是如此,因為緊跟著念頭的會是言語和行動。悲心,可以一言一行、一思一念都帶來奇蹟。
我初出家時,想不通為什麼在這個處處苦難的世界裡,佛陀仍舊有著美麗的微笑。難道他不會受世間的苦難所干擾?後來,我發現佛陀有足夠的理解、冷靜和力量,因此苦難擊潰不倒他。因為他知道怎樣去對付苦難,怎樣去轉變苦難,所以他有辦法對苦難微笑。我們要覺察苦難,但也要保持清醒、冷靜和力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轉變情況。若有悲,淚水汪洋也淹沒不了我們。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依然微笑。
喜(mudita)
真愛的第三點是喜。真愛總是替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帶來喜。如果我們的愛無法替雙方帶來喜,就不是真愛。
佛教論師認為,快樂與身心有關,而喜只與心有關。有一個例子常常被提出來:跋涉沙漠的人,望見又清又涼的水,就喜上心頭。當他喝下水時,就感到快樂。「現法樂住」(Ditthadhamma sukhavihari)的意思是「當下處於快樂」。我們並不急著要趕到未來,我們知道每件事都在當下此刻。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帶來無比的喜,譬如說覺知自己有雙好眼睛。只要睜開雙眼,就可以看見蔚藍的天、紫羅蘭、稚兒、樹木和許多多采多姿的東西。處於正念中,我們就可以接觸到這些令人嘆為觀止、欣榮新奇的東西,喜悅之心會油然而生。喜中有快樂,快樂中有喜。
有些佛教論師說,梵文中的喜(mudita),意思是「憐憫的喜悅」(sympathetic joy)或是「利他主義的喜悅」(altruistic joy),換言之,喜是當他人快樂時,我們所感到的快樂。但,這種講法太狹隘了,且又在我和他之間做區別。喜的深層意義是充滿平和與滿足的喜悅。看到別人快樂時,我們會感到開心,但我們也會為自己的幸福而感到開心。如果沒有辦法為自己而喜,我們又怎麼替別人而喜呢?喜是為了每一個人。
捨(upeksha)
真愛的第四點是捨,意即是平等心、不執著、不分別、平常心或放下。Upa的意思是「在……上面」,而iksh的意思是「看」。你要爬到山上去,這樣才能對全景一目了然,不會說有哪一個方向被擋住了。如果你的愛有執著、分別、偏見或依戀,這就不是真愛。不理解佛法的人,有時候以為捨是不關心,但真正的捨既不是冷淡也不是不關心,如果你有一個以上的小孩,他們統統都是你的孩子。捨不是不愛,而是一視同仁、讓你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愛。
捨也被冠上「平等性智」的標籤,這是平等的智慧,對所有的人平淡看待,不分彼此。衝突起時,即使是與自己有極大關係,也要保持不偏不倚,能夠去愛、去理解雙方。放下分別和偏見,移開彼此之間的界線。只要還把自己當成愛人的人,把他人當成被愛的人,只要還把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或是跟他人有所不同,就不是真的捨。想要理解和真正愛一個人,便要把自己放到他的立場,與他成為一體。做到這樣,就不會有「我」或「他」。
少了捨,你的愛可能變成霸佔。夏日微風清爽宜人,但若要把這微風關到錫罐中,自我獨享,微風便會逝去。我們的所愛也是如此,像雲朵,像微風,像花兒,若囚禁於錫罐,唯死而已。然而,很多人卻是如此,掠奪所愛的人的自由,直到他喪失自我。他們活著的目的是要滿足自己,利用所愛的人來幫助實現這個目的。這不是愛,這是毀滅。你說你愛他,可是如果你不理解他的渴望,他的需要,他的困難,他就被愛的監獄囚禁住了。真愛容許你保留你的自由,也讓你所愛的人保有他的自由。這,就是捨。
要讓慈確實是真慈,必須要有悲、喜、捨。要讓悲確實是真悲,必須要有慈、喜、捨。真喜必須要含有慈、悲、捨。而真捨也要有慈、悲、喜才行。這是四無量心的互生性。當佛陀告訴那名婆羅門男子要修行四無量心時,他也是在給我們所有的人,上一堂很重要的課。然而,要將愛的這四點帶到我們的生命及我們所愛的人的生命中,我們必須要諦觀,並修行四無量心。
~~~~~
我自己的感言:
我很喜歡一行禪師的書,很親切,很溫柔,像是一股清涼的微風吹過,但是在字句行裡間,可以看到他一步一腳印,深入的修行跟慈悲,以及散發出來的那股寧靜與安詳。
想看其他的書,可以參閱:佛教圖書館
在一行禪師的網站,可以進一步的了解他的修行與作為。
~~~~~
這一陣子,在照顧我父母的過程中,除了神佛菩薩和親朋好友帶給我的支持跟鼓勵之外,這一本書,讓我做了一個很深刻的自我反省。
很多時候,我們都浪費太多的時間在名相的解釋或是辯論上,那其實並不究竟;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究竟實踐了多少,印證了多少,而不是告訴別人我們懂了多少。
知與行的差別,就在於此。
一行禪師書上說的,包括實踐之道,我都知道,但是,這些天來,我發現原來我還是如此的膚淺自私,實踐的功夫還是不道地。如果我連對自己父母都做不到四無量心的境界,我又有多少能力去幫助他人,讓他人轉換呢?
家,是最好的修行道場;外面的掌聲都是虛無的,所有成就榮耀只不過是自我認同包裝的表相,看似華麗,其實易碎,經不起考驗。我的功德林,一次次在瞋怒挫折感中自毀。轉得動別人,卻轉不動自己的父母,是我的修行跟智慧都還不夠。在一次次內觀中,看清楚了自己跟父親的歷世因緣,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處理危機,面對現實。
如果不是我所能控制掌握的,我能夠做到的,就是努力伴他們走完最後的路。理解,尊重,臣服,放下,也許是自我安慰的藉口,也或許,是必然的斷,絕滅。不如此,我將永遠走不出自設的圍場來,也永遠脫離不了情欲—無明的起源。
一解一切解,一斷一切斷,如如不動是本尊。這是捨的實踐吧!如此,才能真正心轉境轉,走入菩提~
~~~~~
Do not just look for what you want to see, that would be futile.
Do not look for anything, but allow the insight to have a chance to come by itself.
That insight will help liberate you.
- Nhat Hanh
(cited from: http://www.plumvillage.org/letters-from-thay/241-bat-nha-a-koan.html)
~~~~~
很喜歡一行禪師引自《清淨道論》的慈觀,原語句分散於各章節中,我整理了如下。希望大家每天常念,常懷慈悲喜捨的心。
我們都是一體的,在所有的人事物中,都看得到自己,而自己本身,並不獨立存在。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We are never alone !
慈觀
願我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
願他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
願他們的身心和諧,快樂,輕鬆
願我安全,不受傷害
願他安全,不受傷害
願他們安全,不受傷害
願我了脫憤怒,痛苦,恐懼,焦躁
願他了脫憤怒,痛苦,恐懼,焦躁
願他們了脫憤怒,痛苦,恐懼,焦躁
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他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他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我有能力認知,接觸心中喜悅與快樂的種子
願他有能力認知,接觸心中喜悅與快樂的種子
願他們有能力認知,接觸心中喜悅與快樂的種子
願我學會識別,了解心中貪瞋癡的泉源
願他學會識別,了解心中貪瞋癡的泉源
願他們學會識別,了解心中貪瞋癡的泉源
願我知曉,如何每天滋育內心的喜悅種子
願他知曉,如何每天滋育內心的喜悅種子
願他們知曉,如何每天滋育內心的喜悅種子
願我能活得清新,堅實,自在
願他能活得清新,堅實,自在
願他們能活得清新,堅實,自在
願我了脫執著與憎恨,且不冷漠
願他了脫執著與憎恨,且不冷漠
願他們了脫執著與憎恨,且不冷漠
祝福大家了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