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11 18:25:11瀏覽1187|回應0|推薦6 | |
如果有機會可以隨著唐詩去旅行,大陸江蘇的長干里是我夢想中的地方之一,雖然今天長干里的正確範圍與地形地貌已時移境異,但一般而言就是六朝古都金陵(南京)的地名。指的是秦淮河以南、長江以東,鳳臺山至雨花臺一帶的丘陵地。 長干里是金陵城的源頭,第一座城池相傳是由春秋越國范蠡所築,就位於長干里,直到明清之際,遺跡猶存,被稱為越台。 我喜歡長干里是因為歷代多位名詩人在此留下「情詩」,觸動人心,當地女子婉約多情,居民重鄉誼。在人心不古的今日能有多少這種民風樸實善良的地方? 先從李白的《長干行》談起。長干里的一名少婦以第一人稱回憶和夫婿從青梅竹馬到成婚、別離相思之苦;妻子滿懷傷感和深深的憂愁,容貌在不知不覺中衰老憔悴。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其中門前劇指玩耍,遶床指繞著井欄,常存抱柱信是指《莊子●盜跖》記述一位名叫尾生的男子,和情人相約在橋下見面,不料漲潮而情人還沒到,尾生不願失信離去,抱著橋柱溺死,後人以「抱柱」比喻守信。 這首詩描寫長干里女子對夫婿的掛念與長相思,一往情深,即使最後要到七百里外的長風沙迎接歸來的夫婿,也不嫌遠;印證了「問世間情是何物,情深深深深幾許」。 以《黃鶴樓》而聞名的唐朝詩人崔顥,也寫了屬於樂府「雜曲歌辭」的抒情詩《長干曲》二首。 第一首女孩問: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第二首男孩答: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女孩在外地遇到口音相似之人,喜出望外地打聽,希望是同鄉能稍解鄉愁,但抒懷只到「或恐是同鄉」。男孩也以真誠的口吻表達對萍水相逢的珍惜,但也只表示從小就離開家鄉,而以「生小不相識」為限。 《長干曲》詞句並非柔媚浪漫,只是素樸真率;沒有色彩映襯,宛如潑墨畫。兩人俱是長干人,都漂泊異鄉,同是天涯淪落人卻能巧遇,似曾相識,連女孩都不顧女性的矜持而停船相問,一首簡短的抒情詩卻像一幅畫、一齣生動的短劇,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李白《長干行》晚半個多世紀的白居易在《琵琶行》卻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異地邂逅同鄉人本是驚訝與喜悅,白居易卻認為不如不見,可見世間的標準與人的心境,差異何其大。 鄭板橋也有一首《念奴嬌金陵懷古其六:長干里》,描述的是長干里的景色,讓吾人稍能領略當地之美: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綠楊蔭裡。 赭白青黃牆砌石,門映碧溪流水。 細雨餳簫,斜陽牧笛,一徑穿桃李。 風吹花落,落花風又吹起。 更兼處處繰車,家家社燕,江介風光美。 四月櫻桃紅滿市,雪片鰣魚刀鮆。 淮水秋清,鐘山暮紫,老馬耕閒地。 一丘一壑,吾將終老於此。 (圖片摘自網路)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