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念佛人的作業-四修
2023/09/14 10:19:30瀏覽404|回應0|推薦2

念佛人的作業-四修(象山慶’23.9.8)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前序所說「安心、起行、作業」(三心、五念、四修),以此確定得生彼國;最後則歸結於(一行三昧)的「專稱佛名」,並斷言:若此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又說明其原因:「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這些重點,淨土宗人多半聽過,也能大略的了解其意涵。

先是《般舟讚》云:「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諸有智者應知。所謂的緣起本末,順序上先是厭捨娑婆之苦、欣取極樂之樂,進而發起「菩提心」[1]及「三心」[2](總、別二安心),更由發心而起行,信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一向專念,而恭敬.無餘.無間.長時修(作業四修),命終必得往生淨土。如《彌陀經》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是三心具足之念佛[3]法然上人云:

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

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安心,起行,作業的次第:(厭欣心、菩提心)三心→五念(稱名)→四修

其中的關鍵是「一向專修之念佛」,所謂「安心」,就是讓此心安住於「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也就是由總安心(厭欣)故「一心專念」,而別安心(三心)亦在其中。

雖然,凡夫的厭欣之心較近於《大智度論》的在無量生死之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心」;但淨土宗「從果向因」的特色,由「厭欣」而展開的三心、四修,最後攝歸於「專稱佛名」而往生淨土成佛,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4]

今生得生為人,又遇淨土法門,要把握難逢的機緣,將此心安於極樂,因此,《觀經》於勸人「厭穢欣淨」之後,就勉勵大眾「聞法起行」,由三心、五念、四修,而歸於念佛三昧的「專稱佛名」,得生彼國。

此處要談的是確定了安心(信願)、起行(稱名)之後,作意於三業的實踐—四修。案,此四種修行方法與規範,於聖道與淨土二門之解釋不一。

聖道門所說,如解深密經.地波羅蜜多品》以五因緣而名「波羅蜜多」,其第三無罪過者,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5]其中所謂「染法」有四種加行:無悲、不如理、不常、不殷重」;演培法師認為此四染加行,分別障礙了「長時、無餘、無間、殷重」四修[6],如俱舍論卷27云:

    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初,因圓德,復有四種:無餘修,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修無遺故。長時修,經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無倦故。無間修,精勤勇猛,剎那剎那,修無廢故。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

華嚴經探玄記卷3

亦可具四多,即四修:塵數劫時多,長時修;塵數佛所供佛多,恭敬修;一一佛所發願願多,無間修,願心相續也;塵數行起行多,無餘修。

從這兩段引文可知,「無餘修」是福慧二資糧無遺漏的起行多,「長時修」是三大劫無倦怠的歷時多,「無間修」是精勤勇猛,剎那無廢的發願(願心相續),「尊重(恭敬)修」是恭敬所學,無顧無慢的供佛多;能做到這四修,就不被「染法」所間雜,而於波羅密多無罪過。

  此四修(無遺.無倦.無廢.無慢)於聖道門的菩薩行是通用的,若非道心真切、願行深廣的久學(夙修),很難「四多」同時具備。

 就淨土門,往生極樂,須安心、起行、作業三種相資,其關係可喻為;安心為目(心),起行為足(五念),作業(四修)為方規。此中的四修,有特定的功用與內容,日僧.圓智《西方要決.科註》云:「《俱舍》及《攝論》,並明四修,是雖聖道修行相貌,而淨教中,此業亦要,故善導等,同勸進焉,隨義轉用而已。善導大師(613~681)《往生禮讚》云:

又,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為四?

「恭敬修」,所謂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眾等,故恭敬修。

「無餘修」,所謂專稱彼佛,專念,專想,專禮,專讚彼佛及一切聖眾等,不雜餘業,故無餘修。

「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讚歎,憶念觀察,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無間修;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淨,亦無間修。

此三修皆以「畢命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作結。《法事讚》云:

但以如來善巧,總勸四生,棄此娑婆,欣生極樂;專稱名號,兼誦《彌陀經》;欲令識彼莊嚴,厭斯苦事。三因五念,畢命為期;正助四修,則剎那無間。迴斯功業,普備含靈,壽盡乘臺,齊臨彼國。

四修是用以策勵「三心(棄此娑婆,欣生極樂;識彼莊嚴,厭斯苦事)、五念(專稱名號,兼誦《彌陀經》)」之行,以期於「(迴斯功業,普備含靈)速得往生」;依序是:心態的恭敬(殷重)—意念的專注(不雜)—行為的相續(不斷),而此三事皆須長時(長遠心堅持到底),所謂「一息尚存,永矢弗諼」也,法然上人《選擇集》第九章云:

為使成就此三修行,皆以「長時屬於三修,所令通修也。故三修之下皆結云:「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是也;例如彼「精進」通於餘五度而已。

又,其中所說「不雜餘業」不以餘業來間」,這是淨土門以「五念門」為正行(又以「稱名」為正,餘四為助),此外的「諸善」為雜行;念佛人專依正行而不雜餘行,乃能「無餘、無間」的修;《觀經疏》云: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唐.懷感大師釋淨土群疑論卷五

善導禪師勸諸四眾,專修西方淨土業者,四修靡墜,三業無雜,廢餘一切諸願諸行,唯願唯行西方一行。雜修之者,萬不一生;專修之人,千無一失。……故知雜其行,墮於懈慢之邦;專其業,生於安樂之國。

若能依善導大師所說而「四修靡墜,三業無雜」,也就是專注於「願生彌陀淨土」的念佛之行,則「執心牢固,定生極樂國」,符應於《十方隨願往生經》[7]的宗旨

    這四修,可換一種表述方式重複的事認真做(恭敬修/贏家),複雜的事簡單做(無餘修/專家),簡單的事重複做(無間修/行家)[8]這三種事長遠做 (長時修/歸家),總括就是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輕怠、不參雜、不間斷、不中止[9]

唐.窺基大師632—682《西方要決釋疑通規第14略明作業方軌但修四修,以為正業」:

一者「長時修」:從初發心,乃至菩提,恒作淨因,終無退轉。

二者「恭敬修」:此復有五…….

三者「無間修」:常念佛,作往生心,於一切時,心恒想巧。……今遇善緣,忽聞「彌陀慈父,不違弘願,濟拔群生,日夜驚忙」,發心願往。所以精勤不倦,當念佛恩,報盡為期,心恒計念。

四者「無餘修」:專求極樂,禮念彌陀;但諸餘業行,不令雜起,所作之業,日別須修,念佛誦經,不留餘課耳。

此中四修,與《往生禮讚》所說,大意相似;唯「恭敬修」將「彼佛,及彼一切聖眾」擴展為五種對象,就是與己有緣的「聖人,經像,善士,同伴,三寶」

一敬有緣聖人:行住坐臥,不背西方,涕唾便痢,不向西方也。

  二敬有緣像教:造西方彌陀變,……者《彌陀經》等,五色袋盛,自讀教他。此之經像,安置室中,六時禮懺,香華供養,特生尊重。

  三敬有緣善知識:宣淨土教者, ……並須敬重親近供養;別學之者,總起敬心,與己不同,但知深敬也;若生輕慢,得罪無窮,故須總敬,即除行障。

  四敬同緣伴:同修業者,自雖障重,獨業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資,同伴善緣,深相保重。

  五敬三寶:同體/別相[10],並合深敬, ……住持三寶者,與今淺識,作大因緣。……

這五者,都是「指方立相」,令人「住心取境」的施設[11]:西方是阿彌陀佛與諸上善人所在之處,彌陀像及淨土經乃念佛法門之根由,宣說淨土教的善知識(法師)乃念佛人的嚮導,扶危相助的同修(蓮友)是念佛人的良伴,住持佛法的體相三寶[12]是念佛人的入道因緣;這五者對我輩凡夫的念佛往生,有各別而相輔的功能,不可或缺;因此要深生恭敬與尊重,不應有任何怠慢。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13],唐.澄觀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七云:「怨之大者,莫越憍慢,有之則卑陋,滅之則端嚴。」尤其淨土門乃易行而難信之法,一般人每因其「易」而輕慢之,反而難於信受,「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乃至「以憍慢故,誹謗正法」「諸佛聖教生非毀」「五濁增時多疑謗[14],則不僅錯失「往生極樂」之機,更可能感招「墮落三塗」之報。

    此四修,在久學菩薩乃視為當然,而一心一意、無疑無雜的念佛,成了習慣,有所謂「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信受與安穩,於是就這樣淨念相繼的過日子,直至命終而往生。



[1]《往生論注》:「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2]有「自力三心」(第十九願)與「他力三心」(第十八願)兩種。具三心者,無行不成,必生彼國。第十八願之「至(誠)心、信樂(深心)、欲生我國(迴向發願心)」--三心即是「真實(至誠心)捨自歸佛(機法深信之深心)願往生心(迴向發願心)」故,重點是「深信心」;三心歸一心,略安心是以「行」立信、滿願;三心全體即是名號,在佛為「名號」,而眾生領納為「三心」,是以果地覺(名號)為因地心(三心)。發得三心,為契入名號之體,必有一向專稱佛名之用;一句洪名,三心無缺,能具一形或十念的稱名,即是乘佛願力之強緣,而超生報土。

[4]全體佛法的能詮「教」、所詮「理」,都是從無上清淨的「佛果」心中流出,由有佛果,乃有教理。一般的學佛修行,須先略知佛果,才能了解教理及世出/世間的因果律,以扭轉生死,趣向涅槃。佛果,為佛教及修行的根本。佛陀證覺了不變不異的如如理,但為悲心所激動,又現身三界而說法,廣度眾生。 

[5]「何因緣,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五因緣:一者無染著,二者無顧戀,三者無罪過,四者,五者正迴向。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戀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系縛。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詞執著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回求無上大菩提果。《大方等大集經》卷11:「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6] 詳見解深密經.語體釋

[7]東晉.帛尸梨蜜多羅《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是《灌頂經》卷11之別出單本。謂佛臨涅槃前,應普廣菩薩之請,敘述八隅上下等十方淨土的情況,宣稱如持誦這些淨土佛的名號,死後可隨願往生其中任何一個淨土。

[9] 芬陀利淨苑圖解淨土四修實踐】說明淨土之修持,需以「四修」來實踐三心五行,方能成就生淨。2016/10/4釋悟寧

[10] 1.同體三寶,佛法僧名雖有三,體性是一,同以淨法界真如法身為其體。2.別體(相)三寶,三寶之體相各別,非為一體。佛以三身佛為自性,五蘊之假者及法身亦隨其所應;法以三乘無漏所攝之教、理、行、果等法為自性;僧以三乘之聖眾,具足理事之和者為僧寶。另有3.一乘  4.三乘  5.真實  6.住持之類,合為六種—詳見【佛光大辭典

[11]智隨法師<淨土宗之特質>佛「指方立相」,眾生「住心取境」,……佛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通途法門,皆為聖者,極智慧離生死,凡夫智淺,無有其分。故於凡夫之機,別開此門,大悲垂化。……與「淨土一法,本為凡夫」相契相合。正所謂「弘聖道者,以證理為津梁;弘淨土者,以往生為極致。若不爾者,宗義何顯。

[12] 窺基大師特於云「敬三寶」中說明:言「佛寶」者,雕檀,繡綺,素質,金容,鏤玉,圖繒,磨石,削土,此之靈像,特可尊承。暫爾觀形,罪消增福;若生少慢,長惡善亡;但想尊容,當見真佛。言「法寶」者,三乘教旨,法界所流,名句所詮,能生解緣,故須珍仰,以發慧基。抄寫尊經,恒安淨室,箱篋盛貯,並合嚴敬,讀誦之時,身手清潔。言「僧寶」者,聖僧菩薩,破戒之流,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13]印光大師云:「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

[14] 詳見 象山慶<憍慢懈怠,難信此法><五濁增時多疑謗>二文。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986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