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有四不能、三不度? (下)
2022/11/19 17:26:42瀏覽465|回應0|推薦0

佛有四不能、三不度? (下)--象山慶/原創’22.11.18--

二、四不能、三不度?

由上述完整句型回看俗傳的「四不能、三不度」,則顯得片面而未必,所謂的「不可」及「不度」是一種「有條件」的講法,合乎常識,是方便說;但似乎略過了佛的大悲大智大願大行之不思議功能。

    1.因果不可改若插入「緣」,則定業或轉為不定業,重業或轉得輕報?

「因緣果報」,是空性互轉,若說因果不能改轉,易落入「常、斷」二見,與因果不符。如前所述,一切業乃因緣作,而「罪性本空」,可藉懺悔、持咒或止觀、悟道而改變:「一切聖人所以修道,為壞定業,得輕報故。」智者大師《法華文句》卷十:「若其機感厚,定業亦能轉。」清.《徹悟禪師語錄》:

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則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則能縛心。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定而不定;又心能轉業,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業縛心,即前境來報,不定而定。

唐.澄觀大師以「因果理實,緣起法界」[1]總括佛陀的一代聖教。因果理實,真實不虛;而「緣起」的經營,須有慈悲與智慧,緣起性空,加入不同的緣,就有千差萬別的結果業由心生,轉消有道;「因果若決定,眾生不成佛」;若業力因果必不可轉消,則一切眾生無始來造業無量,只應業果相續、生死不休,如何脫離業力之束縛而橫渡生死之流,到達涅槃彼岸?若有智慧,可順由須眾乃得成之律,而修造善淨緣以轉移業報。太虛大師《真現實論》:

 雖佛亦不能超越及改變於因果律;然若了知於因果律,則能創造善業、和集善緣,生於善果。因不值緣,終不生果,故因亦非必能生果。或遠其助緣,或別造強因,借可使此因之果暫不生起,或終不生起。

雪廬老人《佛學問答.類編》因果第四云:

學佛之人其心不同凡夫,改往修來,業力焉有不轉之理。偈曰「罪若起時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亡」。經曰「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前者為消除,後者為轉輕。是皆證明業因學佛而轉矣!

果瓜已成就,此何能消?只有減損其成分。

起惑造業受苦,謂之三障,修行者何,斷惑是也,惑若斷盡,業從何有,此之謂造業轉業,聖者能之。但修著相有漏善,不解性空之理,纏縛俱在,即是所作業不亡,遇緣受報,凡夫之事。

業由心造,業由心轉,定業不可逃者,是造業之心不轉也,乘佛慈力罪滅者,是心與佛合轉業也。心不轉者,業緣增上,因緣生法,故得熟果。心轉業者,不造新殃,無緣不生,久故斷滅。偈云,「眾罪如霜雪,慧日能消除」,又云,「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理無矛盾,本自圓融。

定業係因緣具備,已熟者之謂,既熟不能再使生,故曰不可轉,……心能造業,心能轉業,造業是心,念佛亦是心,造業有業力,念佛豈能無佛力?若前迷而造業,後覺而念佛,前業無緣而不起,後佛有力而續發,前業時久,或斷或伏,即是轉耳。但須前業未熟,提早念佛,若待業果已熟,則念佛恐嫌遲矣。

定業不可轉,佛說也;懺除業障,亦佛說也,為契眾機,各有妙用。

    與其不明因果而誤執「因果不可改」,不如依佛所教,起而奉行,多造善緣,深入般若智慧;或一心念佛,往生極樂淨土。   

    2.智慧不可賜「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2],乃依特定的因緣與法門修行(漸修頓悟)而得,不能由他人(佛菩薩)直接賜予:但三乘學人依(佛)教奉行,而解悟或親證,豈非等於佛所賜?「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能依佛之教而斷除一切妄想執著,即能開顯本有的智慧德相,如佛所證;且諸佛出世的大事因緣乃「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清淨故」,因此可說「佛法之智慧」乃佛所賜。

 

3.妙法不可說[3]華嚴經. 須彌頂上偈讚品

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增壹阿含經.勸請品》:

世尊得道未久,便生是念: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不可思惟……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世尊知梵天心中所念,又慈愍一切眾生故,說此偈曰:梵天今來勸,如來開法門;聞者得篤信,分別深法要。」[4]

佛以種種譬喻、方便,應機施教,或漸或頓,或有心開意解之受用,世尊住世說法四十九年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不是不可說,而須約時被機,觀機逗教,有三請而說[5],或無問自說,或以身教,或以口宣,或揚眉瞬目,或微笑不言,

    《華嚴經》卷54〈離世間品〉:我當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隨眾生心,為其演說,悉令開悟。

法華經.方便品》: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佛所說法,因機施教,如谷應聲,原無實法。佛法不可以言說顯,亦不可離言說顯;無說而說,是為妙說。

    五燈會元.世尊章》: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吾曾轉法輪耶?法之根本不可言說,凡有說示,皆如「指」之於「月」,方便也。

    《楞伽經》卷三:「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唯佛與佛乃能相知自證,離言說相分別相名字相,雖終日說,但未曾說

    大般若經》︰我曾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諸天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此於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法身無念無說,報化身有說而無念。佛對機而說法,亦是緣生而體空,故法本無法,說即無說

    《維摩詰經》: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曾鳳儀《金剛經宗通》

佛法不可以言說顯。亦不可以離言說顯。無說而說。是為妙說。……佛雖說法。而無說法之心。猶如谷雖應聲。而無應聲之念。能說、所說二種差別。皆無所有。……無說無聞,是真說般若。

儒家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6];佛教也如此,釋尊成佛之後,七日思維,欲入涅槃,後經大梵天王、釋提桓因、他化自在天等再三勸請:

世尊往昔,為眾生故,久住生死,捨身頭目,以用布施;備受諸苦,廣修德本;始於今者,成無上道。云何默然,而不說法。眾生長夜,沒溺生死,墮無明暗,出斯甚難。……唯願世尊,為斯等故,以大悲力,轉妙法輪。

經過七日,釋尊默然受之,於是往波羅奈國鹿野苑中,為喬陳如等五比丘說法,轉四諦法輪。這說明了: 1.諸佛所證之法甚深難解,眾生無明煩惱、薄福鈍根,不只難以信受,恐生毀謗;慮此後患,寧可不說; 2.雖經梵釋諸天三請而開法,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純焦舌敝,暢演大法。所說諸經,皆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之法」。蕅益大師法華經玄義.節要「跡門十妙」之「說法」妙:

 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示。前藥.珠二身,先以定動,今毒.天二鼓,後以慧拔。演說一乘,無三差別,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其所說法,皆實不虛。……對緣同異者,緣即眾生,皆有十界根性,熟者先感,佛知成熟未成熟者,應不失時。若眾生解脫緣未熟,不可全棄,對此機緣,止作人天乘說,不作修多羅等名。……百千萬法,不可說不可說法藏,不可窮盡。雖復無涯。以十二部往收,罄無不盡也。

說法妙對人天、小乘、菩薩,及藏.通.別.圓的不同根機,分別以十二部經之「通、別」而說之。又「功德利益」妙:

若眾生不信受者,當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善弘經者,用與適時,口雖說權,而內心不違實法,但使眾生得權實七益,於弘經暢矣。

由上引文可知,妙法未必不可說,但須觀機(五乘、四教)而施教,令得十二部經「權、實」之利益。而此善說妙法之悲與智,唯佛與佛乃能盡之。 

    4.無緣(信、願)不能度,如前所述,無緣也不是絕對、永久的,諸佛菩薩隨時以不可思議的悲智,調熟眾生學法的善根,觀察眾生可度的因緣。

佛性論卷二:「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由此(佛)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勝鬘寶窟》:「眾生為如來所攝也,是如來藏眾生。」《大乘起信論》:

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而亦不取眾生相。……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六祖壇經》:

  眾生無邊誓願度……所謂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又煩惱無盡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是也。又法門無量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佛道無上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淨空法師

悟須自悟,解要自解。……「過去諸佛數目超過恆河沙,一切眾生早該度盡,為何我們到現今還流轉生死,還未成佛?」是故當知:諸佛菩薩只能誘導我們見性自度的方法,正如指點我們方向途徑,方向還是要自己明辨,路還是要自己走。所以說,眾生自度,佛不能度。

1. 無緣者:「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無缘之人。」「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與佛無緣的人,如「不信因果、詆毀三寶、不孝父母」,或云「八難」之人;或依上品之邪見,否定因果,自斷善根(不貪、不瞋、不癡)《瑜伽論》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 (斷現行而不斷種子) 。」

2. 無信者: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既不入法海,則不得佛智;或云「不信」就是無智,如「疑無明」,不信佛智與悲願,不信阿彌陀佛的救度,而繼續在三界六道造罪、受苦。基督教亦云: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名號),沒有人能到父那裡(極樂世界)去。」「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喫。」「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3. 無願者:若不願放下塵緣,趨向佛法,或不願布施持戒、修定開慧,乃至不願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縱遇明師指點,亦無動力;總須先發種種願,以此自勵而前進,如「四弘願」,是修行成佛的關鍵。

(聞佛名或聽佛法)未必有(接受),有信未必有願(嚮往),有願未必有行(實踐),佛雖有悲有願,若眾生不信則不相應[7],不願則不[8],不行則不成果。

《金剛經》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佛眼中,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無「度不度、盡不盡」之想。永明延壽《宗鏡錄》卷23:「降伏鏡像之魔軍,大作夢中之佛事,廣度如化之含識,同證寂滅之菩提。」

《華嚴經》卷52〈如來出現品〉:「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華嚴經》卷40〈普賢行願品〉:「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維摩詰經》卷1〈佛國品〉: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 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願取佛國,願取佛國,非於空也。《父子合集經》卷20〈淨飯王信解品〉: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眾生不住顛倒見 ,即是佛也!《圓覺經》卷1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當知生死及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金光明經文句》卷 5〈釋四天王品〉:又《淨度三昧 》:眾生亦度佛。若無機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出世菩提皆由眾生。唐.澄觀《華嚴經疏》卷 21:心佛眾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亦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猶闡提不斷性善。唐.李通玄(635~730)《新華嚴經論》:佛心、眾生心、自心,總為一心、一性、一法界、一智慧,始成信明.覺連《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註解 》卷 7:「諸佛心內所含以眾生所具之心,諸佛所證菩提,本來無別。諸佛成道,即眾生成道。以眾生不曾在諸佛心外,時時成道,此乃心佛眾生,同一體也 

三、淨土門的觀點

《觀經》「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究竟大乘,一切眾生既有佛性,就與諸佛有緣;諸佛亦為了廣度眾生而成佛、而存在;雖根機未熟,暫不得度,但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冥感調攝,總有緣熟機應之時。彌陀名號是實相身、為物身,光壽無量,能滅重業。有云「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觀經》:「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大智度論》: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念佛人,心向於佛,只此一念超三界;念佛心與佛相應,往生極樂之後,不受三界身,故無一切苦;惡種子不現行,遠離無量罪因。

    聖道門依無相無心、無智無得,而期於證悟涅槃;淨土門則以指方立相、住心取境,而導向往生成佛。「有生必死」是一切眾生最根本的定業,若證入涅槃或明心見性,則無生亦無死;若念佛往生,則如佛無量壽;因此,定業亦可轉。念佛人以決定心,專稱佛名期生淨土,這也是定業(不退轉之正定業)

  有人說:法身佛,彌漫于一切時空,具足一切智慧與福德,能接受一切眾生的需求,恰如其分的因應,而如如不動,無任何造作。所以,從「法身及報身」,就是全知、全能而即無知、無能;「化身」則不是,釋尊在世,其遊行的化區,仍有許多人不知佛為何許人。三世諸佛於因地行菩薩道,都發願度脫一切眾生;但諸佛已成佛,仍有無量的眾生未聞佛法,所以佛不是全能,但能以佛法開導眾生,令眾生自己修善、積福、消災、免難[9]也就是說,佛只是教化眾生令自覺;或以長劫修行的無量功德,平等普施迴向於一切有情,以大悲願力承擔眾生之罪業,以極樂淨土攝受眾生得解脫。徹悟禪師云「一句彌陀,滅除定業,赫日輕霜,洪爐片雪。」對於無力自救的娑婆苦凡夫,出生死無別路,入涅槃唯此門[10]也就是「一心稱名,乘佛願力,往生極樂,見佛成佛」。

慧淨法師云:「宿命論」或「定業難轉」是就一般人說的。佛法是可用以改運的是「造命論」,讓人了解「因果」報應,要我們去惡行善,趨吉避凶,既不造惡因、也多作淨緣,就能改變其果報。我們念佛就在改命,改輪迴六道的命為往生極樂的命。若不學佛,就不知因果;若不念佛,就難以改命。又明月平等,普照大地;然無露之草,不留明月。佛心廣大,普救凡愚;無信之人,不見佛心月影雖無所不至,唯宿仰望者心中;佛願雖無人不救,唯與念佛者同在。[11]

    智隨法師亦云:定業遇強緣,則可轉;五逆十惡,遇「念佛」,即可超。《法華文句》曰:若其機感厚,定業亦能轉」惡之定業,必受苦果,若眾生之機,感佛菩薩,則以佛菩薩之力,轉其定業。念佛之人,有些業報現前,雖受其報,但不影響其往生,從根本上可說是果報已轉了。[12]

  對學佛人而言,釋尊是世出世間最根本的導師,他的教法超越一切學問,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法身),讓我們明辨是非、去惡修善,斷一切煩惱,除一切惡業。因此,被尊崇為「本師」,三界佛法的根源! 念佛人不僅尊奉「本師」釋迦牟尼佛,更進而歸命「本尊」阿彌陀佛,而有所謂「二尊」之教[13]釋尊於成佛之初,預見佛法於娑婆之難解難行,因此,於聖道諸行之外,更隨自意、暢本懷而說了「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之特殊法門,這尤其對「末法」眾生是最保險、最契機的,雖「難信」,而「易行」,巧借阿彌陀佛本願光明之力,普攝一切「念佛」眾生皆得往生而成佛,這或可成全釋尊(以大悲力,轉妙法輪)一時(應身)不能化度無緣、盡眾生界的大願。

阿彌陀佛於永劫之前,超發無上之弘願,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主動與眾生結緣,撒播救度的種子。此乃特殊別意之(弘願)因果,以「攝生三願」幾無遺漏的攝盡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得生極樂。阿彌陀佛與極樂聖眾的光明、壽命、慈悲、方便,皆是無量無邊,且恆時度眾,永不休息,乃至法滅之後,此《無量壽經》與名號的「救度」功能,獨留(常駐)於世間,眾生永遠有念佛得度的希望。

經論雖說「諸佛」共贊(彌陀)淨土門,但主要是「彌陀」發願、「釋尊」宣說,及諸佛的「咨嗟、證誠」;故彌陀淨土門稱為娑婆化主與安樂能人的「二尊之教」--釋尊成道,說法四十九年,最後的結論是勸請一切有緣,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唯有如此,釋尊的成道与說法,才是究竟的圓滿;相對而言,阿彌陀佛雖於十劫之前證得佛果並成就淨土,若無釋迦牟尼佛於娑婆成道,宣講淨土三經,指出一條「念佛往生(極樂)淨土成佛」的易行道,則我輩凡夫不知有此法門,又如何起信發願稱名?且釋尊說法四十九年,千經萬論不須標,共指西方路一條」,此念佛法門亦可說是釋尊出世之本懷



[1]法藏大師《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方廣為理實法界,佛華嚴為因果緣起,因果緣起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理實法界。法界理實必無定性,無定性故即成因果緣起。」澄觀大師《大華嚴經略策》云:此(華嚴)經以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不思議為宗也。法界者,是總相也,包事包理及無障礙,皆可軌持具於性分;緣起者,稱體之大用也;理實者,別語理也;因果者,別明事也。「理實法界」萬法皆無自性,「因果緣起」諸法待緣而起。亦即《般若經》所說的性空、緣起。

[2] 三智乃大乘經論對「聲聞(及緣覺)、菩薩、佛」三乘聖者之智慧差別的分類,《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薩婆若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印順法師《學佛三要》:(聲聞、緣覺二乘人)厭離心切,偏重於能達普遍法性的總相智,故以「一切智」為名。(大乘菩薩)從真出俗,悲心深厚,遍學一切法門的,廣大的觀智,以「道種智」為名。(大覺佛陀)依無量觀門,究竟通達諸法性相,因果緣起無限差別,能不加功用而即真而俗,即俗而真,真俗無礙,智慧最極圓滿,故獨稱「一切智(種)智」。《般若經講記》:一切智即慧眼,道種智即法眼,一切種智即佛眼。

[4]《佛本行集經》卷33梵天勸請品/《大智度論》卷七釋迦文尼佛,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後到波羅奈鹿林中轉法輪。

[5] 《法華經.方便品》: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

[6]《朱子語類》卷93:「子西嘗於一郵亭梁間見此語。」元.宮大用《範張雞黍》三折:「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秦灰猶未冷,漢道復衰絕。滿目奸邪,天喪斯文也。

[7] 契合、同時生起

[8] 心所欲作--菩薩修習一切法門,須於內心作意欣樂。六種意樂:廣大、長時、歡喜、荷恩、大志、純善。

[9] 聖嚴法師《學佛群疑》佛是萬能的嗎?

[10]寶淨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出三界而無別路,登涅槃唯有一門。」

[13]以下為<臘八節:二尊之教在念佛>一文的摘錄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752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