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9 14:53:21瀏覽1195|回應0|推薦0 | |
(原載「書評書目」第九十四期,民國七十年二月) 愛書的朋友,在買書的時候,通常會有不愉快的經驗。愛買書的人,通常是愛看書的。愛看書的人,受到書本的薰陶,多多少少多一些修養。多了這一些修養,卻常常受一肚子冤氣,賣書的人卻因此以為自己站在有道理的一方而理直氣壯哩! 買書人與賣書人如發生爭執,誰對誰不對,最客觀的方法,莫過於依據法律來判斷。法律不僅只是打官司的工具,而且也是日常生活判斷是非對錯最具體、最實在的標準。在書籍巿場上,消費者通常是弱者,筆者撰寫本文是希望:買書的朋友被人冤的時候,能夠「法」力爭;賣書的朋友依「法」做生意,自然理直氣壯,和氣生財。 二、書籍定價與實際賣出價格不符 就法律的觀點來說,依照「定價不二價」的方式賣出,是買賣最標準的形式。但實際上,書籍買賣書籍的定價與實際賣出的價格,常有出入,其情形大致上可分為左列兩種: (一)書籍定價較實際賣價高:書商賣書,通常多有打折。但賣書打折,只是一種商業習慣,書籍買受人在書商沒有打折賣書時,只有不買書的權利,卻沒有硬要書商打折賣書的權利。民法第一五四條第二項規定:「貨物標定賣價陳列者,視為要約。」書商書籍上面已經標出定價,是一種買賣書籍契約的要約,書籍買受人不按定價購買,只要不為買書的承諾就可以了。如果書商就書籍另有打折,是書商對該要約加以變更,書籍買受人可以就該變更的要約加以承諾,那麼該書籍價格就按打折後的價格成交了。筆者自己曾出版一本書,定價一百元,有一位出版商劃撥來購買,在劃撥單上寫:「依同行價格七折計算」,只寄了七十元,雖然書籍還是寄出去了,但在法律上,筆者當時並無接受七折優待的義務。換言之,筆者當時有權利要求該出版商補足三十元才寄書。 (二)書籍定價較實際賣價低:賣價較定價高的情形,實在不多。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滯銷的書籍,因物價波動,原來定價一直沒有改過來,因此賣價要比定價高。曾經有這麼一個有趣的例子:甲君到重慶南路某書店逛書,看到一本心愛的書定價只有二十五元,甲君因為價格便宜,便要求賣書小姐把書包起來,小姐一看該書底頁,用鉛筆在原定價上面一畫,另外寫四十元,告訴甲君該書要四十元才賣。甲君恰好是一個法律系學生,乃引用民法第一五四條第二項規定, 三、在報刊廣吿直接郵購 書商在報刊上做大幅廣告,由書籍買受人以郵政劃撥郵購的方式買書,最近十分盛行。這種方式,常常會發生下列情形:⑴廣告上的出版社,根本是虛偽的;⑵書籍非預約,但劃撥後,經過一、兩個月仍未寄書來;⑶寄來書籍的價値與一般的巿價顯然不相當;⑷寄來的書籍有缺頁、污損、誤訂等瑕疵。茲將上列情形敍述如左: (一)廣告上的出版社屬於虛偽:所謂虛偽的出版社,例如該出版社名稱是捏造的,或者是已經註銷登記的。以這種出版社劃撥買書,通常劃撥帳號的名義是個人的名義,而且廣告上說要出那幾種書,事實上卻根本無其書。這種情形廣告人應犯詐欺取財罪,得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刑法第三三九條第一項)。因為這種罪是公訴罪,不是告訴乃論之罪,所以任何人發現廣告上的出版社是虛偽的,都可以向警察機關或檢察官告發。被害人也可以向警察機關檢舉或向檢察官提出告訴。此外,被害人也可以向廣告人請求損害賠償(民法第二四七條)。 (二)書商寄書遲延:以劃撥郵購,書商在收到郵局劃撥通知後,依一般習慣,在一個星期內應寄出書籍。如果經過一、兩個月,買受人仍未收到書籍,書商顯然是遲延,在法律上應負「給付遲延」責任。這時候,書商在廣告上如定有寄書日期而未依該日期寄書,書籍買受人可以通知書商表示不再購買該書籍(即解除買賣契約),該已寄出的金錢,書商應附加利息返還(民法第二五九條第一款、第二款)。如果書商在廣告上未說明寄書日期,則買受人應通知書商,催告其在一定期限內(如一星期)須寄書,如屆時書商不寄書,買受人可以表示不購買該書籍,請求書商將已收到之金錢,附加利息返還(民法第二五四條)。利息之數額,依當地中央銀行核定之放款日折二分之一計算(利率管理條例第六條)。又民法第二六○條規定:「解除權之行使,不妨礙損害賠償之請求。」以上兩種情形,如書籍買受人有任何損害(例如職員替公司買書,因書商給付遲延,而被公司以辦事不力解雇),均可請求書商賠償損害。 (三)書籍的價値與一般市價相差懸殊:書籍郵購的另一個缺點是不知道書籍的眞正內容和價値如何。有些書僅管廣告上的書名很好聽,廣告上的內容十分充實,定價是三百元,但事實上依一般市價行情,也不過一百元。這種情形,如果書的實際內容與廣告上的說明不符合(例如廣告上說書有一千頁,但實際上只有三百頁),則該書商應犯刑法第三三九條第一項之詐欺取財罪,得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又民法第九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書籍買受人在發現書的內容與廣告不符後一年內(民法第九十三條),得表示撤銷自己買書的意思表示,使該買賣無效,所已經先付的金錢,可以向書商依「不當得到」的法律關係請求返還(民法第一七九條)。再者,民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法律行為係乘他人之急迫、輕率或無經驗,使其為財產上之給付,或為給付之約定,依當時情形顯失公平者,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撤銷其法律行為或減輕其給付。前項聲請,應於法律行為後一年內為之。」如果原廣告並未具體指明書的內容、規格、頁數、紙張等,僅書籍買受人於購買後,認為書籍價格與一般市價行情相差懸殊,則書籍買受人得向法院請求撤銷該買賣行為或減少書籍價金。 (四)書籍有瑕疵:郵購書籍,對於寄來的書有缺頁、污損、誤訂等情形,應如何解決?民法第三六四條第一項規定:「買賣之物,僅指定種類者,如其物有瑕疵,買受人得不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而即時請求另行交付無瑕疵之物。」一般人收到郵購寄來的書,發現有瑕疵,大都只想換書,書籍買受人發現書籍有瑕疵,向書商要求換書,書商不能拒絕。民法第三六六條規定:「以特約免除或限制出賣人關於權利或物之瑕疵擔保義務者,如出賣人故意不告知其瑕疵,其特約無效。」書商在廣告上寫明「本書即經售出,概不退換」,讀者最好不要購買,不過萬一已經購買了,發現書籍的瑕疵十分明顯,可以推定書商是發現瑕疵故意寄出的,這種情形書籍也可以退回換書的。書籍有瑕疵而不換書,也可以退回原書請求退錢,或請求減少書價(退一部份錢),或請求損害賠償(民法第三五九、三六○條)。買受人在上述權利之行使,應在收到書籍六個月內為之(民法第三六五條第一項)。 四、以分期付款買書 大部頭的書,往往可以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以分期方式購買,書商為了顧慮讀者前幾期付款後,以後不繼續付款,可能在契約上會約定如其中有一期不付款,以後各期應視為全部到期,應一次付清。其實這種約定是無效的。民法第三八九條規定:「分期付價之買賣,如約定買受人有遲延時,出賣人得即請求支付全部價金者,除買受人有連續兩期給付之遲延,而其遲付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五分之一外,出賣人仍不得請求支付全部價金。」因此,分期付款買書,除非連續兩期以上書款不繳,而不繳的金額,又達到全部價金的五分之一以上,否則書商不得要求買受人繳納全部價金。此外,如書商約定買受人如違反約定繳款,所已經繳納之款項沒收,這種約定也是無效的。因為書商對於違反約定繳納價金之買受人,所能扣留之已經繳納價金,不得超過書籍使用的代價(該書籍如用租賃時,按時間應繳納的租金),以及書籍受有損害時之賠償額(民法第三九○條)。 五、定價過高能否請求減低 坊間有若干工具書,定價過高,讀者固然有權利不買,但因為其為工具書,又不得不買。書籍定價過高,法律有無規定硬使其減低?著作權法施行細則第十七條規定:「著作物或出版物之定價過高者,內政部得令發行人酌減之。前項定價之酌減,如係敎科書,內政部應會商敎育部辦理之。」上開規定,僅在該著作物或出版物向內政部申請著作權註冊時,方有適用的可能。但事實上,著作物或出版物法律並無規定非申請著作權註冊不可。而且上開規定是內政部主動做的。所以如書籍定價過高,讀者只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讀者不能依據法律向書商要求減低定價。 六、郵費或運送費由何人負擔 民法第三七八條第二款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移轉權利之費用、運送標的物至清償地之費用及交付之費用,由出賣人負擔。所以寄書之郵費或運送費,原則上由書商負擔。但如買受人要求書商將書代為運送到另外一個地方(非買受人之住所)或代為寄給另外一個人,郵費或運送費原則上由買受人負擔(民法第三七八條第三款)。 七、以支票購買書籍 在工商社會,支票的使用十分普遍,對於大部頭的書籍,買受人也有以支票購買的情形。民法第三四五條第一項規定:「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所謂「價金」即金錢,支票並非等於金錢。因此以支票買書,書商有權利加以拒絕。又民法第三二○條規定:「因清償債務而對於債權人負擔新債務者,除當事人另有意思表示外,若新債務不履行時,其舊債務仍不消滅。」因此書商如接受買受人以支票購書,屆時買受人支票不兌現,不僅買受人要負違反票據法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該支票面額以下之罰金(票據法第一四一條第一項),書商對於買受人並能憑該支票追索價金。此外,依照民法第三二○條規定,該買賣買受人視為未支付價金。 八、購買盜印書有無違法 民法第九四九條規定:「占有物如係盜贓或遺失物,其被害人或遺失人,自被盜或遺失之時起,二年以內,得向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對於竊盜物或遺失物,原權利人原則上得主張權利,但盜印書並非竊盜物。因為盜印書是由著作權的非授權使用而來,而著作權與由紙張集合的書籍之所有權,又有不同(Copyright distinct from property in object)。因此盜印人非法盜印,盜印書所有權仍屬盜印人所有,第三人購買其盜印書,仍然合法擁有所有權,原著作權人對於購買該書籍之第三人不能加以追究。此外,著作權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因侵害他人著作權而處罰者,其著作物沒收之。刑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因犯罪所得之物,以屬於犯人者為限,得沒收之。著作權法第三十九條並未如刑法分則中規定「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刑法第二○○條、第二○五條、第二○九條、第二一九條、第二六五條、第二六六條第二項)。購買盜印書,該書如已經由買受人取得所有權,法院便不能加以沒收。因此,購買盜印書,雖然貪小便宜,但仍無違法。 九、結語 社會上對於事情的判斷,一向主張情、理、法。人情及道理猶在國法之上。俗語說:「法律不外人情。」法律是根據人情制定的,但事實上,人情與國法也有可能衝突。因為法律之制定所根據的人情,是全世界或全國共同的「人之常情」,而不是某一人或某一地的「人之常情」。在法院,國法是勝於人情的。國法所保障的是合法的權利。我國已漸漸邁向健全的法治社會,不管是買書的朋友或賣書的朋友,希望能夠多認識自己在法律上應有的權利,因為「無理取鬧」與「據理力爭」的差別,似乎只在於自己在法律上有沒有「權利」而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