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27 00:08:31瀏覽2030|回應8|推薦160 | |
東晉有位吳隱之,雖然家境貧窮,但其博學多聞,廣涉諸史,品清德高,極受大司馬桓溫賞識,為官清廉儉約,被任命晉陵太守。隆安年間,簡文帝聽聞他清正廉潔,將他提升為廣州刺史。
吳隱之在晉陵為官,從不接受任何人的禮物,朝廷給他俸祿,除了維持家用,他把剩下的錢再拿來接濟生活困頓的族人,每天粗茶淡飯的過日子,從不吃不該自己得到的糧食。為了節約開支,買柴時親自背回家,妻子自己織布縫衣,一年冬天,天寒地凍,吳隱之夫婦竟連一床厚棉被也沒有。
他被提升為廣州刺史後,依然一身清廉,廣州離京都建康千里之遙,許多官員自恃甚高,無法無天大肆收斂奇珍異寶。他們不省察自己操守,百般為自己開脫罪責:「收受賄賂,是因為在赴任的路上誤飲『貪泉』之水*1」,「貪泉」距廣州二十里石門的一處泉水。
吳隱之上任途中,偏要飲「貪泉」水,家人苦勸;「只要飲上一口者,立即懷有貪得無厭的大慾望,小心點好。」 吳隱之不為所動,舀起水來喝,並賦詩勵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認為,「只要心中無貪欲,無論喝多少都不會貪。」 吳隱之任滿回京時,金銀寶物一點也沒帶走,有人送夫人一塊沉香,吳隱之發現後就扔進河裡,那條河因此被稱為「沉香浦」*2。 他當官幾十年,家中只有薄地數畝,茅屋數間,有人要送車馬給他,給他另建府第,他都謝絕。因此,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處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的好官。《晉書.吳隱之傳》
本典故說明晉朝吳隱之任刺使為人公正廉明,不取非份之物,不因飲「貪泉」之水而犯貪,廣受百姓愛戴。當時許多貪官被抓到者都怪己因誤飲「貪泉」水才會犯錯,但吳隱之卻偏要去品嘗,家人擔心苦勸他不可喝此泉水,但他認為這種傳說是很荒謬的事,一個人內心誠信,喝什麼水也不會改變其不貪的心志。
此外,上天不僅考驗個人也會考驗家人,一次吳隱之與夫人欲離開廣州時,乘船經過石門「貪泉」處,突遇狂風,吳隱之心想自己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何以狂風驟雨,原來他的夫人拿了人家一塊沉香,吳隱之立刻將沉香丟到江裡,瞬間氣候就變得風平浪靜。可見人在做,天在看,一些小利看似誘人,但非義所得,皆損福澤,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可不慎。 吳隱之是個公私分明的人,一家人自甘淡泊,不為貪所惑,雖然有人說他這樣太造作,而他始終不為所動。他的故事,值得吾等學習,他不因飲『貪泉』之水而心生貪念,明白真心就在一念斷處,一念不生的靈知,這就是智慧。人雖有萬般的雜念,懂得用善念來轉惡念,堅守正念,使自心清楚明白。經云:「心能轉物,即同如來。」「物」指色、聲、香、味、觸,能夠安住起心動念,即使外境種種美妙的誘惑,也無法動搖,這樣的心就是如來心。
________________
(*1)東晉元興初年,吳隱之任廣州刺史,上任時,路過石門,該處有一古井,名曰“貪泉”,傳說飲此泉水者,“貪心乃生”,吳隱之故意飲一口。當場題一首詩,名《酌貪泉》:「古人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意指,人說喝此水會讓人起貪念,如讓商朝伯夷、叔齊喝了,怎麼也不會改變他們的操守,吳隱之藉此表明自己堅守清正的決心。
(*2)吳隱之離開廣州,在乘船回鄉的路上,經過「石門」處,突遇狂風巨浪,整艘船被打得搖晃不已,吳隱之心想:「我從未貪贓枉法,為何船隻來到貪泉之地,卻不讓我平安過去?」他隨即查問家人,夫人回答:「有人送我一塊沉香,這塊沉香就在船上。」吳隱之聽完,立刻派人將沉香取出,隨後丟進江裡,瞬間變得風平浪靜,吳隱之一行人終於安然回返家鄉。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