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11 03:35:14瀏覽3019|回應6|推薦177 | |
佛陀時代,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老先生因妻子過世,和兒子相依為命。老先生因家境清寒,生活艱苦,便起了出家的念頭。於是他帶著兒子一同前往精舍,請求佛陀為其剃度,佛陀憐憫其處境便應允請求。老先生與兒子出家,從此兩人一同出外托缽,傍晚回到僧團。
一日,老比丘和沙彌去一個較偏遠的村莊托缽,回程因路途遙遠,暮色低垂,小沙彌擔心會遇到毒蛇猛獸,於是急忙催促老比丘趕路。但固執的老比丘不肯加快腳步,沙彌一不小心用力過猛,便將父親推倒在地,當下老比丘就往生了。
老比丘死後,小沙彌一人獨自回到僧團,其他比丘見狀就問:「早上見你們父子一同出門托缽,怎麼只有你回來?」小沙彌回答:「我和父親一同出外乞食,因回程已晚,怕路上會有毒蛇猛獸,情急之下便催促著他前進,不小心推得太急,讓父親撲倒在地,他就往生了。」眾比丘聽後便責罵沙彌:「你真是個大惡人,老比丘是你的父親,也是你的老師,你竟然殺了他!」弟子便將這事秉告佛陀。佛陀告訴大眾:「這位老比丘雖然往生,但他並不是被惡意殺害。」佛陀隨即問沙彌:「你殺了你父親嗎?」沙彌回答:「是的,我不能夠推卸責任,但我不是故意殺害父親的。」
佛陀認可沙彌說的話,對他說:「我知道你心中並沒有惡意,不是故意殺害自己的父親。因為在過去世時,你和你父親兩人在無惡意之下,就已經誤殺過彼此了。」此時眾比丘聽佛所言,就請示佛陀:「世尊,這對父子究竟什麼因緣,造成他們彼此誤殺?」佛陀對弟子開示:「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有父子兩人同住,父親生了很嚴重的病,睡覺常有蒼蠅在四周飛來飛去,干擾睡眠,於是他叫兒子為他驅趕蒼蠅,希望能獲得好眠。沒想到蒼蠅愈趕愈多,兒子情急之下便拿了一根木棍,準備拍打蒼蠅。此時,蒼蠅正停在父親的額頭上,兒子揮打力氣過猛,一不小心就將父親打死了。那時的父親就是現在的小沙彌,而以木棍誤殺父親的兒子就是已往生的老比丘。」佛陀接著說:「因當時兒子心中並無任何惡意,所以今日償還罪報時,也不是被故意殺害的。」在場比丘聽了佛陀開示後,心生敬信,依教奉行。了解自己與父親的因緣後,小沙彌便努力修習佛法,精勤不懈,不久證得阿羅漢果。《賢愚經》
本篇佛典談善與惡皆有因果,眾人不解「因果」為何物?簡單說因果是一種超時間與空間的境界,它無法用言語詳實來形容。但佛陀也教導眾生,可以用「無我」、「無法」來超越因果。所謂「無我」是指一個人做善事,不要想著自己做了多少好事,給人恩惠不要計較別人沒有回報,「無法」是指,天地宇宙當中的成住壞空所有現象,本就存在,不是誰出生才有。能參透宇宙生命現象者,生活就不會被迷惑,就能遠離顛倒夢想,參不透生命現象者將自尋煩惱,遠離顛倒夢想之人自然不受因果所牽纏,自尋煩惱者生活中就受因果的牽扯。
而因果萌芽是隨著每個人的「心念」變動而產生的,心念能貫穿天地宇宙,亦即一個人的起心動念,無論善惡,天地立即明鑑。相信因果之人,他絕對不敢隨便做壞事,不信因果者,就拼命造惡。世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如陰陽、日夜、明暗、苦樂、禍福、善惡、美醜、得失等。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人做善做惡豈會無因果?佛法說:「一切唯心造」。天地之大卻在每個人的方寸之中,一個人的心可以大到包住虛空,也可以小到連針孔都難穿越,心大心小全憑人作。
佛法是分析問題的癥結,依佛陀的理教與方法,讓自己認識瞭解人生的真諦為何,佛陀是開悟的聖者,眾生多聽聞聖者之言,自然能夠獲得無上的智慧,有智慧處事就不會迷惑本性,有人說成佛很難,那是他不相信自己就是佛,因為佛性本來就在每個人的心裡,宇宙當中,人間才有佛法,人可以思考,可以言語,只有人才能夠修行,動物雖有生命,但牠們沒有修行的智慧,不懂修行的重要,然而身而為人卻不願修行,每天為工作瑣事煩惱,不願花一點時間精進,這樣的人生就太糟蹋生命了。
文中沙彌無意中推倒自己的父親,致使他的父親跌倒而亡,佛陀告示弟子這是有原因的。在過去世時,他們兩人也在無惡意下誤殺過對方,因為這個緣故,這世中倆人雖然還是父子關係,但角色卻已互換,彼此要受被不慎傷害而亡之報,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因果」。眾生就在不同的因果中不斷輪迴,明白因果的可畏,絲毫不爽,既為人身應該以因果的準則來做人處世,不做傷害任何生命的事,修慈悲喜捨的心,將自心的清淨,安住在行為與正念的思想中,人生在世,事業名望都是短暫的過客,唯有讓心安住在清淨的喜樂中,證得佛性才是究竟的圓滿,人生不是為柴米油鹽在煩惱,生命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要追求,而參不透的人只有在「因果」的漩渦中不斷的流轉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