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2 07:51:27瀏覽492|回應0|推薦20 | |
前提: 人生個人奮鬥的目標跟焦點,都不會相同,我也不異於常人想弄一個美麗的天地來過著那美滿的生活。可是,真的,讓我不可思議的慢慢地轉移到這裡面來探討、來學習。 有時我可以過了好久、好久不去想種種事情、或者是想到眾人學習的情形。但是,這一回就是不一樣了。而不知是靈界的干擾。或是我自性靈對眾人的關懷。講真的,我不知道。從我的思緒中一直浮現我有需要把這個話題說下去。真是的,有時候我也會有那無可奈何的情形ㄝ。 像在那篇『來揭開民間對「無說」的流言』將近說了兩萬個字。正正花費掉我一個星期的時間。在這中間我需要找資料,需要想怎麼來表達給大家來聽得順耳而會能接受。還有我也需要思考、還要校對。這句話說下去,是不是有益於一個你來在生活上能使用得上哦。這每每的一句話我都需要經過細思ㄟ。而我是不能像那資深的作家,都將你的心思、你的反應到桌面來說出。且我也沒有之所謂的『他心通』。 哇!那真是一連串的從靈感中而來的。有時我想一想我會了這門的學識,我也不得不說呀!有時候再辛苦我也需要說下去。我藉著那句話來形容我的心境,說到那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 我從那篇如何來『渡盡自己心中的眾生』的這五篇文中開始指出一個人、或是一個你,需要由這裡來下手,轉移一個人、一個你心中所具有的「性情與雜思」。 而對這字『渡、度』來說,即是轉移、轉換。這都是應該由你個人逐漸地、慢慢的來做到的。而一個你能做到了,都是一個你的、是一個你擁有的知識。且別人,是跟你搶不去的 那又是一個你堅固的「知識跟產品」。將來你一個人將知道自己是充滿了、充實了,便自然而然地會說出你的反應給人家來聽著。那樣子我要說一句這種的話,那話是不是說:『滿則溢。』(這是於心中自然中流露出來的。) 但是,我卻要說一個你在心中,卻不能有滿足自己知識的飽滿之心態。那就會害到自己的精進心。最好的辦法是放空,如果一個你能放空思緒,再去聽一聽別人說的新知識,那對一個人會更有益的,那將會促進你的心胸會更為開闊。若是一個你能將思緒放空,以後你會容納得下更多的「東西與知識」。 我每一次若是我說下一篇文章、或是一個主題,都將談這個主題的起因、跟那結論的情節 全都是會說到清楚來的。我也不去拖一個尾巴。為什麼我會說這呢?還是有原因的。一個你一定要記得我這一句話。而那個搞神秘、或是拖尾巴,將會拖死自己的。這就是一個人說起了因,沒有收尾、沒有收那個「果實的果」起來。於不知不覺中會折損了自己的『陰德』,那樣會讓一個你不能清閒唷!一個你可是不知道『因與果』的牽纏~有多麼地厲害呀! 若是我想要說這一個主題,我都必須思考。然後,把那個「好的果實」、「好的反應」說明到能讓一個你聽得清楚的、明白的可以交代得過得去為止。否則!我就不說了、不講了。我才不會想~去抓一隻蟲蟲來搔癢我的屁股。那是何苦來哉啊!我講了這種話題、話語,也不是像人家說那個遊山玩水的話題,說一說跟大家分享一下就算了。我若是想要講下一個話題,我一向就是很『慎獨』來處理我的心態。 ----------------------------------------------- 接下來,我來轉到另一個話題來說。 一個人,若是學到飽滿了、成熟了,就會溢出來。那就好像那一句話,這樣說:『瓜熟蒂落』的意思。這種話跟那個「自滿」是不同的情景。前幾天,我又說到『學無止境』這句話來。我於我自己得心中甚為感慨。生為人 有「瓜熟蒂落」的一天,而對學習卻沒有飽滿的一日。這時,我又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參加新崛起的『靈魂學』之學說。 然而,我去聽見了以後,我感覺我對『靈魂學』的了解 還只是九牛一毛的知識而已。如果在我思緒中的「認識與了解」,我想要由知道~到了會把眾多的靈魂體~對人體的入侵之處理~從學會得到上手能處理。我說真的,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時日。雖然我對『靈魂體』在這個區域有稍為了解,但是,我還需要對那『靈魂體』的處理方法之法門。讓他們得到很好的回歸,我還是得要學習呀! 當我從一開始進入之所謂『靈山』的時候,那時就講下這句話,無論是『道學及佛學』都散落在這個世間。只要我能用我的智慧去收集起來使用,就可以了。前幾天,我又面對著這個『學無止境』的問題了。讓我又憶起那句話,我真是走入『不歸路』哦!。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路徑,是永遠沒有終止點的一工。誰能講他的學識有多高,說真的,我不相信~~~!?。 我那位徐師兄說我,是一位擁有『高智慧』者。而我於現在又將那『家常話』吸收起來應用著。(家常話,是之所謂的「文學」。)可是,這時卻令我很感嘆哦!於我過去說過的那句話,又落到我的身軀上來感覺到。我講過只要有人,就有問題。一有問題,就會有需要。一有需要,就有人會去要求、去尋找答案來解決。 ㄚ!我感覺這樣做一個低層的百姓,是有夠痛苦ㄟ啦! 我在過去都沒有注意過這一條,只是一聽就讓它過去。 於此時,我想要說的這一條話,是跟一位你息息相關的。在我這個「部落格」是來探究「人性」的,跟這個身體種種的「思維空間、跟反應」出來的種種問題。而在你身軀上的構造,只要是人,其構造沒有什麼不同的喲! 我說這樣,一個你能認同嗎? 所以我講不管一個你,是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等等教門,都是一樣的是人。只不過信仰的的『主神』之不同而已。然而,一個你進來我這聽一聽。正當你聽完回神過來的時候,還是繼續信仰你的『主神』也不必去想那什麼跟什麼了。而這也沒有那個相信我的『神』會「卡好」啦!都是需要自己來打拼的。雖然是信仰的名稱之不同。但是,只要一個我、一個你是人。其肢體行為,都是會相同的。一個你追求你信仰中的『上帝』,一個我追求我信仰中的『佛祖』。而一個人若是沒有努力去耕耘、去工作。你想會~卡好嗎? 有一天,有一個朋友在他工作之餘,他想過來跟我抬槓。他就順口的問我一句:「你好嗎?」 我就俏皮的回答他說:「我不做抹好啦!。」(我那時是正在工作,我說道:我若是沒做怎麼會好呢!~那是怎麼會完成的意思啦!) 而事實上,天下也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如果沒有繼續工作。你說呢?我會~卡好嗎? 這時,我說到:『變換位置』。在這裡我不要用我使用過的行為~來說著。 我假藉『王鳳儀』先生在他的「學說」裡頭,他講過的話中,轉移出來做參考。 『王鳳儀』先生他說:『我在這裡遇到的事情,若是我不會。(或者是我做了失敗的事情),我就在這裡再做整理、再做研究、再做學習。然後,我再將這些學習之後的心得和能力,移到「別的地方」去做著、去演說著哦!。』 喔!我那時聽了這話之後,我的感慨~是深深的~~~噢!我不知道一個你聽見了這些話之後的感想,是如何呀! 在我的感覺裡頭:咱們好像同胞兄弟一樣,只不過一時「想法跟個性」有點差別一點點而已。如果有人也在這想要學習以前「聖賢」所留下來的好思想,我當然是義不容辭了。 我舉個簡單的話來說到:『每當一個你在台上演講之時,我在台下就會當聽眾、如果是我沒有這份的知識,我便當作我是一個學生來吸收、來學習。然而,我有一天換我上檯面去演講之時,你會嗎?換一個你使用這個心態~來使用變換位置。』 於現在,我感覺我已經能融入那「家常話」來使用,來表達那什麼道學、佛學、人生哲學。但是,我還感覺我對『靈魂學』的了解,還是不夠很透徹、很深入。而我還是去參加、去做人家的學生,聽一聽人家演講這門的知識、也想要跟他們學習操作這門學識,實際解決的『要領』之演練。 於今天,我會來說這個主題『變換位置』,也是來自於我最近又去參加了那個團體的學習。所以我在這裡提出來順勢說到。 我講了這樣子的『轉變位置』,也是我想要講的:『無論一個你信仰什麼教門。其人們的「構造與性情」,都不離佛教在經典所說的教材。我來用那一句寬闊的話語來講著:不管是哪一個人、或者是哪一個教門有了很好的教材,於此時我想十方大德,不妨也都可以拿來學習、拿來使用著~而不分你、我是什麼教門ㄟ。』 因為這個地球、這個星球的人們 於生活的環境與習性,都不是差不多嘛!那只是人們使用的言語 表達之不同而已。然而,在其他的方面,有了什麼不同嗎?那不是不離我跟你在常說的那一句話一樣嗎?人們,都需要吃、喝、拉、撒、睡等等嗎? ---------------------------------------------------------- 見性成佛: 我先來用先用一句很直接的話請問一個你,你見到性否!? 若是你跟我說道:我還沒有「見性」。 那我會說:你騙我?你沒「見性」!? 為啥麼?我會這麼講你騙我,你說你還沒「見性」。我不相信? 這樣好了。我再加上一個「字」來問一個你:「難道你對你自己的「性情」沒有瞭解嗎?」 那我真的無話,可說了。 最起碼一個你也會聽過別人的批評你,講你這個人的「個性」,怎麼樣的好與壞人家都會說的,而且在哪裡你能做得很好來!? 然而,咱們又回到這兩個字~來想著:『見性』。 我掀透開來說:這兩個字,是不是瞭解了這個「性情」,就可以成佛ㄚ? 咱們來回溯到過去「文言文」的時代,那言語讓人們來想的空間,是不是很大。(如果你是一個跟我一樣上了六十歲了,你一定唸過「文言文。) 而在「文言文」裡頭那個七言絕句,在唸過的人來講:是不是會感覺那還有很大的空間可想呢?是不是會感覺那將話語,都縮成很短呢? 而於現在的年輕人,我對他們就沒話可說了。因為他們對「文言文」的字句讀得很少,或是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唸過那「文言文」。可是,若是他是頭腦好的人、書讀得很多的人,也不難會瞭解這是啥麼意思啦! 啊!甭說你不知道在哪裡可以了解,或是摸索到手來得到這門『見性成佛』的資料。連我這時也不知道拿什麼資料,來跟你們說明在哪兒可以看得到『見性成佛』的事實與根據。 我會是我會呢!我從『般若波羅蜜心經』那兒,就可以「悟入」了!可是,我仍想要拿出有甚麼「方法」能更簡單的,來讓你在瞭解之後,也讓一個你能做到~進入清靜的世界呢? 那當然我也是要有一個數據,來令你明白才能做到的。如果是這樣不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先來說明一下這個『佛』字。「佛」這個字,只不過是一個境界的代名詞而已。然而,人們其最主要的目標,是從思維裡頭進入那裡面的『寧靜世界』。關於這一點,大家都很明白了。我也不必要再說太多了。
並且也在『五行性理的最後一篇中』我對各位說明先從這裡的五篇中間,把「五行性的個性之十種性情」都得要來瞭解。然後,再轉移到最好的禮貌上去,來讓你自己將後可以使用著那種最好的行為。那又是將會是一個你~自己最好的底子和最好的根基。 於上頭,我又怕各個忘記了這個「渡、度」的意思,又重新說明了一下下。 我在這兒想要問你:一個你「見性」了! 如果你自己的答案,是還沒有!。 我也真的,無話可說了。 一個你對你自己行為的性情,難道你還沒有了解嗎? 我這時還是要說一句話,對與錯,好與壞,每一天還是都有二十四個小時在循環著。不管那是最簡單的、還是得要一直去演練、練習之後,才能熟悉。如果一個你還不了解得很清楚也可以再進去「了解與認識」一下。我反正我說過了在這已經是成了白紙黑字了,不管一個你甚麼時候都可以進去「了解和練習」。 我在上面說過了『五行性理的個人性情』,於此時我們來了解一下,在佛的經典裡頭所記載的是怎麼說: 然而,這『五行性理』裡頭的『個人性情』,在佛教的經典上又怎麼說的。 我來說這「個人的性情」,這在佛教的經典上是屬於「眾生性」。『佛與眾生』是同在一性中。(佛與眾生是同在一個性情當中。) 請一個你來聽一聽經典上那是怎麼說的: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 以下的話語,就需要一個你來用到『腦力的激盪法』的法則了。哪一問、一答。一答、一問。且這樣又來說:是正思、反思。是反想、正想之法則也。在這完全就需要一個你用到你的『學識』了。還有那『心』這個字、你若是唸煩了也可以轉換用我的「覺知」來唸著。我就一邊插入來做提示了。】 達摩血脈論 自性真實非因非果。法即是心義,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無有是處。佛及菩提皆在何處?譬如有人以手提虛空得否?虛空但有名,亦無相貌;取不得、捨不得,是捉空不得。 除此心外,見佛終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處?心外既無佛,何起佛見?遞相誑惑,不能了本心,被它無情物攝,無自由。若也不信,自誑無益。 【* 我說在我們還沒修成佛之前,都稱為眾生。而眾生於頭腦中這個「覺知」,又稱為「心」。前面我已經講過了「眾生與佛」是同在這個心中。那眾生與佛同在一性中,就是這個意思。為眾生之時,就沒有做佛了。而為佛之時,便沒這個眾生了。* 那猶如太陽一出來,就沒見到月亮一樣的意思。然而,我也可以這麼講:我現在來為你解說之時,我是以一個眾生的身分,來做這份工作,來為一個你解說。若是我此身為佛之時,我便會使用佛的性情的「如如不動了」。如果一個你再如何激我、罵我、~~~等等,我還是依然故我。我說了這樣的「轉換位置」,這對一個你可清楚了。因而上面這樣講: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到)外(去)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我先聲明一下,我這樣說了已經是很分明的說明了。如果再有人聽沒,我也沒法度了。】
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 【* 上面這一段文,已經說下「佛的性情」是啥麼樣的、啥麼款的。一個你自己來唸著,來注意。】 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閑文書,都無用處。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縱有珍饈如山,眷屬如恆河沙,開眼即見,合眼還見麼?故知有為之法,如夢幻等。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 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若未悟了,不學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忌法。如斯等類,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但是不見性人,妄稱是佛。此等眾生,是大罪人,誑它一切眾生,令入魔界。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若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眾生。若離眾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即眾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問曰:若不見性,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又問:因何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為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迴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 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憑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佛無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淨。諸法無修無證,無因無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 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見此義,一切時中,一切處處,皆是不了本心。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癡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人,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見解。 【* 上面這一段文,已經說下「佛的性情」是啥麼樣的、啥麼款的。】 問曰:既若施為運動,一切時中皆是本心;色身無常之時,云何不見本心?答曰:本心常現前,汝自不見?
此心從無始曠大劫來,與如今不別;未曾有生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好不惡,不來不去;亦無是非、亦無男女相、亦無僧俗老少、無聖無凡;亦無佛、亦無眾生、亦無修證、亦無因果、亦無筋力、亦無相貌;猶如虛空,取不得、捨不得,山河石壁不能為礙;出沒往來,自在神通;透五蘊山,渡生死河;一切業,拘此法身不得。此心微妙難見,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見。 於此光明中運手動足者,如恆河沙,及乎問著,總道不得,猶如木人相似,總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識?佛言一切眾生,盡是迷人,因此作業,墮生死河,欲出還沒,只為不見性。眾生若不迷,因何問著其中事,無有一人得會者,自家運手動足因何不識?故知聖人語不錯,迷人自不會曉。故知此難明,惟佛一人能會此法;餘人天及眾生等,盡不明了。 【* 我說:我在這句是「自家運手動足因何不識?」又感覺到我在一次見到我的性情。在這麼一句短短的話語中,我又「見性」了。之所謂『見性與不見性』。就在這裡見分曉。在這就已經指出「我行為的性情」。而這在我行為中的性情,又是由我的運手動足來瞭解的。然而,養成我行為的性情,又是從我的知識中來養成的。我已經讀過那五性的性情(個性)。所以我又更進一步了解見性,在這句話了。以後我又可以將好的知識,轉換到我的行為來使用著。因為運手動腳是由我心中來控制的。我若是有了更好的知識跟資料,我就可以變換到我的手腳來使用、來跟人們接觸是可以用那最好的行為啦!。 若智慧明了,此心號名法性,亦名解脫。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來;亦名不思議,亦名聖體,亦名長生不死,亦名大仙。名雖不同,體即是一。 【* 這個『寧靜世界』的名稱不一。那不止是可以使用佛這字的名稱,於其他的名稱上,不妨一個你也順勢來認識一下。而且也可以稱為「上帝」。因為都是人、是人類,一個你信甚麼教門,就用甚麼名稱。】 聖人種種分別,皆不離自心。心量廣大,應用無窮,應眼見色,應耳聞聲,應鼻嗅香,應舌知味,乃至施為運動,皆是自心。一切時中但有語言道斷,即是自心。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色無盡是自心,心識善能分別一切,乃至施為運用,皆是智慧。心無形相,智慧亦無盡。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 四大色身,即是煩惱,色身即有生滅,法身常住無所住,如來法身常不變異故。經云:眾生應知,佛性本自有之。迦葉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諸佛心。前佛後佛只傳此心,除此心外,無佛可得。顛倒眾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馳求,終日忙忙;念佛禮佛,佛在何處?不應作如是等見,但知自心,心外更無別佛。 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自心是佛,不應將佛禮佛;但是有佛及菩薩相貌,忽爾見前,切不用禮敬。我心空寂,本無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盡落邪道。若是幻從心起,即不用禮。禮者不知,知者不禮,禮被魔攝。恐學人不知,故作是辨。諸佛如來本性體上,都無如是相貌,切須在意。 但有異境界切不用採括,亦莫生怕怖,不要疑惑,我心本來清淨,何處有如許相貌。乃至天龍夜叉鬼神帝釋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亦莫怕懼;我心本來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見,但莫取相。若起佛見法見,及佛菩薩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墮眾生位中。若欲直會,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無定實,幻無定相。是無常法,但不取相,合它聖意。故經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 到了這裡,我只是抽出一半。我抽出我想要指出來、讓你了解那字「性」,即是「性情」。讓一個你先來個「明心見性」。才不至於像這句話這樣:眾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馳求,終日忙忙;念佛禮佛,佛在何處?不應作如是等見,但知自心,心外更無別佛。】 ----------------------------------------------------------- 然而,我再抽一段尾段,來收尾巴。我也可以講再來~激盪一下下你的心: ------------------------------------------------------------- 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是心,即無能運動。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身若無性,因何運動。若自心動,乃至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動心動用。動是心動,動即其用。動用外無心,心外無動。動不是心,心不是動。動本無心,心本無動。動不離心,心不離動。動無心離,心無動離,動是心用,用是心動。動即心用,用即心動。不動不用,用體本空。空本無動,動用同心,心本無動。 故經云:動而無所動,終日去來而未曾去,終日見而未曾見,終日笑而未曾笑,終日聞而未曾聞,終日知而未曾知,終日喜而未曾喜,終日行而未曾行,終日住而未曾住。 故經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見聞覺知,本自圓寂。乃至瞋喜痛癢何異木人,只緣推尋痛癢不可得。 故經云:惡業即得苦報,善業即有善報,不但瞋墮地獄,喜即生天。若知瞋喜性空,但不執即業脫。若不見性,講經決無憑,說亦無盡。略標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 ------------------------------------------------------------------ 一個你想要「成佛」否!一個你想要「成上帝」否! * 你們都是未來佛,都是未來的上帝。我在我這一世已經是很努力的、辛苦過了。所以我從這裡就直接指出那個「性」字,是「性情」。一個你能不能做到了成佛、成上帝。那完完全全就要看看一個你的造化了。我在這用直白的心、坦然的心來祝福一個你了。(這意思,也是祝福你們大家了。) * 俚語說:XX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坦成的說:不想當人家的「師傅」。所以我將那兩個字空了下來。因為現在的人~足奇怪的,有很多事情,都喜歡遷拖~~~。是故,我這樣講是想跟要一個你把責任撇清。是該我說錯了,我來負責。若是一個你智慧不足,反應不過來。那一個你也不必怪誰、怪誰了~~~。我那樣的指出來,是想讓一個你可以減少了辛苦好幾年。為什麼我又這麼的說呢?只因我曾經也是那樣子。我當過了顛倒眾生~顛倒眾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馳求,終日忙忙。 * 在這我想舉一個簡短的例子,來鼓勵你們。就在這幾天看到電視的節目中報導而已。* 那是一個健康坐輪椅的女人,在她的心中也有一個欲望。她看到人家跳那標準~舞,跳得非常的優雅。就這樣她開始用手轉滾了她的輪椅。咱們不要探討她轉滾了幾年。最終~終於讓她練成功了練出一個坐在輪椅上轉滾出了一個舞姿很輕盈的、而又很飄逸的舞道出來。當記者訪問她之時,她就說:「在你們看是簡單。但是在我來講我就是需要天天練習著。」我這樣說她練到輪椅和她的人體合一。你想她的舞姿能不凡嘛!* 這小小的故事,有時能啟示著人們的意志力與堅持力。那最終的成果,還是回歸落在她的身上來。 * 我從「五行性情的性理」開始沿路上鋪下在這頭腦的心中,是要用何種的方法,如何來「轉換一個你的念頭」到了這人人希望、又稱讚的清境境界。到今天的這篇文章終了我已經引領一個你、或是講引導一個你到一個段落了。其他的方面,若是一個你還有問題的,也可以在下面的回應區問我,我一定不惜時間為你服務。或者是在『達摩祖師的頓悟法要』裡頭,在哪一篇,有哪一段的經句對解說有困難,一個你也可以問一問。 * 一個你想要「成佛」否!一個你想要「成上帝」否!那完全要看你所下的『智慧跟功夫』了。我只能將我所學的、所悟到的、悟通的道理在這裡完完全全的跟一個你分享。還有我要說一說:在平常的日子裡不管你是做生意的、上班的、或者是在這裡學習,都得要把你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回應到你的筆記本上。不管一個你寫下都短,都沒關係。這是會幫助您記憶的你的回憶錄,過了一段時日,當你再回頭看看自己時,絕對會有會心的一笑。(這是平時人們很少做的行為。) * 我說到這裡,還得說說一件事情。請不要被那一句:「無一法所得」所蒙蔽。那是說人們終日在外頭去尋找XXX所做的行為,搞得自己不知所措。就像一個你進來這裡唸一唸我說的經文,一個你沒有增加「知識」嗎?將後再把這之是又轉成了你的智慧。難道你能說沒有得到甚麼嗎?難道我讀了那麼多書籍,我說我沒有得到甚麼嗎?我可以這麼說嗎?我最起碼我能轉換這思想的念頭,我已經進入了『寧靜世界』的資格了。並且在這裡我也要說一下,當您用功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之時,於你心中這尊『佛』自然而然的會跟您相應。你有時候就需要問問你自己,我懂嗎?我做到了這樣子可以了嗎?先跟你這尊『佛』打交道。先跟你這尊『上帝』打交道。你是你的這尊『佛』在引導你的,而且最保護你的。這樣明白嗎?因而,你要更愛惜你自己。我已經將該說的全說了。我不願其煩的說,您也要有耐心的聽進去。 * 我最後來用這種話語來說說:我是一位『倒駕』的再來者,我仍然是『依經奉行』。我來用另一個角度來說好了。一個人不管是我做了好事、或是說了好話。不管是我做了壞事、或是說了壞話。我說~沒有一件事情不會落到我自己的身軀上來的。因而,我還是『依經奉行』還有的是前聖先賢會留下的伏筆。當他再度下凡之時,又可以再使用到。我說這樣一個你理應有信心吧!請不要對你自己所聽到的、所見到的產生懷疑!? 最後我用上一篇那個話題來做結束;『人身難得今已得,此生不修等何世。』
再見囉!~~~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