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1/19 18:53:45瀏覽1219|回應2|推薦20 | |
作文是終生都要努力的功課
大家對「作文」的概念,大都停留在學校的國文課,由老師命題,學生在作文簿上寫出一篇文章,老師加以批改及講解。離開學校後,鮮少有人會找個題目,自行習作一篇,以至於作文能力常有「不進則退」的情形。
自從部落格、臉書、推特、LINE…等網路工具盛行之後,許多人利用這種自媒體傳達訊息,由於須要溝通,總得用到文字敘述,因此寫出一則淺顯易懂的短文,將所要表達的意思,進入到對方的認知上,是每個人都要努力的功課;否則辭不達意,不僅得不到目的,而且可能讓人誤解。某年,台南市長黃偉哲在蔡總統臉書留言「粽盼親離」,引起網路熱議。媒體報導:小編只是想用諧音梗,請大家端午節要做好防疫,但亂用成語,讓黃市長氣炸,要她回去重修國文課(註一)。
求學時,我的國文成績在水準之上,作文常被貼在公布欄供同學參考。就業後,因業務需要撰擬公文,只是公務文章受限於法令,僅能記實,難以議論,尤不能抒情,對培養作文能力,助益有限。後來,有機會撰寫講稿,為能言之成理,不得不博覽群書,特別是政策性的文章,須多所涉獵;久之,擴大了視野,也豐富了內涵,只是替人捉刀,再優美的文采、再宏偉的讜論,都是別人的。退休之後,設立部落格,不僅隨時悠遊於網海之中,題材也不受限制,因而記實、議論、抒情,都能隨心所欲,也無須擔心誰看、誰不看;誰喜歡、誰厭惡。
學生時期,時常閱讀《聊齋志異》,但因該書以文言文撰寫,又有許多罕用字,除須勤查辭典外,其時代背景也須有所了解,因而讀了不少相關書籍。去年,因貼了一篇《說報應》的文章(註二),而以《聊齋》的〈小翠〉說明「善惡終有報」。當重讀〈小翠〉時,對於小翠知恩圖報、有情有義,感受尤深,因而寫了一篇讀後心得貼在部落格內(註三);其中提及:至於小翠何處去?原著沒有交代,或許因為她心地善良而列位仙班,或許從此孤燈作伴,了卻餘生。寫完這段話,心情十分沈重。
撰寫《聊齋志異—小翠》(註三)之後,重讀其他篇章,覺得越來越有趣,於是在部落格闢出「聊齋」單元,隨時貼上讀後心得,以享網友。如今,對於《聊齋志異》的認識,遠比學生時代更為深廣,也終於了解作者蒲松齡有個夢中情人,作為「聊齋美女」的原型;也知道鄧小平名言:「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原來出自〈驅怪〉乙篇。
常寫作文最大的收穫,就是:使心思益加細膩、看法更為精準;與人聊天,不再是泛泛之談,常能言人所不能言。須知,作文不是作家的專利,何況在自媒體發達的今天,每個人都是作家;所以,寫好作文是大家一輩子都要努力的功課。
註一:參閱【重修國文課】乙文。
註二:參閱【說報應】乙文。
註三:參閱【聊齋志異—小翠】乙文。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