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甄選教師人滿為患有感
2006/03/23 22:21:21瀏覽1745|回應0|推薦3
廖柏森

一旦時值全省各縣市中小學甄選教師的時節,報名人數屢創新高,而錄取率卻需以小數點來計算。而且為謀得一席教職,這些準老師還必須背負教材教具去環島轉戰各縣市應考,甚至要靠關說行賄才能錄取等傳言甚囂塵上,使教師尊嚴快速向下沈淪。這種現象看在身為教師的筆者眼裡就只有痛心二字可以形容。這些應試的年輕準教師,無論是經由師範體系院校或一般大學教育學程培訓,都是一群優秀認真的社會棟樑,在歷經多年專業養成教育後,絕大部份人卻落得失業的窘境,無異是國家教育資源的重大浪費。


為達師資多元化的目標,自1994年施行之「師資培育法」規定「師資及其他教育專業人員之培育,由師範校院、設有教育院、系、所或教育學程之大學校院實施之。」教育部開放各大學及技術學院競相爭開設教育學程,造成浮濫,如今台灣每年培養上萬名的師資,不僅是供遠過於求,更產生良莠不齊、影響師資培育品質的現象。


師資培育制度開放後,一般大學的許多學生都躍躍欲試,通過學校的嚴格篩選考試才得以就讀教育學程,並比其他同學多修幾十個教育學分、通過一年實習後,才能一償當老師作育子弟的志願。但平心而論,一般大學和技術學院教育學程的專業師資不足,必須依賴各系所教授支援,但多數教授平日以理論研究為主,本身缺乏中小學的實務教學經驗,如何教導學生去教學?加上沒有足夠的潛在教育課程作陶冶,遂導致各校培養的大量師資素質參差不齊,其中大部份人更在甄選教師時遭受挫敗。這些原本充滿教育熱情的學生編織一個為人師表的美夢,但在歷經努力學習具備資格後,卻在就業市場被澆了一大桶冷水。


教育的主體是人,教育成敗的關鍵繫於優秀的老師。但在目前以開放多元為名所大量生產的師資,不但造成各校培育師資水準差異過大,更使得數量龐大的準老師無法就業,多少社會成本、教育資源就此虛擲一空。衷心期盼教育主管單位應加強管理師資培育的品質,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要再過度開放師資培育的學校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2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