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歇後語 20200108 「不忘初心」
2020/01/08 18:55:08瀏覽3520|回應0|推薦0

歇後語

20200108

「不忘初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

古德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雀榕發新綠

舊衫盡褪去

還我本初心

無憂又無懼

(2006年搬到高雄縣鳥松鄉鳥松因鄉內有一巨大雀榕(台語「鳥榕」諧音)而得名,不久汪民隆師兄由其家中樓頂移來一小棵雀榕,先栽於盆中,後移植於鳥松國中空地。如今已有兩個人高。因念歲月匆匆,無常迅速,又憶起常與師兄相互勉勵,莫忘  師恩,不忘初心,有感而發。去年,於鳥榕邊手植一株菩提樹,只願  師兄姐們菩提日日長。)

探究「有什麼是我切確知道的?」這個問題,也是覺醒之後的一個寶貴工具。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有助於銷融各種限制與想法,以及容易產生執念的傾向,這些在覺醒之後都會繼續存在。

無論你置身在道途上的何處,要願意在內在靠自己的力量昂首挺立,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帶著敞開與真誠的心迎接自己即將發現的事,這是最重要的。這是你整個覺醒與覺醒之後的生活所賴以維繫的重要骨幹。

《覺醒之後》p.24

當『我是我自己』離去時,『我是一切』會到來。當『我是一切』離去時,『我是』會來到。當甚至連『我是』都離去了,就只有實相存在,在實相中,每一個『我是』都保存著並增添光輝。多樣性但不分離,是心智可以觸及的究竟實相,超越了它,所有活動都將停止,因為在其中,所有的目標都已達成,所有的目的都已實現。

《我是那》p.264 

「無一物是我」是第一步,「一切都是我」是下一步。二者都依附著「有一個世界的存在」這個觀念,而當這個也被放下時,你依然是你之所是----不二的真我。你當下即是那,但你的視野被你關於自己的錯誤觀念阻礙了。

《我是那》550頁 

對悟者言,世界萬象是否萌起在目,並不重要。不論萬物示現與否,他始終專注於真我。

《拉馬那尊者教誨薈萃》p.35 

真實存在於你自己,並無一物可了悟。……棄絕一切有關非真實者之思維,或棄絕一切思維,而貞定於單一思維。一切修行的目標是,使心思定於一,專注在單一思維,而排除諸多思維。若能如此,則最終吾人之單一思維將遁然遠去,而心思在其源頭,亦杳然無踪

《拉馬那尊者教誨薈萃》p.48

「我是這個身體」的思維,乃是無明;而了知身體不離真我,則是真知。

《拉馬那尊者教誨薈萃》p.78

首先,人視真我為客體,然後視真我為空無,然後視真我為真我。只有在最後階段,了無視見,因為視見即是「在」(being)。

《拉馬那尊者教誨薈萃》p.82

真實覺醒的標記之一就是找尋的結束,你再也感受不到那種動力、那種拉扯了。

《覺醒之後》p.30

覺醒觀點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沒有方向。實相不需要一個方向,如果有什麼方向,那就是深深的放鬆,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覺醒之後》p.37

真正的覺醒、開悟,就是免於所有的執著,亦即免於所有的觀點。那樣的狀態其實是無法形容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那樣的存在狀態是何模樣。在抵達那個點之前,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仍是可以想像的。

《覺醒之後》p.102

覺醒之美在於,當你不再透過你的制約而運作,那麼活在這生命中的『我』的感受將不復存在。

《空性之舞》

需要任何東西的欲求完全不存在,而那就是真正的標記之一。

《空性之舞》p.278

欲達解脫,則需盡滅一切心緒傾向

《神的遊戲》p.148

觀者超越所觀,能觀察到的不是真我

《我是那》p.253 

印度偉大的哲學家和靈性導師克里希納穆提,在他晚年的一場演講中,他問的一個讓聽眾非常驚訝的問題:「你們想知道我的秘密嗎?」每個人立刻豎起耳朵。這麼多年了,大師總算要透露領悟的關鍵:「這是我的秘密,」他說:「我不在意任何發生的事情。」

節錄自《一個新世界》p.194

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僧璨大師《信心銘》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永嘉大師《證道歌》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楞嚴經》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華嚴經》

輪迴諸道中,無自在可言,

覺醒狀態中,方可尋得之。

此覺醒狀態,絕非由努力而得;

非以力可達,乃藉任隨、從不奮力而至。

 

輪迴,不因排斥而可棄;

任隨,輪迴將自行解脫。

試圖解除苦難,未曾帶來自在;

藉由鬆坦任隨,方能感到自在。

 

於渴求之中,找不到安樂,

唯放下渴求,方能得安樂。

試圖避免貪執,無法斬斷貪執,

唯有藉由厭離,真能停止貪執。

 

教言,非靠希求而可得,

覓得上師,即可得教言。

僅僅依靠請求,未曾獲得加持,

生起虔敬之心,加持便將來到。

 

國王啊,恆時以法為伴,方能獲得安樂,

捨棄分心事物,懷持見地與禪修的本性,

安住於無生的法身平等性中。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p.22~23

淨化對境,並非指你不再感知對境,而是指在光明與空性之中,不執持且不攀緣於對境。猶如鏡中影像之例,雖然顯現、卻是空的,因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執取,你的感知便稱作『對你自己出現的感知』

藉由淨化內在感知的自心,這是讓無執覺性自行解脫的教言:不論心中生起什麼---念頭、記憶或五毒情緒之流,當你不將心思專注於它們的時候,那種流動就自行消退了,因此你便不會受到念頭過失的染污。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p.54~55

「無明」是不明瞭心的主要本質。「明」是看見心的這個基本本質(吉祥獅子說:明是本覺的了知,為個人的體驗)。當你將這點應用到你的相續時,向內看著這個本然狀態,這個清澈、寧靜、鮮活覺醒的心的基本本質。如此單純地看著心,是自然清除無明的要訣。

心是形成的思想。心性是離於思考與作意當你體驗到此一本質就是你的相續時,便中斷自心的意念活動並任其如是而為,無作意且如它的本然狀態。這個離於任何作意,寂靜且鮮活覺醒的狀態,是自然清淨自心的要訣。

心是思惟的基礎,心識是所有可能發生的念頭活動,是促使心活動的風息。當你將這點應用到你的相續而體驗時,不要被挑起情緒的風息所煽動,而是讓心保持無念,不由任何體性所構成,就有如酥油燈中不為風動的火焰。保持覺醒,但不形成概念。這是讓心和心識自然消融為法性明澈自性的要訣。

昏沉是由於厚重的心意遮障而無法理解任何事物。覺醒是鮮明地如實看見初始的本然狀態。當你將這點應用到你的相續而體驗時,向內看著這個不了知、無理解力的心本身,不要質疑心是否了知由此看見它不含任何體性,而是清澈且無遮的。這是讓昏沉自然消融的要訣。

節錄自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p.163~167

念是沉思與深思。無念是沒有意念活動,保持如此而讓念頭的來去自行消融。當你將這點應用到你的相續而體驗時,不論生起何種念頭,既不要排斥它,也不要修改它。反之,讓它自然消退,離於意念的造作戲論。由於它不具實體,因此也不留下任何痕跡。這稱為將念頭帶向無念的要訣。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174

止是當念頭活動完全消退,而你的注意力仍保持不動。觀是你在當下清晰看見法性。當你將這點應用到你的相續而體驗時,在你安頓而入於平等性中之後,你清晰地在所見與所想的一切之中,體驗到空性、事物的本性,這就稱為了悟止、觀無二無別的要訣。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175

法性的真實自性,不是此心可以攫取的ㄧ個對境,它沒有維度大小且不屬於任何類別,是無法以任何方法指認的性質,因此無須由明智的人來作分析它單純是關於了知,了知從ㄧ開始就一直在你之內的心,因此無須知識才學。別管是否聰明,只要安住就好

這真實自性不屬於智力的範圍之內。由於它是本自即有的清淨,無生且自然現前,因此無須刻意去修為之。對它的體驗就只是自然的現前,因此無須在自心中執持它,也不需要機靈敏銳。就別管什麼才智了。

平等性的心既不寬廣,也不狹窄。佛意與有情眾生的心,是從同一個根基衍生而來,這根基也就是覺醒的心。了悟它即是證悟,不了悟它便在輪迴中流轉。這個心的體性,無視於概念作意,它清澈明亮,不由任何事物所組成,乃純粹的空性,毫無阻礙而鮮活的現前---這就是佛意。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是你需要了悟的了,因此,了悟它,對此你就不再有疑惑。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191

法性真實自性的意義是什麼?它是本然即在,無拘無束的明澈覺性,不需要往他處去尋覓。當你了悟這個平等心是本自即有、永無止息時,就可以怠惰。由於每ㄧ種感知的顯現,都是此心覺知自性的表顯,不論有什麼念頭來去,它都由法性的自性生起,又消融回法性的自性,因此初始覺性是永無止息的。

這個要了悟的自性,不是要去修持或成就的某個東西,所以是可以怠惰的。在法性的如是自性中,完全無可修持也無可成就,從ㄧ開始你就自然擁有它,它都在。不論什麼樣的作為或努力,都會使你受到野心之繩的綑綁與束縛。並沒有其他需要經由努力奮鬥而達成的目標。讓你的平等心無所緣地在法性的證悟境界中,放鬆安住。

了悟此一自性之後,如果你能夠怠惰,那本身就是佛的覺醒境界。你對於再次投生於輪迴之中,便不會懷有恐懼。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193

五毒情緒從ㄧ開始就是你自然擁有的,就在你之中,因此並不能用排斥來把它們丟掉。它們無法由轉化而獲得轉化,或者由淨化而獲得淨化。由於這五毒具有法性的自性,因此必須讓它們自然消融,原地解脫。

瞋的體性是空性,當瞋恨熾盛而變成地獄之後,在那一刻,此瞋恨已不能再生成其他東西,所以也不會再生成其他東西。瞋的對境是空的,因此從瞋的對境也無法生出任何東西。瞋沒有它個別的體性,所以既無形狀也無顏色,既無實體也無實質,因此無須排斥它,它便自行消融。瞋生起時不會造成傷害,瞋不生起也沒有利益。瞋自然消融於法性的廣袤之中。

貪、癡、慢、疑(嫉妒)也一樣,它們空無位置,因此沒有出處。其次,它們沒有地方,既無所依也無實體。最後,它們空於本質,既無顏色也無形狀。五毒情緒在原地消融,不留下任何痕跡。本始覺性便清醒萌露,念頭解脫為法性,二元對立之繩被斬斷。

了悟這個之後,當你在修持時,不論哪一種五毒情緒生起時,都將萌現為法性,無須拒絕。本覺是不需要被製造的。這是讓五毒自然解脫的指導。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195

由於本自即有的覺性是從自身展開,每一個憶念都是覺性。不論心中出現什麼,不要追隨,讓它由出現的地方清除---這個本身就是覺醒的境界,有如泡沫從水中而生,又融入水中。

輪迴中的流轉是無常的,沒有任何實質。不論你如何經歷這生、老、病、死的無盡輪迴,有如魔術幻現一般,這些都沒有任何部分具有實質,因為它們都是由你的心所生。了解它們是幻相,雖然可以體驗,但卻非為真實。

相信有我,這是一種迷妄,因此不要相信我或自我有任何實質。房舍和土地、丈夫和子女、錢財和家當,都有如夢中的對境,既不真實且為如幻。因此,要把這些當成幻想。

所有世俗活動的本性都是痛苦的。有如蠶從唾液吐出的線一般,它們從蠶()吐出,然後又把蠶(你)捲綑起來。不論你做什麼,應以無念作為封印,然後將累積福德的行為作迴向。如果你能如此修持,你所做的每一個行為都會變成帶領你證得佛果的法。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197

從ㄧ開始,你的心就一直是從未生起而本自即有的本然現前,且初始就在你的相續之中。它不是需要透過努力去重新達成的事情。由於這自心自性不是實體的事物,修練它意味著甚麼都不修練。它不是要修練的對境,也沒有要修練它的人。

既然你的思惟即是本始覺性,便不要將昏沉與掉舉視為缺點。由於念頭沒有體性,它們自然消融之後,法性的本然現前狀態就趨前而來。昏沉由這個自性中生起,又消融回自性之中,因而淨除了。掉舉也在從這自性中生起時,淨除而返入基空。

由於果不是一件可達成的事,所以只要了悟你自己的心,便已足夠。由於心既不會死亡亦不會遷轉,所以它是法身一界。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200

法性的自性不是具體的物質,因此沒有可製作生產的東西。由於這法性自性自始即在,它不是彎腰禮敬所得到的果報。法性的自性就在你之中,現前而無遮。一旦你了悟,你的心是沒有任何體性的,這個了悟本身就是覺醒的境界,它不是需要去達成的某件事情。所有的努力與奮鬥,只會將你束縛於渴求之中。放下,不造作,不禪修。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201

一切有情眾生與有生命的形體都會生,也都會死。與具有色身的眾生相較起來,沒有色身的眾生更是眾多。不僅如此,證得涅槃意味著在空性的法界虛空之中得到解脫。如此,萬事萬物化空,因此一切顯現與存有的事物都是空性的狀態。因此,不要執著或攀緣於二元對立的狀態。在無所執著的狀態下,安住於了悟空性不屬任何類別的大周遍狀態之相續中。安住於沒有任何意念造作的狀態中。

要確知,空性是絕大多數教言的要義。從最初一開始,這就是所欲見地的不共功德。如果你無法了解空性的意義,你將使自己落入對六聚所感知對境的攀緣之中,而繼續在輪迴中流轉。如果你能確信空性的本性,就中斷了輪迴之流,而顛倒幻相將完全淨化。另一方面,如果你誤入空性觀點的歧途而非了解真實的空性,或者無法了解平等性的狀態,反而放逸而落入怠惰的狀態,便沒有任何比如此誤解空性來得更嚴重的歧途了。因此,要仰賴上師,向他求得甚深口訣的要點,並努力不懈地修持。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212

了悟見地的功德如下:

你重返智之本處,與法性之母相會。

你認出勝觀之行的大樂而自然消融概念意想。

你達到般若(慧)的自然圓滿。

你的見地沒有任何的限度。

由於返回智之本處,不論聽取多少的教法,你都知道,沒有比顯相與空性﹝雙運﹞更高的教法了。你認識到並了解,這與你自身沒有分別,由此了知這其實就是你自身的體驗。透過認清一切都是法爾如是,使你與法性之母相會。

雖然眼根的對境顯現為視覺的形式,但在你經驗到它們、雖然看見卻了無攀執著的時刻,你的概念便自然消融。在你如此經驗事物的那一刻,你從內在找到了本覺、法性與大樂,並且理解了證悟之行的大樂。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246

安置自心的方法,是超越有所安置事物的大安住。持續不斷地了悟見地之中,放鬆而不約束你的感受。身心皆不用技巧,認知但不攀執。認出法身,但只要保持此認出,而不要執持『這是法身』。要在無誤之中修練,長時間地修練,不間斷地修練,帶著喜悅而修練

『無誤』是指在不間斷地了悟見地的同時,練習接納事物的本貌,但心中不執持它是那樣的想法。這是平等不動的狀態。

接納事物本貌的意思是,認可有大樂、覺醒性、無念覺性,以及覺醒性的遊戲,但同時不執持有大樂、覺醒性、無念覺性,以及覺醒性的遊戲。如此,了無攀緣、不執持任何事物存在的覺性,便自然顯現。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248

你的本質不是恆常的,因為它有空性為印。它也不是斷見的空無一物,因為它是覺醒且沒有束縛的。它不是某個可以證悟的東西,因為它一直都是法身本身。對﹝持續﹞輪迴沒有恐懼,因為輪迴已解脫成為法身。一旦念頭被運用為覺性,而痛苦萌現為智慧時,便沒有要淨化的任何事物。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250

勿認為短暫的覺受是最高境界,切勿對它們產生攀緣。不要注視對境,不要注視心。不要涉入許多事物,不要生起欲望。不要心懷需求,不要抱持絕望。讓心完全保持它原本的樣貌。讓心安注於有如虛空的中心。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270

吉祥獅子(師利星哈)的直接教言

     我,烏迪亞那的蓮花上師,

    於八歲之時信心覺醒。

    我來到上師吉祥獅子面前,

     獻上供養並請求賜予法教。

  我的上師說:「於三藏之中,修習你的心。」因此,我在金剛座的東方研讀經藏,在金剛座的南方研讀律藏,在金剛座的西方研讀論藏《阿毘達磨》,在金剛座的北方研讀《波羅蜜多》。之後,我來到吉祥獅子的面前,獻上供養,並研讀完整的三藏。

  我請求上師納受我。上師答道:「兒啊,你必須先在密咒乘的教法中修習自心。」

  因此,我在烏迪亞那國修習三部瑜伽,在薩訶國修習瑪哈瑜伽續部與大圓滿心部,在尼連禪國修習普巴,在星哈國修習蓮花大自在天,在乏蘇答拉國修習事部,在尼泊爾修習大威德,在美汝孜國修習瑪摩,在金剛座修習八大赫魯迦成就法,在朗國夏修習包含父續和母續四部的密集金剛。

  在我了悟一切現像只是如夢如幻、不真實而虛假之後,我來到上師的面前,上師正在對五千五百位群眾說法,其中有不少是國王。當我抵達的時候,上師吉祥獅子問我:「新來的,你要什麼?」

  我回答:「我已經廣學密咒教法,現在我想要在您門下領受法教。」

  上師吉祥獅子說:「你博學多聞,先是研讀了三藏,然後又修習了密咒乘。現在讓這聚會解散吧。」

  然後,他接著說:「你了解一切現像都是虛假的,但這沒有任何幫助。萬事萬物如夢如幻、不實而虛假,這個理解必須融入你的相續之中。若是沒有銘記在心,它就變成只是陳腔濫調,如此無法獲得佛果。」

  我說:「若是如此,請賜予我將它銘記在心的法門。」

  上師答道:「先獻上曼達!」

  我做了一份量的黃金沙曼達並供養給上師。

  上師吉祥獅子說道:「現在,留在我面前,雙腿盤坐,手持定印,背脊挺直,這是身的要點。

  將雙眼朝向寬廣的天空直直看去。這是脈的要點。

  收緊下氣並壓制上氣,這是風(氣)的要點。

  觀想你肚臍中央的幻化輪中有一個紅色明點,明點中有『欸』(E)字。觀想頭頂中央的大樂輪中有一個白色明點,明點中有『邦』(BAM)字。這是明點的要點。

  將心專注在『邦』字上。從『欸』燃燒的烈火融化了『邦』,其後,紅明點和白明點在心間中央的法輪處相融。這是心的要點。

  讓白明點和紅明點變得愈來愈小,最後心中毫無一物。這是圓滿正覺的要點。」

  我如此修持而生起一些覺受,例如感覺沒有身體,感覺沒有呼吸的進出,感覺可以穿透顯現的事物而無阻礙地移動,以及感覺我是不死的。當這些覺受生起時,我感到自豪並將此禀告上師。

    上師說:「受到上師的加持而感到自豪,且認為這樣就已足夠,這是極度愚蠢的行為。現在,到寂靜的地方去,不要有任何意念的造作。」

  我到一個寂靜處住下,在一年之間盡力不造作任何意念。有一些覺受生起了,例如「空即是顯!顯即是空!顯、空不可分!諸佛與有情眾生無二!即使我造惡,也不會有惡果!即使我做十善,也不會有利益!」的感受。

  我對這些覺受感到滿意,並將此禀告上師。上師說:「自滿於禪修覺受,是件愚蠢的事。

  如果你認為顯相與空性是不可分的,那麼你應該對顯相感到無有執著,你是這樣的嗎?

  如果你認為諸佛與有情眾生無別,你對有情眾生的崇敬與侍奉,應該等同你對諸佛的崇敬與侍奉,你是這麼做的嗎?

  如果你認為『即使我做十不善業,也不會有業果成熟』那麼你應該可以接受他人對你做十不善業---就算這可能令你喪命。你做得到嗎?

  如果你認為『即使我做十善業也沒有利益』,那麼當別人修十善業而利益你時,你不應有任何喜悅的感受---即使你被人救了一命。你是這樣的嗎?

  現在再到寂靜處去,讓你的身體保持有如死屍,語音保持有如瘖啞之人,自心保持有如天空。」

  我隨後前往寂靜處如此修持,由此生起八種覺受:

不論我的雙眼張開或閉起,都會生起全然清澈、了無內外的明性覺受,顯現為無別的覺性與空性。

空性的覺受,全然開放且空,內外了無攀執,心不停留在任何事物上。

大樂的覺受,有如融化的奶油,變得完全自由自在且興高采烈,沒有擁有身軀或心識的想法。

對於各種感官感知了無攀執的狀態,但仍受心不在焉的污染。

覺性的狀態,有如陽光在天空中照耀。

身體有如薄霧的覺受,沒有色身行為的對象和實質。

感覺認識到既無自己亦無他人。

感覺一切有情眾生對於心性意涵的覺知程度必然與我等同。

  我對這些覺受感到歡喜,並將此禀告上師。上師說:「大圓滿中有三種情況:任運現前、不可思議、以及大樂。這三者之中,你的覺受是任運現前,在保持覺受的清新之後,不可思議以及大樂將會顯現。

  輪迴令人著迷,而心是容易受騙上當的!不要貪執於禪修的覺受,而是要開展你的心。

  「應該如何開展自心呢?」我問道。

  上師吉祥獅子答道:「諸佛與有情眾生毫無差別,唯一的差別在於心量。所謂的心、意識或覺性,都是同一個體性。有情眾生的心是有限度的,諸佛的心則是周遍一切。因此要開展有如天空、沒有東西南北限度的心量。」

  我隨後前往寂靜處修持,開展了有如虛空的心量,由此生起以下信念:

「這個沒有任何念頭的投射或消融、完全保持所被安置的狀態的心,是完全專一的覺性與空性。這正是所稱的專一。」

「這個心對具體事物沒有絲毫攀執---完全開放,心不逗留在任何事物上。這正是所謂的離戲。」

感覺到「還能有什麼別的呢?不論我用什麼方法去看都一樣!沒有任何應捨棄或成就的事情!這正是所謂的一味。」

感覺到「還有什麼要尋找的呢?不論禪修或不禪修,都是這個!沒有什麼要修持的!沒有要透過禪修去修為的!這正是所謂的無修。」

  隨後,我經驗了強力的了悟覺受:

再也沒有超越這個的了!

兩種色身是源於法身,

所以這些種種色、聲的顯現就有如火焰和火光!

氣息的吸吐,沒有前驅的脈動!

就算什麼都不造作,仍然會有形形色色的表顯出現!

這有如虛空的本質般不變!

即使是一絲絲二元分別的心都不會生起!

這正是它!

  我經歷了鮮明、全然清淨、完全開放、遍滿一切的覺受---徹底包容一切、完全自由,且遍滿一切。明性的覺受,感覺有如在空中升起的太陽;空性的覺受,感覺有如虛空;大樂的覺受,感覺有如海洋。我經歷了感覺有如海上浪濤或空中雲朵的各種不同覺受。

  當這些覺受發生的時候,我將此禀告上師吉祥獅子。上師說道:「事物本來的狀態是沒有要去體驗的對象,那麼你在體驗什麼呢?那個覺受是什麼?你在得意什麼?我自己什麼覺受也沒有,你的成就已經走出了這個嗎?

  你的覺受是與三世時諸佛都不同的成就。固著於擁有覺受,應該被認清是受到魔的引誘。

  你所有的覺受都是有意為之的,是造作的結果。它們仍然會來來去去,它們無法賦予你面對困難的能力,它們只是一條概念不錯的毯子,你尚未打開概念思考的結,這就是像是體內有潛伏的疾病一樣,你現在或可能處於大樂之中,但這對你沒有任何幫助。因為你沒有深入核心,迷惑的殭屍仍然四處晃蕩。

  如果你將禪修的覺受視為至高無上,你只會沉浸於概念之中,而無法信解見地。如果你讓自己著迷於片段的三摩地---認為沒有比這更高等的了---並且認為這是三摩地的圓滿,你將無法斬斷概念思考的活動。你將無法耗盡層層的禪修覺受,也無法清淨無明的塵垢。

  每一個禪修覺受,都會讓你的短暫的陶醉其中。將它們當成唯一的真諦,你就是已經受到蒙蔽。由於遮蔽了完全離於貪執與變遷的實相,發生的貪執與變遷已將你這些大樂之果完全轉變為誤入歧途。

  如果你攀緣於明性並將它視為最高境界,你將達到色界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攀緣於無念的空性覺受並將它視為最高境界,你將達到無色界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攀緣於大樂並將它視為最高的境界,你達到的不過是欲界的最高境界。但是這些都無法使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大手印的最高悉地(梵:sidhi,成就。)」

  我問道:「如果是這樣,我應該如何修持?」

  上師答道:「收攝你本初的心,然後回來見我!」

  我問道:「我應該努力做什麼?」

  上師答道:「你要完全投入於任運無作之中!」

  我問道:「如何無所作而修持三摩地?」

  上師答道:聖子,勿認為短暫的覺受是最高境界,切勿對它們產生攀緣。不要注視對境,不要注視心。不要涉入許多事物,不要生起慾望。不要心懷需求,不要抱持絕望。讓心完全保持它原本的樣貎。讓心安住於有如虛空的中心。」

  我隨後前往寂靜處,完全依照上師的指示修持。過去的覺受變成只是層層的概念且完全消逝了。我了悟到,本然的自心完全沒有任何過失或善德的遮蔽---完全離於了任何禪修對境的基礎或者任何造成困惑的事物。我了悟到,如果修持這本然的心,什麼也不會產生,而如果不修持,便不會有迷惑。我了悟到,這是沒有任何過失的本然心---赤裸而鮮活的覺性。我了悟到這全然的開放、全然的清新、輪迴與涅槃的一切現像都是一味。我將這禀告上師。

  上師說:「初始的自性,非和合的法身,正是這清淨與赤裸的本然心,沒有任何要修的事物或產生迷惑的事物。現在,不要被更進一步的渴求遮蔽了你自己!將那老渴求者帶到無欲的境界

  保持在所謂『從未修持且從未分離、從未與超越修持的自性分開』的狀態,你將證得不共與共的悉地。現在,還有什麼困擾著你?」

  我答道:「我的三味耶沒有過失或後悔,因此沒有困擾我的事。」

  上師問:「你不高興嗎?」

  我答道:「我只是有一點點不高興。」

  「如果你不高興,那你就有希望,如果你高興,那你就有恐懼。如果你有希望和恐懼,你就有二元的攀執,那將障礙無二的大樂智慧,無染污之果。不要把這個想成是過失或善德,堅持非二元對立的修持。從現在起,只要繼續下去,不用再回來看我!」

  之後,我在烏迪亞那城修持,心中沒有半點求取法教的想法,供養覺受的想法、善與不善的想法、或者善良或邪惡的想法。我只是去到我去的地方,坐著我坐著的樣子。我變成就像具屍體

  後來上師來了,他說:「你不向我頂禮嗎?你不向我呈上你的證量嗎?」

  我答道:「這不是『不』頂禮,而且我連一根發尖的了悟都沒得供養您,現在就有如鳥兒飛過天際的痕跡一般。」

  上師說:「這樣的了悟不要改變,不要捨棄!不要和這了悟分開,想去哪裡就去。行止不要違背三藏,禪修不要違背密咒乘,見地不要違背大圓滿。如滿願寶一般,實現有情眾生的願望。收留無數值得教化的弟子。雖然你沒有慾望,但要隨時供養上師眾、本尊眾與空行母眾。你將成為八部天魔所承侍的對象。」說完後,他就離開了。

  從此之後,我將一切如夢如幻,以及心乃超越生死的事實銘記在心。我在淨觀中看見八大赫魯迦成就法中的本尊眾,八部天魔成為我的僕役,我遊走印度許多地區而利益眾生。

  稍後,當(赤松德貞王)建立桑耶的時候,八部天魔造成障礙。我告訴他們:「不好製造障礙,因為王意有如黃金一般殊勝!」

  天眾和魔眾反擊道:「大師,您為何不自己來到這裡!」

  所以我親自到了雪域,在途中我遇到了信使。

      我,烏迪亞那的貝瑪(蓮花),

       追隨上師吉祥獅子。

       這,他最後的教言,

       使貝瑪我,解脫了。

       非由三藏和密咒解脫,

       而由此秘密教言解脫。

        願一切堪為法器者也藉此解脫。

       願此最後的直接教言---

       上師吉祥獅子的教言,

       與過去有修而堪為法器者相遇!

       此封藏於蓮花水晶窟。

       我將它託付給你,香波,

       以免不堪受法者前來。

       這世上再沒有其他像這樣的教言了。

       三昧耶。封印,封印,封印。

       託付封印。

       秘密封印。

         噫啼(ETHI)。

蓮花生大士《松嶺寶藏》pp.260-274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da07&aid=131506041